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482节

“这当然,元首是德意志人民有史以来拥有的最英明、最杰出的领袖,我本人迫切希望元首继续领导帝国30年,不40年!”隆美尔说了一堆奉承话,然后又不好意思地补充道,“这个……中亚各国领袖独立后送了我不少东西,有些实在盛情难却只好收下了,知道我要回国觐见,他们又委托我给您送来一堆礼物,还有一些指明是送给夫人的……”

霍夫曼愕然,随即就笑了:谁说隆美尔不会拍马屁的?隆美尔马屁同样拍得很不错,订婚后,其他老派容克军官还一本正经地称呼爱娃为布劳恩小姐时,隆美尔不但自己一口一个“夫人”,还让其夫人露西和爱娃成了好朋友,让后者非常高兴。他拍拍对方的肩膀,关于换人一事引发的不快就这么过去了。

“约德尔将军那里我也得去道个歉,我误解他了,他不是小人,他是个难得的君子。”隆美尔兴致勃勃地说,“有人送了我一副上好的手工羊毛挂毯,正好作为礼物。”

旁边房间里的约德尔听到这里不仅莞尔,差点笑出声来,强忍着才没发出任何声音。

走出总理府后,被冷风一吹,脑袋有些发热的隆美尔忽然冷静下来:不对啊,明年5-6月份的计划,这么早把自己调过来干什么,等打完中亚战役也来得及啊?可刚才在元首面前话已说出口了,欢迎舍尔纳去接任的意思也表达了,当然不便再反驳,而且元首如此郑重其事地交代“海豹计划”,不精心准备怎么行?至少也得弄他20个预案!可惜高斯要到圣诞节才能回来,也罢,先休息几天陪陪露西,顺便把病去治一下。

隆美尔走后,约德尔很快就从旁边的房间里出来了,一面对霍夫曼竖起大拇指,对元首不动声色间完成人事调整的乾坤大挪移表示钦佩,一面表示担忧:“元首,您真要执行这个海豹计划?”

“我是认真的,不过前提是我们能切实掌握制海权,你总不想看着我们的士兵被英美军舰胖揍吧?这次不比昆古尼尔计划那时候,玩无护航作战肯定不行,至少要集中轴心海军主力,50万大军,5000架最新型飞机一口气压过去。”霍夫曼很有气势地一挥手,“要让对面尝尝喷气式轰炸机的厉害,不要以为只有他们才能炸我们。”

得益于喷气发动机的迅猛发展,阿拉道公司研制数年的闪电轰炸机——Ar-234在前几天宣布研制成功并定型,由于亨克尔公司推出的Hes-011发动机研制成功,单台发动机推力高达12.7千牛,Ar-234并未走历史上专门设计起降设施的老路,而是采用了传统的可伸缩式起落架,而且因为发动机推力大,定型的飞机数据超过了设计指标:最大速度870公里/小时,最大载弹量3吨,携带1.5吨炸弹时的最大航程是2600公里,足足比Me-262远将近一倍。

Ar-234严格说来是架水平轰炸机,但具有浅俯冲轰炸能力,其速度之快让所有活塞战斗机都不是对手,因此赢得了闪电轰炸机的美誉。大喜过望的军备部立即下达了1000架的产量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该机所采用的Hes-011发动机同时也是乌鸦——Ta-183喷气战斗机拟使用的发动机,这标志着后者的研发也要接近成功,在FW-190因me-262出现而使得订单逐步削减的背景下,福克-沃尔夫就快就将凭借Ta-152和ta-183重新夺回战斗机市场的头把交椅。

Ta-183是霍夫曼心目中理想的第二代喷气战斗机,不仅因为历史上该机是Mig-15和f-86共同的祖宗,还因为Ta-183拥有后掠翼、高速度和4门mg213这样的强火力,更要紧的是,乌鸦因为只有一台发动机,而且发动机采用内置结构,价格只有风暴鸟的55%,所以生产更加简便,除了航程略微不及262外,其余指标都大大胜出。

得益于Ar-234的鼓舞,阿拉道公司开始准备向4发重型纯喷气轰炸机,兴致勃勃的霍夫曼给他们指点迷津,画了幅B-52的外形图送给他们,诡称这是美国在研究的最新轰炸机,拥有8个喷气发动机,能实现跨大西洋轰炸。实际上,美国现在压根还在研究B-36,B-52别说研究,连设计指标都没能提出,而且由于德军喷气战斗机和舰载攻击机的压力,美国飞机的研制重心在喷气战斗机和新一代舰载攻击机,B-36远非当务之急。

