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女侠请住手

女侠请住手 第517节

  “倘若现在就把宁将军的兵权拿走,别说大梁百姓听说之后会惊讶,大梁周边的国家,听说之后都会笑掉大牙!有宁将军在,大梁就会多出一道坚固的城墙,宁将军没了兵权,这些国家还怕什么?他们怕是第一时间就要集结部队向大梁进攻!”

  “……”

  齐平章的话在两仪殿内回响,没有一个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这根本就无可反驳。

  剥夺一个二十一岁将军的兵权,而且还是最成功将军的兵权,怕是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反正盛平帝才不会这么做。

  “所以——”

  这时,齐平章眼中射出精明的光芒,声音也变得格外有力道:“宁国公,你觉得,一门两国公,而且还有一位手握实权的国公,这合理吗?陛下就不会怕吗?就算陛下信任宁国公,信任宁将军,陛下不怕,难道宁国公就不会怕吗?”

  “……”

  此话一出,宁忠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确实怕了啊!

  其实,封赏宁莞言为国公,不过是盛平帝一句话的事罢了,齐平章无论怎么反对,可只要盛平帝点头,齐平章也毫无办法。

  毕竟,皇权高于一切。

  而现在朝堂局势如此纠结混乱,说到底还是因为盛平帝也并不是那么想封赏宁莞言罢了,或者说盛平帝也担心一门两国公所造成的影响。

  这个时候,宁忠觉得自己要有所取舍。

  他现在是正一品国公,但是远离军队,虽然多数军队的头目都跟他保持很好的关系,但是这也无济于事,他手上没有实权,真正动起干戈,并不像齐平章说的一呼百应,那时没有人会听他的。

  国公之位,只是表面上看着好看罢了——毕竟这是光耀门楣之事。

  虽然事实如此,可是却架不住有心之人多想。

  所以想让一门两国公的情况实现,非常困难。

  而这次宁莞言封不了国公,还有下次——但是下次却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这次大胜仗之后,宁莞言有很大的几率不会再待在云骑卫里了,毕竟打败北疆重骑兵团后,意味着素城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了战事,没有战事就不需要宁莞言或者云骑卫长期驻扎。

  其实不止是素城边境没了战事,这次云骑卫痛击北疆重骑兵团,南楚和东齐都会知道,他们势必会忌惮大梁军队的实力——不费一兵一卒就射杀了五万多北疆重骑兵团,这是何等的恐怖?傻子才会在这种时候跟大梁起冲突呢!

  所以这意味着,大梁会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进入和平发展时期,这时候,文臣的地位就会得到重视,至于武将——没了战事,武将想要再晋升就非常困难了,只能熬时间。

  因此这将是宁莞言成为国公的最好机会,一旦错过这次机会的话,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或者根本没有机会了。

  于是,宁忠深吸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什么重大决定一般,迈步走出朝列,说道:“陛下,齐老…太师说宁家一门两国公将会威胁大梁朝堂,臣自然是不同意的,因为宁家一心为了大梁江山社稷,绝没有任何私心!”

  “不过臣又非常清楚,就算宁家人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悠悠众口,这是挡不住的!尤其是有些坚佞小人拿此事大做文章,确实令陛下为难!所以臣自愿让出国公之位!”

  “哗~”

  一时之间,朝堂上再次风起云涌。

  要说自愿让位的典故并非没有,可那大都是一些已经到了告老还乡或者职位并不高的老官,像是宁忠可是正一品镇国公,人也在壮年,他把官位让出来还是史上第一次。

  不过,群臣又非常理解他的做法,在齐平章的一阵攻击之下,现在一门两国公就等同于威胁皇权和叛国了,闻者惊心,更不要说接受了。

  所以宁忠现在是骑虎难下,若是宁莞言接受国公的封赏,那今天早朝一结束,这京都城里估计少不了“一门两国公威胁论”的探讨,到时候闹的沸沸扬扬,宁家是百口莫辩,最后怕是树大招风,宁家最终可能会走向死胡同。

  而宁莞言这次当不了国公,群臣不傻,也知道再想遇到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宁忠现在选择断臂求生,辞去自己的国公之位,把位置留给宁莞言,这虽然是交换,但是对宁家来说却非常有利,毕竟宁莞言比宁忠可年轻太多了,宁莞言在位,那镇国公府还能存续多年。

  盛平帝沉默片刻,这才抬起头来,眼冒精光,俯视朝堂,问道:“宁国公真是这么想的?”

