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女侠请住手

女侠请住手 第516节

  “……”

  齐平章虽然老迈,但是说的话却铿锵有力,话音绕梁,在两仪殿内回响不绝。

  群臣听闻之后,皆是暗道好家伙,齐平章让盛平帝赏给宁莞言银子,那跟没赏有什么区别?

  虽然宁家不像秦亦有锦绣布坊这种产业,银子收入也不像秦亦那么多,可不要忘了人家毕竟是镇国公府,各种款项收支也不少,再加上府上三个人都是朝廷官员,光是俸禄也不能少了。

  就算镇国公府真的没有什么银两进账,但是作为武将之家,他们对于钱财的需求相比于其他人家也是最少的,武将要的是建功立业,要的是能匹配得上他们功劳的武将官职!这样才能使得他们的付出得以体现!

  因此,若是让宁家或者宁莞言自己选择,若是封赏银子,那还不如不要封赏!

  所以让盛平帝赏宁莞言银子,这跟打宁家的脸没有区别,也只有齐平章这种人才能想出这么损的条件来,而且赏赐万万千,齐平章却能从其中找出最恶心的,只能说,最了解你的人还是你的敌人。

  而这时的盛平帝,双眉紧皱,没有说话。

  其实,他虽然不赞同齐平章的提议,但是却觉得齐平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而且盛平帝心里还在担心一件事,那就是万一真的封赏了宁莞言为国公,那宁莞言就是历史第一位女国公,第一位如此年轻的国公!

  除此之外,宁家一门两国公,而且无论宁忠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宁莞言在云骑卫的威信,那都是非常骇人的,等宁莞言成为国公后,大梁军中的宁家一系的军官,更会水涨船高,在军中混的风生水起,如此下去,宁家一系的军官,甚至会把握大梁军队的命脉!

  这才是盛平帝担心的事情,身为君主,最担心的自然是有人功高盖主了,或许无论宁忠还是宁莞言都没有此等想法,可事实却是如此了。

  而有些事情,并不是人要做什么事,而是事情在推着人行走,到了一定时候,该不该做什么就有点身不由己了,宁家亦是如此。

  这才是盛平帝最为担忧之事,一个二十多岁的国公,一个手握实权的国公,再过几年,等他从皇位退下,由太子继位之时,太子的威信能有此时的宁莞言高?

  恐怕不可能,而宁莞言现在只是在军中威信高些,而当她成为大梁第一女国公的消息在民间传开之后,大梁百姓恐怕会对她趋之若鹜,久而久之便会信任崇拜于她。

  而一旦民心所向,那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盛平帝不得不担心,可虽然担心,但他又非常清楚宁家,或者宁莞言没有这种想法,因为从宁莞言的履历来看,她是一心为了大梁,一心为了云骑卫和素城而战。

  现在云骑卫打了大胜仗,作为一军主帅,怎么可能像齐平章说的那样,没有一点功劳?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盛平帝还会在位多久?几年?十几年?亦或是二三十年?

  盛平帝现在也说不好,不过他能确定,在他在位的这些年里,肯定无需担心宁家,因为无论宁忠还是宁莞言,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换言之这都是他可以绝对信任的。

  所以,盛平帝就算现在把宁莞言封为国公,他也不会怕,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看得住宁家。

  只不过,盛平帝考虑的不止是现在,他考虑的还有将来,因为他的继任者是太子,而太子能否有容人的度量,这才是重中之重。

  未来的某一天,等他退位之后,太子就会坐上他的位置,那个时候,宁家大势已成,对军队的掌控力甚至超过太子,太子作何感想?

  他是继续器重宁家,还是要打击宁家,借此削弱宁家的实力?

  若是第一种还好,若是第二种的话,盛平帝都不保证太子能赢。

  这么想着,盛平帝决定,看来这个机会还是留给太子才好,由他来处理,同时也看看太子的心性如何,他是有容人之量、爱贤之心,还是见不得别人被封赏。

  于是,盛平帝看向朝列中的太子,开口道:“仪志,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是按照齐太师说的,封赏宁将军银子,还是按照规矩,封赏官职?”

  “……”

  此话一出,太子沈仪志走出朝列,满朝文武皆是朝他看来。

  能够进入皇宫上朝的这些大臣,虽然在朝堂上看着唯唯诺诺,甚至有些官员好像是不起眼的小角色,但是这些人随便拎一个出去,那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朝廷大员,所以他们中间没有一个笨人,相反都很聪明。

  所以当盛平帝把这个棘手问题抛给太子沈仪志的时候,群臣便全都竖起耳朵来,因为他们清楚这是盛平帝对于太子的考验。

  太子同样知道,只见他对盛平帝拱了拱手,随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齐太师刚才所说的话并不完全正确,儿臣不敢苟同!”

