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狂书生 第622节
少年抿了抿嘴,只是道:“我不把他们当亲人。”
陆正好奇道:“哦,是何缘故,能否详说。同为修儒之人,我或许能帮到你一二。”
少年闻言一愣,转而摇头,“这位……公子好意。人各有命,往事随风,没有什么好言说。”
年幼时,他的家境还算殷实,父亲还是一个读书人,但后来得罪了一位贵人,落得含冤入狱而死。
而年纪小的他,则被一位叔父领养。
但那位叔父却觊觎其继承下来的那点家产,对少年刻薄寡情。
那一副恨不得他早些死掉的眼神,少年每每回想起来,还尤为清晰。
少年忍受不了那样的日子,便是从叔父家中逃了出来,藏在城里做了一个乞儿。
芙蓉城足够大,他也不担心叔父会找到他。
他的那位叔父根本不会花心思和钱财寻人,甚至巴不得他死在外面呢。
做了乞儿之后,因为他有教养,还有点机灵,去那些高门大户乞讨常有收获。
如此少年便在芙蓉城乞讨了好几年,日子清贫但也自在。
每天回想一下幼时父亲的教导,少年逐渐修出了一点儒道文气。
甚至有人家见他修有文气,想要收养他,但少年却不愿再寄人篱下。
宁为街边乞,不为他人奴。
陆正见少年神情恍惚,不禁道:“真不需要我帮忙?”
少年回过神来,摇头道:“公子若是可怜我,且赏我一二两银子就成,多了我也拿不住。”
陆正闻言微笑道:“一二两银子太少了。你我同道中人,于情于理,我可以帮你更多。我在芙蓉城还是有点人脉的,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少年微微抬头,他心思聪敏,明白眼前之人所说的那点人脉对于他而言恐怕很了不得。
不过少年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他可以低头向那些大户人家乞一口饭食,但面对像陆正这样的儒道之士,只想着保留自己最后的那点自尊,不想奢求更多。
少年眼眸闪烁光芒,“如果可以的话,公子给我几本书,若我以后学有所成,定报答公子!”
芙蓉城中的书籍很贵,特别是稀少的儒家典籍,根本不是他能买得起的。
陆正闻言,脸上笑意多了一些,“好。”
说罢,陆正随手便拿出几套书籍。
见陆正凭空拿出书籍,少年眸子一亮,知晓自己真遇到了一位厉害的儒生。
陆正道:“拿去吧,以后也不用报答我,去帮助另外的人。”
少年连忙双手接过厚重的书籍,脸色喜不自胜。
陆正又道:“以后若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可以去青羊观找那里的道士帮帮忙,就说是我说的,我叫陆正。”
第585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
陆正?少年最近听好些人提过这个名字,据说那是一位来自安国的书生,一路游学杀过来,不知道斩了多少为祸的神明官吏、恶妖厉鬼,做贼心虚者都闻之色变。
待少年惊觉回神,却发现陆正几人已经消失在街道上。
他愣了愣,又看了看手中沉甸甸的书籍,心中泛起波涛。
少年站立一阵,便捧着书籍匆匆离开。
他在这城中还认识好些同龄人,很多人的际遇和他也差不多。
之前少年就想着教他们读书识字,多识些字才能去学真本事。
……
“这个芙蓉城,也没想象中那么好啊!”
青婉幽幽开口,觉得如此宽阔的一国之都,却并非多美好。
有人在享受着极尽的奢华,也还有人在背负苦难。
陆正不禁道:“比起地方州县,这里已经算很好的了。”
至少在天子脚下,为恶者也不会那么肆意妄为。
三人在芙蓉城中逛了几日,了解了这座的都城大概情况,也听闻到了不少事迹。
甚至连关于他们的一些事情,都在城里面盛传。
不过好些事都是被夸大其词了一番,还有凭空捏造的传闻。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被人传扬,那就是蜀帝召集人著经一事。
这件事已经在整个芙蓉城传开,看样子是蜀帝铁了心要让人编出一部传世经典,不然也不会让这样的言论肆意传播。
如此一来,压力就给到了各大道门那边了。
哪些道门愿意出人出力,还尚未可知。
有的大国施行变法,有的大国恪守旧制,还有的国欲倾国力著经,只能说大家都有各自的前途。
等陆正三人回去道观的时候,发现云逍脸上的愁容比之前更多了几分。
云逍见到三人,挤出一个笑容,“回来了?这几天在城里玩得如何?”