面对Ta-183的威胁,梅塞施密特公司十分紧张,一方面他们试图在Me-262上装备更新的jumo-004e发动机进行型号改进,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单发喷气机是未来的主要潮流,于是接连推出P.1092和p.1101两个设计项目,希望能在Ta-183之后的第三代喷气机中占得鳌头。所有人都明白,喷气时代是全新的航空时代,其飞机设计不会像BF-109所处的时代一样,一款飞机修修改改能用10年,时隔一年很可能就会相差一代。

这一点美方同样深有感触,他们费尽心机从英国弄来的流星式喷气机很快就要实现量产,但一开始乐观地认为流星对Me-262的技术性能优势随着风暴鸟技术指标的不断升级而趋于消弭,更要命的是,德国凭借前期高举高打的优势一路扩充队伍,到现在已积累了1000多名熟练的喷气机飞行员,据说队伍还在持续扩张中,英美能飞喷气机的飞行员全部加起来都不超过50个人,等1944年初真正装备部队时不知道会面临多少德国喷气机的围殴。

这还远远不是英美的噩梦,在霍夫曼设想的场景里,真要执行海豹计划就要动用铺天盖地的喷气战斗机和轰炸机压过去,让英美看看什么才是喷气时代。只可惜V2火箭的性能和射程还不够令人满意,否则一开战先导弹洗地、然后喷气机和遥控炸弹铺路,最后再是虎豹登场,他完全有把握打出闪电战2.0来。

10月27日,帝国大本营完成任命调整:除马沙尔和隆美尔两人外,龙德施泰德元帅出任北大西洋-西欧联合战区司令官(辖区包括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亚速尔);勃洛姆堡元帅出任东欧战区司令官(兼后备军司令官);凯塞林元帅出任地中海-非洲联合战区司令官(重点包括德属东、西非和马达加斯加);博克元帅出任印度洋-中东联合战区司令官(涵盖土耳其);曼施坦因元帅在众望所归中出任东方联合战区司令官(主要就是东线)。

原先的南方集团军群由霍特元帅出任司令官(本部与曼施坦因本部),另外一部分兵力则组建里海集团军群,由克莱斯特元帅出任司令官(本部与隆美尔留下的集团军群)。

至此,东线一共集结了6个集团军群:北方、东方、中央、南方、里海和预备集团军群,最终解决对苏问题终于露出曙光……

第113章 大西洋绞杀战(1)

夜色苍茫中,轴心舰队主力抵达亚速尔,一边补充因连续作战而损耗的弹药、燃油、飞机,另一方面让百慕大一战中损失惨重的陆战队登陆休整。任何一个人看到陆战队现在惨样都不可能不表示侧目,他们丢光了全部装备,三个营打得最后只剩半个多营,甚至连战死战友的尸体也来不及掩埋或带走。马沙尔私下向他们表示了道歉,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指挥失误,并做好了挨训的准备。

出乎意料的是,柏林来的电报很温和,邓尼茨转达了元首的意见——他并不认为舰队遭遇了失败,除陆战队在百慕大一战中损失稍微有点大以外,其他各方面都达到了要求:马岛拿下来了,第二批增援部队成功抵达;巴西海军被毁灭,舰队成功地在圭亚那方向展示了力量,更重要的是,拖住了英美向马岛进攻的节奏,有利于下一步行动开展。

因此,该有的勋章与加官进爵还是没有少给舰队上下,像小泽就拿到了骑士十字勋章,主要军官中只有马沙尔本人没有获得晋升或勋章。不过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身外之物,他更看重元首对他的态度,只要有元首的信任,什么元帅节杖和勋章在将来拿不到?现在看来,元首对自己还是非常宽容的,这让马沙尔在惭愧之余暗暗心存感激,当然他也感激邓尼茨为他求情并说好话且一力支持的举动,他可是知道当初执行柏林行动时老元帅雷德尔颇不以为然的态度,两相对照之下,邓尼茨显然就厚道多了。

拿到补给,重新更换3个崭新的陆战营,更重要的是拿到元首的慰勉电报后,马沙尔的信心又开始恢复了,决心按柏林的要求再和美国人打一仗。仔细想想觉得美国人也没什么可怕嘛:在百慕大上还不是被自己揍得鼻青眼肿,这会儿强撑着脸面在说胜利,他可是知道敌人至少掉了800架飞机,伤亡3000-4000,光这损失就超过自己几倍了,更别提还有被打成一片废墟的百慕大群岛。“欧洲之声”说得再清楚不过了,这都叫胜利,那什么才是失败?

