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161节

  林父做了几个深呼吸,“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别的选择。最好的出路就是读工农兵大学、参军、招工、当老师。我和你们妈都招工进厂了,那就是别人羡慕的对象。你,还有梅子,你们都是赶上了好时代。梅子想求上进,这事儿是对的。只要你表现一直这么好,过些时日我替你和你姐夫说说也不是不行。”

  韩梅惊喜不已,“谢谢爸!”公爹开口,应该比婆婆和林怿开口更有分量才是。

  “你已经是我们林家的儿媳妇了,我自然也是望着你好的。至于林怿,梅子说让你去考职工大学,这是正道。你现在才二十出头,小年轻一个,也还没孩子。现在不努力,什么时候才努力?你还能儿大女成人了,跟你舅舅一样没皮没脸的,就知道去姐姐、姐夫家挖好处啊?你姐现在有颜颜,肚子里那个三个月后就要生出来了。你就站在他们的角度想想,你也不会喜欢你舅舅那样的长辈吧?你也想在家里、在亲戚间跟你姐夫一样,说话有分量吧?大年三十咱们去你姐姐、姐夫家过,那正月初二走舅舅,你得操持吧?你拿什么来操持啊?”

  林怿脸色慢慢变了,半晌道:“我知道了,爸。等上班后,我就去打听考职工大学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至于正月初二,他确实没能力操持。他这个月工资刚发,交了15块伙食费,剩下的20就被韩梅收走了。就是存款,他也只得20块。

  确实,他拿什么来操持啊?还是得靠父母掏老本出来。而且,大年三十去姐姐、姐夫那里吃了好的,正月初二他们家肯定也不能抠搜才是。

  林父点头,“希望你说到做到,不要是三分钟热情。还有,初八你姐夫的父母要上京来。作为亲家,我和你们妈也该招待一番。到时候你俩也在家帮忙。”

  韩梅点头,“爸爸,这都是应该的。”

  她是真的想去旅行社挣大钱啊。为此,她已经改了对娘家人的态度。而且,她从中竟然发现,一旦她真的硬气起来,父母和两个弟弟并没有他们从前说得那么强势。

  如今她虽然只是在卖鸡蛋,但收入基本稳定了。也就隆冬时节,不怎么能收到鸡蛋,生意有些受影响。但大姑姐都是尽量多拿给她,扣的是别人的分量。

  有了稳定收入,她感觉面对父母、兄弟真的有底气多了。钱给她的安全感,更甚于父母和两个兄弟。嗯,也更甚于林怿。

  她之后也得好好表现,争取去当导游,多拿提成!她要是一个月能挣一百多,那她父母、兄弟对她会不会又改了态度?

  林怿再不上进,对自己诚心。而且也得有他,自己和大姑姐、姐夫才能攀扯上关系。如今也只能尽量督促他上进了。他被公爹的话刺激到了就好。不过,确实需要担心一下是不是三分钟热情。

  看林怿终于感觉到不好意思了,林父心头稍微安慰了些。

  “行了,都吃饭吧。”

  2月3号是陈知青结婚的日子。方明澈一家三口十一点半出发的,还是坐贺师傅的车。人都是耽于享乐的。能这么坐黑的去,方明澈就懒得骑自行车了。

  骑自行车还要被风吹,还得小心翼翼的不要因为路滑摔倒。这摔一下不得了啊!颜颜坐前头横杠的小藤椅,阿嫣坐后头、肚子里还揣了一个。这么骑着过去,方明澈觉得压力山大。所以,还是坐老贺的车吧。

  等贺师傅把车掉头的时候,方明澈道:“阿嫣,陈知青叫什么名字来着?”

  人家已经不当知青很久了,还是这么叫人家好像不大妥当。

  林嫣好笑地道:“陈淑娜。”

  不过,自己男人连别的女人、还是亲口说了敬服的女人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这一点还是挺取悦她的。

  车子开了一段,贺师傅道:“方老师,如果现在的人都像你这么愿意消费,我们的生意肯定要比如今好很多。”

  方明澈道:“刚参加工作的,一个月才30多块。哪能坐黑的日常代步啊?至于老人家,多半是不舍得花这个钱的。随随便便坐一次,差不多能吃两斤猪肉了。还是在城内,出城还得加钱。”

  所以,如今整个首都的黑的都没有怎么成气候。首都的的士行业得到大发展,得等到1990年亚运会了。倒是广州,如今已经有上牌照的的士了。

  林嫣横方明澈一眼,前头想坐坐不起的分明是说林怿。念叨坐一次能吃两斤猪肉的就是她爸了。也就没指名道姓而已。

  贺师傅叹口气,“你说得也是。冬天以外的三个季节,倒是骑三轮的比我们生意好得多。”

  很快到了陈淑娜结婚定的国营饭店。方明澈先下车,把颜颜抱下去。林嫣把钱付了,然后才慢慢吞吞的下车。方明澈让颜颜站到屋檐下,然后过那边去给林嫣开车门,扶她下车。

  车子开到的时候,里头好多人,包括靠窗坐着的几个人知青都看了出来。毕竟他们这个圈子,坐小轿车在当下还是不多见的。一开始看到颜颜和方明澈下车,有人问道:“那是林嫣的爱人和孩子么?”

