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14节

  记者立刻将镜头对着现场的人群,大家脸色各有疑虑,有人猜是极品冰玉,有人说是什么骨龙化石,还有人猜测是精绝女王的王冠玉石。

  “观众朋友们,我们现在是在乔木村拍卖会的现场,据苏阳同志交代,接下来将会拍卖最后压轴品,对于压轴品的猜测,大家各有纷纭,下面我们来采访一下现场参加拍卖的人....”

  镜头一转,对向了江老。

  “同志你好,那么根据您的猜测,您觉得这个压轴品是什么?”

  江老正襟危坐,戴上了老花眼镜,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们和田地区以和田玉闻名全国,那么,我觉得应该是和田玉之类,比如‘云间白玉’嘛....”

  一旁的卡布提愣住了,刚才问他,一问三不知,现在对着镜头说个没完,这老头真会表现。

  不过“云间白玉”是一种极其稀有的羊脂白玉。

  在光泽方面,“云间白玉”具有独特的油脂光泽。

  这种光泽柔和而内敛,既不像玻璃那样刺眼,也不像树脂那般暗淡,而是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柔和的反射。

  仿佛玉石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脂,使其更添温润质感。

  自古以来,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佩戴,在后世的拍卖会中,21年4月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21亿人民币成交了一块清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就是云间白玉的材质。

  还有25年4月刚刚拍出一件500克的“云间白玉”的雕件,最终以1亿人民币成交,折算下来,每克玉达到20万人民币的价格。

  如果说压轴品是“云间白玉”,也是合理的。只是这种料子,自古以来出现的块数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

  在众说纷纭中。

  苏阳来到一旁喝了一碗水润润嗓子。

  看大家的情绪比较高涨,想想也是差不多了,便抽了根烟来到台上,对着话筒“噗噗”了两声。

  现场立刻安静了下来。

第258章 居然拍卖藏宝图

  苏阳重新站上台,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台下的人群早已按捺不住,七嘴八舌地催促起来。

  “巴郎子,别卖关子了,赶紧亮宝吧!”

  “就是,啥东西能比昆仑冰玉还金贵?”

  苏阳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本泛黄的小册子,纸张早已被岁月浸染得脆弱发皱,边角处甚至有些焦黑的痕迹,像是曾被火焰舔舐过。

  “各位,今儿个压轴的,不是玉,而是一本日记。”

  “日记?”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

  有人嗤笑,有人皱眉,更多人则满脸狐疑。

  一本破本子,能值几个钱?

  “我说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吧!”

  “到底是啥日记了?”

  苏阳没理会那些杂音,只是轻轻翻开册子,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

  “我有幸去到过当年的戚家坑,并从当年的坑洞里捡到了这本监工的记事录,上面记录着每日的开采流程,出货量,以及运到了哪里等细节.....”

  话还没说完,周围的嘈杂声瞬间淹没了台上的讲话,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有了阿拉玛斯玉的铺垫,大家自然没有怀疑这册子的真伪性。全都将目光锁定在册子的内容上。

  戚家坑和杨家坑都是历史的谜团,尤其是在玉石圈里,都知道这两个地方是宝藏。历年来,一拨拨的人去探寻,最终都是铩羽而归。让众人一度怀疑,这两个玉坑也许并不存在。

  可现在,苏阳手里这本册子,却像一把钥匙,直接捅开了尘封百年的谜团!

  “这他娘的不就是藏宝图吗?!”有人失声叫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那泛黄的纸页上,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深山里埋藏的玉脉。

  那些玉料,究竟被运去了哪儿?

  矿坑深处,是否还藏着未被开采的极品籽料?

  甚至.....传说中的杨家坑,会不会也在这本册子里留下线索?

