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第194节

  回过头,他看向站在台上的陈辉。

  陈辉自然是摇头,“我最近正好对这个课题感兴趣,我想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杨振宁苍老的脸上露出明媚的笑容,不是因为陈辉选择研究他的理论,而是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坚持。

  “做科研不是捏柿子,哪个软就去捏哪个!”

  陈辉怕得罪人,没有说得太露骨,田阳却不怕,在陈辉给出答案后,当即冷哼着说道,“要是因为太难就不研究了,那这个世界上,可没有容易的事情,科研科研,哪一样不难?”

  “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陈辉未必做不到!”

  “不试试怎么知道?”

  邱成梧也开口说道,“我从来不赞同年轻人太好高骛远,将目标定得太高,但也从来不反对年轻人勇于尝试!”

  这件事他还是很有发言权的,当年他老师让他研究黎曼猜想,他果断拒绝了,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实力,但他相信陈辉可以做到。

  归根结底,杨-米尔斯方程跟其他几个千禧年难题还有些不同,已经有很多人在上面有了不少喜人的成果,虽然想要找到最后的宝藏依旧很难,但也是时候出现一位天才为它盖棺定论了,就像佩雷尔曼之于庞家莱猜想一样。

  张继平苦笑,这样的局面,在这三位大佬出现时他就有所预料了。

  他开口和稀泥对陈辉说道,“好,今天的答辩就到此为止吧,后续结果我们会通过邮件通知你的。”

  陈辉倒是无所谓,不管优青评不评得上,杨米尔斯方程他都是要研究的。

  田阳却不干了,回头对张继平说道,“老张,糊弄人这一套你就别在我这儿使了,你给句准话,我徒孙的优青课题,到底能过不能过?”

  “老田,我们是有纪律的!”

  张继平脸色一变,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会议室中的氛围也变得诡异起来,大家看向陈辉的眼神变得古怪起来,虽然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真的拿到明面上来说,的确是有些不合时宜的。

  会议室后台等待答辩的教授们也都神色阴沉,比起会议室其他人,他们才是利益相关者,感受自然更加深刻。

  “既然你要研究杨米尔斯方程,总不能真的一点思路都没有吧?”

  这时,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的杨振宁开口。

  作为学者,最终一切都还是要归结于学术水平的,尤其是数学,任何成果都是做不得假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可能出现汉心一号那种荒谬的笑话。

  “原本是没有什么思路的,但这些天跟郑老和师爷爷几次讨论后,有了些大概的想法,但还很不成熟。”

  陈辉恭敬的回答到。

  一开始他还没认出来这位老人的身份,但温亮那一句杨老,他哪里还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谁。

  华夏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虽然杨老后来转成了米国籍,但在获奖时,他的确是华夏籍的。

  并且让杨老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宇称不守恒定律,但杨老诺贝尔奖级成果却并不止这一个,还有统一电磁力,大名鼎鼎的杨米尔斯方程,同样是诺奖级成果,只是因为杨老已经获得了诺奖,没有再颁而已。

  杨老在物理学界的地位,即便挤不进历史前五,前十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再过几十年,他必定是能进物理教材,比肩牛顿爱因斯坦的存在。

  这样的人物,竟然就坐在台下看自己答辩,还要跟自己探讨杨米尔斯方程,陈辉难免有些激动。

  评委席上的郑楠柠微微一笑,这真是个知道感恩的好孩子。

  同时他也有些期待,他知道陈辉那天有所收获,但到底有多少收获,他却无从得知。

  答辩后台的教授们瞪大眼睛看向舞台,有些不敢置信,“难道这小子真的已经有些成果了?”

  会议室也再次安静下来,等待陈辉接下来的表演。

  他们似乎都忘了,这里是优青答辩现场,而陈辉的答辩时间,早已经结束。

  “哦?”

  “说来听听?”

  杨振宁也十分感兴趣。

  “杨米尔斯方程的存在性难题,核心在于其解空间是无限维的!”

  原本这个想法还很不成熟,陈辉也没想好要怎么讲出来,但杨老在场,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我们想要证明它的存在性,就像是用一根无限长的线,在四维时空中绣出一幅永不打结的图案,线头的每一次微小颤动都可能让整幅图案崩溃,传统数学工具,例如微扰展开或有限元逼近,就像用镊子试图整理这团乱麻,但总在无限维的复杂性前败下阵来。”

  “所以,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将无限维问题转化为有限维。”

  说完陈辉站在台上,陷入了沉思。

  “?”

  原本等待的众人翻了个白眼。

  将无限维问题转化为有限维,这个道理谁不懂?还需要你来说?

  如果陈辉只得出了这么个结论,那这场答辩也没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了。

  坐在前排的大佬们自然不会这么认为,陈辉既然说有所得,那自然不会仅此而已。

  “所以,将无限维问题转化为有限维的关键是什么呢?”