  其实,盛平帝本来是想封宁莞言为国公,成就一门两国公的佳话,毕竟宁家追随了朝廷一辈子,无论是宁忠还是宁莞言,是该表彰一番。

  结果被齐平章这么一搅,他又有些动摇。

  毕竟人言可畏,而且宁家或许无心,但是被人说的多了,无心也可能变成有心,所以他才把决定权给出去。

  而现在,宁忠主动要求让出位置,这也是一种办法,只不过,让一位正值壮年的国公自己辞去官位,若是传扬出去,宁忠在军中那些拥趸该如何看待自己?大梁百姓又该如何看待自己?

  会不会说自己没有容人之量?会不会说作为一国君主的他胆量太小?

  盛平帝作为大梁皇帝,考虑的也要多些,这个时候所有事情全部涌来,他突然觉得,好像直接把宁莞言封为国公的决定还是太贸然了些,毕竟宁莞言太年轻了,而且宁莞言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不断晋升,她升的太快了,从一个大将军升为国公的话,确实容易引来非议。

  应该再晚一些的,还是太急了。

  至于宁忠要求的辞去官位,盛平帝自然不想答应,现在对他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宁莞言一些其他封赏,而非让她直接做国公。

  等到有一天,宁忠的年纪确实到了告老还乡之年的时候,再让他把国公之位让给宁莞言,就顺理成章的多,也没人会提出异议。

  就在盛平帝还在想如何拒绝宁忠时,太子仿佛也看出了盛平帝的难处,开口道:“宁国公,你当初为大梁抵御外敌立下汗马功劳,所以父皇才会封赏你为镇国公。”

  “而今,若是父皇真的答应你的要求,让你辞去国公之位,传扬出去,世人该如何想父皇?这将会让父皇限于为难之地。此事,休要再提!”

  “陛下,臣有罪!”

  宁忠一听,立马跪了下来,说道:“陛下,是臣欠缺考虑了!”

  “……”

  盛平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提。

  这时,沉默许久的宁莞言终于开口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宁将军,但说无妨。”

  盛平帝点了点头,沉声答应。

  “陛下,刚才齐太师说的对,这次打退北疆重骑兵团要算首功的话,并非臣,也并非云骑卫的两万将士,而是秦亦!”

  “因为打退北疆重骑兵团的机枪是秦亦提供的祖传暗器,而无相阁的无相玄铁最终只打造了一百挺机枪和四万发子弹罢了,这些子弹若是弹无虚发的话,也只能射杀四万人!”

  “而且子弹如此珍贵,根本没有训练的可能,这无疑更增加了射击难度,所以四万发子弹能够射杀两万人,达到半数的命中率,已经非常难得了。”

  “北疆重骑兵团这次一共出动了十万余人,而且前后向素城发动了三波进攻,每次进攻人数都在三万左右,若是按照臣或者其他将军的想法,会在北疆重骑兵团发起第一波进攻时,直接把四万发子弹全部射出!”

  “而一旦如此,先不说四万发子弹能不能将三万北疆重骑兵团全部射杀,就算全部射杀,那剩下的七万多北疆重骑兵团再次攻打素城,城内的两万云骑卫怕是无论如何都挡不住的。”

  “好在,在北疆重骑兵团向素城发动第一波进攻的时候,秦亦便在城墙上指挥,并且他提前料定北疆重骑兵团不可能只发动第一波进攻,所以在第一次抵御北疆重骑兵团进攻之时,他只让一百将士拿出两万发子弹进行射击。”

  “而且在射击时机的选择上,也完全听取秦亦的安排,这才让两万发子弹发挥出了最大作用,射击伤害,以及从马背上跌落的摔伤,再加上马蹄脚踏的伤害,最终才让云骑卫以两万发子弹的代价全歼了北疆重骑兵团的第一波进攻!”

  “尔后第二波和第三波进攻也是如此,云骑卫听取秦亦的安排,如法炮制,才打退北疆重骑兵团!所以在这次战役中,秦亦功劳最大,若是陛下真要封赏,封赏秦亦即可!至于臣,不要封赏!”

  “……”

  ————

第503章 家被偷了

  宁莞言一席话说完,朝堂上安静无比。

  群臣闻言之后,也皆是动容。

  他们还是太小看宁莞言的魄力了,若是换成其他人,说什么都要为自己争取一下,毕竟国公可是一品大员,这是为人臣子的终极梦想!

