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第357节
有一点他非常确信,虽然艾森豪威尔、巴顿等高级将领能否重新再获启用不得而知,但最起码这个打击对他们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说不定是终身难以逾越的大山——这意味着美军在地面战争第一次与德军交手中吃了败仗,不是小挫,是惨败!在霍夫曼眼里,战役价值不能光看消灭人员或缴获数量,就内罗毕包围圈的实力而言,放在东线也就是一周的战果,连集团军规模都够不上,但对美国人而言,这种失败值得他们回味很久。更致命的是,由于最后撤退时的“不公”安排,德国很快就会掌握大量的舆论炮弹——那些争先恐后投降的美军官兵在未来就是最好的“和平演变”吹鼓手,霍夫曼对此非常有信心。
所以,与其说这种胜利是军事上的,还不如说是政治上的。
“回电海因茨,对他取得的胜利表示隆重祝贺,希望他再接再厉拿下赞比亚,这样我们在非洲的布局就接近完美了,也有利于推动下一步行动开展。”
达尔格斯点点头,然后不解地问道:“元首,您真会推动《赞比亚方案》?”
“你有不同看法?”
“不,我没有,我只是觉得有些便宜了犹太人。”
“连你都觉得便宜了犹太人,这件事说明是大有可为的。”霍夫曼笑了,“如果我从撒哈拉沙漠划一块地出来,你大概觉得不便宜了吧?”
“这个……”
所谓《赞比亚方案》其实是一揽子政治解决方案:一方面赞比亚领土会分割一部分给比属刚果,然后可以解决乌干达地位与拉法国下水的问题;另一方面,赞比亚是霍夫曼准备用于解决犹太人问题“最终方案”的选择地,该选择地与最初设想的《马达加斯加方案》相比,霍夫曼认为已占了便宜——马达加斯加明显比赞比亚更好,他已不舍得放出来了。
根据设想:所有德国境内的犹太人在完成三年苦役后,会面临最终后续去处安排问题,数量可能高达600-800万,他不想用集中营和毒气室进行“最终解决”,那样代价太过于沉重,也不能继续让他们留在德国,那会成为新的不安定因素,他准备让这些犹太人在赞比亚建国。现在中东全都是亲德的阿拉伯国家,如果犹太人还在巴勒斯坦建国,将来一定会成为美国人安插在中东的刺头,从犹太国历史上爆发的战斗力来看,除非德国亲自下场,一般中东国家是打不过的,这对未来“石油马克”(或石油欧元)构成了重大威胁,他不能不事先预防。因此巴勒斯坦决不能让犹太人建国。
安排一块土地给犹太人建国也不能挑太差、太恶劣的地方,那样根本养不活太多人,同样也不会获得犹太民族认可,赞比亚的区位地理、资源环境和气候条件都还算比较合理——起码比巴勒斯坦那鬼地方要好,如果真的选了撒哈拉沙漠,只怕犹太人会不屑一顾。根据方案设计,赞比亚享誉世界的铜矿、钴矿、农田到时候可成为犹太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对被剥夺了财产的德国犹太人一种经济补偿——那些被剥夺的犹太人财产要么已分配,要么已消耗和使用完毕,根本别指望重新发还援助。到时候这些矿产和土地全部可以进行股份化改造,给每个犹太人一份就行。犹太人有的是银行家,这一点不用德国人操心。
更重要的是,他还给犹太人安排了隐含福利——赞比亚南方是罗得西亚,一大块英国殖民地,犹太民族只要在赞比亚立稳脚跟就绝不会放弃扩张,人口少且土地多的罗得西亚会首当其冲,罗得西亚再往南就是南非,因此犹太人绝不可能与大英帝国和平相处,鉴于犹太人在美国有庞大势力,这对破坏英美特殊关系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也为战后德美之间的力量平衡加一些保险。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已秘密派出牛赖特、魏茨泽克等资深外交官与犹太复国组织接洽——这种隐秘而敏感的事不适合让里宾特洛普这种大嘴巴去干,对方果然也很感兴趣。对犹太人来说,建国是第一位的,对付德国是第二位的,如果元首真愿意在胜利之余划一块不算太差的地盘给犹太人建国,同时最初还能提供一些安全保证,他们也不是不能和德意志和解,钱财的事一切都好商量,甚至再拿出一笔来支持德国也可以。
在德国停掉集中营并搞了犹太人出口项目后,复国组织上下对元首的恶感没最初那么强烈了,其实他们更知道本民族的特性——这种贪婪的个性在过去上千年中招来了无数次白眼和报复。他们敏感地认为,德国的举动是元首重大政策调整的先兆,意味着犹太人最痛苦的阶段基本就要过去了——德国先是停止了对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等占领区中犹太人的迫害,然后又用服苦役代替集中营的方式减轻了对德国国内犹太人的迫害程度。