  “哦?如何不对?”

  听到太子开口就否决了齐平章的提议,盛平帝没来由的松了口气,紧皱的眉头也逐渐舒展,随后笑着说道:“说来听听。”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父皇,诚如齐太师刚才所说,能够打退北疆重骑兵团,靠的是秦亦提供的祖传暗器机枪,而云骑卫中使用机枪的,也不过是那一百将士罢了,所以真正有功的,看似是那一百将士,其他人则全程看着,好像没有功劳。”

  “可是不要忘了,机枪能够运送到素城,那是因为云骑卫一直驻守在那里的原因,倘若换成其他人在那里,素城或许早就被北疆人攻破,根本等不到机枪送达!”

  “而宁将军作为云骑卫上将军,对云骑卫以及素城的付出,诸位都有目共睹,甚至这次机枪运送到素城之后,是宁将军安排得当,把一百挺机枪交给了一百位值得信赖的将士,同时紧锣密鼓的抓出了云骑卫里的北疆奸细,这才确保了用枪安全。”

  “不仅如此,在北疆重骑兵团进攻之时,也是宁将军在指挥一百将士的射击策略,同时素城城内百姓的安置工作,也全都是宁将军在操持,宁将军为云骑卫付出了那么多,只不过宁将军不善言辞,也不喜欢把这些功劳放到明面上说罢了。”

  “现在打了大胜仗,论功行赏之时,却把宁将军的所有功劳全部拿走,儿臣以为这不公平!”

  “……”

  太子款款而谈,并未拒绝对于宁莞言的封赏。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或许盛平帝觉得太子跟宁家的关系一般,再加上功高盖主的原故,太子应该为他以后继位后的局面考虑,无论如何都要找机会拒绝封宁莞言为国公,而齐平章的提议则是一次最好的机会,抓住就完了。

  可太子在私下里跟秦亦关系甚好,而太子更加清楚秦亦对于仕途没有一点想法,对于王权政斗也不感兴趣,而宁莞言作为他的女人,同样有着跟秦亦一样的想法。

  所以,封赏宁莞言为国公,其实对皇权的威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而且他现在帮宁莞言说话更是能够赢得秦亦和宁家的信任,何乐而不为?

  而盛平帝对于太子的回答很是满意,这个时候也看向齐平章道:“齐太师,太子说的没错,或许从表面上看,这次能打大胜仗,跟宁将军没关系,可若不是宁将军的运筹帷幄和后勤保障,云骑卫怎么能如此轻易的打败北疆重骑兵团?齐太师所说宁将军没有多大的功劳,实在有些寒了人心!”

  “……”

  齐平章一听,心里叹了口气,他好不容易说了那么多,最后却因为太子的加入而付诸东流,可他却不想放弃,既然明面上的原因他们不接受,那齐平章不介意说点大家都不敢说的!

  于是乎,齐平章再次开口:“陛下,老臣之所以阻拦陛下封宁将军为国公,实则是为了宁家以及大梁的江山社稷考虑啊!”

  “哦?那你说说吧!”

  盛平帝眯起眼睛,面无表情的说道。

  齐平章当即说道:“陛下,不说大梁,就是整个历史之上,没有出现过一门二国公的情况!况且宁国公现在在军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将军都是宁国公的门徒!一旦宁将军也被封为国公,那宁家在军中的影响力将会更大!”

  “到了那时候,就会出现功高盖主的现象!或许现在宁国公和宁将军没有这种想法,可是一旦宁将军被封为国公,这就是最现实的问题!”

  “宁将军如此年轻,而且手握实权,现在已经到达了权利巅峰,若是假以时日,宁将军再立下战功的时候,陛下该如何封赏?那个时候,宁将军会不会有其他想法?”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宁将军手下的云骑卫可是大梁军中最为勇猛的军队,而这次陛下对于云骑卫一百将士的封赏,把许多人都调到了其他军队担任高职,假以时日,这些宁将军的心腹也会在其他军队中独当一面,那个时候,大梁军队的主力军将全在宁将军的控制之下,宁将军甚至能达到一呼百应之势,陛下不得不防啊!”

  “……”

  此话一出,朝堂上鸦雀无声。

  有些事,有些话,就怕放到明面上来说。

  因为这些东西放到明面上是非常可怕的,就比如现在,虽然这些事情,其他大臣也想过,但是也就只是想想罢了,谁敢提啊?

