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256节

  “我是说程开颜这小子的论文写得好,你叶叔收了个好学生。”

  陈伯吹起身拍了拍因为长时间久坐,而有些酸麻的双腿,笑着说道。

  写的很好?

  没想到他还是叶老爷子的学生。

  陈佳洱有些惊讶,要知道叶老可从没正式收过什么学生,怎么到了晚年,还静极思动了收了个年轻人当学生?

  “怎么,这有什么惊讶的?小程这孩子非常不错,非常优秀,尤其是在儿童文学领域上。

  三月份两项文学大奖颁奖的时候,你叶叔叔跟谢女士他们可是和小程同坐一辆红旗来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关系不一般,更何况前不久他们二人还在《文艺报》上公开夸赞小程是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呢。”

  陈伯吹笑着解释道。

  “原来如此吗?”

  陈佳洱点了点头。

  这时候,一个短发女人端着饭碗走在了出来,大喊道:“聊什么呢?快点过来吃饭!”

  二人连忙动身,去堂屋吃饭。

  吹上午吃过午饭后,陈伯吹静极思动,对儿子嘱咐道:“佳洱!送我去你叶叔叔那里,这篇论文他估计还没看,得让他看看!”

  ……

  二人出门到了叶圣陶家中。

  东西两边的海棠树花瓣早已经凋零,树叶倒是绿意葱葱。

  “今年叶叔叔怎么没办海棠诗会?往年不是往年倒要邀着一批好友聚上一聚的嘛?”

  陈佳洱好奇地问。

  “你叶叔叔年纪大了,受不得吵闹,年前还住过一次院呢。”

  陈伯吹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不提这个,把这个好消息让他听听,他保管高兴。”

  “是啊。”

  扶着父亲走进院子里,很快就看到了花圃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安静的躺在树荫下纳凉,院子里悄无声息,只听得到风声。

  “老叶!”

  陈伯吹喊了好几声,这才叫醒叶圣陶。

  “我当是谁啊!是伯吹啊!”

  叶圣陶睁开眼,笑着应道。

  ……

  二人坐下,陈佳洱去泡茶。

  叶圣陶揉了揉眼睛,“怎么忽然跑来了?”

  “还不是为了你那个宝贝学生来的?”

  陈伯吹笑嘻嘻的说,很难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笑起来还有种小孩子的感觉。

  “宝贝学生?我什么时候收学生了?”

  叶圣陶无语道,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知道好友说的是谁。

  无非就是程开颜那小子。

  不过……为他来的?

  念及此处,叶圣陶不动声色的试探道:“他干什么?能让你亲自跑一趟?”

  “呵呵。”

  陈伯吹上下打量着叶圣陶的表情,二人相识多年,自然熟悉对方。

  嘴上说得毫不在意,一听到自己专门为程开颜而来,立马问了起来。

  “这孩子也太不像话了。”

  不过越是这样,陈伯吹心中越是想逗逗他,拍了拍大腿,严肃道。

  “都还是孩子懂什么啊,你说说看,我替你教训他。”

  叶圣陶皱了皱眉,说道。

  “噗嗤!”

  “嗨!逗你玩的,他跟我有什么交集啊?”

  陈伯吹噗嗤一笑,活像一个老顽童。

  “你个老东西……没事消遣我呢?”

  叶圣陶盯着他骂了句。

  “不经逗,算了算了,跟你说正事。喏!你宝贝学生写的论文,你还没看过吧,我一看到立马就给你拿过来了,你好好看看。”

  陈伯吹摆摆手,递过去一本书。

  正是《北京大学学报》。

  “论文?这小子还来真的?”

  叶圣陶想起那天程开颜带着对象来的时候,说的话,顿时心里很是好奇,连忙翻看起来,很快看到论文内容的叶老爷子的脸色变得郑重起来。

  就这样,陈伯吹父子喝着茶,叶圣陶看着论文。

  时间缓缓流逝,直到叶老爷子合上书,看着远处天边的太阳,缓缓吐出一口长气,脸色上既有感慨,更有后继有人的欣慰,最终才万分感慨的说道:

  “这孩子……还真是一鸣惊人啊,从这篇论文刊登开始,他那个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的名头,算是彻底稳咯!”

  “这么优秀,干脆让他做我学生算了。”

  陈伯吹冷不丁的开口打断叶圣陶的感慨。

  “这是我学生!”

  叶圣陶眼睛一瞪。

  “你刚才还说他不是,而且你办了拜师宴吗?邀请了对方父母吗?收了束脩吗?取了字吗?”

  陈伯吹语气不咸不淡的,说完淡定的喝了口茶。

  一旁陈佳洱真是听得心里发慌,生怕老父亲把叶老爷子气出心脏病来。

  “你等着!我过段时间我就办,到时候我看你送什么礼!”

  叶圣陶冷哼一声。

第188章 当之无愧的儿童文学大师!

  事实的确如两位老人所想的那样。

  在这个年代,全国论文发表数量总计相对较少,根据国家统计,一九七九年年全国全年产出的论文数量为六百多篇,国际论文更是只有少得可怜几十篇。

  因此每一篇论文的产出,都能得到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的极大重视。

  许多大学的教授每天至少会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阅览各个重要期刊上的论文,很多教授学者一有空就看论文,吸取其中的养分。

  在这个初夏时节,这样一篇研究儿童文学的论文出现在国内核心期刊的头版上,即便这一领域的研究者相对少,也迅速引起了不少研究文学的学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毕竟儿童文学在这些教授专家眼中,毋容置疑就是文学的分支,没有半点争议,许多文学上的理论放在儿童文学上,一样适用。

  ……

  “程开颜?应道就是写《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那个?

  他的作品写得这么好,没想到他还对理论还有研究?难怪在儿童文学上有这么深的造诣,有点意思。”

  某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看到这篇论文,不由心生好奇,低头翻看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他就沉浸其中,被论文中新颖,完整的理论所折服。

  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许多地方,特别是高校和研究院中。

  “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先看看,儿童文学三大母题?是元主题的意思吗?这个论点有意思!”

  “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应该不简单,哟!通讯作者是蒋婷教授,就是之前写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那个教授,而且审稿人居然是蒋风教授,这篇论文应该不一般。”

  各大高校的教授们都不约而同的注视着那两个名字,对这篇论文心中升起巨大的兴趣。

  从人再到对论文本身。

  这些学者,甚至还有关注理论的作家们都以极快的速度,沉浸在这篇论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当中。

  人们都跟随着这篇严肃且专业的论文引导,在一篇篇儿童文学经典著作中遨游,跟着一起思考,一起分析。

  ……

  北京城,某处四合院。

  自上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之后,郑渊洁就已经定居在BJ。

  作为一名专职作家,尤其是专注于儿童的作家,他每天都会看书,每一期的儿童文学他不落下。

首节 上一节 256/5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