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38节

  怎么就又不能去应天了?”

  李存义讪讪的笑笑,又忙正色道:“我怕皇帝不安好心,说是让你主持朱老四婚礼,可实际上却想要把大哥你给诱骗过去。

  从而干出一些不好的事情。”

  见到自己弟弟,望着自己满是关心的模样,李善长的语气也缓和了下来。

  “放心吧,没事的,皇帝不会用这样的手段,也不敢用这样的手段。

  这一次的事,涉及到天下官员,他知道是我干的,却也找不到把柄。

  心里再恼火,也得忍耐下来。

  也不用担心皇帝会出尔反尔,我这里能号令天下官员,干出一次这样的事,就能再做第二次,且持续的时间更长。

  天下各地官员认的是我,而不是他那个皇帝。

  想来经过这一次的事,上位对此已经认识的已经非常清楚了。

  大明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他对此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肯定不愿意让大明大乱。

  你只管放心吧,不会出什么事情。”

  听到自己兄长这么说,李存义想了想,用力点了点头,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前去做事情了。

  这件事,是自己多想了。

  大哥是个顶尖的聪明人,不知道比自己聪明了多少。

  这件事既然他这样说了,那肯定没有问题……

  ……

  接下来,随着李善长这边,飞速的朝着各地传去消息,

  运行晦涩了将近半年之久的各地官府,迅速恢复了正常。

  不,甚至于比以往的正常状态,运行的还要顺畅。

  重中之重的各地夏税的征收工作,进展一日千里。

  之前特别不好收的税,现在变得特别好办。

  工作之中也不出现什么问题了。

  就算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也都被迅速的加以解决。

  收上来的夏税,除了留下来各自地方需要使用的之外,剩下的部分,则被飞快的朝着应天运送而去。

  第一批夏税,居然比去年还要更早入应天两天!

  后续的夏税,也陆续抵达应天。

  江东门码头这里,停靠了很多运夏税的船只。

  随着夏税的抵达,朝廷手里有了钱,那种之前眼巴巴盼着米下锅的状态,一下子就消失了。

  按照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吩咐,第一件事,就是在几天之后偿还到期国债。

  不仅仅本金一文不少,对应的利息也是分文不差。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立刻在不小范围内引发了轰动。

  一些原本就没有准备如约收钱的人,除了收获到了惊喜之外,还从这件事情里,看到了皇帝的信用。

  并开始盼望着皇帝什么时候,能再发行国债了。

  到了那时,必然要拼尽全力,尽量多购买。

  这些购买到的人是这样的反应,那些早就想要购买,却没有买到的人,就更加的眼热,更加的想要购买国债了。

  能光明正大的和官府攀上一些关系,尤其是是和皇帝攀上关系,哪怕这关系看起来只是寻常的借贷,不牵扯其他,可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更不要说,攀上这拐弯关系后,不仅仅不用花钱,反而还能得到一笔额外的利息,这如何不让人为之心动?

  这一次小规模的借机发行国债,已经取得了比解决短暂的财政困难本身,更大的意义。

  而在这些事情,紧锣密鼓推行的时候,各地需进京师报税的官员们,也都朝着应天汇集而来……

  ……

  北平。

  大将军徐达,在将一应事务托付给了副将,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交代好后,也带着一些亲兵,从北平这里往京师赶。

  他的掌上明珠要出嫁了,他这个当爹的必须要回去。

  当然,徐达也知道,这次不仅仅是送女儿出嫁,更重要的,是参与上位对李善长发动的强势反击战。

  虽至今都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来应对李善长发动的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攻势。

  但是,在看到消息,说上位要请李善长来主持燕王和自己女儿二人的婚礼之后,徐达就知道,属于上位对李善长的清算来了。

  许多人都觉得,上位此举是向李善长低头认输。

  但徐达深知上位的性格和为人,这真的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

  此时能当着天下人面,不顾自己的脸面,做出这等看起来向李善长低头服软的事情。

  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那就是上位已经做好了所有准备,开始收网了!

  他要亲眼看着李善长这些不顾国家,以国家大局来胁迫皇帝的人,死的有多凄惨!

  ……

  临淮,已经很多时日不怎么在众人面前露面,似乎一直养病的李善长登上了船。

  对着送别的弟弟李存义等人,微微点了点头,就转过身去,背负双手立于船头。

  微风吹拂着他的发丝,衣摆,很是惬意。

  他要去迎接属于他的胜利了!

第82章 毒誓不能乱发,真会应验啊!

  “陛下这一手,真是高啊!在此之前我是真没想到,居然还可以用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户部侍郎钱忠一脸赞叹的说道。

  “确实是高,别人都是千金买马骨,陛下倒好,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来了铜钱买马骨。

  偏偏这区区二十五万贯钱,却效果好的出奇,起到了超乎寻常的作用。”

  户部尚书刘歆也点头不止。

  心里面则冷笑连连,什么起到了奇效?

  还不是对韩国公磕头认错投降了?

  不然,这所谓的区区二十五万贯钱,必然让皇帝无比难受,焦头烂额。

  想要起到这等效果,简直是做梦。

  皇帝这家伙,非死撑着不许停下移民等事宜,选择这等不体面的做法。

  然后被韩国公给来了一个更不体面!

  现在好了吧?

  求仁得仁了吧?

  心情舒坦了吧?

  “有了这一次的事,今后要是再发行国债了,就可以多弄一些金额,且期限也可以更长一点。

  比如印发半年期或者是一年期的。

  众人肯定争相购买,不会担心朝廷不还钱。”

  听了钱忠这话,尚书刘歆点了点头:“不过我看,陛下应该不会发行太多的国债。

  这东西虽好,真说起来还是寅吃卯粮罢了。

  没有真正解决缺钱的问题。

  想要解决,只怕还得落到宝钞上面去。

  不过,有了这一次国债的事,今后发行宝钞时也能减轻不少的阻力。

  让很多人对宝钞有信心。”

  说是这么说,可实际上刘歆对此依旧不以为然。

  宝钞就是一个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诱惑力的毒药。

  只要用了,就没有办法避免它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宋朝的交子,元朝宝钞,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后面都给无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如今的皇帝,本就见识不高,尤其是在财务上面更是如此。

  大明的宝钞不印发也就算了,一旦印发,今后下场只怕弄不好比元朝的还要惨烈,还要不堪。

首节 上一节 138/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