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领主 第11节
酒馆里的饮品主要是两种,酒味清淡的啤酒,以及酒味相对较浓的蜂蜜酒。
啤酒在此时的作用约等于瓶装纯净水,只是带点淡淡酒味,价格便宜,产量惊人,农奴也喝得起。
蜂蜜酒则属于较为昂贵的饮品,领地上只有少数人有余钱享用。
按照北境的习惯法,领地上的所有森林都是领主的财产。
森林中的产出自然也全都属于领主,包括野生动物、蜂蜜、菌子,以及木柴等。
领地上的农奴们甚至需要缴纳一笔木柴税,才能每年秋天从森林中拾取固定份额的木柴。
在白熊领,有十户专门养蜂的农奴,他们靠着缴纳专门的蜂蜜税,换取了一小片森林的使用权。
至于税率,林恩在缴获的清单上看到过,百分之五十。
这蜂蜜酒不贵那就怪了。
“老爷,我刚才又想到个问题,如果按照您的施肥方法,这一亩地需要的肥料可能得上千公斤,这全领地的牲畜粪便再加上人的粪便都不够用,而且如今距离春耕只剩一个月,能收集到的粪便相当有限,估计连您的公田都无法完全覆盖。”
老艾手上给林恩倒酒,嘴上也没停着,他一路上都在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沤肥,以及在领地上推广沤肥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思来想去,最大的问题,竟然是粪便不够用。
领地上最强大的造粪机器是挽马,一天大概能生产二十公斤左右的马粪。
二十只羊,算他每天100公斤,哪怕一整年的粪便全收集起来,那也不够每户农奴60亩地的消耗量。
而且压根就做不到全部收集。
等到了夏秋两季,牲畜都是散养在草场上的,让农奴们捡到天黑也捡不完。
“尽量收集就行,沤肥并非唯一的肥料,我会想办法找到另一种肥料。”
林恩所说的另一种肥料,指的是泥炭,又名草炭、泥煤。
根据《领主》游戏提供的信息,泥炭是沼泽发育过程中的产物,是未发育完成的煤炭。
晒干后可以当煤烧,还能直接用来给农作物施肥,效果不比沤肥差。
北境多沼泽,白熊领位于白河的上游,领地北部更是沼泽遍地。
林恩本来就要探索地图迷雾,等领地的情况稳定下来,他计划先向北探索,并寻找泥炭的踪迹。
“老爷”
大喜过望的艾伯特正欲再问,铁匠齐赫却到了酒馆外,他只能暂时放下疑问,去将他这好亲家带进酒馆。
林恩打量着这位走进酒馆的中年男人。
身板厚实高壮,一头凌乱的浓密黑色卷发,蓬松的络腮胡,符合中世纪铁匠的全部想象。
“你就是铁匠齐赫?”
“是,老爷,我就是齐赫。”
齐赫弯下腰,蹩脚又恭敬地行了个礼。
白熊镇位于领地中央,自然也是白熊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主对镇子拥有毋庸置疑的所有权,包括铁匠铺所在的那块地皮。
齐赫当然可以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搬家,但家族的四代家业,以及积攒的人脉都在白熊领上,走了可就全白给了。
他不想走,也走不了,自然就只能乖乖接受领主的召见,哪怕现在是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月份。
林恩将一只盛满蜂蜜酒的橡木酒杯推到桌子对面,示意齐赫坐下来说话。
“谢谢老爷。”
齐赫不敢不领情,但只敢坐半边屁股,酒也只敢喝半口。
这时林恩又问:“白熊领一共有四家铁匠铺子,我听说那些铺子全都是你开的?”
齐赫如实回道:“勉强算是,那三家铺子的铁匠都是我亲戚。”
以往白熊镇只需要一家铁匠铺子,但自从艾伯特成为领地总管后,白熊领农奴们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铁器的需求量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齐赫嗅到了市场风向,在家族内部招收学徒并开设分店,狠赚了一笔。
林恩对于他赚了多少钱不感兴趣,而是接着问道:“我看了农奴们用的犁,质量还算不错,都是你们打造的?”
“是,不过那东西主要是靠木匠,我们只需要敲块铁皮就成。”齐赫也不贪功,反正白熊镇的木匠是他小舅子,算是一家人。
“我这有个重犁的设计图,你看看,能造出来吗?”
第13章 他逐渐理解一切
林恩从酒馆里借了根鹅毛笔,在老艾伯特随身携带的羊皮纸记事本上,画出了两轮重犁的简图。
铁匠齐赫虽然从没见过这玩意,但他还是能一眼认出那熟悉的犁铧形状。
“老爷这莫非是犁?”
