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之无极大道尊 第60节
梁裕百般尝试之后只能放弃。看来还是得等帝尊这个正确的人出世才能九秘合一了。
梁裕起身迈步,再一次踏出了无极仙山。他法眼看向泰山之下,道德天尊的气息已经越看越强盛了,或许再过一两万年道德天尊就可以完成蜕变,重新归来了。
毕竟他数十万年前就已经初步凝练了仙胎,而且在梁裕帮助他重回正轨后也已经有七八万年了。
即使重回正轨,也要将近十万年才成功,可见这一来自圣灵和养尸的法门见效有多慢。不过,其道果必然也是非凡的。
梁裕的法眼接着看向宇宙深处那座大阵,由于负责维护大阵的诛仙剑阵与认识梁裕的气息,因此他顺利看到了那颗化作古星的头颅。
在头颅古星的仙台中,一尊仙胎几乎已经完全成型,丝丝缕缕道韵浮现,强大的生机内蕴其中,仿佛有真龙蛰伏其中。
显然,灵宝天尊的进度要稍快一些,或许只要数千年就会成功了。
见这两位盟友都即将出世,梁裕迈步向宇宙深处走去。尽管他已经老态尽显,但他也没有急着蜕变开启下一世。
他的目标,自然就是地府,那里还需要他去收尾。
这一世,在地府的道我梁裕确实是忙得昏天黑地。他在这四万八千年间得出的成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比其他两身更复杂的。
道我梁裕的第一个成果就是对昆仑仙山中法则的参悟、推演和修复。
这一条其实算比较容易,毕竟他们也算有点基础,而且还有昆仑仙血与仙钟最为突破口。
不过,由于昆仑仙山连核心的仙池都裂开了,其中的法则自然也有不少断裂损伤,因此道我梁裕和冥尊还是用了七八千年才将昆仑仙经创出。
这昆仑仙经简直是对昆仑仙血的一波史诗级加强。他们因为自身仙血的缘故,修行此经难度远比其他人低。
且他们修行此经,不但可以提升自身仙血,成为真正的昆仑之子;还能以此特殊法则为根基创出他人难以破解的神通。甚至等他们老了还能在仙山中以此法续命。
不过,这是与原本的昆仑仙山对应的仙经,而不是现在即将变成三座的昆仑仙山,因此效用会大幅降低。
接下来,道我梁裕与冥尊一边以源术维持昆仑仙山的状态,一边还通过这部昆仑仙经中的法则修复三段山体中各自的细微损伤,这一过程又是两三千年。
在这个过程中,冥尊成功掌握了仙钟的部分奥秘。在与荒塔的仙道法则对比研究之下,冥尊成功让通天冥宝进一步向仙器进化。
寂灭天尊、长生天尊和镇狱皇也获益匪浅,道行长进了不少。但即使有昆仑仙液续命,他们也不过数百年活动时间,因此他们只是起了一些辅助作用就再次陷入了沉睡。
在昆仑仙山的参悟告一段落后,道我梁裕和冥尊开始借助仙火与仙尸研究仙陵。这个难度就高很多了,毕竟仙陵的本源法则来源比较复杂,而且还只有这一种突破口。
足足两万年后,道我梁裕才终于在冥尊时不时出动,时不时沉眠的间歇性辅助以及长生天尊的短暂辅助之下参透了仙陵的奥秘。
根据仙陵的核心法则和特殊道痕,他创出了葬仙古经。
不过令他意外的是,长生天尊居然较为容易地修成了这部葬仙古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仙陵法则。
早在他破解仙陵时,长生天尊就能参与破解,给予他帮助。那时梁裕就猜测或许长生天尊和仙陵的本源法则契合度极高。
现在看到他修行此经比逍遥天尊修行太初仙经要容易很多,更加验证了这个事实。
初步修成此经的长生天尊,在仙陵中足足活动了五千年才不得不继续沉睡。因此,他平时居住和沉睡的长生殿都被搬到仙陵中了。
在这段时间里,长生天尊的体质隐隐都有些变化,不但有他个人原本擅长的生命法则,还包含了仙陵中的特殊法则。
九大天尊不愧是神话时代的代表人物,都有非凡之处。不过,长生天尊的运气确实是要比逍遥天尊好很多。
毕竟,他与仙陵契合度极高,因此修行葬仙经难度低不说,对自身好处还很大。反观逍遥天尊就和太初古矿没什么契合度,能掌握一部分太初法则都算他天赋高了。
不过说起来,这世界线都变动这么大了,长生天尊却还是能在仙陵中自封沉睡,真是缘妙不可言。毕竟,原本世界线中长生天尊会成为仙陵之主。