抛开意识形态与民族感情的纠葛,复国组织的头头其实很容易就看明白元首不遗余力对付犹太人的动机:挑选一个族裔树立标靶,然后就可以将德国人民更好地团结在一起;没收犹太资产为德国扩军备战和收买工业巨头提供了经济保证。这一切都是成熟政治家的套路,犹太人老早就从上千年的欧洲排犹历史中总结出来了,无非他们没料到德国人和党卫军会干得这么激进,《赞比亚方案》是在目前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算是开始了向正常关系的回归。
对元首提出的新设想,国社党大多数高层都是支持的,只有希姆莱有些不同意见,主要觉得还不够解气,但霍夫曼相信他是能够被说服的——德国要想在战后成为世界领袖,就不能在犹太问题上有重大污点与包袱,现在已过了18世纪种族灭绝的时代了。不管德意志民族降落能不能和犹太民族成为朋友,起码不要有解不开的死结,赞比亚和独立建国就是德国给犹太民族的和解礼物。这样对安定东方边疆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如果德国与犹太民族都能最终和解,那与斯拉夫民族之间就更不在话下。
同时,这个建国方案会得到阿拉伯人的绝对拥护。一战后期,英国为争取犹太人的支持与资金,授权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声称“要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这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陆陆续续有50多万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但这立即就加剧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阿拉伯人与英帝国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这次德国进入中东深受阿拉伯人欢迎,不仅因为德国与英国不共戴天,更因为德国是头号反犹国家,在这些国家眼里,与德国合作等于一下子可达成两个目标。
欧洲联盟(政治)、集体安全(军事)和石油马克(经济)是霍夫曼力求确立德国世界地位的三根支柱,随便哪一根都不可缺少,阿拉伯人会是重要一环。
而且霍夫曼相信这个方案制定后还会提高目前服苦役的犹太人积极性,他们目前在浑浑噩噩中度日,一旦给了他们希望,坚忍不拔的犹太民族一定会努力取得突破,对战争也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身为穿越者的霍夫曼比所有人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实际上,德国目前是有犹太警察编制的,他们通常负责各占领区的治安,其工作的效率、强度和奉献精神都堪称楷模,够得上高等级的盖世太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口口声声要对犹太人最终解决,但其实连犹太警察都舍不得裁撤,甚至还准备大力发展。
霍夫曼笑笑:“东方会议确定了俄国各民族独立建国、集体土地重新分配的原则,德国不要求任何领土,当初也有人说我便宜了那些斯拉夫人,现在你们再回过头看看,这些国家对我们的拥护和配合程度究竟如何?光在俄国前线全心全意为我们打仗的士兵就高达50多万,还有源源不断的志愿兵报名,这还不包括他们输送的各类物资,甚至于游击队和非治安区的情况也大大好转了。如果我们能将战线稳定下来,让这些东方国家的人民享受一个自由、富足的秋收,能过上一段安定太平的日子,我想就是斯大林再多500万军队,也休想再回到以前的状态。”
达尔格斯点点头,表示懂了。
“给外交部发报,如果他们与犹太组织能达成一致,我提议在6月底完整地公布方案。”霍夫曼踌躇满志,“很多时候,政治协商比武力更能解决问题……”
第224章 城堡(1)
傍晚时分,霍夫曼在凯特尔的陪同下抵达了设在斯摩棱斯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受到了莫德尔等人的热烈欢迎,除该司令部重要将领外,魏克斯、约德尔、蔡茨勒等人早已在这里就位。
斯摩棱斯克的位置十分接近前线,特别是在去年秋季主动放弃勒热夫突出部后,距前线只有大约200公里,也就是坦克机群5-6天的冲击距离,中央集团军群有一段时间曾将司令部设在明斯克,但莫德尔上任后,立即就将司令部位置前移至斯摩棱斯克——他的勇气可见一斑;魏克斯的东方集团军群编成后原本将指挥部设在基辅,因为这次战役要配合中央集团军群作战,他同样把指挥部带到了斯摩棱斯克,因此一下子涌进两个指挥部的人马,场面似乎有点儿拥挤。