  现在齐平章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说,群臣都有点面面相觑,看着事情接下来如何进展。

  这个时候,宁忠站了出来,不能说站,应该说直接跳了出来,可见此刻的他多愤怒,而且不同于以往,他站出来就能对齐平章唇枪舌战,这次他指着齐平章,竟然一时间无从下口,或许齐平章刚才的话也恰恰戳到了他的痛处。

  宁忠太过激动,说的话都带着颤抖:“你个老…老匹夫!休要胡说!当初陛下封我为国公,我便把所有军权都交出去了,你现在故意提及此事,就是不安好心,企图构陷于我,构陷于莞言,构陷于我们宁家,你个老匹夫,有本事冲我来,何必搞这些阴招,让人不耻!”

  “……”

  齐平章跟宁忠也算是一辈子的死对头了,两人之间的战争持续了那么多年,可齐平章在吵架这件事上却不是宁忠的对手,毕竟宁忠是个武将,说话也大喇喇的,而且骂人很熟练,张口就来,这就导致齐平章根本吵不过宁忠,每次吵起来,他都是被气的浑身发抖之人。

  而这次竟然反过来了,他还没事,宁忠倒是被气的浑身发抖了,齐平章心中大喜。

  ————

第502章 不要封赏!

  好不容易看到宁忠露怯,齐平章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毕竟,在齐平章跟宁忠多年的互怼生涯中,齐平章总是被压制和受伤的那一个,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反杀的机会,齐平章自然要火力全开。

  于是齐平章说道:“宁国公不要激动,不然大家会觉得老夫的话都说对了,宁国公是因为担心害怕才会如此紧张的!”

  “你…放屁…”

  宁忠这次仿佛被拿捏住了七寸,骂了一句,便没有再出声了,而他现在的反应,也恰恰是落入了齐平章的陷井之中。

  齐平章见状很是满意,长长舒了口气,仿佛这些年生过的气上过的火,这一刻都全部被他发泄出来了,有点扬眉吐气的模样。

  不过,齐平章这还不算完,他准备乘胜追击,将宁忠直接给打到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才行!

  随后,齐平章又道:“宁国公,你刚才虽然说陛下赐予你国公之位时,夺走了你的军权,你看似没有军权,但是谁不清楚,当初跟着你打仗的嫡系全部分散在大梁的各支军队之中,这些人逢年过节回到京都之时,都会去镇国公府拜访,敢问宁国公是也不是?”

  “这…又如何?”

  宁忠不知道齐平章突然问这个是何想法,于是又解释道:“他们都是我的老部下,逢年过节来看看我又怎么了?”

  “这倒是没怎么。”

  齐平章一脸笑容:“只不过,听说宁国公的这些嫡系在军营中,还是拿你当初教他们的那套来训练他们的士兵,所以这些士兵也都把自己当成了宁国公的士兵!这种情况下,只要宁国公振臂一呼,那这些士兵,会不会跟随宁国公?”

  “……”

  宁忠皱眉不语,群臣则是窃窃私语,或多或少都觉得齐平章说的在理。

  这时,齐平章再度开口道:“而且宁国公说自己的军权被夺走了,这个无可否认,可宁国公觉得,若是宁将军被封赏为国公的话,她的兵权是该夺还是不夺呢?”

  “……”

  此话一出,宁忠默然,群臣面面相觑,而他们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不会夺。

  毕竟,宁莞言太年轻了,只有二十一岁,而且宁莞言从一个骑兵走到现在,靠的不是宁家或者宁忠的金字招牌,而完全是靠她一步一个脚印,赫赫战功打下来的。

  而像宁莞言这样的将军,别说屈指可数,整个大梁乃至天下,也只有这么一个而已。

  虽然北疆重骑兵团被打退了,可大梁边境,南有南楚,东有东齐,都对大梁虎视眈眈,一旦大梁的军力削弱,他们便会如恶狼扑食一般冲上来,把大梁蚕食殆尽。

  这种时候,大梁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风华正茂的宁莞言交出兵权?

  就算宁莞言自己愿意,盛平帝都不可能同意!

  见整个朝堂没有一人放声,齐平章笑道:“这个答案想必不用宁国公回答,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宁将军武艺高强,颇具将才,最关键的是,宁将军立下一身战功,却只有二十一岁而已,未来,宁将军还能继续守护大梁!”

首节 上一节 516/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下一篇: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