接下来的一万年中,梁裕开始借助他们复原出的仙陵形成过程来重塑昆仑仙山。冥尊依然时断时续地参与这一过程。
最终,他们成功了。
三座昆仑仙山涅槃重生,各自拥有了自己的仙池,成为了独立的三座奇地。当然了,都是如当年的神茶山一般需要长时间成长才能发挥作用的未完全体奇地。
不过,这三座仙山要成为完全体或许只要几万年就够了。毕竟有梁裕和冥尊两大源术高手以大神通催化。
体积最小的一号昆仑仙山最先完工。因为它是以那口神泉为根基仙池,汇合了四十九道龙脉而成,因此其中法则与原本的昆仑仙山区别最大。
剩下两座体积要大出不少,它们都是以原本的半个昆仑仙池为根基重塑的,他们也各自拥有了四十九道龙脉。
原本其实每段山体都只剩下三十三道龙脉,但在梁裕与冥尊的改造下分化成了四十九道。虽然大大降低了仙山现存的神韵,但却显著增加了其成长性。
这样下来,三座昆仑仙山即使不能恢复到之前那座完整的昆仑仙山那种程度也不会弱多少。
当然,梁裕还根据这三座仙山的细微不同又创出了三部昆仑仙经。不过由于仙山还在成长中,因此这三部仙经只是个前篇罢了。
后篇,或许得等到后世得到此山的有缘人来创了。
第109章 冥神经,源经
道我梁裕的两大任务其实也是在梁裕这一世四万岁时完工的。因此,他的逝我才直接折返,回归了本体。
在接下来的八千年中,本体梁裕在研究皆字秘,顺便完善自身道法,为蜕变做准备;而道我梁裕却和冥尊一同开始研究地府了。
毕竟,地府也是一处奇地。在他们接连破解几处奇地的基础上,破解地府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当然了,这次终于不是道我梁裕为主导,而是以冥尊为主导。毕竟地府就是被他创立的,这处奇地也是他找到的。
地府所在的冥土,比星辰还要浩瀚无数倍,上一次梁裕来到此地时,虽然也以法眼观察过,但终究还是走马观花,没能看清其本质。
这一次,梁裕终于能够好好研究此地了。
在分开这广袤无垠的冥土后,梁裕和冥尊都看到了其中埋葬的无数不知来自哪个时代的古尸。
道我梁裕不由得感叹道:“此地到底埋葬了多少人?是整个宇宙,还是一个时代?”
冥尊也悠悠叹道:“都说此地是我发现的,其实不然。我只是从这里通灵,真正成为生命,但身体早就在这里了。所以,发现此地的其实是渡劫天尊。”
道我梁裕不语。冥尊这种依靠轮回印的红尘仙之路某种程度上是从葬土中的葬士所修之法改造而来。那么此地作为冥尊通灵之地,会不会就是曾经的葬土中的一部分呢?毕竟曹雨生就曾经被埋入葬土。
不过无论是不是,都无关紧要了。毕竟这无尽岁月过去,天地法则大变,此地的核心法则和道痕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成为了一方奇地。
也就是说,如今的冥土与曾经的葬土已经不同了。
对他们两人来说,研究地府是要比仙陵容易多了,因为冥尊早有积累。
一来此地事关冥尊一直苦苦追寻的前尘往事;二来挖坟掘墓确实已经成了他的兴趣爱好。
因此在这双重因素作用下,冥尊早在证道的那段时间就对此地进行过多次探索,并有了极深的研究。
所以这一次他们很快就开始了对其核心法则的参悟,这也算一回生二回熟了。
这一次,不过四千年他们就已经参破了这片冥土的核心法则。当然了,这一次最大的功臣是冥尊。
虽然他清醒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但由于其自己就已经完成了研究进程的将近三分之一,而且研究的主体方向与一些重大难点也都是被他突破的。
道我梁裕其实更多是打了个下手。
最终,冥尊为这部根据冥土中的核心法则和道痕而创出的经文取名为冥神经。其实他原本的冥皇经本就有部分地府法则在,这一部只是彻底完成。
之后,道我梁裕将镇狱皇请出,希望他能修行此经试验一下成果。
毕竟,镇狱皇虽然不是冥土原生的种族,而是外界的古尊自斩后加入地府,但他却依靠地府的法以及冥皇经,将自己炼成了半个阴冥之体以延寿。
从他黑色的血液就能看出,他对冥土的原生种族应该研究很深,不然也无法将自己改造成这样。
