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抗旨才能变强 第882节
“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的救治灾民。”
“尽可能的少让一些百姓饿死。”
随后,他又将目光看向了苏勖。
“苏大人,这工部身为六部之一,其政务也是颇为繁杂。”
“所以在段大人,宋佑等人离开长安之后。”
“工部事宜,就暂且交由你来打理。”
“若是遇到难事,也可以随时去找我,唐俭,房大人禀报。”
李秋的这番安排,也相当于是要让苏勖来坐镇后方。
别看表面上,这个位置和安排比不过段仑和宋佑等人。
但是这种信任和嘱托,却是远远超过了别人。
以至于苏勖自己,都是大感惊讶。
然后急忙解释说道:“李相。”
“我不过是工部的郎中。”
“就算是段大人和宋大人要离开京师。”
“这工部之中不还是有侍郎杜楚客杜大人。”
“您这番安排,下官怕是……”
不待他说完,李秋随之温和的说道:“这件事也是我没有讲清。”
“关于杜大人,他也有相应的安排。”
“这一次水灾,运河的多处河段被洪水冲毁。”
“以至于运河停运,南北间的联系随之被断。”
“这也导致了北方数个州府的粮商趁机涨价。”
“有的地方,米价已经涨到了五六百文钱一斗。”
“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这修葺运河之重任,就要交到杜大人的身上。”
“这一次,苏勖你可还有疑虑?”
听到此,苏勖哪还敢说些什么。
自然是躬身领命,感谢李秋的器重。
而在这过程当中,工部侍郎杜楚客的面色着实是难看的很。
明摆着,他就是这工部中最多余之人。
处处受到排挤不说。
像抢修运河这种吃力不讨好,最容易担责背锅的苦差事,还得自己担着。
而且就算他心里有一万个不乐意,但没办法。
胳膊拧不过大腿。
人家主管工部的尚书右仆射都命令下来了,你有什么理由抗命?
所以这种时候,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担着。
第944章 继续关门
其实在杜楚客的心里,对苏勖的不满和埋怨远超过了对李秋,段仑,宋佑等其他人。
他们两个都一样是魏王府的人。
魏王殿下的属臣。
可是这个苏勖,同芙蓉园那边一直以来都是颇为暧昧。
这也导致了自己在工部的更加被动。
之前在魏王府以及多次机会中,杜楚客都表达出了自己对此事的不满。
可是却根本不见这苏勖有所改观。
其实,这种事情也并非是苏勖的本意。
他这个人,典型的儒家学究。
将为国为民的大面摆在了派系斗争之上。
又偏偏工部众人都是实干派出身。
所以在工部,大家都是比较纯粹的做事。
很少考虑其他。
倒是杜楚客他自己,恰好相反。
所以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离开了工部之后,李秋又找到了马周。
现如今的马周,已经晋升为了正四品上的黄门侍郎。
地位和重要性,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当马周见到李秋之后,却是如同以往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变化。
在李秋心中,马周也永远是芙蓉园中的一家人。
他们两人在来到了一个绝对隐蔽的僻静之处后。
马周躬身问道:“王爷,不知今日您入宫面圣。”
“可有什么指示?”
“这几日来,朝堂之上的变动,着实是不少。”
李秋这时候点了点头。
“陛下将水患之事,交由了我身上。”
“其他倒是没什么。”
“马周,现在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去办。”
“若想等到幽州运到下方各处州府的粮食,怕是还要有不少的天数。”
“但眼下的这些流民,已经是饥肠辘辘,濒临饿死的百姓们却等不起。”
“所以我们芙蓉园,要尽可能的去赈济他们。”
“能多救活一批,就是一批。”
“现如今,咱们芙蓉园,以及各处州的芙蓉酒楼内的存粮情况如何?”
对于李秋的这个想法,马周是没有丝毫的意外。
国之大者为君,侠之大者为民。
李秋之眼界,心胸,以及那一颗忧国忧民的仁心,都让马周无比敬佩。
也愿意一直跟随在李秋左右,不惜以芙蓉园家臣自称的主要原因。
“王爷,像各处州府的芙蓉酒楼。”
“他们的存粮并没有多少。”
“我们芙蓉园之内贮存的粮食,还能略多一些。”
“供给长安城周边的流民十天的时间,应该还是可以的。”
“倒是这两三年时间里,武王妃一直未雨绸缪。”
“在长安城周边,贮存起了好几处的粮食。”
“若是加起来,足够长安城周边流民维持月余的时间。”
一听到此,李秋都随之诧异的抬头。
关于武珝在长安城周边偷偷的存粮一事,他竟然都毫不知情。
单单是芙蓉园内部的存粮,在李秋看来就已经是非常之多了。
但也仅仅能维持长安城周边流民十天的时间。
就可想而知,由武珝储存起来的存粮,总量该有多么大。
看着李秋这诧异的神情,马周随之解释说道:“关于存粮这件事,其实王爷您不知道也是正常。”
“原本,武王妃也是没有这个想法。”
“只是在两三年前,随着我们芙蓉酒楼的扩张。”
“就在长安城周边空闲下来不少的地产和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