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68节
虽说现在葛尔家的权势并没有到达历史上的顶峰,可葛尔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
只要葛尔东赞和他的几个儿子们还在,葛尔家的势力就不容小觑,这么一个吐蕃国中的大族,大论家都投降大唐了,对吐蕃贵族们的震动可想而知。
别的不说,吐蕃赞普气势汹汹的掀起对大唐的战争,可开战没多久的时候,就被葛尔家和大唐用力的甩过来一巴掌,整个人都快被打蒙了。
就算赞普想要挽回现在的局面也不容易了,如此一来,吐蕃的虚弱暴露无遗,而赞普成了孤家寡人的事实也显现了出来。
那些原本就有心跳反的人,看到葛尔家的示范自然只会更加大胆,而且没有当叛徒的名声问题。
如今的赞普就连一向忠心耿耿,权倾一世的葛尔家都容不了,这不就是一个昏君吗?
背叛一个昏君这事天经地义的事啊!
如此行事,不但能让葛尔家在面对大唐的时候能拿出来更多的筹码,也让大唐在战略上占尽了优势。
短期内,吐蕃的赞普是别想有什么大动作了,他要是想要像之前那样,一意孤行发动对大唐的战争,从海西和大唐争锋,国内响应者定然不多。
固然,葛尔家搞出这样的动作,也是试图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自主权,让大唐更加看重他们,隐隐间也透露出一丝对大唐的不信任感。
但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之前双方可是敌对的,想要让他们一时间完全放下戒备,本来也不现实。
之前葛尔家和大唐之间的交流,也是充满了大唐对其的威吓和逼迫,葛尔家有这样的想法完全不奇怪。
何况这样一来,葛尔家确实对大唐卖了好,可吐蕃对葛尔家的仇恨只会更加深了。
吐蕃赞普迫于当前的形势,可能会先放葛尔家一马,但若是真的等到他缓过手来,能够在本次于大唐的作战中僵持住,那秋后算账的时候就会来了。
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出现,葛尔家唯一能选择的就是死死地站在大唐这一边,不要想着当什么墙头草,拼尽全力助大唐赢得这场战争才是真的。
唯有大唐赢了,葛尔家才会有未来可言,还说不定能在高原上保持比以往更强的声势。
要知道,虽然大唐表露出来的态度就是一定要灭了吐蕃,将高原完全收复,可摆在葛尔家面前的还有一个先例。
隋朝的时候,大隋强盛一时,多次将吐谷浑攻下,可最后还是处于种种原因选择在当地建立羁縻统治,给了当地的上层人士极大的自主权。
包括现在的西康也是一样的,凭这些就能看出来,大唐还是需要依仗他们这些对当地情况更为熟悉的部族。
如此一来,只要能够加强自身在和大唐的互动中的地位和自主权,未来在高原上当一个土皇帝也比在吐蕃赞普手下做事强!
事实上,这一点算是葛尔家刻舟求剑了,现在的大唐并不是没有力量对高原实行直接统治,只是相比于高原,大唐在其他方向的军事谋划同样重要。
甚至说,大唐在西边的开拓比吐蕃更加重要,那里才是真正的文明之争,不像是和吐蕃这里的单纯的军事、国防的问题。
当大唐朝廷正在商议如何应对现在的大好局面的时候,海西这里论钦陵等人也是欢声一片。
葛尔家本支的人已经都随着葛尔东赞等人来到这里会和了,亲人相见,自然很是高兴,为此论钦陵还特意向蓝玉请了假,暂时先在城中逗留几日。
蓝玉也很通情达理,准了论钦陵的假期。
当葛尔东赞一行人来到城中的时候,所到的地方无不是欢声雷动,葛尔东赞在吐蕃人心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原本的时候,城中的人们对投唐一事可能还有些忐忑,可眼下看到葛尔东赞也来了,还肯定是要接管城中的内务之时,心中都不免松了一口气。
这才是有希望了啊!