镇狱皇知道梁裕的想法后自然也是欣然应允。毕竟,昆仑仙山已经开始恢复,最多数万年就可以作为转生池使用了,那他的转生之时就快要到了。
这种时候留那么多寿命也没用,只要保证自己能撑过转生过程就行了。
因此,镇狱皇还是希望多积累一些道行为下一世做准备,以获得更强的体质作为起点。毕竟这一世的成就是会影响到他们转生之后孕育的新体的。
而且,长生天尊依靠修行葬仙经存世五千年的事他可是看在眼里。能有几千年时间继续修行,那可是大好事。
即使他因为仙台受损难以进步,但对于道法的感悟是可以更深的,对自己身躯的改造也是可以更进一步的。
结果正如梁裕所料,镇狱皇与此经的契合度也很高。虽然不及长生天尊与仙陵,但也远远高于逍遥天尊和太初古矿了。镇狱皇也因此在冥土中多出了四千余年的存世时间。
镇狱皇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快就入了门,掌握了冥土中的部分核心法则,从而使自己的阴冥之体更进了一步。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从冥土本土种族中研究而来的血脉体质中本就包含了地府冥土的本源法则。因此,在使用各种方法改造自己之后,他已经被此地法则道痕腌入味了。
一时间,他都有些不舍得转生了,毕竟此经的修行可以大大提升他的半成品阴冥之体,甚至成为真正的阴冥之体也说不定。
但很可惜的是,他现在这样依然是空中楼阁。只要仙台一日不修复,他就始终无法达成这一步,也就终究还是前路无光。
所以,只是稍一恍惚他就恢复了理智,开始争分夺秒地参悟冥土法则,为下一世铺路。
不过,这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毕竟,镇狱皇曾经冒充冥尊,手持通天冥宝偷袭帝尊。在长生天尊远走仙陵之后他更是俨然一副地府之主的样子。现在他和地府所在的冥土契合度高似乎也是莫名的顺理成章。
不过,虽然梁裕的道我已经与冥尊一同完成了如此之多的成就,但这还没完。
在这四万八千年的忙碌之中,道我梁裕和冥尊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收获,那就是源经。
他们二人通过对这些奇地的研究与修复,充分了解和掌握了其中的天地奥秘。
由此,他们真正捕捉到了自然造化之力,并将各自的源术都提升到了一种神乎其神的层次。
原本的源经,虽然也是世间少有的异道古经,但毕竟最多也就是成为源帝,相当于证道者罢了。毕竟创出他的冥尊都是如此,而后世获得的源术又基本都是残缺的,因此他们自然也无法更进一步。
源术,说到底是借用和操纵天地之力的秘术。
源术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因为遮天宇宙主流的修行法与源术差异较大,所以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手段反制源术的。这一秘术也就因此占了一个难以被克制的优势。
在梁裕和冥尊同心戮力的不断合作、实践、交流之下,他们的源术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就续写了源经的新篇章。
通过对这几大奇地的研究,梁裕和冥尊深切认识到了自然造化的精妙绝伦,因此自然而然就对于天地之力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就自然可以更加自如的御使天地之力,甚至改换天地法则。
这就是冥尊推演中所谓的天地主。
如果说他们之前的源术境界是源帝,那从这一刻开始,他们的源术逐渐向源天帝靠拢。
换句话说,所谓的天地主就是源术领域的天帝。至于如何成为源术领域的仙,那他们也是一头雾水。
上一篇:洪荒:神话大罗,圣人求我别秀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