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2035节
苏明哲见状,剑眉一扬。
想到什么后,他的嘴角又是一弯,笑道:
“祝兄弟真是我的知音啊,咱们初次相遇,祝兄弟就见微知著,发现我喜欢莲花!不瞒两位兄台,苏某平生有三大爱好:读书,习武,赏莲(赏脸)!”
梁山伯心思淳厚,没听出苏明哲话里意思,连忙称赞了几句。
祝英台却是听出了苏明哲在反讽自己‘不赏脸’,不由俏脸一红:
“这恶贼,竟然戏弄与我!”
话不投机半句多。
苏明哲见祝英台对自己有恶感,也懒得和她废话,反讽了一句后,就要拱手告辞。
却不料,祝英台不仅是个女人,还是个小心眼的女人。
被苏明哲当面嘲讽了,祝英台略一沉默,就立刻报复道:
“苏兄如此爱莲,想必写过不少爱莲的诗句,不知道,小弟是否有幸拜读一二?”
“爱莲的诗句?”
苏明哲眼睛滴溜溜一转,让他吟诗作赋,他自然不怯场。
不过,他对此本身不擅长,大多时候都是要做‘文抄公’的。
所以,平白无故就让自己‘损失’一首经典佳作,苏明哲也肯定不甘心。
斟酌了片刻,苏明哲又看了看那卖莲花的母女,眼睛一转,就计上心头:
“苏某确实写了不少关于莲花的诗句,不过,平生最得意的却不是诗词,而是一篇不成俪文的说记,若是两位要赏鉴一下,我这就写出来!”
“请——”
梁山伯本不是刻薄之人,自然不会笑话苏明哲。
祝英台倒是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苏兄最得意的竟然是说记,我们还真要拜读一下!”
虽然魏晋时期流行‘骈俪文’,但是,‘说记’这一题材也比较受欢迎。
最近几十年里,最负盛名的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少爷,我给您研磨!”
书童茗烟对自家少爷有着盲目崇拜,说着就要把刚收拾起来的笔墨纸砚再次拿出来。
“不用笔墨了!”
苏明哲微微摇头,忽然对着那卖莲花的母女笑道:
“这位夫人,还有这位小姐,常言道,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再送你们一场富贵,希望你们能接得住!如果你们以后遇到麻烦,可以去城中三桥巷,找一位玉无瑕姑娘帮忙,直接报我的名字就行!”
苏明哲说着,就来到草桥亭旁的石碑后面站定。
就在众人好奇,苏明哲到底要做什么时。
苏明哲双指合并,化作剑指,在石碑后面书写起来。
随着他剑指晃动,本来坚硬无比的石碑,竟然出现了一个个一寸大小的字体。
“爱莲说,草木水陆之花,可爱者甚蕃……”
祝英台常年待在家里,见识不多,没察觉异常,只是对着苏明哲书写的字,念诵起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余姚苏明哲,丁巳年,八月十八日留字!”
在场众人,除了祝英台,根本就没去看那什么《爱莲说》,而是盯着掉落在地上的‘石粉’,震惊莫名。
那石碑是最坚硬的大理石,石匠想在上面刻字,都需要用凿子在上面,使劲地锤敲。
而苏明哲一双手指,竟然比那凿子还有坚硬三分,直接把大理石石碑当成了豆腐块,唰唰间,就写下了百余字。
“公子莫非是仙佛转世?”
那卖莲妇人慌得又拉着闺女,给苏明哲跪拜磕头。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人特别钟爱仙佛文化。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五石散(寒食散)、修仙、隐士、道士、佛徒等文化流行。
面对母女二人的盲目崇拜,苏明哲只是轻轻一挥手,一道无形之气,把两人托了起来。
这也让两人坚定,苏明哲就是仙佛转世。
毕竟,在她们的认知中,苏明哲的手段真和仙佛没什么区别。
梁山伯倒是见多识广,惊叹过后,就是夸赞道:
“没想到,苏兄不仅文采斐然,就是这一身功夫也已经登峰造极,就是与仙翁、真君对比,也相去不远了!”
第1730章 母女投效,义结金兰
祝英台见众人都震惊的看向苏明哲,这才后知后觉问道:
“我见过不少隐士真人,对他们来说,开碑裂石,等闲事尔!这用手指在石碑上写字,应该也不难吧?”
这一次,苏明哲不等梁山伯开口,就主动微笑着解释道:
“开碑裂石,和在石碑上写字,属于两种运用力量的方法,若说其中的难易,只能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好一个‘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祝英台看向苏明哲的目光渐渐明亮起来。
她本来对苏明哲有些不满,但是,在看过《爱莲说》后,这种印象就悄然消解了。
毕竟,在大众的观点中,‘文以载道,歌以咏志,诗以言情’。
她见苏明哲能写出《爱莲说》这样优美的文章,在潜意识里,就认为苏明哲应该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
而两人之前的言词交锋,在她看来,就属于无伤大雅的摩擦而已。
这时,梁山伯也诵读了一遍《爱莲说》,倏忽怅然轻叹:
“苏兄的这篇《爱莲说》,虽然文章短小,但是字字精粹,不亚于靖节先生(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今日问世,以后,这世上爱莲的人肯定就多了!”
“不错!”
祝英台也是连连赞叹:
“以后这荷花池内,便是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的盛景。”
花花轿子人抬人。
梁山伯和祝英台对《爱莲说》的吹捧,让苏明哲这个‘文抄公’都飘飘然了:
“两位过誉了,过誉了。”
就在三人关系渐渐融洽时,那卖莲花的母女小声交谈了一会后,就来到苏明哲面前,再次跪下道:
“苏公子,我们母女二人虽然出身鄙陋,却也懂得恩义忠孝,今日公子大恩,我们母女二人无以为报,愿意投效公子门下,为奴为仆,求公子收留。”
“这位夫人,你这不是犯糊涂了吗?投效我门下后,你们母女可就不是清白之身了。”
苏明哲见这对母女主动投效,顿时产生了一点好奇。
要知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旦投效,签了身契,那么以后的子子孙孙都会成为奴隶,少有翻身的机会。
谁料到,苏明哲的劝阻更是坚定了母女投效的决心:
“公子大仁大义,我们愿意侍奉公子左右。”
苏明哲眼看劝说无效,也只好勉为其难,收下母女二人。
毕竟,对他来说,收留一对母女,不过是家里多支出一些米粮罢了。
对于家大业大的余姚苏家来说,这都不算事。
不过,他现在要去尼山书院读书,而尼山书院只准每个学生带一个仆人,所以,这对母女还是要去杭州城三桥巷,找玉无瑕安身才行。
母女二人见苏明哲愿意收留,连忙磕头认主,然后欢欢喜喜前往杭州城。
……
祝英台望着那母女二人携手的背影,忽然潸然泪下。
梁山伯见了,顿时心疼道:
“英台,你怎么哭了?”
“祝公子应该是想家了。”
苏明哲嘴角微弯,轻笑道:
“若是我没猜错,祝公子应该是看到谷氏母女二人相依为命,相亲相爱的画面,触景生情,想起了家中亲人。”
“你猜的没错。”
祝英台擦干了眼泪,惊讶地看向苏明哲:
“我确实是想起了家母!以前我在家时,总感觉被母亲管教、束缚,如今出来了,自由了,但是,在看到刚才那一幕,才突然发现,原来有亲人陪伴,是多么的幸福!我真的很想他们……”
女孩就是女孩。
上一篇:从妖清开始,把历史打造成神话!
下一篇:震惊!身而为佛的我居然屠了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