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66节

  今天来卖石头的人,不光是本村的人,更多的是附近村里的。

  还有人走了十几里路跑过。

  原因无二,就是因为昨天老头卖了两万的事情,跟东风一样,一夜之间刮遍了整个墨钰县。

  大家也都是慕名而来。

  这年头碰到一个肯给高价,不诓骗的生意人也不容易。

  苏阳坐在凳子上,按照惯例,看货给钱。

  现在苏阳看得多了,也成了鉴定专家了,大部分的料子一眼就看出价值和质地,若有吃不准的料子,就借助系统扫描一下。

  今天来的人多了,好东西也明显多了起来。

  一会的功夫就收了两块大马勺一样的料子,而且是纯墨质地,价值两千。

  另外还有一块墨白子青花,这种料子相对比较难得,顾名思义是由白玉、墨玉两种玉料组成,也被称为“黑白玉”。

  玉料黑白分明,白的色如宣纸,墨的黑如夜空。

  可以用于巧雕和俏色雕,往往有出乎意料的美感,这在市场上也不多见,但也见过。

  因为刚一上市,就会被人抢了。

  而苏阳收的这块黑白玉,个头也不小,形如葫芦,葫芦头是一块纯白玉,往下则是黑玉。

  这种形状最适合雕刻一件玉如意,利用头部白玉,雕刻成如意头,绝对算得上是精品了。

  收到不错的料子,苏阳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看来还是要广收玉料,保不准就能碰到什么希罕玩意。

  “哎呦,阿卜老哥,你这块石头可不少卖嘛?”

  “哪里嘛,人家还没说价格呢,不知道价钱嘛。”

  阿卜老哥就是那块黑白玉的主人,年纪有五十岁左右,邻村的瓜农,家里有三十多亩瓜田,从外面雇了几个人打理,到头来除去工人费,也不剩下什么。

  能稳住自己的吃喝。

  苏阳像拍瓜皮似的拍了拍黑白玉:“老哥,这块料子很少见,我给你三千怎么样?”

  三千?

  阿卜一听就愣住了,这可是一季西瓜的价格,没想到一块石头就值这么多。之前找人看过,给了两百,他让别人再加点价,那人胡里麻汤的糊弄了一下,老哥是个急性子,后来说什么也不卖了。

  阿卜庆幸自己以前还好没卖,这次本想着给三五百就卖的,没想到能值三千。

  “好嘛好嘛,卖了!”

  苏阳也很高兴,立刻掏钱。

  这种东西如果雕刻得当,可以买上万的价格,内地人都喜欢玉如意这种美好寓意的东西,压根不愁卖。

  大家伙连连惊叹,纷纷回到自家地里,准备趟石头去了。

  苏阳还是对大家说道:“大家不要心焦,玉石这玩意也是讲究一个缘分,不是说找就能找得到的,土地是咱们的命根子,咱们还是好好种地,才能保住咱们的饭碗,要是真想看石头赚钱,那才是不靠谱哩,大家可不要看到别人卖了钱,就瞧不上咱地里的西瓜....”

  苏阳一番话,大家听的点头称是。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一语惊醒梦中人。

  大家想想也就算了。

  种了这么多年地,拢共地里也没捡出来几块,现在回去翻地,纯属是心焦眼红。

  “巴郎子说得好啊,年纪轻轻就感觉活了两辈一样,说到俺心窝窝里了!”

  老杨在一旁听着竖起了大拇指。

  其他人听着,也慢慢冷静下来。

  阿卜高兴的数着钱,揣进了自己的口袋,塞的鼓鼓囊囊的。

  随后又从兜里掏出一块小东西,现在卖了几千块的玉石,这小东西体积小,只有牙签盒一样大小。

  握在手里滑溜溜的,随意的递到苏阳面前。

  “巴郎子,这里还有一块小玩意,你看能值多少钱?”