“我们后面还跟着英美舰队么?”

“没有,预计他们也返回东海岸休整补充去了,侦察机反复侦查没有发现。”

“新的舰载侦察机很不错,我看要多配几架。”克兰克一边建议,一边问,“下一步您打算怎么办?”

“还是要寻找机会和英美打一仗,最好能够离亚速尔近一点,哪怕不动用亚速尔的支援力量也行……”

小泽沉吟道:“这恐怕有点难,敌人已吃过亏了,恐怕不会再上当。”

小泽口中所谓的吃亏指的就是斯普鲁恩斯舰队被亚速尔航空力量配合舰队打得航母尽丧的那一次,马沙尔点点头,这事情确实不太好办,现在英美无论舰队还是商船,都是绕着亚速尔走的,亚速尔1000海里之内几乎见不到英美舰艇,彻彻底底成了大西洋黑洞,要想把敌人引过来那是千难万难。

包括马沙尔在内的所有舰队高层此时还不知道英美舰队一直存在两支舰队并已分兵,由英格索尔上将率领的主力舰队现在返回东海岸休整补充并盯着轴心舰队,而另一支拥有将近25艘护航航母的护航舰队则在缓缓向南开进,他们将一路掩护陆军去巴西登陆——首批3个师成功在委内瑞拉、圭亚那方向站住脚跟后,第二批部队4个师又重新从本土开拔准备去巴西,本来第二批部队里有82空降师的名字,但因为他们在百慕大一战中损失惨重,临时换成了其他部队。

具体指挥第二波陆军部队的是担任第4集团军军长的威廉-胡得-辛普森少将,他和巴顿是西点军校的同班同学,1909年就从西点军校毕业了,完整地参加了整个一战,论年纪比李奇微大7岁,论资历比李奇微早毕业8年,如果按日本的吊床号制度,虽然同为少将,他的排名要远远超过李奇微。

与巴顿脾气火爆、性格冲动不同,他是个学院派儒将,待人温文尔雅,擅长进行内部组织与培训,还带过国民师,特别符合和平时期文官国防部长的胃口,原本也该轮到他晋升了,没想到李奇微横空出世抢了风头,先赶上升了中将,而且搞得没人敢和李奇微同一批晋升,否则一定场面很尴尬,人家李奇微有收复百慕大群岛、挽救友军的战功,你凭什么?哪怕像柯林斯那样,一直率部在东南亚坚守在对日第一线的晋升中将也行;或者像巴顿一样,至少人家去非洲和德国人干了一场回来了晋升中将也行。

于是可怜的辛普森的中将提名便被耽误了,好在马歇尔也不是不同情理之人,立即安排辛普森出任第二批部队指挥官率部去巴西,联合要素行动陆军总指挥德弗斯也知道这些将领们的心态,希望尽可能把立功机会给他们,于是在百慕大战役之后,又把稳定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局势,收复荷属圭亚那、法属圭亚那的战果赶紧报给了参联会,这样大概还能再多给一个中将名额。

第二批部队的主要任务很简单,部署在巴西和巴拉圭边境,一面压制巴西南部蠢蠢欲动的分裂势力,另一方面给阿根廷人施加压力,然后等第三批军队一起进攻马岛,颠覆阿根廷反美政权,然后完整地压倒轴心在南美实力——罗斯福总统不仅要一个马岛,还要一个重新变天回来、与美国关系更加密切的南美洲。

他已部分获得了成功,加强了驻军的委内瑞拉当局更加俯首帖耳,已流露出反美意向的玻利维亚当局受到美军重压,国内亲同盟反轴心的势力又受到鼓舞开始抬头,准备再次策划政变,反正这些国家搞政变是兔起鹘落、家常便饭的事。玻利维亚当局虽然一直不肯就支持后轴心还是同盟表态,但倾向于阿根廷民粹政权的态度是明显的,贝隆是他们的带头大哥,于是他们忙不迭地寻求援助。贝隆的威望刚刚建立起来,既然要充当南美霸主,这忙不就不能,于是贝隆一面让玻利维亚当局与美国虚与委蛇,一面也从国内抽调了2个师到阿玻边境给玻利维亚当局打气。