霍夫曼对此倒是无所谓,在乌克兰文尼察大本营关门后,各集团军群指挥部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了提高,蔡茨勒自己的指挥部放在了明斯克,不过一旦有重要战事开展时,他基本都会扑在主力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最近半年多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设在罗斯托夫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
说起来很惭愧,身为陆军总司令的霍夫曼已很久没有造访中央集团军群了,就连莫德尔本人,在其升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后,霍夫曼也没见过。不过这不影响元首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大家反而觉得现在这样更轻松自如,更能减少来自政治上的阻力与不切实际的要求,整个作战指挥体系更为流畅。
看着人群中跃跃欲试的莫德尔,霍夫曼很满意,他喜欢这种朝气蓬勃的新生代,不喜欢容克军官们的温吞水——像魏克斯、龙德施泰德这样的老派军官他总觉得似乎总有种隔膜在里面,不过老帅有老帅的好处,他们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比较得力,而且深厚的资历也让人十分尊重。所以霍夫曼把龙德施泰德摆在了西线陆军位置的基础上,让魏克斯元帅担任了由大量东方国家部队组成的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然后让莫德尔接替了魏克斯原来的位置。
实际上,将莫德尔提拔为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的任命是有很大阻力的——这任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时间,莫德尔此时在资历上非常稚嫩的——1938年他还是个上校!在人群中完全属于小字辈,别说与龙德施泰德、魏克斯这样的军中宿将没法相提并论,比起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霍特等将领的资历也完全没法看,甚至他晋升第9集团军司令官的时间还很晚,当初排在莫德尔前面有资格接手这个集团军的将领超过了15人,但最终是莫德尔拔得头筹,结果过了半年多他又一跃成为集团军群司令官。
如果不懂什么叫火箭式提拔,看看莫德尔的晋升资历就可以看到了,如果硬要在陆军中找一个能相提并论的将领,那就只有蔡茨勒,后者晋升少将比莫德尔还晚。
不过霍夫曼没有被这种意见所左右,他在发布任命时解释了原因:“现在中央集团军群的目标不是进攻,是防守!我认为,就莫德尔将军表现出来的勇气、决心和以往战绩来看,我认为他可以挑起防御重任。”
这一点大家倒没有疑问,因为德国国防军一贯以来的主导思想就是进攻,闪电战、装甲集群等战术都是为进攻而生,论进攻能力,一批人抢着做第一,古德里安、霍特、克莱斯特都是赫赫有名的闪电战急先锋;但论突出的防御能力,除了戈特哈德-海因里希似乎就只有莫德尔了,而前者对党的态度一直很不积极,再加上毫不掩饰的宗教信仰,属于被控制使用人群。即便霍夫曼本人对海因里希没有成见,自他以下的四巨头都是有想法的,如果非要在两人中做出选择,党内一边倒地力挺莫德尔,就连蔡茨勒本人也认为莫德尔更合适些。
莫德尔的司令官职位就这样稳定了下来。不过军队资历向来还是很重要的,既然莫德尔的位置要保住,霍夫曼便在其他地方进行了调整:由于南线兵力集中,霍特集群、克莱斯特集群在指挥上统一归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但级别定在集团军群一级,等于也变相晋升了霍特和克莱斯特的职位;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虽然只挂着集团军司令官的头衔,但因两人都得到了元帅节杖再加他们负责的战略方向都算是独当一面、直接对总参谋部负责,因此也被定为集团军群级指挥官;同样归属于该级别的还有西线陆军司令官龙德施泰德元帅和后备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
