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148节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拼到最后一刻,拼光了一切,再说投降,那也不迟嘛。

  正所谓说干咱就干,诸贵族立马召集家仆,飞骑四处。

  务求尽快把乡间动员起来,好赶上大战。

  然而在第二天.

  “什么?!”

  “怎么回事?!”

  “不好,大事不好啦!”

  议事厅,不,可以说是家家门户都传来了惊恐的声音,人们紧张的大喊着,扩散着令人惊愕的消息:

  “汉旗,是汉旗!”

  “那个苏都督来了啊!!!”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

  “这也太快了吧!”

  一夜之间,城外旌旗飘扬,汉旗昭昭,苏曜竟然率军四面围困了王庭。

  惊慌失措的贵族们纷纷跑上城头,诸位大眼一数,好家伙,汉军竟有近八千人!

  “这,这怎么比他们来时人还多了?”

  “不对,单于呢,单于哪里去了?!”

  城内,没有人能来回答他们的问题,但结果显而易见。

  单于败了。

  此刻的须卜单于父子二人正在亡命南逃,早已到了王庭以南更远的地方。

  而他身边的战士们也从最初的八千大军也变成了不满千人的残兵。

  “父亲,慢一点,且慢一点。”

  身后儿子大声的呼唤了数次,红着眼睛单于方才如梦初醒,勒马回头,紧张问道

  “咱们安全了吗?”

  惨,单于太惨了。

  如果说那场渡口边的大败还没让他绝望的话,那下来这一连串的打击却彻底击垮了他的信心。

  对于军队来说,胜败本就乃兵家常事,一次失败不可怕。

  他们往往会在战前设定集结点,就是为了战后若有不测,大军撤离后不至于跑散。

  这次大败后,单于虽然损失不少,但毕竟还没到不可挽救的程度,于是他便早早的赶到集结点重整部队。

  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由于苏曜对基层军官的优先斩杀,大量溃兵成为无组织状态,亡命逃奔根本就没去集合。

  要只是如此也便罢了,更让他绝望的是,他本来设于后方安全部位的集结点,不知为何总是被轻易发现,屡屡遭到突袭。

  那红袍都督带着汉兵如鬼魅一般,如影随形,不停追逐撵着他们跑。

  他们是翻过了大山,跨过了河流,穿过森林和草原竟然也无法甩脱。

  无数人在追逐中跑散,还有人干脆就跪地投了那都督。

  逃命中,单于也不是没想过投降,不如说他已经派了好几次人去谈了。

  但是没用,那苏都督完全不接受,就是一路冲杀,只想要他的命啊!

  最后的最后,还是多亏了王子须卜丹。

  急中生智,将他们引向王庭,想让那座城池帮他们吸引下注意,这才总算摆脱了。

  结果嘛,就是这些贵族一觉醒来,便发现自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的惨案现场了。

  “孩子啊,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单于面色惨白,他年纪本来就大,这么一路狂奔颠簸,感觉老命都要交代了,气的都喘不匀,就别提还有什么想法了。

  “去找休屠王,只有休屠王能够救咱们了!”

  王子须卜丹倒是早就想好了,咬牙道

  “这次叛乱本就是他休屠王带的头,他跟咱们一样,都是无路可走,不可能拒绝我们!”

  苦涩。

  堂堂单于抛下基业,扔下王庭,去投奔那屠各杂胡,但是,正如儿子所说,无路可走的须卜单于还是还是调整了方向。

  “王庭啊”

  须卜单于深切的凝望着王庭的方向:

  “可恨,可恨啊!”

第146章 天将军

  王庭能抵挡苏曜吗?

  答案很明显。

  不能。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完了完了完了哇!”

  “单于是真的猪啊!”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这明媚的阳光下,城头上的贵族头人们却全部吓傻了,脸色白色的渗人。

  这与他们想象中完全不同,别说单于削弱这个苏都督了,这他娘反而给人送兵力了啊。

  这一夜之间,黑压压一片人,把他们四面合围,是完全一点逃命的机会都不给啊。

  “投降,快投降!”

  “快快快,快派使者,去向那苏都督请降!”

  “切记,保密行事,莫要走露了风声!”

  这一刻,左右两部的头人们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昨日那个个拼死决战的勇气在此时全部烟消云散。

  他们从各自负责镇守的东西两门悄悄派出了使者,直入汉军大营,上表请降,开出了价码和条件。

  “恭喜都督,贺喜都督啊!”

  “都督兵锋所指,敌众是望风而降啊!”

  于夫罗和呼延骏,这两位现今的匈奴左右贤王得报后纷纷赶来向苏曜道喜。

  结果谁知道一进帐,这两人差点撞到一起去,不由俱是一愣。

  原因也很简单,左右二部的贵族们,在请降时各自都长了个心眼,纷纷找到了这两位各自部族的代表,极尽口舌之能事,表示愿意献城投降,请这两位贤王帮助美言。

  见苏曜不置可否,于夫罗咳嗽了一声,先上前递上了降表。

  “我等冒犯大汉天威,都督神威”

  苏曜快速跳过了那些恸哭流涕表示深刻悔悟的废话,一边扫过文本,一边听于夫罗简要讲述

  第一,代表右部臣服乞合,承认于夫罗王位,忠心效忠大汉,永世不叛。

  第二,归还右部占领的位于黄河西岸的全部大汉郡县,包括使匈奴中郎将所有的美稷屯堡,以及美稷县城等,并释放全部虏获的三千名汉民。

  第三,愿意倾家荡产,献上金银,牛羊马匹等物资以充军资。

  第四,全力配合讨伐逃亡中僭越伪王须卜氏以及左部叛逆,战斗所获贡献分文不取,全部听从都督分配。

  当然了,他们献上这些条件,也希望苏都督高抬贵手,在清缴了城内左部叛军后可以尽快让大军出城,避免伤及无辜。

  “最后就是他们也拟定了一份当时叛乱中最死硬分子的名单,现在怕是已经将其拿下,听从都督处置。”于夫罗说。

  “死硬分子?就是推几个带头人出来受死,然后让咱们不要碰其他人的意思咯?”

  苏曜顿了顿:

  “你觉得呢?”

  “这”

  于夫罗其实也不想接受。

  这些虽然都是右部的贵族头人,很是有些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甚至还有小部分他们栾提氏的族人。

  但是,他们却也是逼死,杀戮他于夫罗父亲的凶手和帮凶。

  这些人的念头不是一天两天了,在很久以前,父亲这位亲汉派登上王位后,他们全家就不被王庭的贵族们所喜。

  每个人都在阳奉阴违,都在伸脚使绊。

  可是,这些人却也不是代表一个个人,而是一个个部落,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小的能量。

首节 上一节 148/1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