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24节
恰恰是二十年前,先帝三顾他于南阳草庐当中,咨以当世之事。
他最后答曰:
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今王师出于汉川。
百姓箪食壶浆相迎。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只遗恨…那个隆中草庐里抚掌击节的将军,还是没能见到他为之奋斗了半辈子的长安。
不觉两鬓霜。
犹见日重光。
老将军站在天子身后。
二十年前,当阳长坂那个襁褓中的婴孩,到了今日,已长成了如此高大模样。
先帝汉中王纛,被迎上城墙。
先帝天子龙纛,亦矗立城楼上。
须臾。
天子金吾纛前移。
天子亦前移。
老将军风沙入眼。
忽生一种使命完成之感。
道旁。
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为首一白发老叟流涕而言:
“自曹操自封魏公,曹丕篡汉,我等以为再无汉家天日!
“不意今日有幸迎大汉天子及文武百官归于故都,乃知大汉当兴,国祚绵长!”
“大汉当兴!”
“国祚绵长!”
天子在门前驻足片刻,以手轻抚朱漆大门上,尘埃落下,留下一个清晰的手印。
有汉以来四百余载,不知几多帝王将相由此门踏入长安城中,或许高祖文景、孝武孝宣,光武献帝,都曾摸过这扇门也未可知。
踏步前出。
入得其中。
古朴的气息迎面扑来。
——“当!”
一声嘹亮清脆的钟声,于此刻在长安上空回荡。
刘禅仰头循声望去,当目光触及悬于百尺钟楼上那顶由孝武皇帝所铸的青铜巨钟时,忽然一愣。
如果他记得不错,他自成都皇宫榻上醒来那日,是二月廿一,而今日是五月廿一,刚好三月。
——
《临江仙·怀赵子龙还帝旧都》
当阳烽火惊战马,银枪破阵如风。单骑护主建奇功。青釭犹带血,虎胆显英雄。
二十年来征雁过,襁褓已立雄风。炎劉王纛遍关中。鬓霜犹未悔,还见日升东。
第145章 车骑,骠骑
秦章台。
未央宫。
天子车驾缓缓驶入。
丞相副车紧随其后。
身着玄服,戴二梁进贤冠的董允、郭攸之、陈震,及戴一梁进贤冠的陈祗、李遗等数十文臣在右。
赤服鹖冠的镇东将军赵云,镇北将军魏延,领军将军吴班,荡寇将军陈式,及关兴、赵统、姜维、傅佥等数十武臣在左。
当御辇碾过朱雀阙下的辙痕,来到秦章台未央殿前。
随驾的汉家文武望着前殿历经四百载风雨仍巍然矗立的夯土台基,望着被岁月与古人足迹磨得光可鉴人的青石台阶,一种磅礴豪迈的情绪便油然生发。
负责驭马的龙骧郎将一身衮冕法服的天子从车驾上扶下。
天子并未直接入殿,而是返身从龙骧郎手中挽住刚刚下车的丞相,与丞相联袂入殿。
殿门前,近日为了给北伐文武调整朝会班次,而忙得昏天黑地不可开交的常侍们将诸文武一一指引入殿。
诸文武按着指定的班位站好。
新近归附,尚不知礼节的戎狄首领如杨条、杨千万、雷泽等人今日甚至仍身着夷狄之服,也在常侍们的指引下入得殿中。
不论这些戎狄平日里如何粗蛮,真正入得这间气势恢宏的古朴大殿,又得以与衣冠上国的文武同列,一个个也是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破坏了此间威严肃穆的气氛。
而事实上,一众受先帝殊遇厚恩的汉家文武何尝不是如此?
这座长安城,这座未央宫,对于从未见过长安,从未见过未央宫,只能在故纸堆里一睹汉家故地风采的他们而言,赫然是圣地一般。
大汉天子还于旧都,重升故殿,其意义当然重大非凡。
但于他们这些有幸随驾入旧都,有幸随驾重升故殿的臣子而言,也必是足以在余生反复回味的浓墨重彩之刻了。
非但如此,时至今日,一众北伐有功的武臣们已是忐忑激动了起来。
毕竟…关中氐定,西京克复,天子还于旧都,升于故殿,此次北伐便彻底进入了尾声。
而这尾声最重要的一声,难道不当是论功行赏吗?
果然,在一番繁文缛节之后,作为中朝官之首的侍中董允,从天子常侍手中玉盘接过圣旨,捧旨行至一众外朝文武班前,肃容高呼:
“镇东将军赵云!”
赤服鹖冠的老将军当即出列,下拜俯首。
“朕惟天命在汉,必资虎臣。当社稷倾危之际,赖有忠勇之士,奋武以卫疆宇。
“镇东将军赵云,昔从先帝于草创,功积既著。当阳之役,义贯金石,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勇,济於危险。
“今随朕躬于北伐,谷口之战,斜谷之役,以寡击众,摧破魏军,斩曹真于斜谷,破张郃于陈仓,及至新丰之役,身冒矢石,陷阵摧锋,遂使王师克捷,旧都光复。
“今进卿为车骑将军,假节钺,封当阳侯,赐银甲一副、御马二匹、玉带一围,以彰殊勋。”
董允言罢,殿中文武无有不惊,又无有不为赵老将军欣喜者。
而一众有战功傍身的武臣闻得此旨,更是既惊且喜,不能自已。
须知,大汉之制,四镇将军之上,尚有四方将军。
进一步则有四镇大将军,四方大将军。
再往上才是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与大将军,乃至武臣之极的大司马。
此前朝野上下皆在揣测,以镇东将军此番战功,论功行赏时断不会仅升一等为四方将军。
连升二等,擢升为镇东大将军,也不足够。
所以连升三等,为四方大将军的可能性更大。
而在四方大将军的名号中,尤以先帝曾任的“左将军”加一等的左大将军号,最为朝野诸臣看好。
先帝曾担任过的将军号,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至于连升四等,擢升为卫将军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毕竟……克复西京、还于旧都之功,已是旷世奇勋。
比这更大的功勋,恐怕唯有将来天下一统之战了。
可如今,赵镇东竟直接跃过四方将军,四镇四方大将军与卫将军,连升五等为大汉车骑!
这不得不令众臣惊叹,又不得不令一众有军功伴身的武臣遐想连篇。
毕竟赵镇东连升五等,大概能说明天子确实打算对还于旧都的功业大赏特赏吧?!
还有封侯也不得不论,镇东将军先前乃是永昌亭侯,现在竟直接跃过乡侯,被封为当阳县侯…
倘将来当阳侯再立奇勋,将以何侯封之?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武臣都想到了天子那日解杨仪、魏延之争时说过的“公侯之爵”。
以如今赵车骑受封当阳县侯的越级赏格观之,天子封“公”之语,当真不是虚言啊!
至于“当阳”遥封,自不必提,正是赵老将军当年护持天子,于万军当中七进七出之所!
新任大汉车骑从侍中董允手中接过圣旨,退至一旁。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