那些年轻的葛尔家子弟们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心中难免都生出一股自豪感,这样的体验是他们在逻些城所体会不到的。
逻些城中,其他豪门大族一点也不少,葛尔家固然现在权倾一世,可仇家也多,何况赞普的态度大家都能看的出来。
平日里他们没少被告诫,在城中低调一点,如今能够在城中看到这么多人对自己这些人的欢迎,他们的心里当然很是自豪。
这几年里,整个吐蕃范围内政局波云诡谲,各处都隐隐有针对葛尔家的意思,虽然有葛尔东赞帮着维持,可对于家中的年轻子弟们来说,这样的情况还是显得有些压抑了。
他们大都是背靠家族势力的人,自出生以来家中就衣食无忧了,相比于年纪大一些的人经历终究少了不少,特别是没有跟着葛尔家一路披荆斩棘,发展到现在。
如此,他们这些人心中就少了几分底气,虽然知道家族所面对的局势不太妙,可以他们的才智又想不出什么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终日迷茫着。
而如今,只是一个简单的转变阵营,却让葛尔家面临的局势骤然好转,特别是到了城里以后,听到了身边的人们传颂着当时论钦陵面对赞普的狗腿子莫贺时那种果决,更是让他们欢欣鼓舞。
很多人当即就视论钦陵为自己的偶像,心中对论钦陵的钦佩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
这些小子们的喜悦,大人们看在眼里,也不愿拦着他们,就放他们各自去庆祝去了,而他们这些家中的长辈们却要坐到一起,商量下往后的路了。
有几名长辈看着论钦陵眼中不乏赞叹。
“没想到你选的是这么一条险路,不过这样也好,和吐蕃一刀两断才能博得大唐更多的信任,才能让葛尔家未来更好。”
论钦陵只是静静的听着抿嘴一笑,赫然说道。
“这倒不是我的想法,还是兄长的意思。”
葛尔东赞坐在上首的位置,没有说什么,只是欣慰的看着自己的这两个孩子,心中满是自豪。
他们之间的话题很快就从单纯的吹捧跑到了这次赞悉若和大唐达成的合作之上了,一些长辈对赞悉若这次达成的合作还是有些不满的。
在他们看来,葛尔家对大唐牺牲的太多了,不但要当大唐的打手,还要负责建设海西的一些城池和青海湖的码头。
这对葛尔家本来就不宽裕的人力物力消耗太大了。
其实这也就是他们自觉葛尔家的局势没有危险到一种程度,觉得自己这些人还能当一当墙头草,这样把全部身家都压在大唐上,多少有些不妥。
这次跑去和大唐谈判,那可可是赞悉若全权负责的,听到族人们这样非议此次和大唐的合作,赞悉若的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
原本的时候,葛尔东赞一直在微笑着倾听他们的话,可当他们对和大唐的合作说三道四的时候,葛尔东赞的脸色也有几分难看了。
然而下面的那些族人们好像没有意识到这点,仍然在对这次合作抒发心中的不满。
终于,葛尔东赞感到了几分不耐,用力的拍了拍桌子,怒声说道。
“眼下吐蕃和大唐局势不明,是谁给你们的胆子,在这里非议和大唐的合作的?往前的时候,家中局势不稳,你们出不了一个好主意,只会享受家族带来的荣耀。”
“别人给出了方向和答案,你们心中又总是不满,要你们何用?!都给我滚出去!从今天起,你们这些当长辈的,也要给我加强事务上的磨炼,想要在家中安逸的过着想都不要想!”
堂内这些所谓的长辈们,看到这时候葛尔东赞发了脾气也都是噤若寒蝉,只能一个个告辞。
他们这些俗人看不到赞悉若的一番苦心,葛尔东赞却是明白的,他也知道这次和大唐的合作,赞悉若的姿态放得很低。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葛尔家的实力在这里摆着,他们在大唐面前顶多算一只强壮点的蚂蚁,能给大唐带去什么样的伤害吗?
面对这样的大国,还是对葛尔家的需求并不是特别明显的大国,除了俯身做小,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更别说,他们也不看看赞悉若可是他的儿子,当着自己这个当爹的面非议自己的儿子,真是平日里给他们脸了!
