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279节

“不能!他们只是T-34的升级产品,正面装甲加厚到75mm/55度,炮塔正面有90mm,火炮不变。”朱可夫想了想,下了个结论,“对付虎式是不行的,不过可以压倒4号h。”

“那顶什么用?”罗科索夫斯基两手一摊,不满地说道,“有足够的T-34我一样能对付4号,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虎式,这玩意太难对付了。另外,这次损失的坦克当中有一半是轻型坦克,他们很不经打。”

“后方轻型坦克已全部停产,今后来的都会是T-34或T-43,至于能对付虎式的坦克我也很想要,可惜现在真没有,不仅我们没有,英国、美国同样没有,他们照样很苦恼。”朱可夫无奈地说,“我从大本营预备队抽了近卫重型坦克第11旅给秋列涅夫同志,装备了整整60辆崭新的KV-3坦克,结果全报销在外高加索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德国人坦克越来越多,性能偏偏都不差,而且拿了中东以后现在连油都不缺了。”罗科索夫斯基无奈地叹气,小声问道,“巴库丢了斯大林同志没发火?我看秋列涅夫同志……”

朱可夫瞪起眼睛:“这怎么可能?但发火顶什么用?仗还得接着打下去。再说,外高加索失守难道是秋列涅夫同志一个人的责任?”

“这个……您看……我觉得……是不是……”罗科索夫斯基吞吞吐吐地开了口,结果说了半天没扯到主题上。

“直说吧。”朱可夫叹了口气,“你我之间有什么话不能坦诚交流呢?当初我交给你那么困难的任务都完成了,我相信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你不会如此为难。”

莫斯科保卫战时,罗科索夫斯基奉朱可夫之命率第16集团军拼死防御沃洛克拉姆斯一带,他手头几乎没什么坦克,但还是顽强地完成了阻击任务。现在朱可夫旧话重提,显然不会难为罗科索夫斯基。后者感激地看了朱可夫一眼,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总算是平静了一些,他现在生怕对方上来就找自己的麻烦,有这句话打底,后面的话就好说了。

“趁德国人包围圈还未形成,我能不能先率部撤退?”罗科索夫斯基沉默了半天,最后下定了决心,挤出了这一句。

第120章 高加索(7)

对罗科索夫斯基突然提出的撤退请求,朱可夫并未发火,只平静地问道:“您想撤到哪?能撤出多少部队来?”

“过顿河,往斯大林格勒撤退,3个集团军至少能撤出一个来。”罗科索夫斯基想了想,“如果可以,我打算把63集团军撤出来,该集团军相对战斗力强一些,保留下来更有价值。”

朱可夫没直接表态说好还是不好,反而问了其他话题:“您觉得德国人会趁机度过顿河河曲部向斯大林格勒进攻么?”

如果是以前,罗科索夫斯基一定会要不犹豫地说是,但经历过去年9、10月份德军明明占据优势却突然大踏步撤退的场景,他迟疑地回答道:“这不一定,取决于希特勒和曼施坦因怎么想。您看,半年前德国人就打过了顿河,最后不是又重新退回去了么?”

“这次他们还会退回去?”

“有一定可能,取决于我们施加给德国人的压力有多少。如果我们在各方面给与南方集团军群足够压力,曼施坦因未必会孤军深入直冲斯大林格勒,但如果我们没法给予这种压力,敌人就可能冲过来,毕竟他们目前占着上风。”罗科索夫斯基补充解释道,“要遏制敌人向斯大林格勒进攻其实也不是特别难,关键是两翼一定要压住敌人,如果德国人左路的霍特集群和右路的克莱斯特集群都打不动,只有中路曼施坦因集群能越过顿河,那其实就变成孤军突进,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突出部,我们可以调集兵力、从容地对付敌人。但您看看现在,布良斯克和西南方面军的部队明明比霍特要多,却一个劲地抱怨遭到敌人猛烈进攻,叶廖缅科和秋列涅夫同志加起来的兵力也比克莱斯特多,他们又说抽不开身——等于只有我一个人对付曼施坦因,我哪有这么大的的力量和本事?”

罗科索夫斯基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朱可夫听懂了对方的抱怨——他在暗示其余四个方面军未使出全力来帮他解围而让他承受了过多的敌军,后者的眉头一开始是紧皱的,后来却缓缓松弛开来,甚至于偶尔还点头附和两下。

罗科索夫斯基大大松了口气:朱可夫同志听进去就好,他不想推卸责任,他只觉得明明最开始约定三个方面军共同压制曼施坦因,现在却让他一个方面军承受德国人的全部攻势,这个压力实在太大,如果为此要追究责任、处分自己更觉得不太公平。

但朱可夫下一句话就让他傻了眼:“你说,如果我给德国人营造两翼无忧、中路阻力不强的局面,曼施坦因会不会真去进攻斯大林格勒?”

“这……”罗科索夫斯基傻眼了:好好地在说撤退与阻击的事,怎么话题一下子跳到这上面去了?但看着朱可夫征询的目光,他又不能不加以表态,最后只好吞吞吐吐地回答道:“这可不一定,如果是我,会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毕竟我们在斯大林格勒的防御力量不强,但自从去年德国人在占据极大优势的情况下退回顿河,思路就变得很古怪、令人难以捉摸,我有点儿跟不上也想不明白他们的套路。”

“您倒是很坦诚,不止你想不明白,我也想不明白。”朱可夫叹了口气,“但现在有点明白了——德国人不是要占据这里或那里,他们甚至对占领巴库兴趣不大。”

“这不可能!”罗科索夫斯基质疑的话脱口而出,“鬼才相信这句话,德国人做梦都想要我们的石油,不然去年夏天他们发动‘蓝色行动’干什么,目标直指高加索干什么?没有油,德国人的飞机和坦克全是一堆废铁!”

