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第368节

“什么?靠山王被抓了?怎么可能?”

“那是谁?那可是靠山王啊,怎么可能被活捉,还让敌军抓到了前线威胁朱大人?”

“莫非是朱大人故意这样说,从而降低自己的罪行?”

一道道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各种声音络绎不绝,听得宁皇瞬间睁开了眼睛。

他指节猛的敲响龙案,语气低沉道:

“够了!”

一声呵斥,群臣当即安静了下来,宁皇摆了摆手,老太监连忙放下奏折,退到了后面。

随即宁皇缓缓开口道:

“靠山王被抓乃是事实,而且朱镇江也已经带着伤兵在回来的路上了!”

“现在南离边境,只有冯爱卿,率领青龙卫防守边境。”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平日里一个个自诩老道,都说说吧,与大雍两次对战,却败了两次,朕似乎有些高估你们的能力了,也有些高估我大宁将士们的武力了!”

“今日就在这大殿之上,给朕说出个结果出来,若是说不出来,就趁早脱下官服,颐养天年去吧!”

宁皇语气冷静的可怕,声音掷地有声,越是这样,群臣越是紧张。

他们这个陛下,有情绪的时候并不可怕,可一旦冷静下来,那就是他们的噩梦到了。

此时宁皇就这么靠在龙椅上,他也没想到,大雍竟然如此强悍了。

他以为用个靠山王就已经足够了,没想到还被活捉了。

派个朱镇江出去练练手,结果差点被烤死!!

.........

第369章 宁皇的决心

宁皇闭上眼睛,靠在龙椅上一言不发,底下群臣却是炸了锅。

只见前方的丞相稳如泰山般端坐着,身旁的几位国公亦是神色自若,再加上冯国庆等寥寥几人,他们皆显得格外沉稳。

而余下的众人则截然不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之声此起彼伏。

其中有一个面容长得颇为尖嘴猴腮之人,鬼鬼祟祟地凑近几个御史身前,压低声音焦急地问道:

“这究竟该如何是好呀?陛下如此举动,到底是想要咱们讲些什么呢?”

闻听此言,当即就有一名御史面色一沉,迅速地扭头看向他,并连忙压低嗓音呵斥起来:

“哼!你这家伙,难道把这官帽子戴到狗肚子里面去啦?”

“连陛下的心思都无法领会,你在此处瞎凑合什么热闹?赶紧给我滚到一边儿去!”

被这般训斥之后,那人立刻低垂着头不敢言语,一张脸红得好似熟透的苹果一般,然后慌慌张张地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那位御史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轻蔑之色,心中暗自鄙夷道:本来就是个滥竽充数的小官罢了,若不是今日这盛大的朝会,像你这样的角色根本就连登上大殿的资格都没有,居然还好意思开口发问!

其实还用多说吗?明眼人一看便知,陛下显然并不希望那些老家伙们出面,而是有意让我们推举其他的人选登场呐!

否则的话,为何前方的那些位高权重的老家伙们至今都缄口不言呢?

只见那位御史微微抬起头,眼神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与不屑,仅仅只是随意地瞥了他一眼,便仿佛将其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

紧接着,这位御史嘴角微扬,冷笑一声说道:

“哼,就这么点小事居然也想不明白?简直就是愚不可及!如此头脑简单之人,真不知道是如何在这官场之中混迹至今的,简直就是白白浪费了国家的粮食和朝廷赐予的俸禄!”

要知道,身为一名御史言官,平日里所从事的工作便是专门挑拣他人的毛病和不足之处。

而今日,眼前这人竟不知死活地撞到了枪口上,直接激起了他的职业病。

此刻,这位御史心中暗忖道:此人行为如此荒唐,若不好好整治一番,又怎能对得起我这御史之职呢?不行,一定要寻个合适的时机,狠狠地参他一本,让他知晓我的厉害!

于是乎,从这一刻起,这位御史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着该如何抓住对方的把柄,以便能够顺利地上奏弹劾。

就在他回过神,想要继续讨论的时候,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将众人目光吸引了过去,他上前行礼道:

“起奏陛下,臣马骞推举一人,或可反败为胜!”

听到这话,宁皇缓缓睁开眼睛,他语气低沉道:

“马骞,你要推举何人呐?”

“回陛下,臣推举冯战神!”

此话一出,后方没什么,前面几个老臣纷纷看向冯国庆,好像在等一个解释一般。

而他本人也是一愣,心中不断思索,他与马骞好像没什么交集啊!

