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83节
王桂芹率先开口,举了大拇指:“苏阳,你真是个好人!”
“是啊,你不光帮着大家改良土壤,还能帮他们收玉石料子,真是大好人!”
农业局的同志,也跟着说道。
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不像是在说谎。
“局里就辛苦你们给领导打声招呼,就说我苏阳一定会帮忙帮到底的,我会跟他们学上正规的协议,再摁上手印,请领导们放心好了。”
王桂芹和林晓倩坚定的点点头:“放心吧苏阳,这是好事,领导一定会支持的。”
苏阳看大家都无比的支持,也就放心了。
经过大喇叭的一阵子喊叫。
在屋里睡觉的二冬子和哈孜克也悠悠的醒来。
伸着懒腰打着哈欠走了出来。
“阳哥几点了,咱们是不是该去上夜班了?”
苏阳笑笑:“不上了,以后都不上了。”
两人顿时一愣,齐声问道:“咋啦阳哥,咱不是两班倒吗,怎么不上了呢?”
“以后只上白天的班,等明天早晨再给你们解释吧,行了,你们回去继续睡吧!”
两人一听,虽然疑惑,但还是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
反正在他们心里,只要有苏阳在,他们做什么都有底气。
“嘿嘿,行,那俺们就继续睡去了。”
第239章 过称收玉
清晨。
旺什村里的鸡鸣声就传了过来,大家陆续起床洗漱。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息,大家精神格外饱满。
二冬子端着瓷缸子刷着牙,冲苏阳问道:“阳子,你给俺说说咋回事,咱现在该怎么干?”
苏阳如今也不避讳什么,跟大家说道:“以后咱们跟村里合作了,咱们现在就负责犁地,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村民就行了,等捡到了料子,咱们就统一收购登记,等年底给大家分红。”
大家听完,在脑海里消化了一会。
二冬子有些没听明白,胳膊肘戳了戳哈孜克,“哈孜,你听懂啥意思没?”
哈孜克摇摇头,“没有啊,二冬哥。”
“没有,你在那点什么头,跟燕子喝水似的!”
“嘿嘿,反正阳哥说的都对,阳哥说啥我都听。”
“噗!”二冬子喝了一口水漱口,一下子给喷了出来,见过拍马屁的,没见过这么拍的!
大家陆续收拾好自己,各自喝了一碗稀饭,就这咸菜吃了两个馕饼,能顶一上午的消耗了。
没多久,夜校门口走进来一个身影。
陈书记抽着大烟杆笑眯眯的冲大家笑道:“大家都住的习惯吗?要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能满足的尽量满足。”
“陈叔,你太客气了,我们都是泥腿子一个,有个窝棚住就不错了。”
苏阳走上前,搬了个凳子放在老陈屁股底下:“陈叔你坐。”
陈书记坐下后,眼神乐成一条缝,似乎有好消息要宣布。
“巴郎子,那我就直说了,昨天我跟村里的大伙开了个会,把咱们合作的事给大家都说了一遍,大家伙听说还有不少料子能卖钱,热情都很高涨啊。”
苏阳一听,顿时站起来握住陈书记的手:“太好了,那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把工程进度往前赶一赶,争取三两天就完成一个村子!”
老陈笑呵呵的,示意道:“巴郎子,大家伙都很认可你这个人,你就大胆去做吧,剩下的我帮你解决。”
二冬子和哈孜克在一旁似乎听明白了一些。
苏阳转身对二冬子说道:“二冬哥,今天咱们先犁地,能犁多少犁多少,咱们在前面犁,乡亲们跟在后面捡玉料子,等乡亲们捡完,再撒上秸秆,再推平。”
现在,他们彻底明白了。
“行,我这就去地里!”