在陆军总司令之下,级别相当于集团军群级司令官的实权指挥人员一共达到了8人,再加上蔡茨勒,基本就构成了核心班底。说起来,陆军的编制与人事制度是有特殊之处的——海空军都有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唯独陆军没有副司令。不是不能设副司令,而是总参谋部在陆军传统中地位很高,要不是霍夫曼自己兼任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在勃劳希契时代,总参谋长哈尔德甚至可与总司令分庭抗礼。
鉴于蔡茨勒资历较浅,霍夫曼一直在思考设立陆军副司令,他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对象是曼施坦因,认为唯独只有他配得上“司令官中司令官”的位置,而且曼施坦因为人还比较圆滑,自己属于老牌容克世家,但由于平民出身的新生代们关系良好,类似古德里安的刺头行为是干不出来的。但有一件事让霍夫曼颇为头疼——曼施坦因的胃口很大,甚至在看他看来已够得上好大喜功的标准。
春醒战役休战期,曼施坦因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方向发动牵制性进攻配合南线作战以外,还通过约德尔向霍夫曼提出了一个中亚计划——即让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全体与克莱斯特集群大部分,共计动用50万左右的部队在里海北岸登陆,从后方横扫苏联腹地——不是从东往西扫,而是从西向东扫,即通过后世的哈萨克斯坦扑向乌拉尔山,通过侧翼包抄与后路断绝来迫使斯大林投降。
战略理由当然是非常明显的:突破里海北岸防守后,后面俄国腹地一片空虚,兵力也很有限,只要补给跟得上,德军横扫起来会非常轻松;但问题恰恰也出在补给上,虽然里海通道历史上是南线租借物资的重要运输通道,但霍夫曼不认为德国目前有能力通过里海为前线运输足够50万人的补给——这可是货真价实的50万机械化部队,不是3万、5万,要是丢了的话,那德国可就要完蛋了。曼施坦因当然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问题,但他寄希望于神奇的施佩尔,让后者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霍夫曼好几次都在想,如果自己有美国人的补给能力,那这个计划他会毫不犹豫地批准放行,可问题是德国的后勤能力虽然已比历史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起美国来差距还是挺大,再加上德国还有非洲、南美、亚速尔一系列战略方向要兼顾,不可能把所有宝都压在这上面。成了当然皆大欢喜,不成的话其他方向就崩塌了。
最令人痛苦的是,他到现在还分不清楚这究竟是曼施坦因的真实想法还是对方为迎合自己而故意提出来的大计划,就连约德尔和凯特尔也目瞪口呆,一时间判别不了利弊。好在这事还不着急,完全可以慢慢筹划、从长计议。
除了这个大计划令人举棋不定外,指挥与人事层次的调整也到了迫切需要调整的时刻了。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完成中东战役任务并加入南线战场,再加上非洲战役即将结束,霍夫曼发现自己面临战略方向与布局的再思考,必须重新对兵力部署、指挥层次和架构再进行调整。
可如何进行调整他还没完全想好——到底是对苏总攻还是对英总攻?这决定了100万级别兵力和大多数战略物资的重新布局。就是最简单的人事问题也足够令人头疼——一方面要考虑能力与资历,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方方面面平衡,最后他决心暂时搁置这些长期想法,先全心全意打完城堡战役再说。
虽然用了与历史上一样的名字,但两次战役的内涵显然是不一样的,这次的目标在于向莫斯科突击。
关于具体战役目标的选择,莫德尔代表中央集团军群提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勒热夫-维亚济马,另一个是图拉。前者是从西线进攻莫斯科,打算重演台风战役的套路,后者是以奥廖尔为出发点从南线进攻莫斯科,这是台风战役中试图从南线迂回的套路。应该说都不是什么新东西。
争论很久后,众人就一点意见达成了一致:城堡战役不是主攻方向,目标暂时也不是莫斯科——霍夫曼认为还不到发起第二次台风战役的时间,这次目标很明确,通过模拟台风战役来吸引红军重兵,为春醒战役第三阶段创造机会。
第225章 城堡(2)
所以,与其说这种胜利是军事上的,还不如说是政治上的。
“回电海因茨,对他取得的胜利表示隆重祝贺,希望他再接再厉拿下赞比亚,这样我们在非洲的布局就接近完美了,也有利于推动下一步行动开展。”
达尔格斯点点头,然后不解地问道:“元首,您真会推动《赞比亚方案》?”
