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27节

  没有太多的消息来源,结果却还能有所发现。

  这等本事,可真的惊人。

  刘英离开后,朱元璋便也起身离开了武英殿,前去坤宁宫休息去了。

  和上辈子比起来,朱元璋现在平均一天要早睡半个时辰了。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朱元璋现在是越来越深有体会了。

  他虽然天赋异禀,但也要适当的爱惜身体,进行必要的养生。

  争取能活的比上辈子年纪更大。

  如此也能做出更多的事情……

  ……

  “传咱的旨意,让吴祯立刻滚进京见咱!”

  第二天,朱元璋下达了命令。

  该收网了。

  吴祯这条大鱼,离开了备倭水师,就是鱼儿离开了水。

  进入京师,该怎么着,吴祯说的就不算了。

  相应的,备倭水师的那帮人,离开了吴祯之后,失去了主心骨,也要好对付的多。

  可以说,是这次事情能够成功的关键。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些,所以太子朱标,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忍不住出声问问道:

  “父皇,不给个让他进京的理由吗?

  他会不会起疑心,不肯进京?”

  朱标的担忧不无道理。

  毕竟此时吴祯正联合着吴良,在那里偷运大海船,准备卖给方部海寇。

  可谓是极其敏感的时机。

  自己父皇却在此时,命吴祯立刻进京,还不给任何理由。

  如此一来,吴祯岂不是就成了惊弓之鸟。

  第一时间就会往他们干的事情暴露了上面去想?

  一旦觉察到了这些,会不会惊慌之下,直接造反?

  或者是带人跑到海外去?

  要知道,他的长子吴忠,也从大本堂结束了学业回到了身边。

  京师这里除了他哥哥吴良一家之外,就没有了别的家人。

  从战争岁月里走过来的人,大多都有着一股狠劲。

  虽然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关系一向很好。

  但在危急时刻里,吴祯未必就还能顾虑他兄长的安危。

  就像是汝南侯梅思祖那般,先为元军义军元帅,然后投降了刘福通。

  作为质子的他父亲,被愤怒的元军给剁成了肉酱。

  后面又投降了张士诚。

  等到大将军徐达攻打泗州,梅思祖眼见形势不好,便又一次献城投降。

  被愤怒的张士诚直接把他的那些亲兄弟,一应家眷全都斩杀了个干净。

  只侥幸活下来了一个侄子梅殷。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在,这方面不可不防。

  朱元璋摇头道:“不用给,理由他自己会想的。

  他自己想出来的理由,可比咱给他说出来的理由,更加能让他信服。

  放心吧,吴祯不是梅思祖,干不出来那些事。

  也比梅思祖自信多了。

  肯定不会把事情往最坏处想,会过来的。”

  脑补是个很好的品质。

  自己脑补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深信不疑的。

  听到朱元璋这般说,朱标将信将疑。

  随后,忽然间心中一动,想起了一件事情来。

  心里瞬间有底了不少。

  觉得事情还真的很大可能,会如同自己父皇所说的那样。

  自己父皇不愧是父皇,当真不一般!

  吴祯,逃不出自己父皇的掌控。

  必然会如同自己父皇所想的那样,乖乖的前来京师。

  ……

  江防水师衙门,江阴侯吴良听了心腹之人的禀告之后,点了点头。

  挥手让人离开了。

  本就精神的他,此时看起来更加红光满面。

  事情顺利完成了。

  而今三艘大海船,已经连夜顺江而下几十里。

  这件事最危险的,就是从宝船厂弄出,以及离开京师这段。

  这要这段儿没出事,那么接下来就断然不会出事了。

  方才前来禀告事情的,并不是龙江宝船的提举常金书。

  而是他暗中安排的其余人。

  常金书那里,他早就有所示意。

  干这事情的时候,绝对不能来见他,不能和他有任何的直接联络。

  这样做自然是有道理在的。

  一旦真的事情不小心暴露了,那么他这里,就能顺利的把自己给摘除去。

  把罪过都给推到常金书头上去。

  虽然用到这步棋的可能性不大,但长期以来的厮杀,早就让他有了足够高的警惕。

  宁愿多做上一些无用功,也比真到了事上了,却没办法应对来的好。

  坐在这里仔仔细细的盘算了一会儿,确认事情没有什么遗漏,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后,吴良便将心思从这件事上收回。

  换了身衣服,哼着小曲,离开了江防总督衙门。

  过了一阵儿后,就来到了一处规模不大,声名不显,但打开门后,里面却别有洞天的院落。

  立刻有人走上前来服侍,跪在地上给吴良换鞋。

  别的不说,仅仅只是这跪地换鞋的女子,论起姿色,都丝毫不逊色秦淮河上最有名的,秦楼楚馆里面的头牌。

  去烟花之地享受,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地方,才是落了下乘。

  这种只有少数人知道,且只有足够的身份地位才能来的地方,才最是有趣,最彰显身份。

  远非寻常烟柳之地所能比。

  走进房间,光脚踩在柔软的地毯上,一股暖烘烘的气流,立刻把人笼罩。

  宛若置身于阳春三月一般。

  却原来远未到烧炭取暖的季节,这里已经是烧上了地龙。

  马上就有七八个只身穿薄纱,身姿曼妙之人出来,把吴良围住,伺候他更衣……

  ……

  国子监内,此时正在进行一场大型考试。

  考卷糊名,众多学子被分在多个考场,单人单桌进行考试。

  国子学的教习们,来回巡视,防止有人作弊。

  和以往常见的考试,诸多学子奋笔疾书不同。

  今日的考试,大多数的人,书写速度都不是太快。

  不时就会有人停下来思索一番。

  或者是在草纸之上,写写画画,进行计算。

首节 上一节 227/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