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修仙从手搓计算机开始

修仙从手搓计算机开始 第152节

  墨伊伊见方钧要走,大喊道:“师父,不要走。你还欠我钱呢!”

  “欠我灵材呢!”

  方钧更无语:“我就是去短暂闭个关,至于那么大呼小叫吗?”

  墨伊伊大声道:“我不管!我不管,师父抢劫了!师父抢劫了!”

  方钧直接无视她。

  走进闭关室内。

  在室内即将关门的刹那,一个签筒扔了出来:“伊伊,别喊了,赶紧抽个签。”

  “好的,师父!”

第136章 传道受业

  “灵脉的构建技术已经有了进展。”

  “想要塑造灵脉,需要两个道纹。”

  “一为稳定,和塑造丹田的道纹类同。应该是同一系列的。”

  “但更复杂也更稳定,同时也更适合作用于灵气,而不是法力。”

  “二为赋能,赋予灵气更高的能量,让其跃迁到更高的激发态。”

  “但这个赋能又和用粒子加速器的磁场赋能不同。”

  “它可以无需那么麻烦的直接赋予灵气的能量。”

  “嗯,单个灵气粒子其实所需要的能量极高。”

  “如若不是直接使用下品灵石直接跃迁下去。”

  “也是很麻烦的。”

  “所以最理想的还是通过下品灵石供能。”

  其实方钧收集过丁三六号上的升灵法阵的数据。

  也能够模仿、山寨一些升灵法阵的功效。

  但是这些升灵法阵的能量利用率实在太低了。

  基本上万枚下品灵石才能转化成一枚中品灵石的二阶灵气。

  而一枚中品灵石的灵气全部转化成能量,也不过是一枚下品灵石的百倍而已。

  也就说能量利用率才是1%。

  方钧想要晋升为筑基期,以他的法力来说,至少是需要一百枚中品灵石。

  也就说哪怕他使用丁三六号上的法阵。

  至少也需要一百万枚下品灵石。

  这还是至少的。

  为了保险起见,起码要准备五百万枚下品灵石。

  而方钧如今只有二十来万的下品灵石。

  以及一枚交给了墨伊伊,但是能够随时取回的中品灵石。

  如此巨大的灵石缺口。

  哪怕方钧山寨的技术优于原版一些,也仍旧是不够。

  这就是方钧研究灵脉人工制造技术的原因。

  他要涉及升灵法阵的技术,镇石的技术,墨伊伊收集到的灵脉数据。

  开发出一套灵气利用率极高的阵法。

  这样才能保证他。

  在晋升筑基之后,也能够有足够的钱财修炼。

  而不是被迫投效某个势力。

  打一辈子工。

  最重要的是打工还要在神识上签订契约。

  神识对于修士来说是如此的重要。

  谁知道对方做什么手脚?

  哪怕你仔细检查,只是单纯的约束手段。

  但你作为散修,本身的技术就落后这些宗门不知道多少年的积累。

  焉知对面没有什么阴森手段。

  至于天真的信什么道心誓言?

  那种玩意就跟前世的对老天发誓,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东西。

  真有挂碍,也是对于要渡心魔劫。

  有望金丹的筑基修士。

  然而修仙界大多数筑基修士,就不会面临到金丹的关卡。

  筑基层面低重修士的比例。

  远比炼气低层的比例还要夸张。

  盖因为筑基后修炼更难,花费巨大的代价苦修后。

  前途也远比炼气时苦修还要渺茫。

  很多筑基修士哪怕有钱修炼到更高境界,也放弃了。

  追求的是最大性价比晋升。

  剩下的钱还能干很多事。

  比如说去享受,培养后代之类的。

  所以说筑基修士其实和炼气修士也没有区别。

  和凡人也没有区别。

  生命层次的跃迁不会导致他们发生太大的异化。

  导致丧失了七情六欲。

  “快了,按照这个进度,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的时间。”

  “我就能够开发出完整版的技术。”

  “突破到筑基阶段。”

  ……

  翌日。

  方钧又照常外出。

  而墨伊伊也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前往了界域壁垒。

  只有方钧因为要修炼,晚了一点出来。

  “李云道友,是否要一起去东侧山腰去看一场戏剧。”

  一位三十岁外表的筑基修士打了个揖首,对着方钧说道。

  由于河西城的灵脉同样是坐落在山里。

  故而河西城的布局是外层在山脚,内层是在山腰,核心层是在山顶。

  供筑基修士活动的戏剧场也自然在山腰。

  方钧也回了一礼:“何云道友,是什么戏剧?”

  修士所观之戏剧。

  当然不可能如前世古代一样,只是化个妆,用一些道具。

  通过一定的姿体语言和唱功台词意会一下就行。

  而是由精通幻术的修士所造。

  不逊色于前世电影。

  甚至还是五感俱全的电影。

  何云道:“是有关茗宁真人的戏剧。”

  河西城之所以叫河西,是因为有一条大河在河西城的东面,贯穿了河西城的外层。

  其宽度是方钧前世黄河最宽处的三倍。

  而这条大河还不是天然存在的。

首节 上一节 152/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百岁筑基,从满级悟性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