“你有不同看法?”
“不,我没有,我只是觉得有些便宜了犹太人。”
“连你都觉得便宜了犹太人,这件事说明是大有可为的。”霍夫曼笑了,“如果我从撒哈拉沙漠划一块地出来,你大概觉得不便宜了吧?”
“这个……”
所谓《赞比亚方案》其实是一揽子政治解决方案:一方面赞比亚领土会分割一部分给比属刚果,然后可以解决乌干达地位与拉法国下水的问题;另一方面,赞比亚是霍夫曼准备用于解决犹太人问题“最终方案”的选择地,该选择地与最初设想的《马达加斯加方案》相比,霍夫曼认为已占了便宜——马达加斯加明显比赞比亚更好,他已不舍得放出来了。
根据设想:所有德国境内的犹太人在完成三年苦役后,会面临最终后续去处安排问题,数量可能高达600-800万,他不想用集中营和毒气室进行“最终解决”,那样代价太过于沉重,也不能继续让他们留在德国,那会成为新的不安定因素,他准备让这些犹太人在赞比亚建国。现在中东全都是亲德的阿拉伯国家,如果犹太人还在巴勒斯坦建国,将来一定会成为美国人安插在中东的刺头,从犹太国历史上爆发的战斗力来看,除非德国亲自下场,一般中东国家是打不过的,这对未来“石油马克”(或石油欧元)构成了重大威胁,他不能不事先预防。因此巴勒斯坦决不能让犹太人建国。
安排一块土地给犹太人建国也不能挑太差、太恶劣的地方,那样根本养不活太多人,同样也不会获得犹太民族认可,赞比亚的区位地理、资源环境和气候条件都还算比较合理——起码比巴勒斯坦那鬼地方要好,如果真的选了撒哈拉沙漠,只怕犹太人会不屑一顾。根据方案设计,赞比亚享誉世界的铜矿、钴矿、农田到时候可成为犹太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对被剥夺了财产的德国犹太人一种经济补偿——那些被剥夺的犹太人财产要么已分配,要么已消耗和使用完毕,根本别指望重新发还援助。到时候这些矿产和土地全部可以进行股份化改造,给每个犹太人一份就行。犹太人有的是银行家,这一点不用德国人操心。
更重要的是,他还给犹太人安排了隐含福利——赞比亚南方是罗得西亚,一大块英国殖民地,犹太民族只要在赞比亚立稳脚跟就绝不会放弃扩张,人口少且土地多的罗得西亚会首当其冲,罗得西亚再往南就是南非,因此犹太人绝不可能与大英帝国和平相处,鉴于犹太人在美国有庞大势力,这对破坏英美特殊关系有非同一般的价值,也为战后德美之间的力量平衡加一些保险。
为实现这个目标,他已秘密派出牛赖特、魏茨泽克等资深外交官与犹太复国组织接洽——这种隐秘而敏感的事不适合让里宾特洛普这种大嘴巴去干,对方果然也很感兴趣。对犹太人来说,建国是第一位的,对付德国是第二位的,如果元首真愿意在胜利之余划一块不算太差的地盘给犹太人建国,同时最初还能提供一些安全保证,他们也不是不能和德意志和解,钱财的事一切都好商量,甚至再拿出一笔来支持德国也可以。
在德国停掉集中营并搞了犹太人出口项目后,复国组织上下对元首的恶感没最初那么强烈了,其实他们更知道本民族的特性——这种贪婪的个性在过去上千年中招来了无数次白眼和报复。他们敏感地认为,德国的举动是元首重大政策调整的先兆,意味着犹太人最痛苦的阶段基本就要过去了——德国先是停止了对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等占领区中犹太人的迫害,然后又用服苦役代替集中营的方式减轻了对德国国内犹太人的迫害程度。
抛开意识形态与民族感情的纠葛,复国组织的头头其实很容易就看明白元首不遗余力对付犹太人的动机:挑选一个族裔树立标靶,然后就可以将德国人民更好地团结在一起;没收犹太资产为德国扩军备战和收买工业巨头提供了经济保证。这一切都是成熟政治家的套路,犹太人老早就从上千年的欧洲排犹历史中总结出来了,无非他们没料到德国人和党卫军会干得这么激进,《赞比亚方案》是在目前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算是开始了向正常关系的回归。
