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1469节
这就形成了制约。
此外,
还规定了部分特殊区域,不必交纳粮食,可改为交纳现银。
例如皖南,浙南,福建。
这些都是种植茶叶的主产区,粮食产量很低。
……
李郁还有一桩很头疼、很麻烦的事,长期悬而未决。
那就是——丈量天下田亩!
帝国到底有多少田?它们又属于谁?
这其中的水深的能潜入一头成年蓝鲸。
起兵时,
自己出诡计,快速清理了江南区域的田亩,将江南 8府 1州士绅大户的隐田全部拉出水面,从而确保了稳定的军粮供应。
如今,故伎重演不太可能。
形势不同了。
丈量土地势在必行,但需要大批基层公差,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
南方和北方的土地问题,很不一样。
自己软硬兼施,极大程度的解决了江南的土地兼并问题。
如今,
江南不乏拥成千上万工人的大工厂主,但没有类似徐阶这一类的大地主。
姑苏范氏带头将族田卖的所剩无已,仅保留了桑田。
新兴的文武官员们也不敢买田。
而是将银子投入桑叶、茶叶种植,或者购买优质铺子。
……
北方,土地兼并十分严重。
清军入关后,以武力圈占了整个北方接近十分之一的良田。圈为皇庄、王庄、旗产等等,名目繁多~
山东衍圣公家族,拥有 100多万亩土地。
而孔家,只是北方诸多官绅的一个缩影。
李郁私下和多位重臣表示:
帝国需要庞大且健康的小农经济。
北伐时一定要把海量的土地释放出来,然后卖给无地少地农夫。
无偿?
那是不可能的。
重新塑造庞大古老的帝国,光有善心成不了事。
初步打算是:
朝廷清理并接收北方的海量土地,招募缺地农夫耕种,双方约定一个5年分期付粮的方式,低价转让田皮和田骨,批量制造自耕农。
第547章 激进的帝国,什么都敢卖
~
随着饼越铺越大,财政大臣胡雪余压力山大。
缺钱~
陛下一口气往饼里注水过多,到处都需要干面粉。
14万陆军、 3万水师(准海军)、 1万巡警、 4000文官、 6000文吏、 4000教师,每年的薪俸、赏恤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还没算直属工矿十万工人。
也没算神秘的情报署、内政部。
以上,仅仅是人的支出!
……
军用物资、大型工程这俩方面开支更大。
军队后勤标准定的太高,又极度依赖火炮。打娘胎里带出来的习惯,一辈子都改不了。
此外,
还有购买战舰、雇佣南洋各国前海军军官、自造内河战舰、省际水泥道路、湖广防洪、崇明水利、大型粮仓、通信高塔、廉价成药、盖学校、蒸汽船蒸汽机车试验等等。
金山银山也扛不住。
猛然间,
他又想起了一桩事,交西伯贾笑真率庞大的使团随撒克逊舰队一道返回了欧洲。
临行前,支了 10万两黄金。
陛下还从内帑里拨了数目不详的经费,以及 1船价值连城的奢侈品,以及若干陛下手绘艺术品。
胡雪余很想当面问贾笑真:
“你拿这么多钱,去伦敦准备怎么花?”
……
为了解决严峻的财政问题,胡雪余决定继续开放矿禁、批准区域专营权。
滇铜产量,天下第一。
特点是分散,单个矿洞开采时间有限。
胡雪余和采矿署商量后一口气批了云南 48处矿洞的永久开采权,收取一次性承包银 120余万两。
将湘西辰溪全县煤矿资源打包给苏州煤矿商会, 5年开采权,承包银 30万两。
向民间公开兜售《海外出口许可证》,一张 500两,有效期 5年。
一口气卖了 3000多张,其中广东就占了 1500余张。
……
这些都不算什么。
胡雪余琢磨着将福建全省 5年的茶叶收购权也打包卖掉。
仅仅是一个口风,就引来了苏、浙、皖、粤商人疯狂觊觎,出价一再提高。
根据底下反馈:
皖赣茶叶商会,出价 300万两。
四大盐商不甘寂寞,出价 350万两。
新成立的江浙海运协会,居然出价 500万两。
想想也挺幽默的,福建这会还属于“大清”呢。
……
儒家理论有糟粕也有精髓。
比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就能很好的总结当下吴廷君臣的精神状态——狂妄而自信。
陛下本人尤其明显:
“虽然现在不是我的,但早晚是我的。”
“没有人比我更懂经济。”
经过多轮讨论,
吴廷批准了提前兜售福建全省 5年的茶叶收购权,分南北两块,拍卖。
最终,
江浙海运协会以 300万两吃下了北边,皖赣茶叶商会以 280万两吃下了南边。
……
一无所获的四大盐商抓耳挠心,转头就以 150万两吃下了广西全省 10年的甘蔗收购权。
糖,所承载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