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第490节
说实话,此时的王大柱,一点没有一个40多岁人该有的沉稳,反而就像是一个没有主心骨的小孩子,急需找一个能帮忙拿主意的人稳定心神一样。
王大柱看着王安笑,可能也意识到了什么,然后王大柱就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好在笑过之后,王大柱那紧张的情绪,明显的缓解了不少。
再看着王安那一副非常淡定的样子,王大柱的脸上,突然变得满是欣慰。
王大柱突然发现,自己这个大儿子,是真的长大了,能撑事儿了。
爷俩儿笑过之后,王安笑着说道:
“爹你可别老琢磨这事儿了,那地可是一包就是70年,咱们就是简简单单的种点苹果树啥的,种完了都甭管,你琢磨琢磨,光卖苹果一年得卖多少钱?”
王大柱一听这话,眼前瞬间一亮。
王安又趁热打铁的说道:
“再说了,你刚才不是还说忙不过来就把地转包出去么,咋这一会儿工夫,又变卦了咋的?”
王大柱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我这不是担心那些地包到手了再包不出去,完了咱们自己还忙不过来,要是那样一整,咱家这老些钱不就白花了嘛?”
王大柱的担心,其实也是不无道理的,毕竟这个年代不管干啥,都得纯靠人工,至于“机械化管理”这5个字,暂时还处在萌芽之中,短时间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要是靠人工改造一两千亩土地的话,那着实就像是在开玩笑一样。
话说到这里,王安突然说道:
“对了爹,我琢磨买个链轨车,再买个四轮子或者手扶拖拉机啥的,你说要是有了这些大家伙事儿,那不管多少地,是不是就都不叫个事儿了?”
王大柱一听链轨车和手扶拖拉机,眼睛明显就更亮了,满是希冀的问王安道:
“那玩意儿能买着了吗?我看县城里那农机站,就有点柴油抽水机和铡草机啥的,也没有四轮子,手扶拖拉机啥的呀。”
这年代的四轮车或者手扶拖拉机,那完全就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还没等生产出来,名额基本就被各单位或集体瓜分完了。
所以个人想买的话,除了托关系找人,靠自己的话根本就买不到,再说能买得起拖拉机的人,也着实是相当少见的。
不过这个问题,在王安这儿来说完全是不存在的,因为在王安看来,武冬和张舒雅等人,要是连买个四轮车或手扶拖拉机的渠道都没有的话,那他们这些二代的能力,可就十分值得质疑了。
听到王大柱的问话,王安笑呵呵的说道:
“不在县里的农机站买,让我张姐和武哥他们去冰城研究研究,他们一天天人五人六的,买个拖拉机咋也不叫个事儿。”
王大柱沉吟了片刻,有点踌躇着说道:
“要是行的话,让他们帮忙买两台吧,咱家到时候那老些地,我角着一台都不够。”
王安看老爹此时的样子,多少有点想笑的感觉。
主要是那些荒山和荒地,此时还八字没一撇呢,可王大柱说起那些地,就好像现在都已经是自己家的了一样。
不得不说,从王大柱的表现就不难看出,华夏农民对土地的喜爱,究竟得有多深。
王安笑呵呵的回答道:
“嗯呢,行啊,咱们先撒网吧,一会儿鱼跑没了,窝子白打了”
第633章 一看就会 一学就废
王安说完,便带头向岸边走去,而王大柱答应一声,也跟上了王安的脚步。
看的出来,不管是包地也好,还是买四轮车等农机也罢,对王大柱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来说,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喜事儿。
所以这爷俩说完这些事儿后,王大柱满脸都是笑吟吟的模样。
来到岸边后,爷俩便发现,此时打了窝子的那处水面上方,已经完全开锅了。
各种各样的鱼更是纷纷窜出水面后,再重重的砸进水里,让窝子周围的水花接二连三的飞溅出来。
就这情况,明显是不少大鱼进窝了。
王大柱看着窝子里的情况,整个人都惊呆了,下意识的说道:
“小安,你说你败家是败家了点,但你这脑瓜子是真好使啊,这窝子里的鱼,正经老鼻子了。”
正在摆弄渔网,准备马上撒上一网的王安笑呵呵的道:
“那必须的,人家不讲话了么,想要鱼上岸,就拿粮食换,没粮食咋能有鱼呢。”
王安本来就是随口一说,王大柱却愣了一下,然后皱着眉头沉吟着问道:
“‘想要鱼上岸,就拿粮食换’.还拿粮食换鱼,那特么得多虎啊?还人家说的,我咋没听过呢?要我看这话就是你个败家子儿说的。”
王大柱说完,王安也有点蒙圈了,琢磨了半天才想起来,这话是前世搁篱笆子里时,有个爱钓鱼的狱友说的。
不过是一句话而已,也不是啥大问题,于是乎,王安顺势笑呵呵的说道:
“败家子儿不败家子儿的先不说,我就是寻思问问你,我这顺口溜编的牛不牛逼吧?”
