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339节

  哈孜克直接用草绳从鱼鳃一串,提溜起来,帮忙挂到了车把上。

  这一开张可不得了。

  穿喇叭裤的姑娘、拎人造革公文包的干部、戴前进帽的老汉,呼啦啦围上来十几号人。

  有嫌贵的,苏阳就掰开鱼鳃给他们看鲜红的鳃片;有嫌小的,他就捞起桶底更大的。

  不一会儿,这两个铁桶的大鱼基本都被挑走了,旁边两个鱼摊前就冷清下来。

  穿蓝布褂子的鱼贩把杀鱼刀往案板上一剁,朝同伴使了个眼色:“这俩生瓜蛋子哪冒出来的?跑咱达坂城地盘上截胡?“

  另一个络腮胡子的鱼贩眯起眼,盯着苏阳索摸了几眼,突然压低声音:“我瞅着像乔木村的苏阳...那小子可不简单。“

  “咋不简单?你给说说?”

  “你没看过电视啊,那小子经常出风头,反正人家上面有关系,咱惹不起。”

  “咱就看着他这样抢生意?”

  “你瞅那都是厚唇子,八成是河里临时捞的,就是临时买卖,影响不了咱。”

  正说着,街角突然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声。七八个年轻巴郎子跟着一辆摩托车小跑而来,其中就有上午在河边吃了瘪的三人。

  为首的阿不都戴着副蛤蟆镜,后腰上别着个“大哥大“,暴发户既视感。

  “哎呦,有好戏看了嘛!”

  巴扎上的人都认识这伙泼皮,看这样子很明显是来找茬的。

  “朋友,是你抢了我们的鱼嘛!那这钱是不是该结一下?另外还有我这几个兄弟都出了血,这医药费也不问你多要,一人一百,加上鱼钱,拢共收你五百,够意思吧?”

  苏阳站起身来,看着他们:“五百倒是没有,二百五有几个,你们要不?”

  “娘的,我看你是故意找揍!”阿不都气恼的下了摩托车,身后的几个巴郎子往前凑了凑,拳头捏的卡巴响:“今儿你要是不赔钱,就别想离开达坂城!”

  阿不都往车座上一倚,摘掉蛤蟆镜,打眼一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卧槽!”

  “这不是我阳哥嘛,咋是你啊,你....你咋到俺们达坂城卖起鱼了呢?”

  身后的几个人顿时一愣,露出疑惑的神色。

  就连苏阳都愣住了,这人....自己确实不认识。

  “阳哥,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啊,你们的巴扎的管理员王强,那是我兄弟,上回你们搞拍卖会我还去看了嘞,那阵势,就连市里的大官都捧场了,咱也算是小刀拉屁股,开了眼了。”

  经这么一说,苏阳才明白过来。

  哈孜克也松了口气,松开了紧绷绷的拳头。

  苏阳慢条斯理地擦了擦手上的鱼腥味,抬眼问道:“那现在...还要赔钱不?“

  “还赔个鸟啊。”阿不都转身就朝那三个跟班踹了一脚,“都滚过来!净他娘的满嘴跑火车,说什么阳哥动手打人?阳哥这样体面的人物,能跟你们一般见识?我看你们是自个儿摔的,还想讹人!“

  那几个人挪着步子走过来,听说是乔木村的苏阳,眉头皱成了麻花。

  这一年的光景,乔木村的名头谁人不知?苏阳更是成了十里八乡的传奇人物

  从前不过是个西懒汉,现在是彻底的暴发户,还在墨钰县当了大地主,关系能打到城里去。

  换句话说,能通天。

  “咋惹上这位爷了呢。”

  “真他娘的倒霉催的。”

  围观赶集的群众听说这就是苏阳,几十双眼睛唰唰的飞了过来,看得苏阳浑身发毛。

  苏阳摆摆手,“算了算了,没啥事都撤了吧,别影响大家赶集。”

