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第220节
他早就说过,方明澈有老婆、有孩子,那简直浑身都是小辫子。就不信拿捏不住他,让他乖乖的自己吐一部分股份出来。
到时候王家还是占四成,他占三成半,给方明澈那小子留两成半。还要他继续干活呢!
可现在好了,又搞了一出新名堂,这是羽翼渐丰啊。现在再下手,王家会觉得方明澈还很有利用价值,下手死保的。
秦牧道:“过年那阵,我去试探过他。一度也觉得他不过尔尔了,就是利用了王家的资源。谁知道他这又搞了个新名堂出来啊!”
他如今跟旅行社也有了利益往来。虽然说一周三桌外宾来用餐那个钱,他不是很在意。他又不是那小巷里的私人小餐馆。
但是,那些外宾有时候会用外汇结算。这他也是在给国家挣外汇了啊。到时候拿去央行上交,很给家里长脸的。为国家挣外汇,如今真的就是政治正确。
他可听家里老爷子说,国家的外汇储备已经全部花完了。不然,能对那些来投资的外商、华侨、华人那么客气么?
旅行社的搞法是国家最欢迎的。把外国游客吸引过来,来了就要衣食住行,参观景点又花一笔门票钱。如今旅行社走出国门,不但准备招揽更多游客,还把手工艺品带到外海销售。
要不然因为能出国创汇,就算是王家去找关系,驻日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不会这么配合行动的。
他看看眼前的表哥,只打算捡别人的现成!有本事你倒是自己搞出点名堂来啊。但是没办法,他们两家肯定是得共同进退的。一荣俱荣、一毁俱毁啊!
“表弟,方明澈一周才给你带来三桌客人。以后我能做主了,我让他们拿你这儿当食堂!”
秦牧低下头,微微撇嘴。外国人那么好摆布啊?一听这话就是外行。
方明澈如今一个旅行团带来尝试一下才是最合适的做法。这样才能细水长流,过犹不及!
就算真的能买到35%的股份,你也还是别掺和,跷着脚等分钱就好。
不过,谁说35%都归你啊?他和秦家不该分润一部分?至少20%吧。
“再看看吧,你不要贸然动手。如今治安不好,上头肯定对此很恼火。等条件充足了,一定会整顿的。咱们这样的身份,更是不能和这种事沾边。闹开了,影响太坏!就怕方明澈鱼死网破。按说现在旅行社是很缺钱的状态才是。一起吃饭的时候,王德显也玩笑地说过还没见过分红。”
不过王家更看重的肯定是政治意义啊,王老爷子受上头当众表扬啦!
曹泽道:“就他,一个读书人还敢跟我鱼死网破?就连人家撬了他的蔬菜批发生意,方明澈也是脓包的就那么算了。他答应,自己还能留下两成半。不答应,看我怎么炮制他!”
秦牧摇头,“之前我也觉得他就是个军师之才。毕竟以前遇上事他也是退让居多。但那可能因为遇上的事没涉及到他的底线。这回人家吓到了他小儿子,他可是一点没客气,直接把人全打进了医院。他可不是你以为的怂包。家人应该就是他的底线!君不闻,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你可千万别去动他的家人。”
那旅行社方明澈费了那么多心思,而且财源广进。他能舍才怪!人家现在又不是求告无门。
当晚,自然是方明澈和颜颜一起睡的,就睡以前的大床。这屋里到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他们回来可以直接住。应该是大嫂带着方芳给收拾的。
方明澈留意到,两个箱子里的吃的被颜颜全部收到了写字台抽屉里放着,没有拿出去大伙儿分着吃。至于两个箱子里的衣物,那小姐俩都放到了衣柜里。
他想了一下,应该是之前看到其他人把他们的两牙西瓜分着吃了,都不给堂姐和大伯母一点,小丫头不高兴了。
不然,之前出火车站的时候,她都还惦记着把半个西瓜抱出站,给爷奶和家里其他人吃。其他东西应该不至于不舍得。
算了,等她自己想通吧。不拿出去吃,她自己在火车上也吃了不少、不稀罕,难不成回头再带走啊?
回头要带吃的,去了市区再现买好了。买别的东西,吃个新鲜。
反正,她私下分给堂姐和大伯母,她们俩也吃不了这么多。
方芳吃一颗糖,都要趁烧火的时候把糖纸毁尸灭迹。哪可能偷偷吃得了这么多东西?她肯定会告诉颜颜的。
第二天早上起来,颜颜可能是有些想通了。洗漱之后,她主动抱了剩下的五包方便面出来。
方明澈笑了一下,这个其实吃了两回就不会再想吃了。
他道:“爸妈、哥嫂,这是方便面。可以不用下锅煮,直接用开水泡来就吃了。”
袁淑芬一脸的惊讶。她正在烧开水,准备煮面呢。
“煮都不煮,就直接一泡?”
“对啊。你拿个瓷钵,把五包面一起放进去,然后就那么一泡。嗯,只有五包,大家尝一尝。我和颜颜煮面吃。”
五包面,七个人分吃。但里头有三个小孩,估计差也差不了多少。回头问问吃饱没,不够他煮面的时候多煮一点就是了。
袁淑芬道:“那你们吃什么面,我给你们煮吧。”
“番茄煎蛋面吧。”
袁淑芬扭头看看婆婆,方母道:“看我干啥,进去拿两个蛋,番茄去后院摘。”
小儿子和小孙女回来,吃什么她都舍得的。
袁淑芬点点头,“好嘞。方芳,你把这个方便面泡上。”
“哦。”方芳拿起一包,看看后面的说明书。
颜颜道:“姐,就撕开包装袋,把调料包拿出来,面放进去,然后鲜开水倒进去,盖上泡两分钟。”
方健和方康对此也有些好奇,四兄妹就一起操作。
颜颜道:“调料包用不完的,有点咸。”
方健收了两包起来,然后道:“那我留起来,以后下面吃。”
等泡上了,散发出浓郁而诱人的香味。方康手捧着脸蛋,忍不住道:“好香哦!”
