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17节
并说,治理黄河功在千秋,利也在千秋。
薛祥要是真能主导着,把黄河给治理好,他就在之前被杜充挖开黄河的地方建庙,为薛祥塑身,立于庙中。
永享香火祭祀,勒石记功,让他治理黄河之事永远流传下去。
本来薛祥就有志治理黄河,得知皇帝决心十年内,彻底把黄河治理好,就已经非常感激了。
而今得知了皇帝的这个承诺,一张脸都瞬间变红了。
当即便决定,哪怕死,也必须要克服一切困难,把黄河给治理好!
勒石记功,建庙塑像永享香火啊!
这是何等大的荣耀!
可比青史之上,留下简单的名字,要荣耀的太多太多了。
秦朝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还有那一直存在的二王庙,就是最好的榜样!
朱元璋此时依旧非常清晰的记得,薛祥闻听自己给出这个许诺之后,那惊喜激动的模样。
也记得薛祥的发誓赌咒。
说出这话前,朱元璋就知道这个条件对于有志治理黄河的人,有着极大的诱惑。
是最好的奖励。
看到了薛祥的反应后,朱元璋才知道自己错了,严重低估这奖励对人的激励有多强。
看着那发誓赌咒,说绝对不会辜负皇恩,哪怕是也得死在黄河治理好之后,且必然能在十年之内,把黄河治理好的薛祥。
同样也想要把黄河治理好的朱元璋,都禁不住开始劝薛祥了。
让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用把自己逼的那样紧。
十年只是一个目标,不用真的被这个目标给限定死。
宁可慢点,也必须要把事情给做扎实了。
不能为了敢进度,就忽略质量。
只要能把黄河彻底治理好,就算是多花上个三五年,也无妨,同样是大功一件,他的那些承诺同样算数。
一定要牢记中都城的事,要引以为戒……
和那些散朝的官员所猜测的不同,朱元璋这一次把这些人留下,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需要吩咐和商议。
反而是一些零碎事。
比如,确定都在北面的什么地方,建立通商互市的集市。
又该派遣哪些官员去进行管理,任何收税之类。
再比如,提前为治理黄河做准备,以及移民的事。
还有税收改制,各处转运司的建立,和绩效考核的事。
这些事很琐碎,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同时又无比重要。
属于必须要做的。
他想要大明变得大不一样,那么这些制度上的改变,是必须要进行的。
而且,制度的变动,各种事情的推进,也并不是嘴皮一碰,就可以不用理会的。
想要事情落实了,需要付出诸多的心血和努力。
需要多盯着点,发现困难,解决困难。
就这还很有可能会有不少地方,有人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闹幺蛾子。
做事,难的从来不是制定计划,而是如何把计划落实下去。
朱元璋深知这些,所以对这些事抓的很紧。
隔三岔五的就进行一些询问,督促人办事,了解最新进度。
免得不少人松懈了,觉得自己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不认真办事。
这些人也都知道皇帝是个什么性格,知道皇帝对这些抓的紧,所以也都在用心做事。
倒是没有出什么岔子。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也都应对得当。
可以说,整个大明一应官府的工作效率,以及廉洁程度,整体上而言,是以为朱元璋为中心,朝远处而去,呈递减趋势的。
“巢湖水师那里闲着也是闲着,这次就让他们,往北面运输些东西吧。
反正几年前他们就干过这事,比较熟练。”
朱元璋望着几人说道。
胡惟庸心中微微一动,刚想要说些什么,李善长声音却先一步的响起。
“臣觉得上位这个考量很可以,让巢湖水师在这件事情里出点力,也是不错的。
从海上往北方运东西,的确是他们最为熟悉。”
胡惟庸闻言,心里面大骂几声李善长这个老狗不得好死之后,也在这件事上表了态。
表示同意皇帝的这个提议。
心里却也明悟,皇帝把自己这些人留下来说了这么多,只怕这看似强飘飘的话,才是此番事情的关键!
……
“上位,那算术启蒙,后面还有吗?”
把该办的事情都给办完,众人在皇帝的示意之下,准备离去的时候,刘伯温忽然望着朱元璋问出这话来。
“初级算术有了第一册,后面倒还没有。
怎么?刘先生准备钻研一二了?”
朱元璋望着刘伯温询问。
刘伯温会对算术产生兴趣,并把算术启蒙都给看完,准备看更高深的算术知识,朱元璋倒也不意外。
依照刘伯温的身份,以及在算术的造诣,还有聪明程度,会被算术所吸引,也在情理之中。
“上位,不是臣要看,是臣的长子看了算术启蒙之后,觉得博大精深。
被算术之精妙,深深吸引。
很想看看后面的,钻研一番。”
不是刘伯温要看?是他的儿子刘琏?
听这话音,是把算术启蒙给尽数弄明白了?
“算术之道,确实博大精深,越往后钻研,越让人觉得算术世界之奇妙。
可不要小看了算术,这门学问可不简单。
研究的越深,对世界的贡献就就越大。
许许多多的东西都离不开它。
令郎既是喜欢算术,在算术上也有一些天赋,那就不妨在这上面多下一些功夫。”
朱元璋说这话时,分外感慨。
以往的他,受到传统看法的影响,对算术的偏见也特别深。
觉得算术这东西,能算算帐,计算一个田亩面积,就足够使用了。
再往更深处学习,则完全没有必要。
因此上,上辈子他在国子学虽大力推行算学,却也只是一些简单的算术。
更为高深的则完全没有。
在现代生活了十五年,接触到了数学,并比较深刻的了解了科技发展史之后。
他的这些观念才被彻底的扭转。
算术这门学问,可不仅仅只是会个简单的加减乘除,会买菜算账就可以的学问。
而是一门,重要到不能再重要的学问。
可以说,现代那个科技腾飞,达到了自己等人所完全无法想象地步的世界,算术在里面发挥出了不可取代的、基础性的作用。
重回大明,他写出算术启蒙,并在国子学里大加推广,眼前的原因固然是为了紧急培养出一批,有一定算术水平的学子。
好让他们赶紧到地方上去,担任税官,维持税收的稳定。
但更深层的原因,也是准备大力发展算术,让算术变得比较热门。
从而选拔和培养出一批,对算术有兴趣,有天赋,愿意在这上面钻研下去的人。
为今后的工业大明做准备。
万丈高楼不是平地起的,需要一点一点的打地基才成。
“上位,臣的犬子,对算术也挺感兴趣。
这初级算术,臣也想要一份,让犬子也在这上面多多钻研一下。”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