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881节
“不让更多的百姓,饿死,病死。”
“唐大人,你立即就起草一份政令。”
“革去高士廉居中协调,负责赈灾之职。”
“同时,将东宫派出去的所有钦差,悉数召回。”
说到这里,李秋又目光殷切的望向了房玄龄。
“房大人,接下来可能要辛苦一下您。”
“除了我们尚书省的日常政务外,这关于赈灾之事的居中协调,怕还是要落到了您的身上。”
听到此,房玄龄倒是没有犹豫的点点头。
“李秋啊,这些都是小事。”
“就算这赈灾再累,难道还能跟前些年同突厥大战之时相比吗?”
“只不过,你让小唐草拟的这份政令,难道你就不再三斟酌一下?”
“这怕是会引起很多朝臣,尤其是太子和东宫很多人的不满。”
这时候,李秋冷笑一声。
“房大人,就是我不做这些事情,难道您认为那太子和东宫众人就能对我另眼相待?”
“现如今的我早已经被东宫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
“我也就索性不怕再多添几分仇怨了。”
“而且,我李秋如今所做,尽皆是为了赈灾大事。”
“和这天下百姓。”
“问心无愧,又何须在意这些小节?”
“至于这份政令能否通过,最终也是要看陛下那里的。”
在同房玄龄和唐俭沟通了一番之后。
李秋又匆匆来到了魏征处。
而一见到李秋,魏征也是大感惊喜,直接站起身来,热切的拍了拍李秋的肩膀。
“李秋!”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秋这时候也是亲近的微笑说道:“魏大人,我是昨天刚刚回到的芙蓉园。”
“实在是事情太多,就没有先到你府上拜见。”
“我见你面带愁色,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第943章 有国储如此
魏征这时候拉着李秋坐下。
随之说道:“你这刚从吐蕃回来。”
“连自己刚生的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到。”
“定然是会忙碌一番。”
“可能你也听罗可心和武珝说了。”
“在你前往吐蕃之时,东宫太子以泄露宫中密语为由。”
“将王珪贬去了同州。”
“那同州之地,虽说不算偏远,但道路崎岖难行。”
“而这两年来,王珪毕竟年岁大了,身体大不如前。”
“从同他身边人传回的消息来看。”
“这一趟同州之行,王珪的情况不容乐观。”
“所以在陛下回来之后,我就曾前去觐见过陛下。”
“旁敲侧击,提及了王珪几次。”
“可是陛下的态度,却是较为冷漠。”
“这正在担忧的,也正是此事。”
“那同州之地,远不能和长安相比。”
“不然他的家人也不能偷偷瞒着王珪,派人回长安这边来寻医求药。”
当听到了魏征的这番话后。
李秋也是不由得眉头紧锁。
“昨天我确实听可心和武珝提及过此事。”
“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层。”
“唉,这一晃数年过去,不知不觉间,连王大人他也已经老迈了。”
“今天我去御书房时,陛下将此次赈灾重任交到了我的身上。”
“所以我这是来请魏大人你如同往年一样。”
“身为钦差,前往洛阳,山东地带协助赈灾事宜。”
“至于关于王大人这边,交由我去办。”
“回头我立即派孟诜带着充足的药材,前往同州,调治王大人的病情。”
“同时在陛下那边,我也瞧准了机会,提一提王大人之事。”
听到此,魏征也是深深的点头。
“有你出面来做此事,我也就放心了。”
“唉,关于这次的水灾,我早就恨不得前往东宫去进谏。”
“可是王珪、韦挺他们极力阻拦于我。”
“到后来,我也是有意请命,前往山东地带赈灾。”
“可是太子殿下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在我的眼中,这门第之见,以及这狗屁的派系之争,全都可以丢到脑后。”
“真切的去赈灾,救治百姓,才是国家之大事。”
“但是只可惜,在有些人眼中,百姓们的命,根本就不值钱!”
“我大唐国储如此,实在是谈不上国之幸事。”
“唉,你看这闲话又扯多了。”
“李秋啊,你快去忙碌你的事情。”
“我这边也准备一下,只要朝廷的旨意下来,我当夜就赶赴洛阳。”
“眼下这灾情之严重,实在是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在离开了魏征这里之后,李秋直接就抵达了工部。
这里,可是李秋的大本营。
里面几乎都是自己最为亲近,得力之人。
而且万幸的是,由于工部尚书段仑,较为独特。
他除了芙蓉园这边的关系外,其他关系也是遍布朝野。
人脉极广,影响极大。
而且在之前,就因为萧瑀算计而被贬官了一次。
所以这一次太子李承乾就并没有去打压段仑和工部这边。
也让这边的众人,幸免于难。
此刻一见到李秋到来,段仑、宋佑等人自然是全都围了上来。
由于事情紧急,李秋也就没有多说客套话。
直接就开门见山的吩咐道:“今天在拜见陛下之时。”
“陛下将赈灾事宜,交到了我的头上。”
“关于这次水灾的情况有多么严峻,我想不用我说你们也都知道。”
“所以事不宜迟。”
“放下工部所有事情,全力都扑在赈灾的事情上。”
“段仑,宋佑,你们两人带领手下得力之人。”
“到下面去,督管着各地赈灾的事宜,尤其是从幽州运出来的粮草的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