对元首提出的新设想,国社党大多数高层都是支持的,只有希姆莱有些不同意见,主要觉得还不够解气,但霍夫曼相信他是能够被说服的——德国要想在战后成为世界领袖,就不能在犹太问题上有重大污点与包袱,现在已过了18世纪种族灭绝的时代了。不管德意志民族降落能不能和犹太民族成为朋友,起码不要有解不开的死结,赞比亚和独立建国就是德国给犹太民族的和解礼物。这样对安定东方边疆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如果德国与犹太民族都能最终和解,那与斯拉夫民族之间就更不在话下。
同时,这个建国方案会得到阿拉伯人的绝对拥护。一战后期,英国为争取犹太人的支持与资金,授权外交大臣贝尔福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声称“要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为达到此目的而竭尽努力”,这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陆陆续续有50多万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但这立即就加剧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阿拉伯人与英帝国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这次德国进入中东深受阿拉伯人欢迎,不仅因为德国与英国不共戴天,更因为德国是头号反犹国家,在这些国家眼里,与德国合作等于一下子可达成两个目标。
欧洲联盟(政治)、集体安全(军事)和石油马克(经济)是霍夫曼力求确立德国世界地位的三根支柱,随便哪一根都不可缺少,阿拉伯人会是重要一环。
而且霍夫曼相信这个方案制定后还会提高目前服苦役的犹太人积极性,他们目前在浑浑噩噩中度日,一旦给了他们希望,坚忍不拔的犹太民族一定会努力取得突破,对战争也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身为穿越者的霍夫曼比所有人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实际上,德国目前是有犹太警察编制的,他们通常负责各占领区的治安,其工作的效率、强度和奉献精神都堪称楷模,够得上高等级的盖世太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口口声声要对犹太人最终解决,但其实连犹太警察都舍不得裁撤,甚至还准备大力发展。
霍夫曼笑笑:“东方会议确定了俄国各民族独立建国、集体土地重新分配的原则,德国不要求任何领土,当初也有人说我便宜了那些斯拉夫人,现在你们再回过头看看,这些国家对我们的拥护和配合程度究竟如何?光在俄国前线全心全意为我们打仗的士兵就高达50多万,还有源源不断的志愿兵报名,这还不包括他们输送的各类物资,甚至于游击队和非治安区的情况也大大好转了。如果我们能将战线稳定下来,让这些东方国家的人民享受一个自由、富足的秋收,能过上一段安定太平的日子,我想就是斯大林再多500万军队,也休想再回到以前的状态。”
达尔格斯点点头,表示懂了。
“给外交部发报,如果他们与犹太组织能达成一致,我提议在6月底完整地公布方案。”霍夫曼踌躇满志,“很多时候,政治协商比武力更能解决问题……”
第224章 城堡(1)
傍晚时分,霍夫曼在凯特尔的陪同下抵达了设在斯摩棱斯克的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受到了莫德尔等人的热烈欢迎,除该司令部重要将领外,魏克斯、约德尔、蔡茨勒等人早已在这里就位。
斯摩棱斯克的位置十分接近前线,特别是在去年秋季主动放弃勒热夫突出部后,距前线只有大约200公里,也就是坦克机群5-6天的冲击距离,中央集团军群有一段时间曾将司令部设在明斯克,但莫德尔上任后,立即就将司令部位置前移至斯摩棱斯克——他的勇气可见一斑;魏克斯的东方集团军群编成后原本将指挥部设在基辅,因为这次战役要配合中央集团军群作战,他同样把指挥部带到了斯摩棱斯克,因此一下子涌进两个指挥部的人马,场面似乎有点儿拥挤。
