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84节
古丽又好看了不少。
忍不住就亲了两口。
“对了苏阳,热巴嫂子最近怎么样,你可要多照顾点,毕竟那是你...”
“放心吧,买了营养品。”苏阳笑道:“但是,咱也不能喧宾夺主啊,我是帮忙,还占了人家便宜,多不好啊。”
古丽点点头。
“对了,墨钰县那边忙的怎么样?”
“都挺好的,算是步入正轨了,我等会还要去一趟农机厂,看看能不能再搞几台拖拉机,三台还是太慢了。”
古丽皱眉,从自己碗里夹出一块肉放进苏阳碗里,“你也别太辛苦了,有空多休息。”
“知道了。”
吃过午饭,苏阳也没有过多的逗留,更没有和老丈人喝茶的时间了,送古丽回到店里就骑车去了远大农机厂,顺便在路上买了两条烟。
有些日子没见王科长了,这朋情还是要维护一下的。
以前总是觉得关系用真心维护就行了,现在觉得真心也需要物质的栽培,怪不得某些烟酒茶品牌,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带来的社交价值。
而所有人都偏偏吃这一套。
苏阳骑车直接进了大院,大方的跟保安大爷也扔了两盒雪莲。
保安大爷突然有些受宠若惊了,平时碰到的人都是一根一根的给,头一回碰到送两盒的。
保安大爷只能亲自出门,带着苏阳引路到二楼,帮忙推开了门。
王科长看到苏阳的面孔,顺眼又看到咯吱窝里的两条烟,瞬间咧嘴一笑:“哎呦,巴郎子,得有好些日子没见你了嘛,最近忙什么呢?”
“王科长说笑了,我们泥腿子能发什么财嘛,这不是在墨钰县包了块地,准备种棉花了嘛。”
苏阳说着,将两条烟自然的放在了沙发上,扯了下毛毯盖上,露出一个角。
这就有讲究了,一来是掩盖送礼,二来是提醒送礼。
这也是苏阳跟着江老学的。
王科长客气了两声:“来就来嘛,还带什么烟嘛,我呀,早就戒烟了嘛。”
“行,那我就下次换成茶叶,养养生。”苏阳笑笑。
“对了巴郎子,你说你在墨钰县包地种棉花,你不知道那地界都是盐碱地,这棉花能种得成?”
“现在河床发大水,咱在加也闲不住,成不成的先试试。”苏阳掏出一盒烟,递给王科长一根,又帮忙捂着点着:“我这不是来找王科长帮忙的嘛,我那边还需要一些拖拉机,看看你这里还有没有。”
“你还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嘛。”
王科长一愣,在远大农机厂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大口气的话,随即咧嘴一笑,法令纹格外明显:“巴郎子,我们农机厂啥都缺,就是不缺机器,不过现如今我能给到你的,十台够不够?”
十台,已经不少了。
相比挖机和铲车这种大家伙,拖拉机的用处更为广泛,换个犁头就能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拖拉机等大型农机的生产可能更多依赖外部供应,本地制造只占少部分。
像远大农机厂是半自动化的生产工厂,中型轮式拖拉机年产量大概在三千台左右。
苏阳想了想,在这种需求量空前膨胀的时代,十台也足够了。
“行啊,王科长,那就十台嘛,你看这个价格是不是给我们便宜点,毕竟我们要的多,咱们又是老朋友了嘛。”
不管怎么样,苏阳还是该还价的。
该省省,该花花。
“巴郎子,不瞒你说,现在机器不好弄嘛,现在全地区都在推广棉花,现在机器不够用嘛,这十台还是我特意给你留下的嘛。”
苏阳心里暗自呸了一声,这老狐狸,说话都不打草稿的。
“那要不这样,这机器嘛还是老价钱,一百五一天嘛,但是司机嘛,我倒是可以给你找几个便宜的师傅,你看怎么样?”
