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起步,我在仙朝当天官 第238节
其中不乏借此提纯了血脉纯度的幸运儿,如此便有三只墨蛟血驹一举突破至炼气后期!
墨蛟血驹族群的整体力量便随之大涨,它们皆可在战场中发威了,张清川便准备让它们参与日后之战。
【成功培育炼气期(后期)灵兽-墨蛟血驹,获得万灵道果:三份龙涎精华(二阶珍稀灵物)、一件苍龙角(一阶极品组合型法宝)。】
……
【成功培育炼气期(后期)灵兽-墨蛟血驹,获得万灵道果:三份龙涎精华(二阶珍稀灵物)、一件蛟龙祥云(一阶极品组合型法宝)。】
……
而墨蛟血驹突破后,其道果种凝结的法宝虽不如墨雪和色马,可龙涎精华能用于催熟龙涎花,苍龙角和蛟龙祥云皆是组合型法宝。
张清川便凑够了四团蛟龙祥云,将其组合为了二阶上品的一团蛟龙祥云,其用于施展龙息雨云必然威力不俗。
如此种种,让张清川很是满意,他取出那批龙涎精华,便让方歌平近期好好培育龙涎花,让其持续扩种一番。
张清川又抚摸了一番墨雪,他心念一动:“炼气后期的墨蛟血驹,都可卖给墨蛟军当预备坐骑了。”
“不过我这批墨蛟血驹,都是自行消化,其可配给最精锐的玄甲营,他们皆修炼了龙象淬体诀,正好可激发墨蛟血驹的龙族血脉。”
“我这龙象军阵,本就可契合骑军,近些时日,便让玄甲营与墨蛟血驹们试训一番!”
张清川做出安排后,林贞殊立即准备这几日便带这批墨蛟血驹去试试,三十余只墨蛟血驹,已可初见规模。
等沐阳斋那批墨蛟血驹和虎贲良驹来,则是作为第二批坐骑培养,形成梯队培育的模式。
“走吧,再去看看紫鬓良驹,让其也尽快成型……”张清川摆摆手,林贞殊便带着他及众人过去。
墨蛟血驹及紫鬓良驹的马厩处于一片区域,张清川移步时,林贞殊简单介绍道:“大人,如今我们共有两百余匹紫鬓良驹,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近期来的幼马,便与此前几批分开饲养。”
“如今前几批紫鬓良驹皆已成为灵兽,目前我们主要是将其培育为炼气中期灵兽,如此它们便可正式在战场上参战。”
“目前达到炼气中期的紫鬓良驹共有四十余只,大人且看!”
林贞殊指向眼前的马厩,左边由阵法覆盖的大面积马厩中冲出一群紫鬃飘舞的良驹,它们奔腾之际,便有紫色祥云在双脚间成型。
张清川扫了一眼,果然这批已成熟的紫鬓良驹皆已达到了炼气期,其中还有约莫四分之一是炼气中期。
这个比例已十分可观,它们应该便是第一批带回来的紫鬓良驹,张清川不惜血本的每日用纯粹灵植根茎制作成的草料喂食,才让它们成长如此之快。
张清川身侧的洛水柔和李婉清皆是好奇的打量这批紫鬓良驹,她们还抚摸了其中两只紫鬓良驹一番。
“大人,这批紫鬓良驹养的真好,它们各个都高大威猛,比之寻常紫鬓良驹似乎高了一个头!其潜力巨大,怕是有一部分紫鬓良驹可突破至筑基期了!”
洛水柔啧啧赞叹,这等紫鬓良驹作为坐骑,便可打造一支百战精锐甚至是强军了。
作为天官,洛水柔一下子便知晓了其意义,张清川微微一笑:“若紫鬓良驹能成长至筑基期,便可成为强军中通脉境强者的坐骑。”
“筑基期的紫鬓良驹还可繁衍后代,其血脉更纯,若是提纯几代,或可培育一种更强的良驹品种。”
张清川自是有这等野心的,他如此一说,洛水柔啧啧赞叹起来:“大人,若真培育出了全新的良驹品种,那您可就是各路军部将领的座上宾和恳求对象了。”
“这批紫鬓良驹是如何培育的?也是靠沧龙变么?”