霍夫曼对此倒是无所谓,在乌克兰文尼察大本营关门后,各集团军群指挥部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了提高,蔡茨勒自己的指挥部放在了明斯克,不过一旦有重要战事开展时,他基本都会扑在主力集团军群司令部所在地,最近半年多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设在罗斯托夫的南方集团军群指挥部。
说起来很惭愧,身为陆军总司令的霍夫曼已很久没有造访中央集团军群了,就连莫德尔本人,在其升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后,霍夫曼也没见过。不过这不影响元首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大家反而觉得现在这样更轻松自如,更能减少来自政治上的阻力与不切实际的要求,整个作战指挥体系更为流畅。
看着人群中跃跃欲试的莫德尔,霍夫曼很满意,他喜欢这种朝气蓬勃的新生代,不喜欢容克军官们的温吞水——像魏克斯、龙德施泰德这样的老派军官他总觉得似乎总有种隔膜在里面,不过老帅有老帅的好处,他们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比较得力,而且深厚的资历也让人十分尊重。所以霍夫曼把龙德施泰德摆在了西线陆军位置的基础上,让魏克斯元帅担任了由大量东方国家部队组成的东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然后让莫德尔接替了魏克斯原来的位置。
实际上,将莫德尔提拔为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官的任命是有很大阻力的——这任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真实时间,莫德尔此时在资历上非常稚嫩的——1938年他还是个上校!在人群中完全属于小字辈,别说与龙德施泰德、魏克斯这样的军中宿将没法相提并论,比起古德里安,克莱斯特、霍特等将领的资历也完全没法看,甚至他晋升第9集团军司令官的时间还很晚,当初排在莫德尔前面有资格接手这个集团军的将领超过了15人,但最终是莫德尔拔得头筹,结果过了半年多他又一跃成为集团军群司令官。
如果不懂什么叫火箭式提拔,看看莫德尔的晋升资历就可以看到了,如果硬要在陆军中找一个能相提并论的将领,那就只有蔡茨勒,后者晋升少将比莫德尔还晚。
不过霍夫曼没有被这种意见所左右,他在发布任命时解释了原因:“现在中央集团军群的目标不是进攻,是防守!我认为,就莫德尔将军表现出来的勇气、决心和以往战绩来看,我认为他可以挑起防御重任。”
这一点大家倒没有疑问,因为德国国防军一贯以来的主导思想就是进攻,闪电战、装甲集群等战术都是为进攻而生,论进攻能力,一批人抢着做第一,古德里安、霍特、克莱斯特都是赫赫有名的闪电战急先锋;但论突出的防御能力,除了戈特哈德-海因里希似乎就只有莫德尔了,而前者对党的态度一直很不积极,再加上毫不掩饰的宗教信仰,属于被控制使用人群。即便霍夫曼本人对海因里希没有成见,自他以下的四巨头都是有想法的,如果非要在两人中做出选择,党内一边倒地力挺莫德尔,就连蔡茨勒本人也认为莫德尔更合适些。
莫德尔的司令官职位就这样稳定了下来。不过军队资历向来还是很重要的,既然莫德尔的位置要保住,霍夫曼便在其他地方进行了调整:由于南线兵力集中,霍特集群、克莱斯特集群在指挥上统一归南方集团军群控制,但级别定在集团军群一级,等于也变相晋升了霍特和克莱斯特的职位;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虽然只挂着集团军司令官的头衔,但因两人都得到了元帅节杖再加他们负责的战略方向都算是独当一面、直接对总参谋部负责,因此也被定为集团军群级指挥官;同样归属于该级别的还有西线陆军司令官龙德施泰德元帅和后备军总司令勃洛姆堡元帅。