  阿卜想着给个几十块钱就卖,起码顶他卖半天瓜了。

  苏阳接过来看了看,确实是个普通的料子,表皮是聚墨状,摸起来很顺滑,跟其他的戈壁料不太像。

  除此之外,没什么特别之处了。

  看这体积,应该能看到五十左右。

  苏阳刚想开口,脑海中浮现出玉料的相关信息。

  【种类:墨玉/乌金料】

  【特点】

  墨髓天成:石墨侵染逾千年,墨色渗入玉髓达3.2cm深度,日光下泛青铜色包浆光泽。

  金砂隐现:断面含0.3mm粒径黄铁矿晶簇,强光照射呈星点金斑,俗称“墨底洒金”。

  【价值】

  原石估值:1.2万元。

  雕刻溢价:预估价18-25万元,参考故宫同类底料的藏品拍卖数据。

  文化附加:清代喀什噶尔办事大臣进贡“乌金墨玉虎符”同源玉种。

  【产地】

  墨钰县冲积扇平原北侧古河道,埋深1.8-2.3米,毗邻唐代于阗玉矿遗址。

  苏阳霎时一愣,自己看走眼了?

  这居然是乌金料,差点跑漏啊!

  苏阳抬头看了一眼咧嘴笑的老头,心想这老头运气真好啊,这跟买彩票连中两天有什么区别。

  苏阳立刻掏出了手电筒,想要看看这墨底洒金到底是什么来路。

  大家看到苏阳掏出了手电筒,不由的好奇起来。

  没记错的话,这还是他第一次掏出手电筒打灯。

  难道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阿卜也跟着好奇起来,凑着光看了过去。

  苏阳从底部打了三眼光,里面透露着一些金黄色的星点,在灯光的不同角度下,显示不一样的星光。

  一般来说,这种料子如果切开的话,可见一道乳白色玉髓过渡带,形成“墨海浮雪“奇观。

  也不知道这块料子有没有这种奇观,至于这些金星,并非是黄金,而是一种矿石。

  原是二叠纪时期,玄武岩浆包裹了玉石矿层,在“晚更新世”时期,地下水携带黄铁矿微粒,在玉髓缺陷处定向结晶,形成星点。

  不过里面黑如夜空,苏阳打灯也看不清什么。但是有一个老办法可以辨别,金砂遇硫化物蒸汽会短暂转为靛蓝色。

  既然系统都已经判定了,苏阳也就懒得再做实验了。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收到一块乌金玉!

  上次在玛丽艳新村的时候,跟老郑他们几个文化人聊到过乌金玉。

  这种料子本就是侵染不均所至,但由于特殊的外形,阴差阳错成了稀罕物。

  最关键的是它自身所携带的文化属性。

  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关于乌金墨玉的故事。

  公元642年,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于阗王城夜坠赤焰流星,次日牧羊人在陨坑发现“玄玉含金星”。

  高昌国师解谶道:“墨玉现,王庭易”,三年后于阗果然归附大唐。此后,墨玉金星成为西域诸国进献天可汗的贡品!

  古时于阗的王城旧址就是这里,墨钰县。

  再清宫档案中也有记载,1765年兆惠将军平定西域,献乌金墨玉原石九块。乾隆命造办处将其雕作《九州星辉屏风》,暗嵌北斗七星金砂阵,现存三块残片于台北故宫。

  另外,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壁画中,仍有头戴金砂玉冠的“墨玉节度使“形象....

  由此可见,乌金玉在古代王庭御用之物,是于阗进贡给天可汗的贡品。

  只是于阗早已经不复存在,只能在墨钰县的博物馆中能看到相关信息了。

  不过根据系统提示,这块乌金玉出自唐代于阗玉矿遗址。

  也就是说,阿卜的地里,原是以前的于阗玉矿?

  想到这里,苏良心跳都加快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家的那几亩地可就真是寸土寸金了。

  苏良想了想,也不准备扯什么谎,给出了一个折后的价格。

  “老哥,这块是乌金墨玉,可值钱了,你要是卖的话,我给你五千咋样?”

  五千块钱?

  大家再次瞪大了眼睛。

首节 上一节 266/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