“真的!如果他们要巴库,就不是前几天这样慢吞吞进攻,而应该以最快速度抢占下来,哪怕为此多付出一些代价。”

“不是说在巴库守军投降前,那里就全被我们炸光了么?”

“德国人速度够快的话,其实还能留一点下来。”

罗科索夫斯基惊讶地张大了嘴,忽然感觉自己脑子不够用了:朱可夫同志在想什么?嫌德国人打得不够快?莫非他和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一样是潜伏着的德国间谍?等等,我究竟在胡思乱想些什么?朱可夫同志怎么可能是间谍!而且,作为一个在大清洗时代三次死里逃生的幸运儿,罗科索夫斯基对图哈切夫斯基的罪名一点都不相信。他在考虑难道朱可夫同志有别的想法?……莫非?

不过短短几秒钟,他的脑海里像翻江倒海一般闪过无数场景,最后他聪明的一句话也没说出口,只深深吸了口气,顺着朱可夫的话简单问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他们拿下了中东,那里有储藏很大、埋藏非常浅的大油田,德国人正调集全欧洲石油工业的力量在准备开发,所有排得上号的石油公司和勘探队都在里面,包括了德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比利时人、荷兰人等等,那地方的油井只要打个几百米就可以源源不断产油,比费尽心机修复巴库油田来要好得多甚至快得多,而且还安全。目前我们距离罗马尼亚的普罗什蒂那油田大约是1200多公里,轰炸机要去破坏比较费劲,距离中东油田超过2000公里,几乎不可能有威胁。而巴库才多远,不到300公里,我明天就能派飞机去炸!”

罗科索夫斯基一直在前线统兵作战,对国际局势特别是和苏联无关的国际局势了解不多,远远比不上坐镇中枢的朱可夫,他问道:“德国人在中东找到大油田了?”

“其实不是德国人,是英国人找到的,他们发现过几个浅藏油田的所在区块,只因为战前对石油需求不大,资本家害怕冲击市场价格而没去开采,结果现在全便宜了德国人。科威特人匍匐在德国人脚下,心甘情愿地当了保护国;沙特被德国用武力拆解成内志王国和一堆酋长国,连伊拉克都分了一块地盘,现在铁心跟着德国人走……”朱可夫介绍道,“德国人在伊朗、伊拉克几个大油田一边恢复生产,加大采油规模,一边建设输油管道,准备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原油输送回国。您知道谁在担当苦工?”

“谁?”

“波兰人、犹太人,还有我们的同志。”朱可夫痛心疾首地说,“伊朗人和伊拉克人是德国人的帮凶,他们担任了监工和警卫部队,哦,现在还要加上土耳其人。”

“里面还有我们的同志?”

“战俘——那些属于俄罗斯族且不肯加入伪军的战俘。”

虽然罗科索夫斯基是波兰人,不过他并未因波兰人担当苦工流露出多少愤慨——这是天经地义的,俄国要是占领了敌国土地肯定也是如此,至于战俘,要不是他们不肯在战场上拼尽全力,怎么会当俘虏?现在这下场根本不值得同情!所以只略微惊愕了一下便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我们在法国工人阶级中有同情者,有个工程师预计中东原油产量会持续攀升——该地区本年度能提供给德国的石油大约是1000-1500万吨,明年大约是2000-2500万吨,第三年预计能超过3000万吨,第四年也许可以达到4000万吨。”

“4年后呢?”

“4年后?”朱可夫露出苦涩的笑容,“您认为4年后还打仗么?”

罗科索夫斯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再说巴库这件事——德国人未来石油基本够用了,占领巴库不是为了抢占石油,唯一目的是要掐断我们的石油供应。本来我们一年有3000多万吨石油,德国只有1000多万吨,现在地位反过来了,变成我们只有1000多万吨,而德国会达到甚至超过3000万吨。随着时间推移,这差距会越来越大。”朱可夫叹了口气,“我们很多同志还没意识到这一点,根本就不懂得到时候缺油会比缺坦克还可怕的道理。”

“如果这样考虑的话,我判断德国人冲向斯大林格勒的可能性很大,那里不仅是顿河-伏尔加流域的核心枢纽,还是一系列国防产业的聚集地,更是伏尔加-乌拉尔油田区(第二巴库)的门户。”罗科索夫斯基哭丧着脸,“如果德国人打下斯大林格勒又冲进了第二巴库,那我们真要没油用了。”

“光这还不够。德国人对维持目前的战线基本感到满足。”朱可夫摇着头,“情报员前不久刚刚获取了有关信息,你想不想听?”

“当然。”

“德国人的战争指导思想在1943年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固守现有防线并打出高交换比!该命令并不是绝密的,已发布到集团军甚至师一级,希特勒明确要求没把握打出1:4以上交换比的战役宁可不打。”

“什么?”罗科索夫斯基听后大吃一惊,“这什么意思?战术不是为战略服务的么?这算什么战术?敌人的战略目标呢?哪怕有个阶段性目标也好。”
首节 上一节 279/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