苏阳想了想,也无奈的点点头。
这年头只有人最便宜。
“行嘛,谢谢王科长了,那这样吧,明天一早能不能直接开到墨钰县,我等着用嘛。”
王科长点点头,欣喜的笑了笑。
“那自然是没问题嘛。”
随后两个人简单的签了一个协议,苏阳先付了二十天的机器钱。保守估计,二十天也差不多够用了。
一共是三万块钱。
苏阳付钱很爽快,王科长也很乐意跟苏阳合作。
如果是在制造业发达的后世,像这种供需关系应该是反过来的,有钱的买主才是大爷。可在这个物资紧缺的时代,有资源的才是大爷。
苏阳出了门,保安大爷亲自给拉开了铁门,目送着苏阳走远。
苏阳沿着回家的柏油马路,沿路上微风拂面,路两旁的地里零星的一些人在忙碌。
已经有人开始收拾地了,如果不用拖拉机,就要人工开垦,或者是骡子拉铁犁头,这几天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刚回到乔木村,迎面就扑来一股子秸秆的陈旧霉味。
空气中都漂浮着纷纷扰扰的秸秆。
“娘的,这才几天,怎么搞的乌烟瘴气的?”
这会,陈菊在小卖部门口看到了苏阳,立刻走了过来。
“阳子,你可算是回来了,你瞅瞅这村里就跟鬼子扫荡似的,弄得狼烟遍地的,你说说这该怎么办吧?”
苏阳疑惑的看了看天气,现在刮的是北风,风从林场吹过来,怪不得整个村里跟雾霾似的。
“行,我这就过去看看。”
苏阳骑着摩托车来到了林场,刚停下车子,一抬头就望见了震惊的一幕。整个林场被堆满了秸秆,林场外还停着十几辆的地板车,等着过称。
不远处还有三台打料机正在工作,几个人头上系着毛巾,就露着两只眼睛,身上布满了秸秆碎末。
“六子?六子?”
“六子,你特么人呢?”
第240章 帮嫂子巩固一下
“六子,六子?”
苏阳站在林场外看着堪比世界末日的场景,也不由得气笑了,就连河筒子里面的水都浮着一层尘。
没多久,一个身影呼哧呼哧的跑到了苏阳跟前,摘下帽子一看,还真是六子。
“阳子,你咋回来了?”
“我再不回来,村子都让你给造没了,你瞅瞅这地方,不知道的还以为末日了。张叔不管,那是给咱们面子,那也不能这么造啊。”
六子也有些有苦难言,打料子也没办法,有风就有浮尘,而且他们现在在林场干活,已经好多了,要是还在广场上,那更不用提。
“阳子,那咋办呢?”
“去其他村呗。”
六子一愣,还以为是多好的意见,没想到这么朴实无华。
“行,等林场里的这些秸秆都打完,我就搬去其他村子里,一点点向墨钰县靠近。反正这附近的村子秸秆都被我收完了,家里也都不剩啥了。”
苏阳随即往里走了走,林子里一堆堆的跟春天的野蘑菇一样,一簇一簇的。
“六子,拢共不就两台打料机吗,怎么多出了几台?”
六子解释道:“两台够干嘛使的,我又去了镇上,花了一台的钱,找人给焊了几个,效果是一样的。”
苏阳看着大家武装严实打料,也没打扰大家,随后便准备去北大窑,这个地方不把自己包成粽子,混身刺挠。
这才呆了多大会,苏阳就觉得浑身痒痒不自在。
“六子,你跟我去北大窑吧。”
“行,咱走。”
两个人边说边走,沿路上,六子把这边的情况都说了一遍。收多少料子,招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都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通。
苏阳也没有婆婆妈妈追问这些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选择让六一负责,那就应该最大限度给他信任。
要是总因为一百两百的刨根问底,那样是做不大的。
在后世,不就有很多老板为了降本增效,那真是精打细算到令人发指,抓考勤,降社保,无偿加班,感觉多走一分钟,都是对公司最大的浪费。
“六子,你干的不错。”苏阳笑笑,回头看离林场走远了,这才掏出烟抽了起来。
苏阳也将墨钰县的事给六子简单的说了一遍,总的来说,前线进展很顺利,后勤保障必须跟上。
六子拍拍胸脯保证:“放心吧阳子,我这肯定稳妥的。”
来到北大窑,六子就跑到井台边压水洗脸抹胳膊去了,苏阳来到窑室里。
一进门就感觉一阵阴凉,浑身舒服了不少。发现窑室里忽然多了一些新的面孔,有些还不认识,但有点面熟,应该是邻村的人。
大家看苏阳回来了,也是抬头打了个招呼,苏阳笑笑:“大家要是热的话,我去买两台风扇过来。”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