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775节
嬴政说道:“当日的经过是什么样的?你原原本本说一遍。”
小卒答应了一声,老老实实的说道:“当日我们看见三昆山的贼首,就是那个叫三昆的人,带领着三百山贼,正在……”
蒙恬立刻抓住了这个信息,兴奋地问:“你说,三昆山只有三百贼人。”
小卒说道:“是啊,有人头为证。”
很快,有不少人脸上露出来了神秘的微笑。
嬴政心中也隐隐有些不快,心想:难道是九江郡守在撒谎?
他对小卒说道:“继续说下去。”
小卒说:“但是这三百贼人,正在攻打寿春城。”
满朝文武,顿时哗然:“什么?三百贼人攻打寿春城?这可能吗?这些贼人莫不是疯了?”
嬴政皱了皱眉头:“你若不说实话,朕绝不饶你。”
小卒有些害怕的说道:“小人所言,句句属实啊。”
他心里开始打鼓:这是怎么了?我们明明打了大胜仗啊。怎么回来之后,像是被审问一样?
李水和颜悦色的看着小卒,微笑着说道:“你不要害怕,老老实实说出来便可,是非曲直,我们自然会判断。”
小卒应了一声,继续说道:“当时寿春城中的秦军,不敢出战。一直在干什么……祭祀黄帝。好像是这样的。”
朝臣们都懵了:“还真的祭祀黄帝了?”
小卒又说道:“寿春城的人在祭祀黄帝,外面的那些贼人,也都举着大牌子,他们好像是蚩尤的什么人。小人不认识那两个字,是听别人说的。”
朝臣们越听越心惊:“对上了,好像都对上了。”
小卒又说道:“后来伏尧公子从我们当中,挑选了一百人。我们这一百人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便将那些人都杀了。”
“大约用了几刻钟,这人头就摆好了。”
朝臣们听得目瞪口呆,问道:“没了?”
小卒有些惴惴不安:“没了啊,还能有什么?”
嬴政叹了口气,对小卒说道:“罢了,你下去吧。”
小卒应了一声,退下了。
李水笑眯眯的说道:“诸位大人觉得,这小卒说的是不是真的?”
朝臣们都摇了摇头。
李水微笑着说道:“本仙也觉得不是真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三昆山上,不是有三百人,是有三千人,因此他们才敢攻打寿春城,当然了,或许他们当中确实有一些巫术,所以寿春城中的秦兵,才不得不祭祀黄帝。”
“而伏尧公子剿灭了反贼之后,不想贪图功劳,于是嘱咐这小卒,不可以对外说有三千人,只是说有三百人便好了。”
“可惜公子没想到,这个小卒有些愚笨,毕竟大家也看到了,他连字都不认识。”
“这小卒赶了几百里路,已经把伏尧公子教他的那些善意的谎言忘得差不多了。”
“他没想到。陛下会将他叫到议政殿,亲自问话。因此紧张之下,这小卒根据记忆,又编了一些内容。因此听起来就很古怪了。”
第651章 参观谪仙县
朝臣们都点了点头,勉强接受了李水这个说法。
毕竟……李水说的也很有道理。
不过,还是有一些正直的大臣,发出来了灵魂拷问:“可是……山贼真的能呼风唤雨吗?神灵真的可以帮助凡人打仗吗?”
李水幽幽的说道:“如果不能的话,这些怪异的事,诸位大人觉得应该作何解释呢?”
大多数人哑口无言,显然有点解释不了。
不过也有一些头铁的,对李水说道:“神鬼这种东西,几乎每个人都听说过,但是真正见过的就寥寥无几了,下官以为,此乃无稽之谈也,譬如……”
李水幽幽的说道:“这位大人,你是否认神鬼的存在吗?若没有神鬼便没有仙人,没有仙人,陛下如何长生?你阻止陛下长生,是何居心?你是要谋反吗?”
这人都听傻了:我说什么了我,我怎么就要谋反了?
而另有一些朝臣,心中却有一种别样的感慨:谪仙……又在污蔑人谋反了,这种说辞,真的是很久没有听到了,不得不说,还真的有点……亲切。
就在这时候,忽然又有小宦官跑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陛下,陛下,九江郡又派来了信使,是一些关于伏尧公子的事。”
不少朝臣都有点无语了,这个九江郡郡守,存在感是不是太强了?
左一封奏折,右一个信使,他到底想干什么?