  “好像是的。”

  大家看到方明澈心情还是略有些复杂的。没想到他竟然考上了北师大!一下子也变成了首都人,毕业后还有大好的前途等着。还有,没想到他和林嫣竟然又顺利走到了一起。

  尤其是桌上还有一对曾经‘假离婚’回城,约定好回城安顿好就去复婚的男女知青,现在却各自婚嫁了。这会儿两人的目光都有些游移。就幸亏今天都没带家属,不然回家还要闹矛盾。

  至于吴丹,她看的就是门口站着的颜颜了。颜颜穿着林嫣给她织的黑色羊毛长裙,外头套一件大红色的太空服,脚上蹬着一双到膝盖的黑色靴子。瞧着洋气极了!

  她想起暑假的时候,林嫣说她的小丹如今和农村的女孩儿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她原本想和老周再生一个孩子,这样大家的关系也能更加稳固些。结果老周竟然说,如果不是为了两个孩子能有人照顾,根本不会和她结婚。要不然,他一个领导找谁找不到?至于找她一个临时工么?

  想生孩子,等两个孩子都上了大学或者安排工作之后吧。也就是说,至少还要等五六年。那会儿她都三十出头了。可那天听林嫣分析的,计划生育搞不好要强制执行了。她到时候还有机会生吗?马保国怎么就不能像方明澈一样啊?

  一个男知青道:“哟,出门都坐上小轿车了?看来大碗茶摊真还挺赚钱的。”

  可惜,如今哪怕知道天安门广场客流量惊人,也不让人再去摆摊了。要是早知道,去年刚回来的时候,他也去摆个茶摊啊。那个不需要太多本钱,大不了几个人凑一凑。

  “听说他们又搞了个废品站,还做着菜生意。但这个天气,估计也没生意了。瞧,方老师还学了外国的绅士风度,特地绕过去给林嫣开车门呢。这还真是英文系的人!”

  车门打开,大家也就看到了。原来是林嫣又怀孕了,那怪不得舍得花钱坐黑的。

  陈知青之前去送喜帖,回来之后并没有提起方明澈开的旅行社,也没提到林嫣怀孕的事。她就没见到林嫣。

  方明澈一手牵着颜颜,一手撑在林嫣腰上往里走。他在门口接过陈淑娜爱人赵学宁地上的喜烟、嘴上道着恭喜,把红包递了过去。

  喜糖则是递给颜颜和林嫣。颜颜道:“谢谢叔叔、阿姨!”

  陈淑娜道:“不谢啊。颜颜不记得陈阿姨了,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啊。刚生出来就这么一点点大。”她笑着两手比划了一下。

  今天陈淑娜穿的是大红的呢子大衣,还画了妆。看着整个人都透着喜色。

  不过,气色跟最近被林母用汤汤水水养得白里透红的林嫣还是不能比。女婿舍得掏钱,林母自然是尽着好的买,都进自己闺女肚子嘛!

  林嫣气色好得,今天特地挑了件暗色些的棉衣都有点压不住。今天按规矩是不能抢新娘子风头的。所以,她衣着上很注意。至于颜颜,她一个小孩儿穿大红色也无所谓。

  她也笑道:“恭喜二位。”

  陈淑娜道:“哎呦,这一看就养得十分好啊。快、里边请。跟着就开席了!吴丹那桌还给你们留着位置呢。”

  那一桌都是一起回城的知青,都是原本就是首都人的。方明澈跟他们也全都认得。

  赵学宁也一个劲儿道:“里边请、里边请!”

  他媳妇儿和他说起过这两口子。两口子都是大学生,如今的时代骄子!所以,他也格外的热情。人嘛,都是慕强的。这样的能人结交了,将来没准什么时候找上人家帮忙。

第145章 过年加班

  林嫣和方明澈带着颜颜进去。他俩把颜颜夹在中间,三个人坐了一方。这种席面,小孩子是不算人头的。但一桌通常也不能多了,最多不超过两个。不然就是侵占别人的口粮了。

  席上的知青不管心头怎么想的,都很热情的和方明澈、林嫣打招呼。说起来,好些人都至少是半年多不见了。

  五一的时候吴丹摆了喜酒。但她人缘没有陈淑娜好,没请到这么多人来!那次见过的就是半年多不见了,其他的差不都十三个月了。

  知青们问起村里熟人的情况,方明澈按照六七月回乡的见闻以及父母信里、电话里提到的一一做答。

  不过,他没提分田的事。明峰哥打电话来说了,人家红头文件是明确说的‘有条件的生产队还可以划出一部分零星、边远或瘦薄地,按常年产量包到户经营。’结果村里这群胆大包天的或者是‘已经想单干久矣’的,竟然直接把田全部分了。

  明峰哥当时道:“步子迈那么大,也不怕扯着蛋了!”