颜颜给他泼冷水,省得一会儿期望值太高了。
“只是闻着香,吃起来不会有想象的好吃。我第一次也被骗了。”
方父和方母还有方明华也都过来,看不用下锅煮的面。这样出门还真方便呢。方父和方母是知道火车上提供鲜开水的。
方母问方明澈,“这个贵吧?”
“不贵,才三毛钱一包。”
方母蹙眉,三毛钱一包还不贵?她看到里头压根没有浇头。面嘛,贵就贵在浇头上。素面可便宜了!
国营饭店吃一碗大肉面都要不到三毛钱。人家还真的是有大肉的!哪像这,虽然闻起来香,但肉都没看到。
不过,等颜颜说‘可以了’的时候。方母还是忍不住看过去。之前他们坐火车,没吃方便面,带了自己烙的饼。
方明澈也觉得这个不太营养,就没给他们买。他买的是蛋糕之类老年人和小孩子好消化的东西。就这次买,也是颜颜想尝尝的缘故。父女俩一起吃了五包,剩下的真不想吃了。
在火车上,其实方父、方母和康康都看到过别人吃。所以这会儿,方母也挺好奇的。
方芳用长筷子把泡好的方便面分成几碗。方健先端给爷奶,然后父母,最后才是他们三兄妹。
方父尝了尝,“确实不如之前泡着的时候想象的那么好吃。不过真挺方便,出门在火车上吃省事儿。可以换换口味。”
等吃过了,颜颜跟着堂姐出去和村里其他人玩儿。方康也一起去。
下午摘茉莉花,方健和方芳都得去,但那是下午的事。这会儿方芳可以打着陪颜颜的旗号去玩一会儿。
旁边邻居问方康,“康康,今早是不是又吃你幺爸带回来的好吃的了?”
上回吃了Beijing烤鸭,两兄弟出门就炫耀上了。
实在是之前五包面一起泡,那香味有点霸道。都传到隔壁邻居家了。这会儿人家见到小家伙顺口问问。
康康点头,“是啊,吃了方便面。不用煮的面面!”
旁人怎么样他不知道,但方康是真挺喜欢吃方便面的。
至于方健,他破天荒的没有出去找小伙伴玩。反而是找起了期末考试的卷子。开玩笑,挣钱呢!五块钱可以买多少东西了。
70分,他以前也考过的。他准备把试卷找出来订正一下。
刷着锅的袁淑芬好笑地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方明华赶紧示意她住口,“你可别把他的积极性打击到了。合着除了打骂,还是要给钱才行啊。”
袁淑芬也挺乐见这一幕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
出去干农活的路上,就连方父都有些感慨地道:“看来对每个孩子得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啊。”
他家老二,小时候被带着去田里看大人干活,晒了几天就知道埋头苦读了。
方健,他也试过让他跟着下田,告诉他考上学校、端了铁饭碗就不用吃这个苦了。一点反应都没有!
原来对付这小子,得用钱吊着他才行。
方明华道:“是啊,打骂都没用。他已经被打骂疲了!”
方明澈在家等到邮递员登门,把汇款单签收了。就在隔壁借了辆自行车,准备去取一千块钱。他前几天就把钱汇出来了,路上要耽搁一周。这样真是不方便!
还不知道吴明举汇回来的跨国汇款单什么时候能到呢?
还有,他们汇去各地的汇款单,也要耽搁一周的时间。如今别说手机支付,银行都还不能跨地区转账呢。远程付款的方法还十分的原始。
第169章 捐资助学
方明澈记得,1986年成都的荷花池批发市场开业。然后镇上、县城很多小摊贩都去荷花池进货。是坐夜车去,那会儿已经有柏油路了,八个小时可达,夕发朝至!
就那个时候哦,那些小摊贩都只能是带现金去进货。晚上在长途客车上根本不敢睡觉,除非是有伴,大家轮着睡。就生怕钱掉了,那货款可是一大笔钱。还有人在内裤上缝个口袋,把钱装在里头。
如今才1980年,跨省用钱不方便才是正常的。
方明澈骑着自行车出村,一路避让着人和摇摇摆摆上路来的鸡鸭。出村的这条机耕道,下个月开始秋收以后,还会晒满稻谷呢,就中间留条小道。有生活气息得很!
一路都有人和他打招呼,如今都晓得他在首都混得好嘛。混得好了,遇上的基本就都是笑脸。
也看到颜颜和方芳、康康了。他们在和几个小朋友排队抽‘贱皮子’(陀螺)。
颜颜和方芳背对着方明澈,没看到他骑车过来。康康是面向他的,挥手喊道:“幺爸——”
方明澈点点头捏了手刹,一只脚放到地面。他问颜颜,“要不要跟爸爸上街?”
回来一趟,还是要上街看看才好。虽然镇上所谓的街,就那么短短的几百米。不过,总比隔壁县好,被人说成划一根火柴走通城。
颜颜点头,然后康康也说他要去。就一前一后的坐上了车。
上一篇:从庆余年开始,我在诸天当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