待到其他人都退出去后,赞悉若看向自己的父亲叹声说道。
“这也不怪他们,平白无故放弃了国中一大笔财富和势力,他们总是会心疼的。虽然知道决策肯定是父亲你做下的,也不敢对着父亲你说什么意见,最后不只能拿我当出气筒了吗?”
“只要家中能够齐心协力,我个人受一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哼!一群蠢物!家中局势不妙的时候,他们连看都看不到,更别说拿出什么像样的计策了,如今却对做事的人说三道四!”
“果然就不能指望他们,未来积鱼城中的事务还是要你们兄弟们担起来啊!我年纪大了,恐怕没多少天能活了。”
看着赞悉若欲言又止的面孔,葛尔东赞只是笑了笑说道。
“不用安慰我,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你们也不必为我担心,好好想想接下来怎么接受积鱼城的事务才是正经的。”
赞悉若和论钦陵默默的点了点头,他们也知道事情到这步还没完呢!
这次和大唐的合作,他们葛尔家确实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单单是现在就已经拿到了大唐很多的物资支援。
可大唐给出这么多物资可不是白给的,除了要葛尔家在这次唐蕃交战的时候,投降大唐并且当二五仔给大唐带路。
还需要在青海湖修码头,以葛尔家的力量来说,修这么一座码头所要消耗的物资就不是现在的葛尔家能够轻易承担的下来的。
更不用说,大唐有意在码头修好以后,往海西派汉民,至于这汉民是不是真的汉民那可就是两说了。
而未来的时候,这处码头会不会成为大唐引诱、招抚海西各个部落的桥头堡,就连葛尔东赞心里也没有数。
就算葛尔东赞对自己的才能再怎么自信,可这海西想要发展成大唐那么富庶的样子,也是如登天之难。
只要双方的生活存在极大的差距,就不可能断绝的了海西的部落投奔大唐的念头。
更别说未来的时候,海西名义上也会是大唐的,难道从羁縻州前往大唐内地还需要借口吗?
可这么一来,对于已经隐隐被安排在海西当地头蛇的葛尔家来说,就是一个相当难堪的事了,要是手下的人都走了,他们葛尔家在这里是统治什么的?
就单单这段时间里,从海西逃往大唐的人就已经有数千了,长此以往,海西岂不就成了一片白地?
有这样的隐忧在,葛尔东赞怎么也不会高兴起来的,只是相比于在吐蕃时的束手束脚,海西的局面已经好太多了。
虽说此次论钦陵在海西做的很对,而且也相当的果决,可海西这处地方对于唐蕃两个国家能产生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
葛尔家既然决定从吐蕃逃到海西,帮助大唐,那也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原本在吐蕃的人脉关系,仅凭葛尔家的人,又能真的在大战中起到什么一锤定音的作用吗?
不可能的!
一个人的能力再怎么突出,那也是需要一个集体的方方面面来配合的,葛尔东赞在担任吐蕃大论的时候,他可以轻易调动整个吐蕃的军政力量,自然能发挥出让各方敬畏的力量。
可现在,来了海西以后,葛尔家不复以往的局面后,说穿了他们也不过是现在海西的一处豪酋罢了。
可能葛尔东赞本人没什么变化,但仅凭葛尔家,仅凭现在还没有完全归心的海西,他终究不可能做到像以往在吐蕃时的事了。
更不可能带着葛尔家在大唐和吐蕃之间保持中立,甚至在接下来的大仗中有什么特别的作为了。
所以很快,葛尔东赞就决议接着加强与大唐的联系,既然已经投降了大唐,索性就投的更为干脆一点,也让大唐看到他们的诚意。
接下来的时间里,葛尔东赞不仅加快了对青海湖上码头的建设,甚至多次亲自见大唐的官员们,做出了很多让步,只为让大唐的力量能更快到达海西,建设这里。
为此,葛尔家愿意在接下来的建设中承担更多的人力物力的消耗。
这样的消息让在河湟的李绅不免有些惊讶,这可是一个大事了,他自然是下不了这个决定的,只能派人快马把消息送往长安,由李湛决断。
在这样的消息传达之中,时间也从秋天来到了冬天,而现在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早早的摆在了台面上,成为时流们极为热衷讨论的话题。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