老艾也将脑袋凑了过来,喃喃道:“看轮廓,的确很像是犁,但比现在的犁大了两号,可为什么有两个轮子?莫非这也是寒风谷的新技术?”
“对,寒风谷从去年开始推广这种新式重犁,粮食亩产相比过去至少增长了百分之二十,还是在使用了沤肥的基础上。”
林恩现在是愈发觉得寒风家族这块牌子好使。
一切新技术全都可以推给寒风家族。
就现在这交通条件,普通人要想从白熊领去寒风谷,就跟后世去南极点差不多,压根没法查证。
等到真有人查验了真假,新技术早已在白熊领推广开来。
到时候谁还会在乎真真假假呢?
至于林恩为什么要给新技术套一层寒风谷的皮,道理也很简单,打消领民对于陌生新事物的戒备。
“白熊领,乃至整个北境的土壤,都非常粘稠湿润,土层也很厚,现在使用的轻犁,能翻开的土层很浅,而这种新式重犁,疏松田地的效率是轻犁的三倍以上,能将土壤深处的养分带到地表,促进麦苗生长。”
林恩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简要概述了重犁的作用。
铁匠齐赫依然满头雾水。
老艾伯特显然听明白了。
过去,对于农业种植的诸多原理与技术,他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
他知道牲畜粪便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也知道犁地可以帮助种子更快发芽,并提升农作物产量。
可对于其中原理却不甚了然。
今天在得到林恩的点拨与启发后,他迅速融会贯通,只觉脑海中出现了一条清晰而闪烁的‘道路’。
他觉得自己逐渐理解了一切。
“轮子,这对轮子,才是重犁的灵魂!”
老艾伯特懊恼地拍了拍脑袋,埋怨起了过去的自己:“以前我就发现了,农奴们用的那种犁看起来虽然轻便,实际上既笨重效果又差,前头要有人赶马,后边还要两个人同时扶着。
老爷画的这种重犁,装上了两个轮子,整架犁只需要一个人就能操作!还能做到深耕田地!真该死啊,我应该早点想到的!”
白熊领此前普遍使从南境传来的轻型犁。
这种犁制作非常简单,就是几根木头加块铁皮,对付南境那种地质松软的土壤还算够用。
但放在遍地沼泽、土质沉重的北境,这种手扶式的轻犁就远远不够看了。
可怜的北境农奴,坐拥狄厄瓦斯大陆最肥沃的土地,亩产却是大陆垫底,就只是因为沿用了南境的农具。
在古代,很多影响深远的重要发明,制作起来其实非常简单,使用的技术往往也并不高级。
所需要的,仅仅只是一次灵光乍现。
但在自给自足的封闭领地庄园里,最欠缺的就是这点灵光。
老艾伯特虽然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可他显然得不到上天的眷顾。
如今林恩带来了沤肥与重犁两项新技术,等于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完全可以想象,在应用这两项新技术后,白熊领将会是何等的丰饶,农奴们的生活又将会是何等的幸福。
林恩看了眼状若癫狂的老艾,随后将草图推到铁匠齐赫面前,问道:“所以,这东西能造出来吗?”
齐赫犹豫片刻,用力拍了拍胸脯:“铁的部分,我肯定能打造出来,至于剩下的,老爷,您得问托里玛。”
他话音刚落,镇上的木匠头头托里玛就到了酒馆里。
不同于稀有的铁匠,白熊领并不缺木匠,这主要得益于领地四周的茂密丛林。
托里玛是白熊镇木匠行会的话事人,同时也是齐赫的亲密小舅子。
“老爷,这东西不难造,一个老木匠带两个学徒,三天,不,两天时间就能造出来一架。”
看过图纸,了解完重犁的具体用途后,托里玛同样拍着胸脯啪啪做保。
对于经常打造轻犁、独轮车以及马拉货车的木匠们而言,这所谓的重犁毫无技术含量可言。
无非就是木材的重新排列组合。
这时,老艾伯特已经从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他眼巴巴地瞅着托里玛,询问道:“若是将整个领地上的木匠们全都集中起来,一天能造多少架?”
托里玛低着头沉思片刻后回道:“全集中起来的话,一天应该能造十到十二架左右。”
老艾掰着指头估算着:“从现在到春耕,还有四周不到,也就是说,能造三百架?”
“差不多,我回去清点下库存,有些备用零件应该可以直接使用,还有,木材要管够,这玩意造出来比独轮车还要大,要消耗很多木材。”
上一篇:兄长不如弟?那就到人皇幡内一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