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1620节
在未来数年,无数关东的佃户和贫民,纷纷报名,前往怀化。
以至于,很多地方的地主士绅手足无措,在慌乱过后,不得不急忙提高自己的佃户的待遇,减免债务、田租甚至有些人一下子就从铁公鸡变成了慷慨的“大善人”,逢年过节,还会发给佃户衣物、酒肉,以此来稳住这些自己的长期饭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现在,刘彻还不清楚,他做的这个试探带来的影响。
对现在的刘彻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南越王赵佗的入朝。
要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南越从一个民族矛盾的割据政权,变成一个在法律和外交军事上受长安控制的地方势力。
最好将之慢慢变成一个类似过去长沙国那样的异姓诸侯国。
而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无疑,是对刘彻政治手腕和决断能力的一个考验。
第749章 赵佗入朝(一)
元德三年夏五月二十七。
南越王赵佗的朝觐队伍终于越过函谷关,进入了关中的地界。
“一别经年,物是人非……”赵佗坐在宽大的马车之中,望着外面的山峦与人群,在心中感慨着。
这是他阔别了七十年后,第一次回到这个熟悉的故国家园。
虽然他是真定人,但十六岁后,就到了咸阳,为始皇帝侍从骑郎。
关中于他而言,算的上是第二故乡了。
对于此地,他的感情非常深厚。
可惜……
车帘之外的景象,已经跟记忆中的关中完全不同了。
“也是,项羽入关,大造杀戒,关中残破,百姓离散……”赵佗在心里轻声叹息了一声。
项羽当年在关中造成的杀戮,哪怕是他远在南越,也是有所耳闻。
富丽堂皇的阿房宫被一把大火焚毁,旧时的秦都咸阳,更是被烧成一片白地,不知道多少老秦人死于乱兵的刀下。
以至于,后来高帝刘邦迁都关中,只能被迫先在铄阳理政,数年后才迁入此时的长安未央宫和长乐宫。
至于长安城的建立,那就更是要往后推,直到惠帝六年左右,长安城才算落成。
在那之前,长安,只是一个乡邑,而非一个都市。
因而,经历如此重大的历史转变,整个关中的城市与乡邑,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故秦时的经济政治中心,现在,可能只是一片田园与农庄,而曾经的田园、山陵,此刻却已成了丰邑大都。
恐怕,此刻关中,唯一没变的,大抵只有那永远奔流不息的渭水与灞水了。
正感慨着故国变化,赵佗的眼睛,忽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事物。
一条木制的轨道,在直道的一侧,延绵向前。
这种轨道,赵佗再熟悉不过了。
当年为了灭楚,大秦就铺设了数百里这样的轨道,来为大军输送给养。
后来征服百越,数十万大军的给养和军械补充,通过一条条这样的轨道,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灵渠边上,然后通过运河转输岭南。
他在南越独立割据后,也曾经想过修建一条类似的轨道,来加强对百越的控制。
但,尝试过后,赵佗很悲哀的发现。
想要建设和铺设一条这样的轨道,需要一个大一统的中央帝国来为它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需要一个拥有无数能干巧匠,并且能随时动员大量资源的少府,更需要一个扎根于商君思想之下,如同蜘蛛一般,能随时控制和监察地方乡亭情况的文官系统。
简单的来说,想修建完成一条这样的轨道。
它需要将秦帝国复活。
让耕战思想和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作为国家的政策基石。
然后,在这个前提下,还得保证,这个政府拥有足够多的能动用的人力物力与资源。
并且,统治者本身还得有极为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来推动轨道工程的建设。
没有满足这些条件,这样的轨道是不可能修建完成的。
哪怕勉强修建完成,也只是面子上好看而已。
随便一个环节出了漏子,这条轨道,就要废弃。
旁的不说,国家掌控能力不够,律法的震慑力不足的话,这些木制轨道,就很可能成为百姓们破坏的目标——比起去山林砍柴,轨道上的木轨显然更容易获取。
“只是,汉在关中修建这样一条轨道,用意何在?”赵佗不免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