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62节

  “阿父,阿兄,可如果诸葛亮真的不来攻打我们大寨,刘禅难道不会因此将长安不克的罪责归咎于他?”

  他大兄司马师轻轻摇头:

  “诸葛亮不敢不来打,却也不会不惜代价来打。

  “装装样子给刘禅看,总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们与诸葛亮多少会有一战。

  “如此这般,长安不克之责,就与诸葛亮无关了。

  “而是赵云疏忽,把我们放到了渭水上游,却又不趁我们营寨未稳之时前来疏通粮道,最终导致了粮尽而走。”

  司马师言罢,司马懿略显满意地看着自己的长子。

  这小子不错。

  至于另一个,差强人意。

  …

  …

  次日。

  已经在芦苇荡西安营扎寨的汉军派出了一支辅兵,在宽阔只有百步上下的渭水上,搭建木桥,沟通南北。

  渭水越到下游,泥沙於积的问题也就越严重。

  尤其是长安户口十不存一,没了官方疏浚河道后,於积出了不少沙洲与滩涂。

  曹操当年与韩遂、马超战于潼关,占据了渭北,而韩遂马超则在渭南。

  曹操时不时派人偷渡,但由于下游黏土少而泥沙多,无法版筑营寨外围的土壁,总被马超的骑兵偷袭,损失惨重。

  最后娄圭献计,起沙为城,以水灌之,须臾成冰,坚如铁石,一夜之间曹军立墙百堵,最终在渭南站稳了跟脚。

  此地河畔泥沙没下游多,但河道九曲十八弯,河沙容易於留。

  河畔滩涂与河中沙洲收窄了河道,有几段河道甚至可以南北互相射箭。

  这些地方,就是最佳的建桥点了,下游的司马懿便是把桥建在了类似的地方。

  魏军显然没想到,自渭南而来的汉军竟也效仿起了大魏,想要通过木桥沟通南北,在渭水南北分别立起营寨。

  更没想到的是,自渭南而来的汉军,猝不及防把五丈塬的两千余骑全部调到了渭北。

  魏军骑兵虽多,也更精锐,但也更加分散。

  尤其是见到汉军自渭水南岸来袭后,魏军大部分骑兵都布置在了渭南,寻机袭扰。

  渭北则留了二三百骑,主要监视渭南汉军动向。

  于是当汉军两千余骑一大早突袭而来时,渭北隔河监视的二三百虎豹骑被打得猝不及防。

  只纠缠了两个回合,便直接丢下了几十具尸体落荒而逃。

  南岸的汉军迅速在渭水上修筑了几座木桥,沟通了南北两岸。

  魏延所部五千精锐部曲开始渡河,列阵以待。

  另五千辅卒,五千役夫将早就准备好的木材、辎重、粮草,通过木桥运至渭北,修筑营垒。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这效仿司马懿大军,分南北立寨的举动,瞬间激得司马懿军中诸将一阵喧哗。

  魏平亢奋不已:

  “骠骑将军!蜀寇这是效仿咱们的引蛇出洞之策啊!

  “依我看,不如趁他营寨立足未稳,直接派兵出去干他丫的!”

  州泰摇头反对:

  “骠骑将军昨日分析得果然不错。

  “那诸葛亮果然没有不惜代价来攻我营寨的决心,竟想靠引蛇出洞之策,勾引我军出战。

  “依我看,我们只需固守不战即可。”

第107章 不当乌龟

  “诸葛亮连个街亭都守不住,也配效我们诱敌深入,且让末将领兵五千出战,给他一个教训!”

  “这诸葛亮先前逡巡缓进,诒误军机,是其怯也!

  “如今却又效骠骑将军之策,分散兵力,南北立寨,示我以勇。

  “先怯后勇,何其荒悖!

  “我看,不过是料定我们也会像赵云一样固守营寨,当缩头乌龟,所以才如此猖狂,故作姿态!

  “骠骑将军,末将请战,定把蜀寇打到渭水里喂王八!”

  “骠骑将军,末将请战!”

  “骠骑将军,末将请战!”

  随着汉军突然抢占渭北,兵分南北,又以数千人列阵以待,司马懿将帐中群情激奋,纷纷请战。

  汉军新至,营寨立足未稳。

  与大魏军寨之间又一马平川,无险可依。

  正是集中优势兵力,将他分而歼之的最佳时机。

  当年曹操在关中战韩遂马超,强渡渭南立寨,就被马超袭扰得营不得立,为此死伤甚众,吃了很大苦头。

  所以说,众将并不是蠢,明知这是诱敌深入之策也要中计,反而是深知用兵之法。

  就跟没有人会放弃击敌半渡的机会一样,同样没有人愿意放过这个击破汉军的最佳时机。

  再说了,这自暴其短的诱敌深入之策,就与韩信背水一战一般,不是哪个猫猫狗狗都配用的。

  骠骑司马陈圭见群情激奋,又看骠骑将军沉默不言,当即出言让诸将冷静下来: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我大军如今立于不败之地,可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何要与诸葛亮死斗?

  “诸位莫要忘了,陛下给我们任务,是保住长安。”

  一众激奋的将校闻听此言,一下被噎住了,却不服气。

  陈圭说得确有道理,保住长安也是他们的任务,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确是上策。

  可现在问题是,谁甘心靠不战而屈人之兵来保住长安?

  “嗐!”魏平怒拍几案,一时杯盘狼藉。

  “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大魏坐拥九州,富有四海,那伪汉不过一隅之地,小国寡民!

  “结果让伪汉跑到我大魏地盘上撒野不说,连战连败也不说,现在蜀寇主动挑衅,送来战机,咱们还要当缩头乌龟,这他娘像什么话!

  “还不战而屈人之兵,天下人可不会说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

  “只会说咱大魏畏蜀如虎,不敢与蜀寇一战!

  “贼他娘窝囊!”

  魏平此言一出,帐中众将再次变得激愤不平,附和嚷嚷起来。

  “没错,蜀寇既然敢如此猖狂,不给他个教训,这长安就算保住了咱回去也脸上无光!”

  “……”众将议论纷纷。

  本来嘛,以大国敌小国,魏国众将在心理上天然是有优越感的,对蜀寇也向来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

  而如今这小小蜀寇却打到关中来了,还打赢了几仗,能不憋屈?

  更别提他们先前也输了一仗。

  周当忿忿出言:“骠骑将军昨日说得不错,诸葛亮确实没有不惜代价来攻营寨的决心。

  “而他既不来,我若继续龟缩在营寨不出,让他也立稳营寨,大魏如何还能一雪前耻?

  “倒不如趁此时机,以堂堂之阵与蜀寇来一场野战,教蜀寇认清他们的实力!

  “只有把他打败,打怕,打得不敢再来我大魏寇略,于我大魏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

  听周当此言说得有理,帐中众将又是高声附和起来。

  虽然说不出什么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道理,但军心士气这点是共通的。

  以如今态势,不跟蜀寇以堂堂之阵打一场野战,正面战场挫一挫蜀寇猖狂之气,天下人恐怕都要以为蜀军已经天下无敌了。

  这是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好了。”司马懿沉声出言。

首节 上一节 162/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