嬴政淡淡的说道:“带上来吧。”
小宦官应了一声,带过来一个一脸疲惫的信使。
信使说道:“陛下,近日伏尧公子抓获了一些贼人。这些贼人虽然打家劫舍,但是一直不曾害人性命,而且颇有悔过之心,因此这些人的生死,伏尧公子犹豫不决,特地派小人前来咸阳城,请陛下定夺。”
嬴政纳闷的说道:“伏尧,又抓了一伙贼人吗?”
信使说道:“是。”
周青臣感慨的说道:“伏尧公子,当真是能干啊。不仅杀了三昆山一众贼首,而且肃清了其他反贼。”
“由此可见,公子不是为了比试去的,而是真正想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打出来一个太平世界。”
蒙恬:“……”
他有点纳闷,有段时间没有入朝了,怎么现在朝堂上的风气变成这样了?每个人都这么能言善辩?
嬴政微微一笑,问那信使:“伏尧为了清缴这伙反贼,这一次派出去了多少人啊?”
信使说道:“伏尧公子,并没有耗费一兵一卒。这些反贼,是主动来投降的。”
李水等人都咧嘴笑了。
而蒙恬有点急眼了。
伏尧居然有人主动投降?
扶苏公子本来靠着仁者无敌四个字,占了上风。现在伏尧连这个上风也要占去吗?
他干咳了一声,说道:“是不是附近的山贼,害怕了伏尧公子的杀伐果断,担心巢穴被攻破之后,被赶尽杀绝,所以干脆自己来投降了呢?”
信使愣了一下,说道:“应当不是。”
蒙恬冷笑了一声:“是与不是,你一个小小的信使,又从何得知?”
信使挠了挠头,说道:“因为这伙贼人是远道而来的。如果他们不来投降,伏尧公子本也不打算去攻打他们。”
朝臣们都啧啧称奇,问道:“这些山贼,是从何处来的?”
信使说道:“好像是……梅县。对,他们自称是从梅山上来的。他们听说伏尧公子到了九江郡,因此赶了几天的路,特地来归降。听他们说,他们都看过北游记,知道公子乃是仁义之人,一直仰慕的很。”
“这一次公子如果能留下他们的性命,他们必定感恩戴德。如果被公子杀了,那也毫无怨言,毕竟能死于公子刀下,也算是莫大的荣耀了。”
朝臣们都听呆了。
李水瞪大了眼睛,对李信说道:“梅山,这地名很熟悉啊。这不是扶苏公子去的那个地方吗?”
李信说道:“是,正是扶苏公子所在。”
李水说道:“怪不得扶苏公子到了梅山之后,没有见到贼人的踪影啊。”
李信说道:“是啊,原来这些贼人听说伏尧公子到了,千里迢迢去归降了。”
李水说道:“如此说来,是伏尧公子顺手将扶苏公子的活也干完了?”
李信嗯了一声:“仁者无敌,吾今知之矣。”
满朝文武哭笑不得,蒙恬更是偃旗息鼓了。
嬴政很感慨的说道:“好,好啊。朕竟然不知道,伏尧居然在百姓心中,有如此威望。朕放心多了。”
这句话,暗示已经够明显了。
嬴政对于太子的人选,已经基本确定了是伏尧。
蒙恬叹了口气,也无法再说什么了。
嬴政问信使:“伏尧既然已经平定了贼人,是否启程回咸阳了?”
信使愣了一下,支支吾吾的说道:“伏尧公子说,九江郡设施陈旧,吏治迂腐,因此打算帮着九江郡改造一番。打造成楚地的北地郡。”
嬴政微微一笑:“伏尧倒是不怕辛苦啊。”
信使想了想,说道:“小人经常听到伏尧公子说,带兵打仗,不是陛下真正关心的。陛下真正关心的,乃是治国之能。”
“文治与武功,确实都不可放松。但是这武功,绝对不是冲锋陷阵,也不是排兵布将。而是驾驭将领的能力。而是在后方运筹帷幄,给官兵提供充足粮草、器具、药物的能力。”
“因此,伏尧公子认为剿灭了三昆山贼人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治理九江郡,要九江郡不惧怕贼人,有能力剿灭贼人。甚至于没有滋生贼人的土壤。”
嬴政听得连连点头,赞道:“好,很好。”
李水有些得意,对周围的人小声说道:“伏尧公子,不愧是本仙的弟子啊。”
大家都干笑着恭维李水。
不过也有些人在暗暗的想:幸好伏尧公子只学到了谪仙的本领,没有学到谪仙的厚颜无耻啊。
…………
上一篇: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