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67节
这一天,城中的氛围格外的凝重,论钦陵直接带着五千士卒冲入城中,刚一露面,他就面含杀意的吼道。
“城中莫贺等人,深受国主厚恩却不思回报,反而克扣军士们物资!我多次向赞普上表,却得不到回应!”
“如今都跟着我杀贼投唐,到时候不失有千金之赏!”
这五千人马跟着论钦陵冲向毫不防备的莫贺的宅邸,很快这次进攻就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屠杀。
正在自家府邸中享乐的莫贺怎么也想不到,论钦陵居然反叛了,惶惶不可终日,想要逃出城去,可他手下也没有多少可以信重的士卒。
所有王卫的兵马都被赞普调到西康,在那边和大唐打仗了。
在海西,莫贺所能依靠的也只有吐蕃赞普的威名了,可在已经杀红了眼的论钦陵面前,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眼看自己的心腹亲信们被论钦陵带着精锐屠屠戮毫不还手之力,而自己很快也要步他们的后尘,莫贺的心中不无悔意。
“赞普误我!”
可到了这个时候,说这样的话又有什么用呢?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引颈受戮。
论钦陵的动作很快,不到一个下午,整个城中都已经被肃清了,所有心向赞普的人都被论钦陵毫不客气的杀了。
至于剩下的那些人也被他聚集在城主府,这些部落的首领们相互对视,心中惶惶,也不知道论钦陵会怎么对他们。
他们之前也听到论钦陵喊的口号了,说是要投唐,按理说他们这些平日里就亲近大唐的人应该不会有事。
可谁知道论钦陵是单纯的喊喊口号,就是要和赞普撕破脸,还是真的打算投唐了。
再怎么想,他们都觉得论钦陵投唐的概率太低,他们一家可是吐蕃能够统一高原的功臣,若是他们都投唐了,那吐蕃还有什么希望?
只是,心中虽然这么想着,不少首领还是渐渐有了别的想法。
万一,万一葛尔家真的也投唐了,那不是更好?
正在他们这么想着的时候,论钦陵和赞悉若以及早就等的不耐烦了的蓝玉一同进来城主府了。
看到满身鲜血,连甲胄都没有脱去的论钦陵,他们这些原来的二五仔还有些心虚,可看到一同进来的蓝玉后,他们就像是看到了亲人一样。
身处海西,早就有投降大唐之意,之前的时候没少和大唐眉来眼去,联系最多的不还是蓝玉?
不管是之前的时候他们再怎么害怕,这时候见了蓝玉,他们的心里才真的安定了下来。
看来这次葛尔家是真的投唐了,既然生命有了保障,他们自然也松了一口气,连忙凑到蓝玉身边不停的说些恭喜的话。
一旁看着的论钦陵脸上面无表情,可心中不乏苦涩之意,这就是他在海西的处境……
罢了,反正已经投唐了,他们未来说不好还会是自己的同僚,还是忍一忍吧。
秋天本就是收获的季节,虽说大唐已经和吐蕃要在西康交手了,可是广大的疆域内,更多的地方还是在忙碌秋收的事情。
本来按照历年的制度,秋收的粮食是需要地方向长安输送的,可今年因为大唐要和吐蕃开战,李湛特意开了金口。
那些离前线近一些的蜀中、陇右等地的粮食,就直接送往前线即可,不要再先送到长安了。
虽然今年中央的统计中少了这两大块财赋重地的输血,可已经渐渐被开发的江南还是给了李湛很大的惊喜。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上,江南的开发至少要到安史之乱以后,才初见成效,当时的唐朝朝廷,几乎全靠江南一地的财赋供养。
如今虽然还不至于这么离谱,但日益增加的江南财赋,还是让李湛的心情感到分外的舒畅,这可都是他的功绩啊!
何况朝廷统治天下,靠的不就是钱粮和武力吗?
如今整个京畿地区的仓库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朝中上上下下有哪一个不高兴?
财政是一国之母,这句话固然不是现在有的,可放在历史上哪个时候都不会错。
要是中央没有钱粮的优势,怎么保持对地方的控制,如何对地方发号施令?只有钱粮充足以后,国家才能选择更多的治世手段,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就拿最简单的一点,以往的中原王朝难道不想给服劳役的百姓们开工资吗?
像是汉文帝这样以体恤百姓出名的皇帝,要是有机会他难道不愿意给那些百姓们钱粮?
还不是手里没钱没粮啊!
也唯有有了高产良种,而且提前开发了江南和辽东的李湛能有这样的底气,不再让百姓们免费服劳役了。
当然了,李湛也不是纯粹的松鼠党,看见钱粮只进不出就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
他很清楚一个道理,钱粮到手了就是要花出去的,任由它们躺在官仓之中,那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要是只攒钱不花钱,那就叫脑壳有问题。
眼下大唐的钱粮储备绝对是够用了,每年还会有极大的剩余,要是真的不花出去,那只会让粮食都腐烂变质,浪费钱财。
所以李湛也开始绞尽脑汁的想着给这些钱粮找一找去处。
酿酒确实是一个手段,可大唐的人口就这么多,酿出来再多的酒,又能卖给谁喝呢?
李湛不阻拦民间酿酒就已经让大唐的酒业有极大的发展了,至于更多的,现在还真指望不上。
修路或者说搞基建也是一个耗费钱粮的大头,大唐国内各县之间的道路确实已经修好了,可再往下的乡镇,却还是一般的道路,这可不行啊!
李湛毫不犹豫的就把一大笔钱粮的归属划到了基建上,要想富,先修路这样的口头禅他前世的时候没少听过。
就算现在大唐的道路修建已经初具规模了,可李湛犹自觉得不满足,这才哪到哪呢,接着修!
