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275节
即便是司马懿,一开始也表现得极为愤怒。
但司马懿毕竟是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短暂的愤怒后,
他很快开始了自己新的表演,那就是——上表请战!
毕竟坚守不出,是曹叡制定的方针。
曹叡也深知,司马懿上表请战不过是在演戏给魏军普通士卒看而已。
所以,他依旧严令魏军坚守不出。”
“诸葛亮送去女装后,于是又开始在魏军面前挑衅。
司马懿表面准备率军出击,
然后使者辛毗就持令禁止,魏军只能继续坚守。
很明显,这就是司马懿为了压制众军,与曹叡演的一出双簧。
因为此时的魏军士卒,已经开始逐渐无法忍受诸葛亮占据国土,己方却只能放任不管的现实。
司马懿搬出曹叡的旨意,
暗示自己也无法单方面解释为何对汉军的侵略行为置之不理,
只能借助皇权来平息军队的愤怒。
演完这场双簧后,
面对弟弟司马孚对战况的询问,
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表示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他认为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破之必矣’,仿佛自己须臾之间就能搞定对方。
可他不敢或者说不愿意说的是:
诸葛亮不仅再次侵入了曹魏的领土,
还占领了五丈原,甚至摆出了长期驻扎的态势。
所谓‘破之必矣’的吹嘘背后,
是他只能靠渭水自保、突击孟琰失败、又放任汉军占据五丈原的现实。”
“魏军的日子过得如鲠在喉,
汉军那边的日子,过得同样也不开心。
尽管诸葛亮已成功在五丈原站稳脚跟,但他面临的困境却并未减少。
西、北、东三面环境险恶,
而且曹魏的脸皮,也要比他想象中厚得多得多。
似乎只要耗走诸葛亮这位瘟神,
哪怕是放任敌军占领自己的心腹之地,
哪怕是对方在自己面前种田,
哪怕是对方给自己的统帅送女人衣服也无所吊谓了。”
“战前,诸葛亮已经竭尽所能地储备粮食,
但前线的消耗速度,还是超过了他的预期。
即便能从当地获取一些补给,也难以保证大军长期作战的需要。
同时,盟友孙权的撤军,
更是让此次北伐的前景变得黯淡无光。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新一轮的较量,
这次不再是军事上的正面冲突,而是一场意志的较量。
双方都坚决不愿撤退,不愿将宝贵的土地轻易放弃。
随着双方大军持续消耗着巨量的物资,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在对峙期间,
司马懿也曾试图通过奇袭诸葛亮后方来改变战局。
虽然取得了一些小成果,
但却并未能改变诸葛亮占据五丈原的现状,自然也无法扭转全局。”
“正当双方谁都不愿意后退一步的时候,突变发生了!
蜀汉帝国的实际领导者,
汉军兵团的灵魂人物诸葛亮,
在前线突然病逝!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诸葛亮的去世堪称天塌地陷,
这意味着蜀汉朝廷的内部,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地震。
同时,如何让汉军安然撤退,也成了当务之急。
而此时的局面无疑是极为复杂的,
甚至可以说是诸葛亮北伐以来,汉军遇到的最大危机。
第一,军队的灵魂人物诸葛亮已经死了,汉军士气已经跌入低谷,根本无法再作战。
第二,诸葛亮不仅是军事统帅,还是政治领袖。
在他去世后,如何实现权力的交接,是蜀汉朝堂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汉军必须撤。
第三,司马懿依然在渭北虎视眈眈,
蜀军要是贸然撤走,
汉军势必将会面临魏军骑兵的猛烈追击。
针对这种现实,诸葛亮的遗言可以说是安排的简单明了了。
首先肯定是:秘不发丧,以稳定军心。
其次,前后军调换角色,前军(魏延)断后;若魏延不从,则直接不管他,先行撤退。
这套安排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想法:迅速、隐秘地撤出五丈原。
对此:《三国志·蜀书十》记载如下: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
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第220章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其实应让魏延来指挥撤退。
不过只要稍加分析就应该知道,
诸葛亮不把指挥权交给魏延,是相当明智的。
在诸葛亮生前,魏延其实就已经野心勃勃,
甚至常有取代诸葛亮之意。
在听闻诸葛亮去世后,魏延甚至扬言不能因其身死而荒废北伐大业。
若魏延为总指挥,则汉军基本没有回撤的可能性。
司马懿怕诸葛亮,可他绝不会怕魏延。
若是任由魏延继续与司马懿对峙,恐怕蜀军最后只能成为魏军的军功。”
魏延看到这儿,脸色骤然一变。
他完全没想到,苏治竟然会把他的真实心理给当众爆了出来,这下诸葛亮会怎么收拾他?
魏延顾不得其它,连忙单膝跪下说道:“丞相明鉴,末将绝无此等心思啊!”
诸葛亮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如果他死,魏延自然蜀汉内部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但现在,他可以转世重生,那也就意味着魏延可以继续重用。
毕竟,魏延算是蜀汉这个时期里,为数不多的名将了。
“起来吧,本相可以饶恕你一次。”
诸葛亮淡然一笑,说道:“但你野心已经为众人所知,日后恐怕你也再难有机会得逞了。”
上一篇:大秦:融合圣主,祖龙竟让我监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