  方明澈道:“那这胆子确实有点大。支书、生产队长一个个胆真的肥了。估计也是下头的人等不得了。”

  “听说跟你也有关系。你跟他们说的小岗村大丰收嘛,干了一年够吃五年。你这个全村唯一土生土长大学生的话,对大家很有鼓动性的。当时可能有点上头,就干了!反正已经有小岗村的人在前了。他们那会儿还是顶着禁令干的,如今好歹红头文件明确说了把田包到户经营。不管是零星还是边远或者瘦薄田,那都是田!”

  小岗村的消息还没有大鸣大放的宣传,估计也是怕摁不住。回头下头七翘八拱的都想大包干。但方明澈从马同学那里得到了第一手的信息。他电话里和父亲一说,方父肯定忍不住和走得近的人说了。然后就全村都传开了!

  方明澈道:“其实就是他们等不得了,想分田单干。明峰哥,我没想到你会这么忧心。你可是走私彩电、收录机和音像制品的人啊。你不该是怕事的人啊!”

  他就说好像上辈子没这么快把田全部分完。原来还是他这只蝴蝶扇了一翅膀的缘故。那听说包产到户能干一年吃五年,已经快穷疯了的村民忍得住才怪了。尤其,红头文件都下来了,这就是质变。他们多走一步,也就是量变而已。

  方明峰道:“就是没想到老一辈也这么上头!”

  “农民穷困太久了!”

  所以这会儿方明澈和一众知青都聊的是以前一起玩儿的事。

  他笑道:“那回阿嫣回来说知青点还要打平伙(AA)。我记得我俩放了学拿着吃的、喝的过去参与。结果过去就看到你们已经在空地上竖了四块砖,中间留了缝、烧上火。然后上头搁一大脸盆,准备煮火锅吃了。”

  知青们去四川待了几年,自然也是入乡随俗,喜欢上吃火锅了。主要这种方式最简单,调好锅底,东西一气儿的往里煮就行了。

  他这一说,一个回城男知青吴发明道:“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那脸盘是大红花色,于东新买的。可以煮好多菜啊!”

  于东以手掩面,“我当年用开水涮了好久,都感觉还有火锅底料的油气。后来也就凑活用了!”

  这么一讲起来,大家都来劲儿了。毕竟那是大家的青春啊!如今坐在这里,虽然已经开始有了贫富差距,但总归日子都还是过得去的。

  方明澈道:“我说,我五伯家的鸡是你们哪个偷的?那个月我五伯母插着腰的骂,嘴里的词可丰富了。真是不得消停!人家养得可肥了。”

  吴丹摆手道:“不是我们首都的人干的。”当时村里肯定不止他们这一拨知青啊。

  吴发明笑道:“我作证,确实不是首都的人干的。是村里另一帮子知青!不过,我知道以后,在他们偷着弄烧鸡的时候跑过去,分了一只鸡翅膀。”

  旁边于东等人打他,“你小子吃独食啊!竟然没有回来说一声。”

  “人家都拿鸡翅膀封我的嘴了。”

  方明澈今天聊得也挺开心的。确实大家伙一起过了最穷困潦,却也是最青春的日子。吃过午饭散的时候,他把旅行社的电话留给了众人。

  “这是我们胡同一个有海外关系的人家的电话号码。平时拿着当公用电话收费。打这个可以直接找到我们夫妻。”

  既然陈淑娜没提他们开旅行社的事,方明澈便也没有多提。直说确实开了个废品站,但如今天气恶劣,只是勉强支撑着。

  废品站那边,因为刘青峰顶风冒雪出去找能开第二个废品站的地方,和村里签长约很顺利的就签了。

  曲支书肯定找霍晨、魏嫂子还有夏大叔问啊。但那俩人什么都不知道。

  霍晨倒是知道,也实话实说要开第二个店了。但刘青峰能找一个地方,就能找第二个地方。村里没什么不可或缺的优势。

  曲支书和村支部的人商量就答应签长约了。但他们要求租金的年涨幅在通胀率和10%之间,哪个更多就按哪个算。

  方明澈答应了,他本来就必须让些利给村里,换来事情顺利进行。他的目的,只是不能挨宰而已。

  刘青峰因为这件事,2月前半个月的收入蹭蹭上涨。而且年终奖也往上窜了一头。

  他和耿山拿到年终奖回来,看到朱大海。忍不住勾肩搭背地道:“朱老板,恭喜发财、生意兴隆。”

  这家伙几次想挖他们菜生意的下家,坏得很!

  因为隆冬天气已经一个多月没收入的朱大海气得牙根都在痒痒。但马上就过年了,对说吉祥话的这两人也不好发作。

  到了除夕那天,方明澈确实是在上班,顶替导游那一角。这个五日游的团队,他已经带了两天了。也就是说除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他也得带团。初三才能休息一天!至于下一周的团,做兼职的老程带。

首节 上一节 161/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