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球星梦 第289节
这个答案只能陈放来回答,他的回答就是,那就来吧。
这次来站在中圈接应沃森,得球后,看着几米外的小波特,陈放慢悠悠的行进间胯下往前,走出中圈后,站在LOGO边缘处,他听着,护球手忽然对小波特招手。
小波特还没反应是什么意思,就看到陈放合球举起,这是一个标准的一段式出手,相比吹杨,陈放的出手点要高一些,并且当他出手后,就掉头往回走。
在陈放出手那刻,即便是球探教练都忍不住站了起来,伸长脖子去追索空中飞行的篮球。
很多人的大脑还在骂,可这个F字刚出去,就变成了shit。
听着全场的惊呼尖叫,陈放都没回头,他出手就感觉有了,用一个潇洒的背影,留白给吹杨。
来吧,看谁射得远,我早就想跟你比一下了。
吹杨也在惊讶,他从未看到一个人,能射这么远,还敢自信回头,这极大的刺激到了他。
从打球到现在,他碰过很多强的人,嘴臭的,跳的高的,什么都有,但从来没有人敢用投篮来跟他较量。
他的血液一下就奔腾起来,心脏都剧烈跳动。
“嘿,给我球,我喜欢这个家伙!”吹杨喊道,卡勒姆乖乖的交出球权。
同时,陈放对洛根道:“我们换位,让我来对付这个11号。”
21对11。
真是有趣的号码。
乔·马祖拉站在场面,看到了换防这一幕,他没有作声,作为教练,他不干涉球员的球场积极一面,这就是他们为什么热爱篮球的原因,为什么要去打断?
特雷杨的静态数据也许只比普通人好一点,稍微入流的天赋球手,都要比他好,但是他对运球,却是站在非常高的山巅。
很早的时候,就是如此。
17岁的他,已经非常自信,这个世界没有谁,他过不去。
两脚打开有一个非常低的重心下沉,他的运球是在脚外侧,当吹杨沉下去的时候,你都很难用以往的防守经验去面对。
假如你坚持要让身体面对篮球这个切面,那可以下一秒就把你过得干净,但如果你选择防守吹杨的躯干,那他敏捷的内切步,又像奶油刀一样,切着你的一侧掠过去。
加上他的快节奏的运球,特雷杨的难防程度,直线上升。
陈放一对位就感受到了,他的重心被调动,左右摇摆那刻,吹杨忽然一个拖曳横拉,陈放跟着滑步,但脚刚动,就看到吹杨合球出手。
已经封盖不及了,只能扭头去看。
当看到球进的那刻,陈放体会到自己射别人的时候,对方是啥心态。
好吧,这是应该的。
对自己安慰了下,陈放也有些上头,是的,身在局中,无论多睿智,只要进去了,你就感受完全不同了。
11:11。
下个回合,陈放在队友掩护下接球出手,但小波特的挤掩护成功,干扰了一下。
陈放的出手要平时更快一些,球砸在后框弹起,莫坎队随后发起快攻,吹杨持球一条龙,面对提奥和海德两人包夹,用一个拉杆解决战斗。
场上忽然火爆的场面,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气氛一下就攀升到沸点。
“嘿,你还能挺得住吗?”吹杨来了句垃圾话。
“担心你自己吧。”陈放回了句。
随后,陈放攻击欲望变得很强烈,面对小波特,陈放通过战术清空附近,形成单打局面。
208的小波特臂展并不算出色,只有213,但因为身高,他的摸高是274。
比陈放多了4厘米,每一厘米都意味着防守成功率在上升。
用一个单侧跨下调动了对方的防守,衔接体前变向做交叉步突到左侧,但小波特这一次很好的判断出来,第一时间没摆脱后,陈放面临的选择就不多了。
他顺势合球,后撤步出手。
出手就觉得有问题,看着球和篮筐已经偏离,陈放立刻后撤。
果然,篮板被拿下,再次形成快攻,还是特雷杨持球,他在空中跳起,强迫陈放跟随跳起做出封盖,一个背传,给到跟进的小波特,后者用双手灌框得分。
这次攻防,让莫坎找到了感觉。
教练立刻提醒了队员,防守策略也随之改变。
“让迈克尔去盯中国人,你在最前面盯着,随时转换快攻。”
策略无疑是正确的,面临小波特这个身高和移动频率,陈放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队友的帮助。