王大柱看着王安摆弄渔网的姿势,不屑的说道:
“顺口溜牛不牛逼我不知道,我就知道你这撒网的手法,那是一点都不牛逼,我角着你这一网撒出去,你肯定也得被鱼网带进河里去。”
这就特么尴尬了!
主要是以前的时候,王安对鱼实在是没兴趣,既不愿意吃,更不愿意打,也从来都没学过撒网。
只是在王大柱他们撒网捕鱼,而王安等小孩子们跟着捡鱼的时候,看过那么几次。
所以在此之前,王安也认为自己是会撒网的!
奈何,撒网这玩意儿看似简单,脑瓜子里也明明对别人撒网的动作和姿势,都是历历在目的。
可此时轮到自己亲自上手了,王安就马上感觉到,这玩意不管啥姿势抛,都很不对劲儿。
王安这才知道,自己还真就不会撒网。
不得不说,很多东西都是这样,那就是“一看就会,一学就废”。
听到老爹的话,又看到老爹就站在那看自己的乐子,王安下意识的就着急的说道:
“你个当爹的,你儿子丢人你还挺高兴啊?别站那瞅着了,快过来给我打个样儿。”
还别说,王安这话虽然听起来挺生硬,还有点训斥的口吻,但王大柱却正经挺愿意听,好像儿子能求到自己,让他很荣幸一样。
王大柱边笑呵呵的接过渔网,边呲搭着王安道:
“你不正经挺能耐么?还会编牛逼的顺口溜儿,那咋还不会撒网呢?”
王安对于攻击自己的话,向来都是直接免疫的,所以王大柱的话说完,王安一点反应都没有,也不接话茬,反而催促着王大柱道:
“爹你快撒网呀,一会儿大鱼都跑了。”
王大柱边把渔网折起来,边笑呵呵的说道:
“你个臭小子,打小就这德行,一说你你就装聋。”
王安闻言哈哈一笑,却依旧不接话茬。
王大柱看着自己儿子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无奈的笑了笑后,便向水面看了过去。
然后就只见王大柱目测了一下距离,后退了几步,又突然向前一个加速跑了四五步,突然就来了个急刹车。
就在王大柱停住的一瞬间,手里的渔网就被他顺势扔了出去。
而被扔出去的渔网,就在空中迅速的旋转了起来,与此同时,整个渔网的面积,也是逐渐变得越来越大。
在距离水面大约三四十公分高的时候,整张渔网才完完全全的展开了。
不得不说,这张渔网是真的很大,展开后的直径得有七八米。
紧接着,完全散开的渔网,就以窝子为中心,将窝子附近的区域,也完全罩了进去。
看着渔网渐渐下沉,王大柱和王安爷俩,开始了静静的等待,因为网不落到水底,是不能收网的。
从王大柱将网接过去,王安就在仔细观察着王大柱撒网的每一个动作细节。
不得不说,自己老爹这网撒的,那是真叫完美,不但姿势非常标准,并且打的还非常准。
最主要的是整张渔网的作用,那是一点也没浪费,基本将窝子里的鱼,全部网了进去。
王安看完这一幕,突然感觉,自己又行了。
过了一会儿,感觉差不多了,王大柱便开始收紧手里的绳子,只拽了几下,王大柱就招呼王安道:
“小安,快去把马带着套卸下来一个,这一网鱼是正经不老少啊,咱爷俩都够呛能拽出来。”
王安一听这话,随口答应一声,便转身向马车跟前儿跑去。
把其中一匹马的缰绳解开,然后将这匹马套上的千斤钩子,从马车下梁上摘下来,王安便左手牵着缰绳,右手拿着轴杆,往河边走去。
马套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左右夹板各接出一根绳子,而这两根绳子的另一端,是绑在一根胳膊粗细,长约半米的树干上的。
而这根半米长的树干,就叫“轴杆”,而用来连接“轴杆”和马车下梁的那个铁钩子,就叫做“千斤钩子”。
这个钩子,跟正常的钩子不一样,它是一个口小肚长的样子,有点像是开了口的曲别针一样。
等王安牵着马走到位了,王大柱已经将渔网上的绳子系好了扣子,千斤钩子往这个扣上一钩,王安就对着这匹马连喊了好几声“驾”。
马发力,人也不能闲着,王大柱和王安俩人一左一右的搬着轴杆,就一起将渔网从河里拽了出来。
上一篇:杀人加攻击,开局追杀前女友
下一篇:美食:从农村烧大席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