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123节
那人顿时会意过来,连忙开口道:“这诗不错!写出了牛郎织女的……”
其他学子见状,亦是明白此诗出自他们安国学子,皆是开口品鉴一番。
等众人讨论一阵,楼上的先生这才开口评价讲解此诗,优点和不足之处皆是点了出来。
众学子听得认真,陆正和青婉亦在用心学习。
长川县的七夕文会,是各地学子难得交流学习的一次机会,可不是简单的比试个高低。
陆正觉得这样的文会就很不错,能够让大家都学到知识。
紧接着,楼上的先生又念了一首词。
李昭眨了眨眼,低声道:“张兄,这不是你……”
张勃表情平静,并没有说什么。
“咳咳,我觉得这首词不错!”李昭开口道。
又是一阵讨论声响起。
文会继续进行下去,其中有两首诗词无人“认领”,以至于大家的评价都不高,也一时无法猜出来那花魁所作的诗词。
“这是最后一首诗……”念诗词的先生开口道。
众人闻言皆是侧耳倾听。
先生缓缓道:“三春怨离泣,九秋欣期歌。驾鸾行日时,月明济长河。”
不少学子闻言眉头一皱,此诗写得很不错,细品之下,比之前面那九首诗词都高了一些水平。
此诗以织女的角度,诉说牛郎织女长久分离之苦,期望织女可以驾驭鸾车,能每晚跨越银河去见良人,该多美好。
平常的学子,很少会站在织女的角度写七夕诗词,还写得这么怨。
这首诗的风格,都明显和之前的七夕诗词不太一样。
不少学子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似乎皆是认定此诗出于吴国花魁手笔。
陆正开口道:“这首诗不错,就是怨了点。”
旁边的李昭不禁看向陆正,有点不理解,这个时候第一个说话,可不明智啊。
要真是吴国花魁所作,很难不让人以为陆正是在为其说话。
张勃见此,也不得不承认道:“确实有些水平。”
见有人开了口,其他学子也开始讨论起来。
李昭压低声音道:“你们干嘛开这个口,此诗很可能是那个女人所写啊!”
“但此诗确实不错啊,反正我写不出来。”陆正微笑说道。
陆正并不在意此诗是何人所写,确实有学习之处就好。
张勃苦笑道:“恐怕,这一次我们真比不过了。”
李昭愤愤道:“他们就是故意来恶心人的,我们安国又不是没有会作诗词的……陆兄,你能不能掀桌子?可不能袖手旁观啊,至少得帮我们、帮你自己挽回一点颜面啊!”
陆正侧目看向不远处,见到杨恒和几位花魁有说有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陆兄……”李昭眼巴巴看着陆正。
想让陆正像之前在明月楼的时候那样大展威风。
陆正淡然道:“不急,听听先生怎么评价这首诗。”
等众人议论了一阵,楼上的先生同样评价了一番。
然后他又道:“今年七夕文会选出来的这十首诗词,比之往几年好了不少,诸位有很大进步!”
先生顿了顿,继续道:“当然,这十首诗词,还要选出最佳的一首,诸位可举手投票表决……”
“啪!”
有人拍案,发出一声脆响。
众人循声看去,目光投向陆正几人所在的位置。
李昭捂着手,对着陆正挤眉弄眼。
陆正不禁无奈笑了笑,随即起身道:“我有一言……”
楼上的先生微微低头,看向陆正,“这位年轻人是?”
陆正拱手道:“安国,开阳县,陆正。”
先生脸带笑意,“哦?开阳县那位天地秀才?”
“正是晚辈。”陆正点头回道。
先生笑容和蔼道:“不知陆秀才,有什么话要说?”
陆正开口道:“陆某第一次来长川县,也是第一次参加七夕文会,刚才听得先生讲解诗词,收获不小,心中感慨不已。”
“既然是品赏诗词的文会,陆某曾偶见过一首七夕词,应是一位不显世的文人所作,如今难得有此文会,想拿出来分享给大家。”
众学子闻言,不禁皆是露出好奇之色。
杨恒看向陆正,眼眸微眯,心中隐隐有一丝不好的感觉。
他之所以带人来参加七夕文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陆正之前传扬出去的《泊秦淮》,颇有讽刺他们吴国的意味。
杨恒曾翻阅典籍,未曾找到其诗的作者杜牧这号人物,以至于他们吴国都怀疑,诗就是陆正或者安国的哪个文人写的,用来讽刺吴国。
添一个本章说解释一下吧。
在此说一下,诗词比试算吴国花魁赢。
主角拿再好的诗词,也赢不了,只是为了降低诗词比试的影响,然后在其它比试赢对面。
有的大佬好像误会了主角拿诗词出来,就会赢这场诗词比试……
后面的剧情,奖品都送给花魁了。
可能剧情安排的表述不太准确,让大家误以为主角要拿别人的诗赢诗词比试,实在抱歉!
能看到这里的大佬都是花了时间和金钱的。
我一个小写手,承蒙大家的关注,还不至于写这么逆天剧毒的剧情恶心大家。
最后,再次感谢诸位大佬的支持,拜谢!
第137章 词传千古
原本县令的脸色都有点不好看,觉得这些学子的诗词已经输了人,自己也得跟着丢人了。
他正琢磨着如何将事情化小,把影响降到最低。
一听到陆正的话,县令不禁脸色一变,忍不住坐直了身子。
要知道,陆正之前可是拿出来《泊秦淮》那样的诗文。
这一次文会,肯定会拿出不差的诗词。
即便不是陆正所写,那也能借此挽回一下局面。
县令开口道:“且念与大家一听!”
陆正闻言,说道:“此词名为鹊桥仙,乃是一位叫作秦观的文人所作。”
秦观?在场众人皆是头脑风暴,一时都没有想到哪个有名的文人姓秦名观。
不过天底下不出世的儒道文人不少,很多好的诗词文章不显于世,还是后人将之翻找出来。
有盗墓者曾挖掘文人墓,找到能镇神的惊世文章。
陆正能够得到一些古人诗词,倒也不足为奇。
众人皆是看向陆正,想要听听陆正能说出什么样的七夕词来。
陆正不紧不慢,又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在场的文人神色微变,此词首句已经颇为不凡。
仅此一句,便已超过了刚才的那些七夕诗词。
杨恒眉头轻轻皱起,目光直直盯着陆正。
不远处的楼船上,一双明媚的眸子透过帘布,看向场中的陆正。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县令不由得身躯一震,直接站了起来,来到窗台处,瞪眼看向下方的陆正,神情十分激动。
书院的几位先生也是坐不住了,纷纷起身。
被称为玉儿的花魁俏脸一阵变幻,眼神莫名。
这样的词,即便她再钻研个十年、二十年,也是写不出来的。
杨恒的眉头更皱了一分,脸色变得阴沉。
这无疑又是一首传世之作,他不明白陆正是在哪里找到的这些诗词文章,难不成去盗墓了?
“嘶……”
上一篇:高武:我继承了游戏里的邪恶组织
下一篇:都市:开局获得抱丹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