但陈放需要击溃小波特,他必须干掉他。
连续的晃得,定住了小波特的重心,一个挖步加速,陈放挤开小波特的右肩膀,从左侧冲了过去。
此刻莫坎中门大开,本是一次进攻的好机会,但斜处杀出了特雷杨。
他的防守不行是建立在心态平和上,一旦斗志昂扬,吹杨的防守,并不差。
陈放就感觉手腕一痛,扭头才发现,居然被人把球切了。
接着目送特雷杨扣篮得手。
11:17。
回来的特雷杨指着陈放,做出一个很可惜的耸肩。
陈放清醒了过来,他终于感觉到这个哥们,很强,刚才的余光,完全没发现,他从哪里出来的,至今都不知道。
只能说,陈放对特雷杨还是不清楚。
一个在高四场均得了42.6分,5.8篮板,4.1助攻,投篮命中率为48.9%的,然后在NCAA生涯前十场比赛里,特雷杨场均得到30分外加9个助攻,这一年他场均27.4分+8.8助攻,成为有助攻数据统计以来,分区历史上第一位同时领跑两项数据榜的球员。
NBA新秀赛季81场出场,场均19.12分,8个助攻的狠人。
第二年就入选全明星。
从某个方向来说,陈放面对的是一个拥有超级得分能力,段位已经是NBA级别的特雷杨。
并且,还是他亲手点燃的对方怒火。
但同时,陈放也变得更兴奋,来了这么久,终于碰到一个让自己吃瘪的,这种感觉很奇妙。
乔·马祖拉喊出了暂停。
他就为了一个事,让陈放冷静下来。
“你需要队友的帮助,对方两个打你一个,你清楚现在的处境吗?”乔·马祖拉第一句就很直白。
“明白,我在调整。”
“很好,打肋骨战术,跟对方拼稳定性。”
“嗯。”
陈放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个强度,乖乖的特雷杨+小波特,他现在被搞得很狼狈,用前世流行话来形容,被人摁在地板捶。
“找到自己的节奏,才能赢,蛮干是愚蠢的。”乔·马祖拉拉住要上场的陈放,叮嘱道。
再次回到球场,陈放在肘区接球,他侧身作势传球,吸引小波特的移动位置后,立刻放球背打,在对手还未做好调整,一个上翻身干拔,命中一球。
这次进攻让很多球探教练吃惊,他们第一次见识到中国人居然会背打技术。
但很快,小波特还了回来。
吹杨的突破,吸引了两人的防守,包括陈放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突进去他的身上,没料到,他却鬼魅传了出来,陈放回头就去找波特,后者已经去了底角。
接球就出手,这个出手高度和稳定性,让人一看就觉得有。
13:20。
落后还是7分。
但此刻的陈放已经平静下来,他清楚的意识到,他现在就是面对两位五星高中生的轮番进攻,要做的就是依靠队友。
下个回合,陈放再次肘区要位,他连续侧身背打,吸引包夹后,跳起传给了弧顶的海德。
后者出手并没有命中,但陈放通过自己的弹速,抢下篮板,然后再次起跳,他的第二跳极快,别人刚第一跳刚落地,他已经跳了起来。
把球放进篮筐,陈放打出一个二次篮板加篮下得分的攻势来。
这就是他的优势,他的进攻范围在全半场,不止是在外线。
中国人的突然改变,引起非常多的人惊叹,刷新了固有的认知,比赛变得非常有趣。
当陈放第三次通过肋骨战术,作为轴,完全压制住莫坎全队,他灵动且富有进攻性的背打,令小波特非常难受。
包夹还是单防,都要出问题。
并且小波特不得不承认,看上去对手没他高,他力量也不逊于他,他居然有点顶不住的往内线退。
看到小波特被顶进了油漆区,弧顶的特雷杨忍不住协防过来,就当他移动那刻,陈放跳起把球再次传给了弧顶的海德。
这一次,海德没有浪费,手起刀落。
18:20。
七分差距,瞬间变成两分。
乔·马祖拉在场上兴奋的握拳,他的尝试成功了,这个战术是有效的。
作为教练,他们的成就感就来自战术。
更多的球探和教练在面面相觑,如果说中国人跟吹杨一样,狂砍多少分,他们会惊叹,会赞美,但不会很震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