  可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这么金贵的东西,苏阳这小子怎么舍得拿出来卖?一度怀疑,这家伙脑子是不是出了问题。

  人群里,几个戴眼镜的花甲老人原本昏昏欲睡,此刻却猛地挺直了腰板,浑浊的眼珠里迸出精光。

  他们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就是戚家坑。

  这些人也不是外人,正是和田地区的文化考古队,这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当年可是在1960年在和田第二次发掘过尼雅遗址的人,去年又参与了第三次的发掘工程。

  如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遗址中还有很多的谜团没有解开。

  现在的尼雅遗址正在进行第三次发掘,这次是中日联合。

  那个为首的老头就是中方的负责人王炳华,这次来到乔木村也是希望能从这里给自己找到一些灵感。

  所以刚才那块阿拉纳斯玉势在必得,就拍在了手里。这对研究尼雅遗址中的玉料很有帮助。

  穿中山装的王炳华的手指微微发抖,他别在左胸的“中日尼雅遗址科考队”徽章闪过微光。三天前在MF县招待所,日本教授森下孝三还在念道精绝王冠上的和田玉来历。

  脑海中闪过尼雅遗址壁画上那些神秘的图腾。

  王冠上的阿拉玛斯玉、祭祀坑里的玉璋、还有那些至今无人能解读的符号.....

  如果这本册子是真的,那它不仅能证实戚家坑的存在,甚至可能揭开精绝古国的矿脉分布、玉石贸易路线,乃至.....信仰体系!

  就好比遗址中的壁画图腾,总要知道这些图腾的含义吧,那王冠上为什么要佩戴阿拉玛斯玉,精绝古国的古矿场又在哪里,等等问题在脑海中浮现....

  另一边,玉石贩子王步举的呼吸也急促起来。他摸了摸怀里那张祖传的牛皮矿图,心跳如擂鼓。

  要是能把这本册子搞到手,再配上他的地图,说不定真能找到传说中的玉矿!

  那可不是一笔小财,而是足以撼动整个和田玉石市场的惊天财富!

  “豁出去了,今儿个就是把棺材本押上,也得把这宝贝拍到手!”他狠狠碾碎烟头,信誓旦旦。

  而有同样想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天南地北的人,都是见多识广,既然出现了“藏宝图”,哪怕自己研究不出来什么东西,只要转手一卖,也能赚个好价钱。

  而卡布提和江老则对视一眼,意识到不对劲。

  “这龟儿子是不是虎啊!”

  “怎么不早说有这种东西,还要拿出来拍卖,这脑子肯定是进水了!”

  “就是嘛!龟儿子哟!”

  卡布提忽然起身走向古丽:“古丽,你赶紧叫巴郎子下来嘛,让他不要拍了嘛!”

  古丽皱着眉头,看着现场嘈杂的情况,怕是止不住了。再说了,这事已经说出去了,留着反而是个麻烦。

  “阿塔,来不及了。”

  “唉!”

  卡布提重重叹了口气。

  “这巴郎子就是沙枣花喂驴,不识好料啊!”

  这东西要是就在自己手上,那以后可就摇身一变成首富了,可惜了!

  这不识货的巴郎子!

  苏阳在台上早已经料到了大家的反应。

  不过,他可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将这本册子的来历和用途跟大家说了一遍。

  什么“藏宝图”之类的,都是他们的揣摩脑补。

  而且,苏阳早已经将册子上记载的东西背在了脑子里。

  就算是到别人,虽然能揭露出当年的内幕,但是阿拉玛斯矿的位置始终是个谜,就算是苏阳现在去找,就算是借助“地理大师”的帮助,我不保证能百分百找到了。

  一入深山如迷宫。

  而且还是凶险无比的昆仑山脉。

  所以这本册子对自己来说没有价值了,但是拍卖出去,凭借戚、杨两个玉坑的影响力,这本册子记录的东西,会解开相关的谜团。

  比如阿拉玛斯的去处,有一部分流落到了西域的吐蕃王朝普兰宗,如今在尼泊尔境内。

  其余的则封存在地窖中藏了起来。

  至于他的考古价值,那是文化人的研究范围了,他也管不着。

  “巴郎子,那上面记载了什么,有多少篇记录?”其中一人站起来问道。

  “共计三百多篇记录,文字约摸三万多字,那我就随机给大家读上两篇,究竟有什么价值,大家各自分辨吧。”

  说着,苏阳就准备翻动册子。

  现场忽然安静下来,就连村里小孩的哭声都停住了,被身旁的大人给捂住了嘴巴。

  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是来看热闹的,没想到碰到这回事。这可是藏宝图啊,听一嘴都是赚的,个个竖起耳朵听着。

  苏阳闭着眼睛,随意翻打开其中一页,按照笔记本上的记载,给大家念了一篇。

首节 上一节 314/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