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131节

程咬金这个消息灵通的,也知道了李湛和冯智戴的聊天内容,很是眼馋的和尉迟恭等人商议道。

“这岭南道的气候和风土人情和黔中道都差不了太多,既然岭南道可以种植陛下所说的高产甘蔗,那黔中道应该也能吧?”

在座的哪个不是聪明人,堪称一点就通,很快李绩就义正言辞的说道。

“黔中道一向穷苦,当地僚人时常叛乱,说到底还是没有能仰以生计的活计,若是能让黔中道种上这些甘蔗,当地百姓们的生活富裕了,自然就能安定下来了。”

“这既是为国家开辟了财源,还能让国家少一点边事,一举两得啊!”

别看他们话说的这么正大光明,动不动就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实际上他们打的算盘也很简单。

既然最上游的白糖贩卖的活计自己等人是沾不上了,可这更下游的种植甘蔗的活总能蹭一点吧?

凭借他们这些将领们在军中的人脉,地方上哪个折冲府的军将们不呆卖他们几分薄面?

何况他们又不是只顾着自己吃,完全不给地方上的军将们留一点,双方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才是好事嘛。

而且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在李湛上位后都自觉变得低调了很多,谨言谨行,一点点放掉自己手中的军权,就等着李湛可能要打仗的时候启用他们,平日里就在家做富家翁。

他们都这么懂事了,李湛怎么可能不在这样的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者说了,冯盎那人都能在岭南种植甘蔗,他们这些功劳比冯盎大,和皇室的关系也更为密切人,总不能一点都捞不到好吧?

他们这些将领们又起了一次心,言辞诚恳的上表李湛,力陈在黔中道种植高产甘蔗的必要性,末了羞答答提一句,这事臣等可以代劳。

李湛又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他们的心思,回的也很干脆,这事他允许了,另外还暗搓搓的挑逗着说,他自己手里还有一种可以榨白糖的作物,可以在北方的地方种植。

而且这作物也完全可以在孔孟老家种植,那里的不少丘陵正是种植这作物的好地方,一点都不占种地的土地。

再不济,也能在广阔的辽东大地上种植,那地方种小麦确实有些寒颤人了,但种点经济作物换粮食完全OK。

李湛这封回执的批示,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一时间就连李二都被人说动,来问李湛说的是不是真的,等到李湛明确点了头以后,大家更是摩拳擦掌,纷纷向李湛表忠心。

李湛也没有轻易表态,只是和李二沟通了,让这些勋贵们自行决定,只是不能少了李湛手下这批军将们的份。

在一番程咬金等人‘友好和谐’的交流以后,他们之间的份额也就定了下来,基本上李二的忠实打手们占了七成,李湛的这些手下们占三成。

这也是李湛有言在先,瓷器生意也会交一部分出来给他手下的蓝玉等人,所以程咬金他们就削了李嗣业等人的份额。

要不然,就是他们再商量也不敢给李湛弄出来一个七三分的比例,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在长安城里纷纷扰扰,为了种植甘蔗和甜菜份额打的头破血流的时候,远在岭南的冯盎也已经收到了儿子冯智戴的书信。

说来冯盎也是个老实人了,一直本本分分的在岭南喂蚊子,当初隋末战乱的时候,他手底下的人劝他在岭南当土皇帝,学习赵佗自立,不要管李渊的招揽,冯盎呵呵一笑,麻溜的归顺了大唐。

冯盎这人脑子又不傻,秦汉之交的事和现在能是一回事吗?刻舟求剑,那就是自己作死。

所以等到前些年的时候,有人放话说冯盎要造反别说李二这个人不信了,就是早早退位的李渊也不信这人会造反。

等到李湛继位以后,这样的谣言又传出来了,搞得冯盎气的不行,想老老实实蹲在岭南过自己的好日子有那么难吗?