洛水柔已见识过张清川是如何培育那批墨蛟血驹的,她觉得张清川应当不可能用蛟龙灵血来培育紫鬓良驹。
纯粹靠沧龙变,似乎也无法将紫鬓良驹培养得这么神俊。
张清川便挥挥手,林贞殊已让人取来了诸多参杂了白玉灵液的草料,其铺在紫鬓良驹们面前后,紫色良驹纷纷低头吃起草料来。
这些草料皆是各种灵植的成熟采摘后剩下的根茎、枝叶部分,可谓是饱含灵气,有的用的还是二阶灵植。
这若是拿去售卖,那也是值些灵砂灵石的,张清川却全部拿来喂食灵兽,让它们更快成长。
同时,张清川也挑选出一批快要突破的紫鬓良驹,喂食它们极品赤髓丹,并发动了沧龙变。
张清川和林贞殊一齐出手,便有十余只紫鬓良驹一举突破至炼气中期。
【成功培育炼气期(中期)灵兽-紫鬓良驹,获得万灵道果:三枚下品灵石、一件紫云梭(一阶上品组合型法宝)。】
……
【成功培育炼气期(中期)灵兽-紫鬓良驹,获得万灵道果:三枚下品灵石、一件飞云梭(一阶上品组合型法宝)。】
……
“有了这批飞云梭和紫云梭,我便可拥有三阶灵梭了,这九天罡风层,便可随意闯一闯了!”
第264章 玄煞罡风,炼化罡风!
如张清川所料,这批突破的紫鬓良驹,为他提供了不少法宝,这紫云梭和飞云梭汇总起来,便能组合为三阶下品灵宝!
这已是飞云梭和紫云梭的极限,张清川跃跃欲试,他拍了拍眼前一只紫鬓良驹:“林道友,这紫鬓良驹养的不错,近些时日便多耗费些赤髓丹,争取让其中一半突破至炼气中期。”
“到时候其将会配给血煞营参战,你且费些心思。”
张清川这几日会搜寻砂族氏族的下落,便需林贞殊费心培育紫鬓良驹,争取让大战之前,有更多紫鬓良驹可作为坐骑参战。
林贞殊自是答应下来,若是舍得投入赤髓丹,紫鬓良驹们突破起来还是相当容易的。
他与几位师弟师妹这几日便会待在这边,力争多培养些炼气中期的紫鬓良驹。
张清川拍了拍林贞殊的肩膀后,便带队离去,他回到府衙之后,方才召出组合为三阶灵宝的飞云灵梭!
只见一艘约莫五丈长的中型飞梭包裹着一团青云浮现,其上面绘制着繁密的阵纹,在飞梭上,还布置有两架三阶寂灭破魂弩!
这等三阶机关器具,具有一击斩杀筑基后期的杀伤力,若是筑基期修士一时不察,便有可能被其斩杀。
飞云灵梭虽不是正宗的三阶战船,可其对付筑基后期修士还是具有极强压制力的。
其真正厉害的还是惊人的速度,若是乘坐飞云梭,那张清川只需不到半个时辰,便能从荒砂域飞到千里之外的中土域。
飞云灵梭还有极强的防护能力,可以遁入九天罡风层,可谓是天上地下皆可去得。
有了此物,不管是日后对付砂族氏族,还是进入九天罡风层去收集天火星砂和元磁灵光皆有保障。
张清川收集了二十艘一阶上品的飞云梭,才组合出一艘三阶灵舟,飞云灵梭至多能承载十五人,可作为小股精锐战力行动的载具。
如今张清川却是要用其来上九天揽月,或者说是到九天罡风层去飞一飞!
