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67节

  这么小的一个东西,能值五千块钱?

  这比金子还金贵啊?

  “巴郎子,他这块这么小能卖五千,我这块怎么大,怎么就给五十啊?”

  “是啊,我瞅着这两块石头也没有什么区别嘛。”

  苏阳看大家有些不理解,便解释道:“他这块料子虽然小,但是因为里面有金星,目前也比较稀少,价格贵一些也是正常的。”

  “你们谁要是有金星的石头,我也能给你们一个高价。”

  那老哥有些不相信,拿过苏阳的手电筒,对着石头仔细照了照。

  “你别说,还真有金星!这八成是金子吧?”

  苏阳笑道:“金星不是金子,是铁矿铜矿物质,但是长在玉石里面,就比较稀罕了。”

  这么一说,他们纷纷看向自己的石头,果然没有一个带金星的。

  阿卜老哥楞在原地,瞪着眼睛块说不出话了。

  “哎呦,我几年也挣不到五千块钱啊....”

  “谁说不是呢,这是人家运气好,该人家发大财。”

  阿卜直接拍了拍桌子,激动的脸红:“卖了。”

  苏阳数好钱递给了他,便将那块乌金玉揣进了自己兜里。

  等回去雕刻一个乌金手把件,价格能翻两倍。

  等到了晌午,大家都陆续散去回家吃饭了。

  老杨家门口也清净了不少,这会儿,老杨的儿子赶着骡车从外面回来了。

  一进门,就高兴的卸下地板上的东西,从城里买的一些米面粮油,还有小孩吃的糖果。

  地板上的西瓜都已经卖完了。

  要是在以前,起码要到晚上才能到家,而且西瓜还卖不完。

  如今出去了半晌,车衫的西瓜就已经空了。

  “太谢谢你了阿达西,我来到城里就去建设路,找到了你的铺子,店里的伙计看到你写的条子,就直接买下来了。”

  老杨的儿子激动的说道。

  “那就行,以后隔三差五的去送一趟就好了。”

  老杨也很激动的从屋里取下一挂羊肉,今天咱们得好好喝一顿。

  苏阳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过了一个小时,饭就已经做好了。

  大家围坐在葡萄藤下吃着肉,喝着小酒,阳光撒在葡萄架上,撒下斑斑点点的阴凉,屋外有小风吹来,喝个微醺的程度,真是格外惬意。、

  这里虽然是戈壁,但比乔木村惬意多了。

  喝到一半的时候,外面走来一个人,手里拎着两瓶酒一箱牛奶走了过来。

  正是阿卜老哥。

  他笑着将牛奶给了小孩,笑道:“哎呦,知道你们长在吃饭,我就来了,俺儿子在外面给捎来的好酒,来尝尝。”

  阿卜跟老杨也是认识的,平时喜欢喝酒的也经常聚在一块。

  这次阿卜来,主要是来感谢苏阳的。

  上午一共卖了七千块钱,心里总觉得欠了苏阳什么人情一样。

  所以趁着吃饭的时间,便送来了两瓶酒。

  但其实,苏阳也是这么觉得,毕竟自己还要从中赚一道。

  “巴郎子,得亏是你啊,不然我这两块石头就被人糊弄走了。”

  “老哥,以后要是碰到什么稀罕的石头,可得长个心眼,可别让那些昧着良心的生意人赚钱了。”

  “放心吧,以后你常来,俺们乡亲邻里的都认你了。”

  老杨起了瓶酒,几个人倒上了。

  苏阳问道:“老哥,等会吃过饭,我想去你家地里看看怎么样嘛?”

  “那成嘛,你就看嘛。”

  老杨倒是痛快,答应下来。

  吃过饭后,几个人喝的微醺,苏阳便跟随阿卜去了地里。

  这里的村子相邻,但是地都在一块,一片连着一片。

  迎着太阳,阿卜随手在路边摘了个瓜,一锤两半,两个人边吃边走。

  走过了一坐小山丘,便来到了另一片的西瓜地。

  这里地势明显凹了下去,整个瓜秧比周围的也明显绿了一些。

  于阗玉石开采厂应该是依河而建,这里应该就是古河道了。

  大概是地势稍低,积蓄了一些水分,所以瓜秧长得更好。

  “巴郎子,从这棵树到那边的山丘,都是我家的西瓜地,你看嘛...”