朝中的坏人实在太多了,要不然冯盎也不会让儿子屁颠屁颠的面见李湛了,总是要表示自己的臣服之意的。

要说这些年,岭南道还算安稳,原因也很简单,冯盎家在岭南确实有威信,一般情况下,只要他出面,那些僚人就不会作乱。

可冯盎自己的心里再清楚不过了,这样单纯靠威望的事,可一不可二,一旦等到自己去世以后,要是冯家没人能镇得住这些僚人,那冯家对朝廷的作用就大大降低了。

到那个时候,冯家还能保持这么超然的地位吗?

这可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如今的冯盎也只是勉力支撑而已,毕竟僚人也是人,他们就看两样东西,一样是刀子,一样是钱串子。

如今冯盎的手里只有刀子,虽然能威慑一时,却没法安稳一世。

可正逢这时候,冯智戴的这封信让冯盎看到了根治僚人作乱的希望,也是能将冯家解放出来的希望。

打起精神的冯盎很快就召集了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僚人洞主们,向他们传达了皇帝的意思,这些蛮子们一听,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那叫一个激动啊。

他们压根没想到,在他们看来只能啃个味的甘蔗还能有这样大的作用!

就算书信上说了,岭南原本的甘蔗虽然能榨糖,但榨出来的糖太少了,不是很划算,可对这些洞主们来说,现在岭南的甘蔗全是地里长得,天生地养的,能有这样的漏捡就很不错了。

至于大皇帝说的改种高产量的甘蔗完全可以等这茬甘蔗收割完再说嘛!

这些洞主们在冯盎这表了忠心以后,回了各自家里就立刻发动起部族的百姓们,漫山遍野的收割甘蔗,拿到广府卖给冯盎,再由冯盎运输到杭州一带进行加工。

这一倒手,那就是黄灿灿的铜钱啊!

很快,岭南的民心就更加安定了,毕竟这些僚人们又不是真的天生反骨,很多时候也确实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

这点上,僚人和北方的突厥人等还不太一样。

只是岭南上好的田地大都被汉人占去了,之前的时候他们就是不想抢,那也没地方吃饭啊,只能被迫抢劫了。

可现在这甘蔗在平地种不如在山地种,那他们这些僚人们占的地方就是好地方了,发家致富就在此时啊。

消息传到长安,李湛对冯盎这么迅速的行动很是赞赏,立马加急派了百余人农业专家带着专门的甘蔗良种赶到了岭南,随身跟着的还有上百号医护人员。

这都是去岭南扶贫的,他们不单单要负责在岭南推广高产甘蔗的事,还要教当地的百姓们如何防治痢疾,可谓是任务艰巨。

而在岭南的冯盎在转手将甘蔗卖往杭州之后,亲眼见到了中间的暴利,忍不住也动了点自己的小心思。

既然单单卖甘蔗都能挣这么多钱,那要是自己直接卖白糖呢?

可是经过轮番实验,最后也只拿到了一些不起眼的灰糖,和从长安买来的白糖相去甚远,冯盎一下就放弃了这事。

算了吧,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一个二道贩子,贩卖甘蔗吧。

白糖这事既然拿捏不住,还是老老实实的交给皇帝去操作,反正只要不少了自己的油水就好了。

而且在这次运输甘蔗的过程中,冯盎深切的感受到运力的不足,十多万斤甘蔗,要顺利的运往杭州,单单靠秦朝时修建的灵渠实在太麻烦了,而且灵渠的运力太低了。

本来这次交易他们还能挣到更多钱,可这路费花销太大了。

这一下,冯盎就把主意打到海运上了,他也是了解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了,那些海船哪个不能容纳万斤的物资?

要是岭南有这样的海船,那就是再多几倍的甘蔗又能如何?

想到这的冯盎立刻上书,请求李湛在广府修建港口,并在这搞一个造船厂,怎么说也是有需求的呀,作为天子总不能厚此薄彼。

河北道等地的百姓是大唐子民,岭南道一样都是的,总是要露点汤汤水水的过来吧?