  而且,说起来,宁莞言也确实当得起,刚才齐平章只说宁莞言年纪太小,官职升得太快太高,可是宁莞言每一次升职,都没有动用过关系,而完全是凭借她自己在战场上拼杀得来的。

  可以说,宁莞言完全配得上今天的官职,而且北疆重骑兵团大军压境,宁莞言在秦亦到达素城之前,只率领着两万云骑卫守卫素城,那个时候的她恐怕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单看这一点,怎么可以否认宁莞言立下的功劳呢?

  所以,他们又替宁莞言心酸,因为他们知道宁莞言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全宁忠的官位,若是盛平帝执意要封赏他她国公,那大概率会取销宁忠的国公之位,不能让一门两国公的情况出现。

  因此,宁莞言的选择除了慷慨,还很无奈。

  盛平帝犹豫片刻,开口道:“宁将军作为云骑卫主帅,怎么可能没有功劳?不过宁将军刚才说的很正确,首功确实是秦亦的,毕竟是秦亦为云骑卫提供了机枪,所以这次的最高封赏,朕是准备给秦亦的,至于宁将军——”

  “……”

  听到这里,宁莞言脸上露出了笑意。

  其实成为国公,她并没有想过,也对此没有太多追求,在遇到秦亦之前,她的想法就是在沙场上策马扬鞭,保家卫国。

  而自从她认识了秦亦,她突然有点厌恶沙场生活了,她现在只想回到京都,跟秦亦在一起,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就行。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因为,在打退北疆重骑兵团后,其他国家短时间内应该不敢再对大梁发动战争了,所以即使她不上战场也无妨。

  不过,真有一天发生战争,大梁还需要她上战场带兵拼杀,她也不会皱一下眉,这些都是刻在她骨子里的。

  而且宁莞言清楚,而且也一直期盼的是,盛平帝对秦亦的封赏——在素城的时候,秦亦早已为她画下了大饼,那就是两个正妻!

  宁莞言想成为秦亦的正妻,古月容也想,而且两个人几乎是势均力敌,古月容稍稍领先,这种情况下,宁莞言成为正妻的概率要比古月容小,所以秦亦若是通过这个机会跟盛平帝要两个正妻的封赏将是最完美的结局。

  本来秦亦的功劳就不小,现在宁莞言又主动放弃了封赏,而把这份功劳转嫁到秦亦身上,那无论秦亦提出何种要求,盛平帝恐怕都会想方设法的答应才行,这正合宁莞言的意。

  所以宁莞言不仅不伤心,反而有些窃喜。

  盛平帝拉了长音,随后道:“其实这次云骑卫打退北疆重骑兵团,臣满心欢喜,并且也做好了封赏宁将军为国公的打算,只不过,刚才经过齐太师这么一番诉说,朕觉得之前有些莽撞了。”

  “朕也仔细想了想,宁将军年轻有为,在二十一岁的年纪便是正二品的上将军,这在大梁乃至整个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将把二十一岁的宁将军提为国公,对宁将军来说,有些揠苗助长,并非好事,所以朕觉得齐太师说的言之有理,此事还要商议。”

  “……”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盛平帝不愧为一国君主,说话滴水不漏,他先是说自己本来打算封赏宁莞言为国公,这不会得罪宁家,甚至能让宁忠和宁莞言感动。

  紧接着,盛平帝便把此事否掉,而且还是以齐平章之名——那意思就是说,我本来想赏,可是齐平章不让赏,那就不赏了,到最后,宁家还要念着盛平帝的好,最后所有的不好,都是齐平章的。

  换言之,终究是齐平章担下了所有。

  这时,盛平帝又道:“宁将军,虽然无法将你封赏为国公,但是其他封赏,或者你有其他要求,都可以一并提出来!只要朕能办到的事情,自然都会答应你!”

  “……”

  有一个瞬间,宁莞言都想向盛平帝提“两个正妻”的要求了,不过最后她还是忍住了,毕竟哪有一个女子争取这个的?说出去恐怕会笑掉大牙,而且古月容也在朝堂上,若是自己提了,她会不会觉得自己知道争不过她,所以才请求盛平帝允许秦亦娶两个正妻的?

  所以,宁莞言最终还是摇了摇头道:“陛下连续提拔臣做了云骑卫上将军,臣已经万分感激,现在不敢再有其他奢求!”

  盛平帝却不答应,说道:“一码归一码,你这些年在云骑卫的付出,朕看在眼里,该赏还是要赏。”

首节 上一节 517/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下一篇: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