说着,二冬子一摆手,其他两个拖拉机师傅,扯上一条毛巾绑在头上,爬上了拖拉机,打响。
很快,“喷喷喷”的声音就在院子里响了起来。
苏阳也跟着拖拉机出了门。
今天老杨儿子没有去卖西瓜,一家人齐上阵,背着竹筐和化肥袋子来到了地里,跟在拖拉机后面捡料子,用手里的铲子时不时的扒拉着土块。
这样速度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正好林晓倩这几天肚子不得劲,就跟着在地头上帮忙记账。
地头上,又重新聚集了很多人。
大家也是来见证一下这种合作方式。
拖拉机犁完老杨家的地,又来到了另一家的地块上。
“哎哎,到我家了,我得赶紧去捡钱了!”
“他爹,你急啥,在咱地里还能让大风刮跑了不成!”
大家伙都扛着铲子,拎着袋子等在自家地头上,看着拖拉机一点点的逼近,心里也格外的激动。
经过一上午的扫荡,老杨家的这些地算是都筛了一遍,随后便把料子都扛到了林晓倩这里。
“丫头,我们家的都在这里了,你看看嘛!”
老杨说着,把袋子里的料子倒在了地上,还有老杨儿子的,婆娘的,儿媳妇的,哗啦啦的约摸着有两百公斤。
苏阳在旁边看了一眼,开启扫描系统进行扫描鉴别,用脚将这堆石头给蹚开。
在系统的鉴定下,这些料子不乏有很多价值五百以上的好料子,乌金石也有一块。
总价值预估在五千块左右。
而他所付出的成本,按照公斤成本是一千六百块。这么算下来,苏阳能赚三千七百块,除去机器人工费用,保守估计能赚三千五。
这笔买卖很值得。
不过,苏阳蹲身,并迅速的从中挑出了几块石头,向老杨说道:“杨叔,这几块是普通的石头,不值钱,我给你砸开看看。”
说着就用铁锤将那几块石头给砸开了,里面就是普通的石灰石。
老杨笑笑:“哎呦巴郎子,我们还能不信你嘛,我们也不懂这些,看见石头就捡过来了。”
“没事杨叔,剩下的也有不老少了,还有这些石头上也都沾泥带土的,我也就不抖落了。”
“巴郎子,放心抖落,咱们卖了一辈子西瓜,讲的就是诚信两个字。”
周围的人看着苏阳做生意这么大方,心里也是竖起了大拇指,跟这样的生意人合作,那自然是舒服的。
苏阳摆摆手,“算了杨叔,直接称重吧。”
苏阳看向哈孜克,说道:“哈孜,帮忙给过下称。”
“来啦。”
哈孜克将料子用铁锨铲进筐里,放在地秤上,去皮之后是两百零三公斤。
林晓倩在本子上记录下来。
随后拧开了红泥盒子,“杨叔,在这里摁个手印,咱们好留个记号,等年底分红了就按这个来。”
“行嘛行嘛。”
老杨笑呵呵的伸出大拇指,在数字公斤上摁了手印。
周围的人看着也是一阵激动,这么一算下来,到年底还能分一千六百多块钱,想想就开心。
苏阳看到红水印,忽然想到了协议的事,得去城里把协议打印出来,今晚就把手印摁了,省的大家心里不塌实。
“哈孜,晓倩,你们先在这里忙着,我去一趟城里办点事,晚上就回来了。”
“行嘞阳哥,你去吧。”
苏阳回到夜校,骑上了摩托车便直奔城里去了。
这些天只顾墨钰县忙活了,建设路的门店经营全靠古丽一个人撑着。
现在她两边跑,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家店里,有时候卡布提在家的时候帮忙照看,她就来到新店照看。
好在阿旺做事比较负责认真,也省了很多精力。
现在依靠王春生的玉石作坊供货,也够维持小店的经营所需。
由于王春生那边的料子太多,所以便通过分批送货的方式了。
苏阳在新店呆了一会,手写了一个协议。便来到了广告店,让那里的人帮忙用电脑打出来,一式两份。
随后便来到卡布提的店里,现在协会里也不怎么忙了,卡布提待在家里,开始认真创作了。
两个人出门在巴扎上吃了个午饭。
几天时间没见。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