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第588节
“不是西瓜哦……嗯,是油瓜……
那边还有另一种,走,过去看看。”
很快,又是一大片藤蔓中,
一颗颗酷似冬瓜的白色果实,长势喜人。
毛文龙看呆了。
从来没听过,大冬天的还能长瓜……大王太神了!
“王上,莫非这也不是‘冬瓜’?”
陆远笑道:“答对了!这叫‘胶瓜’。”
毛文龙摸了摸鼻子,很是惭愧。
这两种瓜,他听都没听过。
正好有瓜农收获成熟的果实,不小心摔裂了一只。
毛文龙上前查看,
没想到,‘胶瓜’里面的瓜瓤,
居然也是白色的,像浆糊一样的半凝固物体。
他不由得问道:“王上,这东西好吃么?”
陆远摇摇头,说道:
“这两种瓜,都不是吃的,而是用的。”
他指了指身后的蒸汽跑车,说道:
“有了这两种瓜,车子就能日行一千夜行八百!”
其实,说穿了也简单,
油瓜就是产石油的,含油绿超过85%。
胶瓜就是产橡胶的,比橡胶树的产量高十倍。
因为,油瓜和胶瓜三个月就能收获,
而且,不受季节影响。
这是陆远亲自培育出的,创新型新植物,
主打的就是更现代的汽车产业。
蒸汽机车虽然也能开,但噪音实在太大,
而且,车头的雾气处理不好,很容易遮蔽视野,
这两点,使得蒸汽汽车没办法普及。
因此,他才研制这两种作物的种子。
相比原来世界上石化产业,带来的巨大污染,
纯天然的石油和橡胶,可以做到百分百降解。
因此,包一块种植园,就相当于拥有橡胶园或油田。
毛文龙二话不说,立马回家砸锅卖铁,凑了5万两银子
其实,君臣两人都明白,
包种植园,只是一种说辞,本质上是陆远补贴毛文龙。
中华国居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陆远自然不会忘记,当初一起打拼的老兄弟。
所以,每个方面大将,都会有一片种植园。
每年5万两,一个月相当于4000两,
比毛文龙的俸禄,高出十倍,足够家人锦衣玉食。
当然,其中也包含着,方面大将有能力笼络得力手下。
这样,环环相扣,军队就能稳固。
毛文龙对陆远心服口服。
想当初,他在皮岛,
带着一帮衣衫褴褛的穷叫花,饿的两眼冒绿光。
就这样,朝廷还百般的克扣他们应得的粮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毛文龙高高兴兴,带着50万两走了。
北洋总兵只能拿10万,40万两必须给天津商户。
章鸿李要不识相,毛文龙可不会惯着他。
现在,章鸿李的命脉,
就扣在无敌舰队手中,由不得他不服软。
陆远和花想容没有返回王宫,
而是转道检查了炼油工厂、橡胶厂、炼钢厂、造车厂。
嗯,一切有条不紊,工人都在按部就班生产。
因为,目前的技术工人太少,产业化的规模不是很大。
但,陆远在清北大学增设了相关专业,
估计一年半载之后,就能批量生产。
当然,陆远也不急,为啥呢?
因为标准化公路,需要大量劳动力建造。
陆远还特意到,第一条国家级公路的施工现场,
从仁川到釜山1号公路,600里,工期一年。
计划中的2号公路,从仁川到丹东,800里,工期一年半。
还有3号公路,丹东到山海关,1200里,工期两年。
民工每天工钱50文,包食宿,报名者踊跃。
陆远看着热火朝天的工地,下定决心,
这回,让所有人看看,什么叫“基建狂魔”!
第264章 荷美老婆真是善解人意
要想富,先修路。
周正隆拿到750万两白银,2号3号公路立刻提上日程。
除了双向四车道的国家级公路,
道府县之间,也必须修马路。
很多官员并不明白,大王为何耗费巨资兴修道路。
而且是高标准,地基必须夯结实,路面要平。
初步估计,耗资500万两,动用民工超过30万人。
御史台有审计权限,
权斗央率先问道:
“30万壮劳力修路,谁去种田呢?
若没人种田,会饿死人的!”
周正隆不慌不忙地说道:
“分岔麦穗亩产万斤,因此,不需要那么多劳力。”
百官哗然,从来都没听过这么夸张的小麦。
权斗央厉声问道:“什么分岔麦穗,能有如此高产?”
事实胜于雄辩。
周正隆打开一只木盒,
从中取出一株奇特的金黄色麦穗,展示给众人。
之所以说它奇特,
是因为,麦秆上长出十个麦穗,
上一篇:趋吉避凶:从瞎眼皇子开始
下一篇:练气污蔑元婴?你当这里是女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