  阿不都立即扯着嗓子帮腔:“都听见没?该干嘛干嘛去!“

  等人群散开,他又腆着脸凑上来:“阳哥,赏个脸,让小弟做东,咱们边吃边聊?“

  看着他们这么热情的份上,苏阳便应了他们,来到附近的一家羊头铺子。

  阿不都把那个“大哥大“往油腻的木桌上一撂——好家伙,塑料壳子磕在桌面上“咔嗒“一声脆响。

  假的不能再假了。

  “老板!上十五个羊头吃着先!“

  阿不都吆喝道。

  哈孜克不甘示弱:“给我单加俩!“

  反正不用自己掏钱,不吃白不吃。

  滚烫的羊头刚端上来,大家伙就迫不及待地撕开皮肉,炖得酥烂的羊肉一扯就脱骨。

  放在搪瓷杠子里垫底,上面再撕上一个馕饼,浇上一勺浮着油花的清汤,最后把羊脑放在上面。

  当然少不了皮牙子,多多的放。

  一份简简单单的午餐。

  吃着饭,阿不都从兜里掏出一块石头放在桌子上。

  “阳哥,都说你那收料子,你给上上眼,看着这料子咋样?”

  苏阳打眼一看,看这外形呈暖黄色,油润有光,在油腻的桌面上格外扎眼,应该是鸡油黄。

  典型的且末鸡油黄,成色不错。

  “还行,”他头也不抬地撕着羊肉,“百十块的小玩意。“

  小玩意?

  阿不都有些懵了。

  百十块钱什么时候变成小玩意了。

  对于他们来说,一百块钱难死英雄汉。

  吭哧吭哧的摸一天鱼,也卖不了这么多,而且还要好几个人分。

  就这么一块石头,居然能值百十块钱,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去。

  阿不都脸色楞了一下。

  苏阳还以为他要讨价还价,毕竟吃了人家的羊头肉,大不了再加十块的友情价,多了就是道德绑架了,朋友都没得交。

  不过,阿不都的脸色忽然一喜。

  咧着嘴说道:“阳哥,兄弟这里有个发财的路,跟这料子有关系,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苏阳吃着羊舌头,就着半个皮牙子,咬的脆响。

  随后将那料子拿在手上,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石料的信息提示。

  黄口料?

  苏阳腮帮子里塞满了肉,扯了两张纸擦了擦手。

  【种类:和田黄口料(天山矿脉边缘料)】

  【特色:蜜蜡黄底色带青灰过渡,表层有戈壁风蚀纹,打灯可见雪片状结构】

  【价值:当前市价约100元,若雕刻成摆件可售1500元以上】

  【产地:库兰河上游野狼沟河谷】

  苏阳看着信息提示,来了兴趣,将嘴里的肉咽下去,问道:“你从哪里来的?”

  “臭水河那边的野狼沟嘛。”阿不都也没隐藏,他自己也想搭上苏阳这个快车,以后也好交运。

  “野狼沟在哪?”苏阳对这块地方不熟,很多地方不知道名字。

  “阳哥,就是今晌午你们抢鱼....呸,我们讹人的那个河谷里,再往上游二十里地就是了。”

  苏阳点点头,眼神正在思索,想起之前在那片河谷还帮那些牧民打过狼崽子,那些狼崽子就是从野狼沟方向过来的。

  说实话,那地方还挺危险的。

  但是黄口料,苏阳也不舍得放过,这也是来到这里头一次碰到黄口料。

  黄口料是和田玉中偏黄色调的一种戈壁料或者山料,属于透闪石、阳起石的一种,大家俗称“黄娃子料”。

  原本呢,是当做黄玉的一种替代品,价值并不高,只有QM县那边有家公家矿,用的是黑火药爆破,碎料率高达60%。

  大件都当按照黄玉的三成的价格卖给了玉器厂,每公斤的价格是80块。从玉器厂流出了不少的黄口边角料,五十块钱一麻袋随便拉。

  直到在2003年的时候,经过玉石行业的鉴定,将这种黄娃子料认定为独立玉种,价值也涨了不少。

  在奥运年的时候,就已经涨到了每公斤8000块。

  到了2024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每公斤15万的地步,涨幅超过了1000倍。

  既然碰到了黄口料,苏阳自然是心动了。

  又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但是野狼沟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那地方狼崽子成群,就算是打猎的老猎户,都不会轻易涉足。

  一旁的阿不都看苏阳有些苗头,立刻说道:“阳哥,我给你带路,俺们哥几个经常去那边蹚出了一条道,那地方熟悉的很,要不让兄弟几个跟着你一起发财咋样?”

首节 上一节 339/3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