这正中美国下怀,联合要素要有很长的部署时间,他们并不急于和阿根廷翻脸,牵制对方两个师也是可以的,只是不知道巴西进驻4个美国师后阿根廷人还能派出多少部队。

罗斯福最近的心情极好,一方面百慕大保卫战打赢了,国内舆论一边倒的叫好声,大大扭转了对他的不利局面和看法;另一方面南美北部,包括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圭亚那的情况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让他坚定了推动联合要素行动,完成马岛和阿根廷攻略战的决心。随着心情好转,连带身体状况也大有起色,完成李奇微的晋升和授勋仪式后,他对媒体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刻意用一种似乎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准备竞选连任的念头来试探舆论口风。

按胡佛局长的秘密统计,媒体对这件事略感诧异,因为连任4任美国总统的人物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但现在因为胜利消息的刺激,他们普遍赞同继续打下去、夺取最终胜利的意见,而嗅觉灵敏的各财团和资本家集团则对总统目前将战争重心转向南美表示认可,隐隐约约表达了愿意支持其连任的想法,虽然这种民意很不可靠,很容易发生转移,但让罗斯福感觉非常满意,坚定了他的决心——一旦联合要素行动取得成功,他就正式公布竞选连任的主张。

除内部推动战役总结外,由于德军来不及摧毁或带走自己的装备,因此美方得到了较多可以研究的机会,包括G43步枪,Stg43突击步枪,旋风自行高射炮、4号坦克、铁拳、无后坐力炮、装甲车、登陆艇等一批武器(或残骸)落入美军之手,大喜过望参联会立即派出专家组去验收。得到的结论是,美国目前装备的加兰德步枪与G43水平不分上下,Stg43突击步枪则远远超过了美国的水平,至于主要用冲压件打造的Mg42机枪,看着比勃朗宁机枪简陋和粗糙,但军工专家们脸色都不太好看,实物证明了德军在冲压和机械水平上的高超,虽然美国工业能力强过第三帝国许多,但如果双方开足马力只生产机枪,动用大量冲压件的Mg42远远胜过还在使用传统切削工艺的勃朗宁。

德国无后坐力炮与美国大概算是半斤八两,但铁拳强于巴祖卡明显是事实,所有不带偏见的人都认为铁拳的效费比更好。至于4号坦克和自行高射炮,美方其实完整了性能数据,这次无非再实地验证一下看看有没有升级,不过显然没有太多的出入。根据专家组的强烈意见,参联会以最高效率批准了两个决定,一是根据铁拳的特点来研制、改进巴祖卡;二是迅速下发招标文件,要求获得与G43一样的突击步枪。

只可惜这种好心情只持续了两天,罗斯福便被最新收到的消息恶心坏了……

第114章 大西洋绞杀战(2)

10下旬的英加航线上,一列美国商船队正在护航部队保护下前往大不列颠,所有人都记不清这是今年第几次从北美大陆前往大不列颠的运输部队了,只记得他们的番号叫Ng-215。自德国控制亚速尔之后,原有的北大西洋航线便变得不可靠起来,因此早期大西洋之战中的Hx船队编号逐渐让位给了新的番号ng,意思是从纽芬兰到大不列颠。

Ng航线的具体航程是从加拿大纽芬兰岛出发,先向北开到格陵兰岛附近,然后一直向东航行,直到和冰岛差不多同一进度时再折向南去大不列颠本土靠岸。这样走的航程比原先纽芬兰直接到英国的航线足足远了1000多公里,但却是最稳妥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避开亚速尔1000海里的辐射圈。

现在亚速尔是英美海员人人都害怕的瘟神地带,最初海员们为节约一点时间,只避开亚速尔800-1000公里左右的距离,他们认为敌人已不太会轻易发现船队并进行截击,但没想到部署在上面的联合攻击机和Ju-188轰炸机的覆盖范围非同一般地广大,在FW-200c这个大西洋秃鹰的协助下屡屡击中商船,最后被逼得没办法,船队航线越来越远,绕的弯路越来越大。

不过,走这条路最多只能避开亚速尔上的飞机,却避不开层出不穷的德军潜艇,几乎所有从美国或加拿大出发的货轮都遭遇过潜艇,S型反潜路线也好,护航体制也好,只能部分解决损失过大问题,不能成根本上解决损失,因为英美的反潜能力在上升,德国潜艇的实力和性能同样也在上升。
首节 上一节 482/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