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话事人 第832节
洪任辉是马嘎尔尼的翻译。
而一位广东十三行子弟,作为伊尔杭的翻译。
两位翻译的后背都在冒汗,无他,违背了翻译的最大原则,原汁原味。
俩人互相用眼色交流着。
整场宴会,他们俩人最心累,食不甘味。
……
散会时,
这位广东十三行的翻译,找了个机会塞给洪任辉一个小布袋,打开后全是璀璨的宝石。
他微微弯腰,恭敬的说道:
“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无功不受禄。”
“不,您是有功的。在下看出来了,您是一位很了解天朝礼仪的夷人。您和那些只认识银子的夷商不一样!对了,您真的是第一次踏上大清的国土吗?”
洪任辉距离当初在广东被监禁,和驱除出境已经过去了十几年。
模样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何况在清国人眼里,夷人都长得差不多。
故而,没人认出自己很正常。
他平静的收起那袋宝石,说道:
“我从未来过贵国。作为使团的一员,我希望一切顺利,两国友好,商贸深度合作。”
“说的好!”这名行商子弟很欣慰的补充道,“您在中间多斡旋辗转,到了京城自然会有人照顾你。我大清对待朋友,向来大方,想必不会让你失望。”
洪任辉不同于其他撒克逊人,他完全听得懂这里面的隐含深意。
……
使团下榻在郊区一位行商奢侈的庄园内。
珍奇异兽,假山流水,还有奢侈的难以形容的房间装饰,让马嘎尔尼这样的贵族都深感意外,他对于十三行的财富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富可敌国。
正当他对一尊宋代钧瓷瓶子感兴趣的时候。
门口伺候的丫鬟,叩门进来了。
身后跟着几位东印度公司的商人。
掩上房门后,众人就开始大声抱怨:
“子爵阁下,广州的行商太黑了。他们的丝绸茶叶报价一直在抬高。几乎到了我们无法承受的地步。”
“这是为什么?”
“他们说是因为战争和天气!”
“谁能详细解释一下吗?”
一名苏格兰籍船长,简略介绍了一下:
“是这样的。实控清帝国江南富饶区域的一位贵族和中枢开战了。这位贵族麾下的军队骁勇善战,控制了茶叶丝绸的主要产地。所以,价格一路飙升。”
……
马嘎尔尼皱着眉:
“是真的吗?”
“是的。我们甚至搞到了清帝国关于这场战争的邸报。”
船长从怀里掏出一份翻译过的邸报。
马嘎尔尼粗粗浏览了一遍,扬起这张纸,问道:
“它的来源?”
“广州的衙门明码标价,因为我们是夷人,价格还贵了5成。”
马嘎尔尼忍不住调侃道:
“千万不要让伦敦的文官们知道,否则他们会觉得自己和圣徒一般纯洁无暇。”
屋子里充斥着快活的笑声。
突然,一名东印度公司高级雇员,低声说道:
“子爵阁下,阅后即焚。”
马嘎尔尼看完纸条,毛骨悚然,一字一顿:
“听好了,切断和那边的一切联系。这不是建议,而是我以撒克逊王国全权外交使节的身份命令你们!”
第323章 魔幻组合,一起进京给富爷们上点强度
潮州府外郊区,
赖二重回故地,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熟悉、亲切。
诸位太公,以及乡亲们是如此的亲切,虽然交流费劲,可情感真挚啊。
而且,
她还新收了一位潮州籍黄氏少女作妾,方便翻译方言。
“赖署长,饮茶!”
“谢太公。”
黄太公一脸老人斑,眼睛浑浊,但思维却是异常的清晰。
赖二新收房的妾就是他诸多孙女之一。如果不是因为这层关系,他压根记不得这位孙女叫黄招娣。
毕竟黄家的孙女有20几个,光叫什么什么娣的就有五六个。
……
“广州的洋鬼子那边,我派人去接触了。信送到了,至于结果~”
“无妨,我会向陛下替太公请功的。”
黄太公连忙拱手向北,表示敬意。
寨子里的黄氏青壮人手一杆燧发枪,寨墙还架设了火炮,堪称实力强横。
如今,
潮州府稍有野望的大家族都在私下购买军火,组建私兵。
军备竞赛一旦开启,就只有变本加厉。要么卷死别人,要么被别人卷死,根本停不下来啊。
赖二,曾经在潮州深耕许久。
如今重返故地,自然是人脉深广,各路豪杰纷纷上门拜访。
主要是他手里掌握着异域军火的唯一来源,背靠强大的吴国军工行业。
而潮州官府保持了缄默。
原因很简单,要较真,那双方就要撕破脸。一旦开打,如今官府没有十足把握镇压乱民,说不定还会被反推。
自家的乌纱帽肯定不保,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而装瞎子,大家互相糊弄,至少这乌纱帽还能继续戴着,至于说能戴多久,得看各位太公的野心。
微妙的平衡,脆弱的和平,大家都不太敢打破。
……
赖二喝了一口功夫茶,问道:
“府城那边?”
“您放心,知府衙门上下都是瞎子。每月给500两的孝敬,底下人也都分点散碎银子,钱粮按照半数交纳,这就很给鞑子官面子了。”
黄太公说的很自信,也很不屑。
广东这地界,向来就是造反的大本营。
从征收钱粮这一桩事,就可看出风气之不俗。别的地区拖欠,也就是一二衙役下乡催收捉拿,而潮汕,那必定是大兵推着炮,扛着刀枪下乡催收!
先用火炮轰击拖欠钱粮的村子,然后再一哄而上。
不是广东的兵丁手狠,而是不动用军队的话,这下乡催粮就是找死。
宗族首领们一声令下,敢把下乡的衙役给绑了沉塘。
总之,
广东的田赋向来遥遥落后,和云贵是一档的。
全省上缴的钱粮排名靠前,那是因为商业实在是繁荣,商税银比例大。
……
他此次南下,是奉李郁之命半公开半潜伏,长期在粤南活动。
上一篇:抗战:开局德械师,造反就变强
下一篇: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