此人为何要推举自己?

不过他也来不及多想,如此机会,绝不能错过。

他连忙看向宁皇,刚要准备开口,就发现宁皇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看到如此情形,话到嘴边,硬生生让他咽了回去。

只见宁皇缓缓开口道:

“冯爱卿年事已高,为大宁立下的功劳够多了,朕还想让他多享几年清福,不到万不得已,冯爱卿绝不可冒险。”

宁皇此话一出,犹如一道惊雷炸响在朝堂之上,群臣们的脸色瞬间变得精彩纷呈起来。

他们或皱起眉头,满脸疑惑;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目光直直地盯着马骞,仿佛要从他身上看出个所以然来。

要知道,马骞可是堂堂大司马之子啊!按理说,以他的身份和见识,怎么可能连这么浅显易懂的事情都看不明白呢?

即便一时之间没能想通,那按照常理来说,推荐人选也应当是他那位德高望重、威名赫赫的父亲——大司马马义才对啊!毕竟,马义在众人心中可一直都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说起大司马马义和冯战神冯国庆,这两位可都是宁国的重臣良将。虽说论功绩,或许马义略逊于冯国庆,但他的能力却是丝毫不输后者。甚至有人觉得,在某些方面,马义还要更胜一筹。

只是由于马义为人低调谦逊,从不与人争抢风头,凡事总是退让三分,因此他所立下的功劳才没有冯国庆那么耀眼夺目。

然而,即便如此,马义也曾有过一桩令冯国庆都自叹不如的壮举。这件事正是与南离有关。

想当年,南离本是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国家,对宁国一直保持着警惕和敌视的态度。但不知为何,后来南离竟然心甘情愿地向宁国俯首称臣了。

而这背后的关键原因,正是马义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究竟是何缘由导致这一局面的发生呢?除了宁皇和马义本人之外,无人知晓其中的内情。

人们所了解到的仅仅是南离能够成为宁国的附属,马义在此事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至于那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权谋较量,后来者也并未过多关注。毕竟,身处高位之人往往更注重最终的结果,而对于达成目的的过程则显得漠不关心。

在他们眼中,只要目标得以实现,那些曲折的经历便毫无意义可言,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去深究。

就在宁皇轻描淡写地说出那句将冯国庆彻底否定的话语之后,在场的众人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他们都明白,宁皇此番表态绝非一时冲动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策。

此时,宁皇目光如炬,缓缓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大臣们。他的眼神仿佛能够洞悉每一个人的心思,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紧接着,他再次张开金口,语气坚定地说道:

“如今南离已然失去了自主之权,这已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我们绝对不能容忍在这片广袤的天下,存在任何一个有能力与我强大的宁国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国度。”

“因此,朕下定决心,要倾尽全国之力,兵分多路进攻大雍。以往,或许是朕低估了那个大雍的太子李九天,但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掉以轻心。”

“此次出征,务必采取最为凌厉、强硬的手段,一举将大雍镇压下去,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

第370章 护龙卫

宁皇站在朝堂之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炯炯有神,声音洪亮而坚定,毫不掩饰地宣扬着自己那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烧的野心。

话毕,他一脸沉寂地凝视着下方的群臣,仿佛要透过他们的面容看穿每一个人的心思。

然而,想象中的激烈反对场面并未出现,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没有人露出惊讶之色,更无人胆敢上前阻拦。

这一幕就好似所有的一切都是早已注定,显得那般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足足过了三个悠长的呼吸之后,终于有一人打破了这片沉默。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迈着缓慢而稳健的步伐徐徐走上前来。

这名老者来到殿中央后,先是对着宁皇微微拱手行礼,然后缓声道:

“陛下,您此番做法,是否有些过于冒险了?时至今日,我们对那个名叫李九天之人的真实实力仍旧一无所知啊。”

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

“回顾往昔种种,此人每每行事皆能出人意料,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果。所以依老臣之见,对于此事,咱们还需谨慎对待才好啊!”

这位发声劝阻的老者不是旁人,正是宁皇的亲皇叔——刘景阳。

他德高望重,素有贤名,被封为大宁贤王。他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进谏,让宁皇也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开始认真思索起其中利弊来。

有了皇叔带头表态,一部分大臣们也纷纷紧随其后,齐声附和起来:

“臣附议!”

首节 上一节 368/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