陆正道:“还行。就是芙蓉城太大,都没有走遍。道长又有烦心事了。”
“嘿!”云逍气道,“我把那几页经给在城里的几个道门真人看了,有的人说行,有的人说不行!你知道的,咱们这些道门也分派别,研究的学问不同,然后他们就吵起来了……”
“而且,还只是几个真人,之后还要去请另外道门的高人,到时候来了更多的人,这不得吵翻天……”
“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那能编出一部像样的经嘛!”
云逍有些头疼,他发现这著经之事,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困难。
然而蜀帝那边已经下了命令,现在即便各大道门心里都不愿意,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不可能与朝廷对着干,至少要做个样子。
毕竟那些道门再有底蕴,真要闹起来,恐怕也是抵挡不住几十甚至上百万的大蜀铁骑。
青婉不禁道:“道长可以借此统一道门的教义嘛。”
“嗯?”
云逍眼眸一眯,“这话说得简单。不过……”
云逍忍不住摸了摸下巴,小声嘀咕,“陛下此举,难道便有此意?”
忽地,云逍觉得蜀帝想召集各大道门的高人著经,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还有深意。
青婉眨了眨眼,道:“道长与天子常有接触,应该能看出他的心思吧?”
云逍撇了撇嘴,说道:“人家贵为天子,有一国气运加身,我这道行望气都望不了……”
“说起来,陛下行事向来让人琢磨不透,说不得真有那么一点意思,有整合各大道门之意。”
云逍眼眸闪烁,感觉事情并不简单。
陆正闻言道:“不管有没有,道长何不就当它有呢,这对你们道门是好事。”
“好事,这不见得……”
云逍摇了摇头,心想要统一教义,得让各大道门都认可才行,难不成真靠著新经?
毕竟大家都出力编纂的经书,没有道理不统一认可。
云逍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开口道:“要是以太平经为基础著经,你不也成了著经之人?等以后书成,啧啧啧……”
陆正不禁道:“道长不必添我的名。”
云逍笑呵呵道:“真成了圣品经典,不添名,这大道也能追溯到你,再赐福一二。嘿,你也是真正的道友了。”
陆正笑了笑,道:“道长言之过早。我们也该启程了……”
云逍道:“等会儿,我还有东西给你们!”
说话间,云逍手一翻,掏出一个木盒子递给陆正,“这几天见了些人,给你弄来两件小玩意,瞧瞧!”
陆正打开木盒一看,发现里面放有一块条形紫黑木,还有一把尺。
两件器物皆是散发一股灵韵气息。
云逍悠悠解释道:“这两件东西乃法家之器,是真正法家温养使用的器物,如今世间少有了。”
“此木为惊堂木,就是衙门用的那玩意,不过这块惊堂木不凡,审问犯人之时使用,一拍可震人心神,使其从实招来,不敢隐瞒……”
“这尺子有量定善恶之用,若是接触者使尺发红光,且超过了尺的刻度,便是大恶,可斩之。”
“这两件法器之器都蕴含正道之气,与你所修的浩然正气差不多,算是同出一源。你可以尝试炼化,具体怎么用,自己慢慢去捣鼓。”
接着,云逍又拿出三块玉符,一人给塞了一块,“这是我炼的保命符,多少有点用,拿着吧!”
陆正不禁道:“道长有心了。”
“说这些!”云逍摆了摆手,“我要了你的经,你又没占我便宜,我可不想欠你一个年轻人的人情,就这样子!”
“我还忙得很,就不送你们了。你们出了芙蓉城,准备往哪走?若是去魏国的话,那边的佛门复杂得很,你们行事悠着点!”
陆正点了点头,“我们会注意的。”
不过陆正下一步的打算不是去魏国,而是想找个合适的地方著律法之书。
上一篇:高武:我继承了游戏里的邪恶组织
下一篇:都市:开局获得抱丹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