想到这,张清川便准备叫上雷武杰,其可在九天罡风层中吸收雷霆淬体,倒是能与他一同在九天罡风层中活动。
……
当张清川再度从春秋梦境中归来,这已是十月初八了,他扫了一眼破损玉碟,便发觉昨夜又有两位筑基期修士突破。
【成功培育筑基期(前期)修士(风九歌),获得万灵道果:玄煞罡风(玄级中品功法),罡风之眼(二阶稀世珍宝)。】
……
【成功培育筑基期(前期)修士(李长风),获得万灵道果:五份地脉望气术心得,五份阵法真解心得、五份剑诀真解心得。】
……
“风九歌上个月已购得筑基丹,他竟到今日才突破,看来他是打磨到自身极限后,方才突破筑基期。”
“李长风倒是早就到炼气期巅峰了,等拿到筑基丹,便一举完成突破,我的地脉望气术倒是也突破到第五层了,李长风也才第四层而已,还有这阵法及剑诀,李长风倒是学得杂。”
风九歌为张清川提供的乃是法术及珍宝,而李长风完全就是个经验宝宝,尽给他法术心得了。
见到风九歌给他提供的玄煞罡风法术,张清川若有所思,这应当是风九歌身上最高品级的法术了。
而此法术需收集各类罡风,凝聚成为玄煞罡风,九天罡风层自是修炼此法最适合的区域。
“正好这几日要去一趟九天罡风层,那便用之来凝聚玄煞罡风好了,等下干脆把风九歌拉上。”
张清川对风九歌也有些印象,这位放荡不羁的潇洒男子长相俊逸,又是木宝斋的常客,每日木宝斋售卖灵丹,他和雷武杰总是抢在前面。
便是一些筑基期修士,速度都不一定有他快,风九歌也是借此赚取了不少灵石,这才买得起筑基丹。
张清川升起这个想法,便向雷武杰发了封飞鸽传书,一炷香后,雷武杰就带着风九歌联袂而来。
雷武杰在走进府衙之前,兴奋的搂着风九歌的肩膀:“老风,这次我可是给你谋了个好差事,大人这次将要给你一个极大的福缘!”
风九歌看到雷武杰一副哥哥带你装逼带你飞的表情,他疑惑道:“这些天来你每日皆是浑身焦黑的回来,这是去哪挖矿了?你确定你不是去当苦役了?”
由于风九歌和雷武杰在暗沙小苑里是住在隔壁,他便能见到雷武杰每日进出小苑的状态。
他由于每日要去抢灵丹,便起的极早,而雷武杰也习惯了抢完一批灵丹再去府衙,风九歌便见到雷武杰每日衣冠楚楚的出门,等晚上归来时则是衣衫褴褛,浑身更是焦黑如碳。
这等形象,宛如被抓去做苦役半个月一般,风九歌此前便好奇雷武杰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听闻风九歌的形容,雷武杰忍不住笑骂道:“好啊,老风,我是说怎么暗沙小苑里都在流传我被拉去做苦役了,原来是你在编排我!”
“你小子,大哥我每日想着拉你一把带你飞,你竟每日想着我成了苦役!你对得起大哥我的苦心么?”
风九歌甩了甩黑发,他潇洒不羁的开口:“小雷,你在我面前也敢自称大哥?此前是你突破了筑基期,这两个月你才能占得先机。”
“如今我也突破至筑基期了,你的速度便不如我了,且看你日后只能在我身后吃灰。”
风九歌和雷武杰一阵互相调侃,在走进大堂觐见大人之前,雷武杰表情严肃道:“老风,我这次可没忽悠你,此次能跟着大人,咱们都有莫大好处!到时候你便知晓了。”
见雷武杰如此郑重,风九歌便也正色道:“大人真是点名让你带我来?这是所为何事?”
虽然心中疑惑,可风九歌还是跟着雷武杰步入大堂,便也见到了正在桌案前绘制二阶符箓的张清川。
他几乎是一气呵成,用妖兽精血绘制的血墨在黄符上绘制出了一张戊土聚灵符,在他挂着上品后天土灵根的情况下,这戊土聚灵符汇聚周边诸多土系灵气,品质可谓相当不俗。
张清川微微一笑:“成了!这些时日所需的戊土聚灵符已是差不多足够了。”
见张清川办完手中之事,雷武杰和风九歌这才上前一步躬身道:“大人,我二人应约前来,不知大人找我们所为何事……”
雷武杰大致猜到了张清川的目标,他还是先恭敬行礼再说,张清川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再说。
他也坐在太师椅上,目光随之垂落在两人身上:“两位道友,今日我准备前往九天罡风层一趟。”
上一篇:综武:悟性逆天,我开创长生法!
下一篇:修仙:从杂役到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