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清话事人

大清话事人 第216节

  军机大事,不要掺和,不要死心尽忠。

  皇上只愿意听他愿意信的事。

  自己若是忠心揭盖子,说不定第一个被烹的就是自己这把老骨头。

  大清的刀,可比前明锋利多了。

  ……

  而府城的另外一处宅子。

  黄通判刚回府,管家就迎了上来。“

  “老爷,维格堂李郁来访。人在客厅,已经等候半个时辰了。”

  黄通判一愣,

  更衣后犹豫了片刻,才去见他。

  “黄大人,在下冒昧上门,失礼的很。”

  “无妨,坐。”

  丫鬟送上新茶,退下。

  “李小哥在这个时候入城,定然是有大事相商吧?”

  “对,一桩大事,大喜事。”

  黄通判忍不住笑了:

  “城外乱糟糟的,有什么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黄大人,您高升的时机到了。”

  噗,黄通判摇了摇头,苦笑。

  李郁心中暗喜,不露声色问道:

  “黄大人是不想?还是不信?”

  “本官不信。”

  因为煤矿分红的事,俩人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

  不然,黄通判也不会说这些话。

  他当然想升官,但是哪有那么简单。

  到了这个层级,

  往往都是空降兵,从天而降。

  大清朝的达官贵人,他们的门生故吏,亲朋老友,箩筐都装不下。

  都盯着呢。

  ……

  李郁,就这么微笑着看着黄通判。

  时间在缓慢的流逝。

  终于,黄通判先开口了:

  “贤弟,是不是有什么路子?”

  李郁端起茶碗,撇了撇茶叶:

  “好茶。”

  “贤弟,李贤弟,请指教。”

  黄通判的表情严肃了起来,竟然一拱手,姿态也放低了。

  “白莲教案后,我和我的好朋友,京城来的贵人们,一起吃饭并探讨了~”李郁的手虚指向天空,又歪斜指向北面,继续说道,“现在吏部拿不出满意的人选。”

第105章 黄通判的发家史

  “这么肥的缺,怎么会没有合适的人选?”

  “圣意难测。”李郁故作高深的含糊回复。

  黄通判陷入了纠结,半晌,一咬牙开口道:

  “贤弟帮我,黄某人优点不多,但有一条,知恩图报。”

  李郁点头,表示我信。

  “圣意难测,可总有高人能揣测几分。黄大人,你挺身而出的时候到了。”

  1个时辰后,

  黄通判亲自把李郁送出了大门。

  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官场中人,一言一行都是有考量的。

  下属们,会时刻揣摩上司放出的信号。

  没有一句话是闲话,没有一篇文章是废话。

  总之,

  黄通判和李郁的关系,是上升了好几个层级。

  府衙诸人,见到李郁更加谨慎恭敬。

  ……

  “老爷,一个江湖年轻人,为何如此重视?”

  “你可知此人刚才和我说了什么?”

  “什么?”

  “他说,可助我一臂之力,做本府的父母官。”

  “口气太大了吧?”

  “你细细品味。”

  黄通判的夫人,也是读过书的,出身于胥吏之家。

  在黄通判还是穷酸小黄的时候,亲爹力排众议,定下了这桩婚事。

  成婚的时候,

  宅子,银子,奴婢都是老泰山一手赞助的。

  就连嫁妆,都是老泰山私下给的,为了保住小黄的脸面。

  这些举动,

  把个小黄感动的泪流满面,发誓此生绝不辜负夫人。

  事实证明,

  老泰山的眼光过人,挑了个潜力股。

  数年后中举,

  10年后中进士,迈入仕途。

  从京城,到地方,也算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老泰山早已仙逝,

  可是黄通判还惦记着这份恩情,把夫人娘家的旧人,都安排了出处。

  胥吏之家,摇身一变,登堂入室。

  小舅子不学无术,先买监生,后在山西补了巡检。

  其余族人,也都安排了饭碗。

  就连那远方八竿子打不着的穷困潦倒族人,在老夫人那跪了一天。

  最终,老夫人心软,提了一嘴。

  黄通判就把此人给安排做了个店铺的二掌柜。

  相当于,

  失地自由职业者,变成了正经的外企经理。

  ……

  以上,

  李郁都知道,打听的清楚。

  这只是他扶持老黄的原因之一。

  而如何扶持,他有自己的打算。

首节 上一节 216/14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