第229章 办法有了!

  苏阳顺着阿卜的手望去,眼前的这片地方根是宽阔,乍一看很像蒙古草原的味道。

  轻风拂过西瓜秧,掀起一波波绿浪。

  如果没猜错的话,这里就是于国的古时采玉厂了,偌大的圆形洼地应该是一个巨大的乌金矿脉,就算是被开采过,也会留下一些边角料。

  足够富裕一生了。

  “老哥,我们到那边走走。”

  苏阳顺着田间的生产路来到了低洼的地方,随后开启扫描系统。

  在系统之下,脑海中出现很多的光点,这些光点呈中心开花分布。

  以坑洼处为中心,朝着四周分散,并依次减少。

  而且高价值的光点分布也是如此,其中坑洼附近的亮点明显更多,价值都在一千往上,还有很多甚至可能超过一万。

  密集程度就跟水纹一样,一圈附着一圈。

  苏阳看着实在是眼馋。

  除非自己把这块地包下来开采,但是公家肯定不允许破坏大粮地,所以只能用那个办法了。

  那就是跟政府合作,联合推广棉花的种植,这里的瓜农种了一辈子西瓜,每年赚到手的倒是不多。

  每年还要浪费不少西瓜,收季的时候,坑里沟里倒的都是烂西瓜,苍蝇蚊子满天飞,恶气熏天。

  没办法,价格低,也卖不完,只能这样处理掉。

  瓜农们也心疼。

  如果能让一部分人尝试种棉花,他们肯定会愿意的。

  一来是棉花生长周期短,相比西瓜来说更好打理,不需要遮瓜棚、压瓜秧、点瓜花等繁琐的步骤。

  二来是棉花的价格高,比西瓜卖钱,也更省力,上了年纪的人也能去地里拾棉花。现在有公家统一收货,棉种也有补贴。

  但是目前墨钰县的土壤结构很差,种西瓜可以,种棉花就不行了。

  所以就只能通过将秸秆打碎,深埋地下增加土壤有机成份才可以。

  到时候苏阳就可以打着政府帮助改善土壤的名义,带人翻地。前面挖着玉料,后面填碎秸秆,一举两得。

  这样既不破坏大粮地,又能帮助改善土壤,帮助瓜农致富。

  打定主意后,苏阳下意识扬起嘴角笑了笑。

  决定明天就去一趟城里,找农业局的同志说道说道,他们现在正愁推广指标完不成呢,如果能得到墨钰县那么大块的土地面积,肯定很愿意的。

  这个行为虽然有点偷摸的感觉,但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各取所需,而且也不会破坏土壤成分。

  “阿卜,如果让你们不种西瓜,你们愿意吗?”

  阿卜作为老农民,自然想过种其他的东西,大概也尝试过很多次了,也都失败了。

  他摇摇头:“种什么嘛,什么也种不活嘛,只能种西瓜嘛。”

  苏阳笑了笑,蹲下抓了把土:“你看这土一捏就碎,干巴巴的,是因为土里面缺东西,如果补上这个东西,就能种更值钱的东西,你们愿不愿意干?”

  阿卜疑惑的皱起眉头:更值钱的东西?那是啥嘛?”

  “当然是棉花,现在政府正在大力推广种棉花,我给你算一笔账哈....”

  随后,苏阳掰着手指头跟阿卜算账,每亩棉花能卖一千七百块钱,保守估计,那就算一千五好了。阿卜家里有二十亩大粮地,那一年就能收三万块钱!

  而且这还只是几个月的收成,等土壤改造好了,冬季还可以种上冬小麦,到了夏季收割,每亩地又能卖四五百块钱,二十亩就能卖八千块钱。

  加在一起就是三万八!

首节 上一节 267/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