  邱成梧替大家问出了心声。

  “是拓扑!”

  陈辉下意识的回答到,“将四维时空离散为动态的分形网格,每个网格节点携带规范群(如SU(3))的“量子结”,即主丛联络,这些结通过分形结构自相似地嵌套,既保留连续时空的对称性,又避免直接处理无限维积分。”

  “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一座曲线柔和的城堡——每块乐高是离散的,但整体结构却能逼近光滑曲面。”

  考虑到会议室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数学家,陈辉特地用浅显的语言解释了一句。

  “量子色动力学通过将时空离散化为四维网格,成功实现了强相互作用的非微扰计算,每个格点上的规范场(如SU(3)联络)用链接变量表示,离散化后仍能保持局域规范对称性,这证明离散化方法在规范场论中具有物理合理性。”

  陈辉继续说到,“分形网络的生成算法,我们可以通过一组收缩仿射变换迭代生成分形网格,例如,在四维时空中,每个超立方体被递归分割为更小的自相似结构,根据规范场局部曲率动态调整网格分辨率……”

  如果说之前陈辉说的还是思路,是道,那么现在,陈辉就是在讲述具体操作方法,是术。

  大家神色都变得严肃起来,这场优青答辩是数学领域相关,在场不少人都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或许不能完全理解陈辉所说的内容,但也能理解一些大概的思路。

  原本在休息室中等待答辩的教授们纷纷走出休息室,来到会议室中坐下,有的甚至直接站在前排过道。

  田阳和邱成梧两人更是坐直了身子,身体微微前倾,双眼紧盯台上的陈辉。

  田阳更是招手,让工作人员推了一块白板来到台上。

  杨振宁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少年,心头微热,原本他只是抱着万一的心态来看看这场答辩的,没想到,这个小家伙再次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他似乎真的看见了一道曙光!

  足足半个小时后,陈辉才完成自己思路的阐述,舞台上的白板已经足足有六块。

  因为在陈辉准备擦去第一块白板时,被田阳阻止,让工作人员再次推了一块过来,如此往复,直到白板占据了整个舞台,复杂的符号如同佛的背光般,将陈辉环绕。

  讲述停止,

  众人只感觉一阵难受,就像是看小说,正要看到高潮时,戛然而止。

  “但我还没想到要怎么处理规范场的自由度。”

  陈辉沮丧的声音响起,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他很长时间了,如果不是这个问题没能解决,他的优青答辩也不会如此言之无物。

第171章 最年轻的优青

  哦!

  原来他还没有完成证明!

  所有人有些遗憾,心头有些空落落的,却又都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是这样,就陈辉目前的成果,也足以让人心惊。

  张继平盯着舞台上的几块白板,将那些式子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心中已然有些骇然。

  因为即便最后陈辉没能完成对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的证明,但这一工具若实现,必定会重塑非微扰场论的计算范式,这个工具本身的意义,并不比证明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差多少。

  会议室中沉寂了许多时间,大家都在盯着舞台上的白板,陈辉也期待的看着台下众人,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可惜,并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等了好一会儿后,张继平才再次开口说道,“陈辉同学围绕杨米尔斯方程存在性证明问题,提出了离散化纤维丛:时空的“量子网格”法,其技术路线兼具前瞻性与可行性,逻辑严谨、表达清晰,凸显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独立科研能力。

  研究方案紧密结合学科前沿,预期成果有望在杨米尔斯方程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相关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价值,综上,我同意陈辉同学的课题申请,希望申请人继续聚焦核心科学目标,整合资源深化研究,力争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为推动学科发展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说完,他看向评委席其他成员,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田阳身上。

  原本答辩结果是不会当场宣布的,但陈辉的表现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质疑的地方,即便当场宣布,也不会有人有意见,当然,也算是给老朋友一个面子。

  温亮支吾一声,最终还是没有说话,虽然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再反对,坐在位置上,靠着椅背,躺平了。

  研究高能物理的,大多数学也不会太差,刚才陈辉的方法,他能听懂大半。

  虽然陈辉的方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曙光,严格来说,这一丝曙光,本身就已经是不小的成果了。

  这个成果,用来评这个优青项目,已经足够了。

  温亮这个旗帜鲜明的反对派都没意见,其他人就更不会有意见了,最后陈辉的答辩全票通过,成为了这次优青答辩第一个知道结果,通过的候选人。

  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向台上那个面色稚嫩的小家伙,这恐怕是华夏历史上最年轻的优青了吧?

  “牛啊!”

  “大佬,你的团队还缺人吗?我也是研究拓扑的,你觉得我怎么样?”

首节 上一节 194/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下一篇:开局一只猴?放肆!叫大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