在陆军总司令之下,级别相当于集团军群级司令官的实权指挥人员一共达到了8人,再加上蔡茨勒,基本就构成了核心班底。说起来,陆军的编制与人事制度是有特殊之处的——海空军都有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唯独陆军没有副司令。不是不能设副司令,而是总参谋部在陆军传统中地位很高,要不是霍夫曼自己兼任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在勃劳希契时代,总参谋长哈尔德甚至可与总司令分庭抗礼。
鉴于蔡茨勒资历较浅,霍夫曼一直在思考设立陆军副司令,他心目中比较理想的对象是曼施坦因,认为唯独只有他配得上“司令官中司令官”的位置,而且曼施坦因为人还比较圆滑,自己属于老牌容克世家,但由于平民出身的新生代们关系良好,类似古德里安的刺头行为是干不出来的。但有一件事让霍夫曼颇为头疼——曼施坦因的胃口很大,甚至在看他看来已够得上好大喜功的标准。
春醒战役休战期,曼施坦因除要求中央集团军群在莫斯科方向发动牵制性进攻配合南线作战以外,还通过约德尔向霍夫曼提出了一个中亚计划——即让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全体与克莱斯特集群大部分,共计动用50万左右的部队在里海北岸登陆,从后方横扫苏联腹地——不是从东往西扫,而是从西向东扫,即通过后世的哈萨克斯坦扑向乌拉尔山,通过侧翼包抄与后路断绝来迫使斯大林投降。
战略理由当然是非常明显的:突破里海北岸防守后,后面俄国腹地一片空虚,兵力也很有限,只要补给跟得上,德军横扫起来会非常轻松;但问题恰恰也出在补给上,虽然里海通道历史上是南线租借物资的重要运输通道,但霍夫曼不认为德国目前有能力通过里海为前线运输足够50万人的补给——这可是货真价实的50万机械化部队,不是3万、5万,要是丢了的话,那德国可就要完蛋了。曼施坦因当然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问题,但他寄希望于神奇的施佩尔,让后者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霍夫曼好几次都在想,如果自己有美国人的补给能力,那这个计划他会毫不犹豫地批准放行,可问题是德国的后勤能力虽然已比历史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比起美国来差距还是挺大,再加上德国还有非洲、南美、亚速尔一系列战略方向要兼顾,不可能把所有宝都压在这上面。成了当然皆大欢喜,不成的话其他方向就崩塌了。
最令人痛苦的是,他到现在还分不清楚这究竟是曼施坦因的真实想法还是对方为迎合自己而故意提出来的大计划,就连约德尔和凯特尔也目瞪口呆,一时间判别不了利弊。好在这事还不着急,完全可以慢慢筹划、从长计议。
除了这个大计划令人举棋不定外,指挥与人事层次的调整也到了迫切需要调整的时刻了。隆美尔的中东集团军完成中东战役任务并加入南线战场,再加上非洲战役即将结束,霍夫曼发现自己面临战略方向与布局的再思考,必须重新对兵力部署、指挥层次和架构再进行调整。
可如何进行调整他还没完全想好——到底是对苏总攻还是对英总攻?这决定了100万级别兵力和大多数战略物资的重新布局。就是最简单的人事问题也足够令人头疼——一方面要考虑能力与资历,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方方面面平衡,最后他决心暂时搁置这些长期想法,先全心全意打完城堡战役再说。
虽然用了与历史上一样的名字,但两次战役的内涵显然是不一样的,这次的目标在于向莫斯科突击。
关于具体战役目标的选择,莫德尔代表中央集团军群提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勒热夫-维亚济马,另一个是图拉。前者是从西线进攻莫斯科,打算重演台风战役的套路,后者是以奥廖尔为出发点从南线进攻莫斯科,这是台风战役中试图从南线迂回的套路。应该说都不是什么新东西。
争论很久后,众人就一点意见达成了一致:城堡战役不是主攻方向,目标暂时也不是莫斯科——霍夫曼认为还不到发起第二次台风战役的时间,这次目标很明确,通过模拟台风战役来吸引红军重兵,为春醒战役第三阶段创造机会。
第225章 城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