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25节

  与此同时,董允又从常侍手中接过一封圣旨。

  还不等董允发言,班次仅在赵云之下的魏延便已意动。

  毕竟封功赐爵不以丞相为先,而以赵云为始,那么丞相的封赏必然是留到最后,接下来毫无疑问,该论到他魏延了。

  然而不然。

  刚刚拿到圣旨,也以为接下来第二人当是魏延的董侍中先是一愣。

  其后目光越过赵云,越过魏延、吴班、陈式…最后投至大殿最外围。

  “安定太守杨条!”其人大呼。

  未央殿外围,安定羌王杨条整个人猛的一滞,不敢置信。

  而其人身周的杨千万、姚柯回、吕简、雷泽等一众羌氐酋豪亦是惊骇不能,片刻后不顾所谓礼节,在大殿中小声议论了起来。

  杨条出列。

  董允宣旨:

  “朕承天命……今有安定诸羌豪酋杨条,素秉忠义,慕我汉德,首率义兵,复夺街亭。

  “自街亭以来,输诚效顺,从师征伐,戮力同心,共剪国贼,朕甚嘉之。

  “今赐归义侯,佩金印紫绶,领安定太守如故,另赐锦缎百匹,良马十乘,雕弓一副,宝刀一口,以彰殊勋!”

  “谢陛下隆恩!”羌王杨条颤声出言,从常侍手中接过圣旨后退回了一众羌氐酋豪当中。

  杨千万、姚柯回等羌氐围上前来欲看杨条圣旨,杨条收起不允,眼神剧颤。

  而殿中文武尽惊。

  都知杨条此次北伐有功,也知天子素有弥合胡汉之心。

  却没想到赵车骑之下第二个受封的竟是杨条,再联想到先前陛下与杨条指渭水立誓之举,陛下招抚诸夷的决心可见一斑。

  待杨条退下,董允再度宣旨。

  此次仍不是魏延,却也不是杨条身周一众羌氐,而是随丞相北伐的领军将军吴班。

  拜镇北将军。(四镇>四征)

  殿中产生小小的骚动,许多人目光都朝赵车骑班次之下的魏延看去。

  毕竟镇北将军魏延到现在都还没被提及,而他的将军号却是已经被封了出去。

  吴班乃是太后族兄,与吴懿一般地位超然。而吴懿主动留守天水,未能参与关中之战立功,天子自然要给吴氏兄弟一个交代。

  原封安乐亭侯,改赐浚仪乡侯。

  自昭烈绍继汉统以来,大汉封侯俱是虚封,并无食邑,这位新任镇北将军出身陈留浚仪,以祖籍封侯,就跟未得长安而遥封司隶校尉一般,以起激励之效。

  殄寇将军陈式,累前后功,拜征西将军,赐爵阳武亭侯。

  丞相北伐时戍守列柳,之后受命回汉中提防上庸三郡的高翔,拜征东将军,赐爵玄亭侯。

  接下来是随天子北伐的扬武将军邓芝,累前后功,拜先时赵云所领镇东将军,封定远亭侯。

  同样随天子一并北伐,屡立战功的右中郎将宗预,累前后功,迁平东将军,赐爵安众亭侯。

  辅汉将军孟琰拜征南将军,赐爵朱提亭侯。

  “……”

  “……”

  “雷泽!”十几个名字后,董允再次喊出一个羌氐之名。

  “阴平氐族,汉中之役既随先帝共御曹贼,此役又从王师讨逆,氐酋雷定为国死命,忠勇可嘉,追封白水亭侯,其子雷泽袭父爵!”

  雷泽领旨谢恩。

  杨千万、姚柯回、吕简、苻健等一众羌氐,及姜维、上官雝、李雍陇右汉豪,因率众归义,响应北伐,尽封关内侯。

  关内侯乃是二十等爵中第十九等,比二十等的列侯差一等,在曹魏那边早烂大街了,但在大汉这边,还是比较值钱的。

  董允又拿到一封圣旨,展开又再度一滞,宣道:“丞相武乡侯!”

  殿中文武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封不提及受封之人名讳的圣旨。

  “惟君体资文武,明叡笃诚。

  “受遗讬孤,匡辅朕躬。

  “继绝兴微,志存靖乱。

  “爰整六师,引军北伐。

  “关中克复,还帝西京。

  “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建殊勋於炎汉,参伊周之巨勋!

  “赐爵武功县公。

  “一赐金车大辂。

  “二赐衮冕之服。

  “三赐虎贲三百。

  “四赐乐悬。

  “五赐斧钺。

  “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殿中众臣这下彻底沸腾了。

  大汉第一个县公!

  天子所赐五物,乃是九锡备物!

  所谓五命之锡!

  丞相当即上前辞让:

  “谢陛下隆恩,然臣不敢受赐!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在臣授任无方。

  “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臣不敢受陛下县公之爵,五命之赐,请自贬一等,以督臣咎!”

  久未发声的天子此时终于出言:

  “不许。

  “街亭之失不致大败,损于国,丞相之功,朕不敢忘。”

  丞相再辞。

  天子不许。

  丞相再辞。

  天子再不许。

  丞相面有难色,受旨而退。

  而到了此时,常侍的漆盘当中已经没有圣旨了。

  殿中无心之人以为封赏已毕,而有心之人却是尽将目光扫向魏延。

  而魏延自己亦是惴惴难安。

  按理说他当跟在赵云之后,又按理说丞相如果不是第一个受封,那么便是最后一个受封。

  现在丞相封赏已定,而天子常侍手中漆盘已无圣旨。

  就在殿中众臣各有心思之时,只见御座上的天子将手伸入袖中。

  众人定睛一看,不是一封圣旨,又是何物?!

  常侍上前接过,递给董允。

  与此同时,殿中所有文武无一例外,目光全都放在了班次位于赵云之下的魏延身上。

  而所有人的神色也都变得古怪起来,包括魏延自己,一瞬间,他终于想到了先帝当年拔他为汉中督使得一军尽惊那日。

  内朝文官之首董侍中摊开圣旨,毫不迟疑地喊出了所有人意料之中的那个名字:“魏延!”

  赵云班次之下,大汉军中第三号人物,几乎颤抖着出列。

  “功之懋赏,彰于忠勇。镇北将军、领凉州刺史魏延,秉性刚毅,悍勇骁果,临阵摧锋,所向无前。

  “北伐以来,屡建殊勋,新丰一役,尤著巨功。

  “当两军对垒之际,延统中军精锐,奋威突阵,斩将搴旗,所部斩俘最众,力挫魏寇凶锋。

  “虽其长子昌身陷重围,亦不以私废公,督率将士,戮力向前,为朕破贼护驾,忠勇贯于三军,节义凛于日月。”

  言至此处,董允停了片刻,方才继续严肃出声。“赐爵南郑侯,迁骠骑将军!”

  一时之间,众皆哗然。

首节 上一节 225/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