冯盎的算盘打得很好,也刚好切中了李湛的心思,于是李湛大笔一挥,同意了冯盎的请求。

冯盎这边闹出来的动静也传到了王阳明耳边,不,不能叫传到,那直接就是派人来催了。

冯盎的算盘打得很响亮,单单指望海运把甘蔗运到苏杭一带,那也是要从大运河转运到河南道的,这样一路下来,花费的时间太长了。

若是王阳明负责的这条运河修通,那甘蔗转入河南道就节省了不止一段路程,何况荆襄一地还能很好的联通蜀川,以荆襄为中转地,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大唐了。

所以现在有识之士都在给王阳明带口信,明里暗里想让他加快工程进度。

还有些人更是绝了,上奏朝廷,希望李湛能在南阳设立炼化白糖的工坊,减少流通损耗。

真当李湛是瞎子呀,他们哪里是想要减少流通损耗,分明是想要更快、更早的在白糖生意里分一杯羹。

不过,这个要求也正和李湛的心思,所以只是回了一句等到荆襄和南阳等地的运河修好再说,这一下王阳明肩上的压力就更大了。

王阳明也能揣摩清楚李湛的心思,不外乎俩字——迁都。

李湛想迁都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了,若是能让南阳成为天下的财富重镇,那他是绝对愿意的,到时候想要迁都的理由更充分了。

南阳为财富重地,若是不能把它放在眼皮子底下,朝廷不安心啊。

理由这都是现成的,别人就是想要反对也很是无力。

而且王阳明不比其他人,他是经历过大明的种种情况的,很清楚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隔得太远会有什么后果。

一旦到了王朝末年,这么远的距离就足以让一个王朝死上几百次了。

他被召唤出来后,又不是没听身边的其他被召唤出来的后世的人们说过大明的未来,虽然被建奴击败有些出乎意料,但大概的死法也和王阳明当初看到的情况差不多。

为了更快更好的修成这条运河,王阳明也是绞尽脑汁了。

自他到任以后,有李湛这个皇帝的支持,地方上的官员们还是要给几分薄面的,而且王阳明本来手腕就很了得,很快就把当地的官员折服了。

即便如此,他在修建运河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出乎意料的问题,当然了是出乎他的意料,而非是跟他一起的搞水利工程的人的意料。

一开始开始修建运河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建议过,直接走最短的那条路线,往方城垭口最矮的位置挖,这样纸面上看那能少很多工程量。

可是被王阳明带来的那些专门搞工程的大佬们一阵喷,这样的念头也就偃旗息鼓了。

毕竟这些专业人士拿出来的数据很是详实,有理有据,他们那些没有到当地实地考察的人,当然没有发言权了。

王阳明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若是真想走看上去最短的路程,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若是真的走直线,那这条运河一般的路程都要挖十丈深!

这条运河规划的地形,周边地势太高了,不这么挖不行。

而且,一旦这么搞,到时候运河通水以后,很多地方地势不平,还需要增设水闸,这对运河的保养来说耗费太大了。

挖这条运河的意义就不大了,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搞清楚了这点,王阳明还是讲究实事求是的,本着尊重手下专业人士意见的原则,王阳明决定让运河绕个弯。

这一下,挖运河的难度就低了不少,那些被王阳明领着的蛮子们,在大军的看守下也不敢闹什么幺蛾子,老老实实的在这挖运河。

反正帮大唐挖运河,虽然确实累了点,但确确实实能吃饱饭啊,这事他们在给大唐当狗之前怎么都想不到的。

而且王阳明为了减轻这些蛮子们的反抗心理,也是殚精竭虑,专门抽调了一些地方上的读书人,让他们每天给这些蛮子们宣扬儒家大义,教他们读书认字。

只要愿意这么做的,就可以来到他身边求学,那些当地的寒门子弟听到这样的消息,一开始确实不怎么心动。

大家都是二十来岁的人,虽然你王阳明跟对了人,年纪轻轻跟着天子做下了一番事业,总不代表儒学上也比我们这些人强吧?

首节 上一节 131/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