只是就算这个大项被算进来,大唐剩下的粮食还是太多了,而在李湛还能想到的消耗钱粮的大户之中,也唯有战争这个手段了。
战争从来就是一个无底洞,一旦开战,都是对国力的极大损耗,但现在大唐有的是钱,不在乎啊!
对李湛来说,能把西南的大敌吐蕃消灭,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国家的安全和钱粮比起来,孰轻孰重李湛还是很清楚的。
在此之前的时候,李湛对吐蕃的种种谋划其实还是比较小心的,生怕损失的太多,又或者是吃一场败仗。
毕竟吐蕃的地形、天气在那放着,大唐的士卒终究是不适应的,战场上出再多的意外也是常事。
所以之前的时候,李湛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心虚,这才对策反葛尔家那么重视,毕竟有他们的配合,大唐的损失能小太多了。
可是现在嘛,那就真的没什么好怕的了,想想自己去京畿的各处仓库视察时看到的大唐现在的家底,李湛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就是失败一次、两次,大唐也能迅速卷土重来,直到把吐蕃干趴下。
人逢喜事精神爽,更让李湛想不到的是,这次来了一个双喜临门。
“九月底,论钦陵带着士卒杀了心向赞普的莫贺等人,举旗降唐,蓝都督顺势拿下了整个海西,已然带着河湟的守卒挥师西进。”
从青海来的军使向李湛汇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在听到论钦陵如此干脆利落的干掉一直钳制他的莫贺等人的时候,朝臣们都相当的意外。
实在想不到论钦陵会如此胆大妄为,大概就连一开始谋划此事的葛尔东赞都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会这么果决吧。
只是他这么一来,突然是突然了,还在逻些城中的族人们怎么办呢?
这样的念头只是在心中转了一下,李湛就抛诸脑后了。
论钦陵既然这么做了,身边还有赞悉若,那就说明他么应该已经收到了确切的消息,他们一家人早就从逻些城秘密出逃了。
像马超那样对自己老父不怎么在乎的人还会比较少的,更何况是家中一口气出现两个。
沉默了一会儿,李湛笑骂道。
“蓝玉也忒是激进了,这么一来,倒是要委屈你了。”
李湛把目光投向朝堂上站着的徐达,本来按照规划徐达才应该是这次进攻吐蕃的主帅,可谁也没想到前线动作如此迅速,徐达还没有动身呢,蓝玉就已经粗暴的拿下了海西。
徐达倒是不怎么在乎,以他和蓝玉的关系,他还犯不着为这事对蓝玉发火,只是他也明白蓝玉的行为多少是有些犯忌讳的。
完全无视了朝野上下给出的谋划,就算有李湛可以自己做主的意思,但那也至少要遵守朝廷的大框架,所以他首先是替蓝玉请罪。
李湛挥了挥手,同样没把这事放在心上,蓝玉的性子他也很清楚,会出现这样的事,一开始他不就很清楚了吗?
虽说李湛不清楚这里面到底有多少蓝玉本人的谋划,但整体上结果是好的,那李湛就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纠结。
李湛的态度其实很明确,打赢了李湛可以亲自帮着补手续,可要是打输了,那就是李湛问罪的时候了。
这样的态度其实和汉朝的那些皇帝们一样,对于大唐对外作战的将士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随后李湛就开始和下面的大臣们分析这次论钦陵做事的背后谋划了,虽然他们远在长安,对于里面具体的细节不是很清楚。
可抽丝剥茧之下,大体的轮廓还是能分析出来的,这个被杀的莫贺等人,绝对平素里就和论钦陵有旧怨。
而且肯定是吐蕃赞普的铁杆心腹,但凡有被论钦陵等人拉拢过来的机会,他们应该都不会把事情做这么绝。
毕竟他们要在海西和吐蕃对抗,身后大唐的军队数量又不占据优势,在这个时候,肯定是想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这件事做得其实相当的聪明,先下手为强,骤然给葛尔家挣得了一片喘息之机,甚至连未来在大唐的地位也能有所提升。
如今的葛尔家最大的危机,还是来自国内,赞普的敌视、上层贵族们的垂涎,而赞普突然对大唐宣战,他心里那点小九九也瞒不过别人。
更别说吐蕃赞普身边都快被葛尔东赞渗透成筛子了,怎么可能连针对他们的消息都不知道?
虽说葛尔家确实已经暗地里投奔了大唐,可大唐的援助可没那么好拿,要是葛尔家不能在这次大唐对吐蕃的战争中出大力气。
所谓未来的待遇也就那样了,相比于葛尔家在吐蕃的地位肯定是没得比的,这就好比一个混社会的人,想要得到‘大哥’的赏识,少不了献上一份投名状。
而现在,莫贺的人头,以及整个海西就是葛尔家的投名状了。
论钦陵拿出来的叛国的理由,其实也还说得过去,先是赞普不义,克扣论钦陵手下的将士们,忍无可忍当然要举起义旗,投降大唐了。
虽说这样的话术只对一般的百姓有效,在明眼人眼中都很清楚,葛尔家的叛变行为肯定是谋划很早了。
但有这一套话术打底,葛尔家至少有了一些道义上的优势,对于下面的士卒们也更好说服,除非吐蕃赞普能够拿出过硬的证据来证明自己并没有刻意针对葛尔家,要不然这口黑锅他背定了。
可吐蕃赞普敢于在这个时候,说自己没有针对葛尔家吗?他拿的出什么像样的证据吗?
不可能的!
何况这一点道义上的优势还不单单是针对平民和士卒的,在有了论钦陵打出的旗号打底的情况下,吐蕃国内的贵族们要是想弃暗投明,也有了绝佳的理由。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