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286节
朱元璋摇了摇头:“不行,收税这个事儿,向来都是拿刀割肉。
割的少也是疼,割的多还是疼。
不论割多割少,这些人都会非常的抗拒。
很多事,都是最开始做的时候容易。
一旦开始时,把税给定的低,后面再想要把税提高,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提一次就闹腾一次,不知道需要多扯多少皮,多花费多少功夫,
如今乃是重设市舶司,是重新定税率的大好时机。
一次性把事解决了,省得今后各种扯皮。
不然今后有得闹腾。”
在这件事情上,朱元璋有着他的想法,也有着他的坚持在。
“这……上位,恕臣直言,真要如此的话,只怕…只怕市舶司就不太好开起来了。
臣非是质疑上位,而是就事论事。”
胡惟庸显得有些迟疑的出声说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
“咱知道,你说的都是实话,但咱依然还是要这么做。
市舶司必须设立,税必须收到十税六。
现在的那些海商们愿意做了,就到市舶司去弄营运牌照,接受官府管理,依法纳税。
不愿意了就不做。
依照海贸的巨大利益,十税六他们嫌赚的少,可有的是人愿意去做。
不嫌少。
我大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更不缺想要赚钱,想要过好的人。
这些生意,并不是说只他们能做!
至于说走私之事,咱也不怕。
咱说的,都是认真的。
今后咱会设立海军,好好整顿沿海各卫所。
将会严抓走私,对走私实行零容忍。
这些并不是说着玩玩而已。
他们不愿意受朝廷管束,不愿意纳税,那么就别做海贸的生意了。
至于说还想走私,那就接着走。
发现一个,抓到一个,杀一个,抄一个的家!”
朱元璋面色严肃,说出来的话杀气腾腾。
似有血腥之味,随着他话的说出,在华盖殿内弥漫。
令胡惟庸,李善长他们都为之心惊。
“那个……上位,元朝太宽,而今上位制定的这些,又有有些太严了。
这……这是否有些矫枉过正了?”
在胡惟庸问出这话后,就连李善长,乃至于是太子朱标,都觉得胡惟庸说的很有道理。
觉得确实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朱元璋右手撑在了御案之上,望着众人望着几人一字一顿的说道。
“就是因为元朝对这些人太宽容了,才会让他们越发的嚣张跋扈。
如今咱设市舶司,需要把一切都给打扫干净了,另起炉灶。
这些人想要上桌吃饭,就要按照咱的规矩来。
还想像以前那样,行不通了!
吃咱的饭,就要受咱的管!”
胡惟庸,李善长,乃至太子朱标都是心头为之大振。
来了!来了!
这种熟悉又霸道的感觉又来了!
“胡相,等一下就给苏州,杭州,松江府这些地方的海商们发起邀请。
让他们腊月十五,到天界寺这边来,咱要亲自和他们见面,说些话。”
皇帝都在这件事情上,说出这种话,展现出了这种的态度,胡惟庸能说什么?
只能点头应是,表示自己记下了。
“上位,如此……是不是容易引发乱子?”
李善长有些担忧的道。
“乱就乱,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战争。
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而已。”
说话,望着李善长道:“对了,韩国公,咱这里倒是有件事儿想要与韩国公说。”
一听朱元璋的话,李善长顿时就紧张起来。
现在,他已经被朱元璋接连的手段,给整的有些应激反应了。
“老李。别紧张,不是坏事儿,是好事儿。”
朱元璋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李善长反而变得更加紧张了。
皇帝能有什么好事?
朱元璋道:“真是好事儿,你家老大李祺,也不小了吧?
正好咱家闺女年龄也不小了,咱准备把咱姑娘,许配给李祺,你觉得如何啊?”
第125章 皇帝的套路比海深
听到朱元璋这话,李善长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
本来皇帝把公主嫁给自己儿子,这本来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很不错的消息。
可是现在,李善长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现在正处在皇帝拿下吴祯吴良兄弟,接下来要废除海禁,重设市舶司,大力整顿海商的关键时刻。
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人,闹出多大的乱子。
其影响,丝毫都不低于之前的空印案。
甚至于要比空印案得罪的人还要多。
而自己,之前的时候可以说,算是和这些人一伙的。
以往没少接受海商们的孝敬。
在这样的关头,自己这边为了活命,消除不好的影响。
本来就已经拿出了一百二十万贯钱,来给皇帝做了一个交代。
在这样的关头,皇帝再把他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结成了亲家。
那这件事情里面的东西,就很耐人寻味了。
必然会有许多人,因此而恨上自己。
会把这一次的事归结到自己的头上,认为这是自己向皇帝告的密。
把市舶司,以及海商的众多弯弯绕,都说给了皇帝听。
所以皇帝才会有这么雷霆一击。
这件事,自己想要解释都解释不清。
在此之前,就连自己的儿子,都觉得这事是自己干的。
自己和儿子解释,连儿子都不相信。
现在又整了这么一出,可当真就是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自己的名声,将会变得更差。
将会不知道有多少人,恨自己入骨。
想扒了自己的皮,吃自己的肉!
而有了自己在前面当靶子,把这些都给扛下来。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