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第980节
与吕布一交手,韩琼就有种莫能当之的感觉。
吕布的戟法,猛烈霸道,与韩琼的一位故人非常相似。
当年那位故人戟法霸绝天下,举世无敌,被天下武者奉以‘戟霸’的尊号。
不论是枪王韩琼、枪神童渊,亦或是两位用剑的顶尖高手剑圣王越和剑魔司马绝,实力都比这位用戟的强者逊色半分。
吕布身上,便有此人的影子,甚至比之更强。
韩琼突然想起,那位故人有一位义子,天赋卓绝,曾被其誉为会成为天下最强的武者。
吕布,应该就是老友的义子吧…
吕布画戟劈下,口中喝道:
“老匹夫,实力倒是不差。
袁绍麾下诸将之中,你是最强的一个。
不过你想挡住我吕布,那还是不可能!”
吕布说罢,攻势变得越发犀利,用上了盘龙戟法中的杀招。
在吕布猛攻之下,韩琼就如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虽然看起来岌岌可危,却始终能够抵挡住吕布的攻击。
两军鏖战到日暮,方才各自收兵回营。
大军团作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燕军有兵力优势,袁耀的将士更精锐,装备更加精良。
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分出胜负。
不过通过这一战,也能看出些许端倪。
袁绍麾下的猛将,不如大乾猛将犀利。
士卒的战损比,也比乾军高了不少。
尤其是大攻车碾压之下,燕军伤亡足有数千之众,可谓伤筋动骨。
在接下来数日的时间,燕军和乾军每日都在战场展开厮杀。
袁绍的智囊团给他出了很多妙策,许攸、郭图、田丰、沮授等人纷纷献策。
可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改变燕军的颓势。
他们的计策,被袁耀麾下的李儒、贾诩、徐庶、鲁肃等谋士所化解。
不论是突袭之策还是埋伏之计,都很难取到良好的效果。
每日的战损报上来,袁绍都眉头紧锁。
七十万大军是不少,可也架不住每天都有死伤啊!
袁绍御驾亲征,率领七十万大军一战破敌,击破袁耀的策略,貌似是很难实现了。
袁绍甚至有一种感觉,莫说是击破乾军,想挡住乾军的进攻,让乾军知难而退,恐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袁绍坐在天子大帐内,叹息道:
“这几日与乾军鏖战,将士们每日损失不少。
战报你们也看到了,可有良策助朕?”
第802章 退守之策
听袁绍这样问,谋臣们集体陷入了沉默。
他们不是不想给袁绍出主意,这些天能想的计策,谋臣们都已经想尽了。
甚至连田丰都放弃对郭图的成见,很少在袁绍面前喷郭图。
田丰说计策的时候,袁绍也没命人把他叉出去,而是采纳田丰的计策行事。
可即便如此,与乾军作战还是陷入劣势。
七十万大军打二十万,还打得艰难无比,连袁绍自己都不愿相信这个事实。
其实现在的袁绍,比袁耀上一世的袁绍好太多了。
他可以礼贤下士,厚待麴义。
还能听进去田丰、沮授等重要谋臣的计策。
这样的袁绍,与袁耀前世面对曹操时昏招百出的袁绍相比,完全是两个人。
造成袁绍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就一个,大乾带给袁绍的压力太大了。
上一世袁绍跟曹操的实力对比,可谓是碾压式的优势。
那时候袁绍昏招百出,把原本的大好局势给葬送了。
如今大乾与燕国的实力对比,反而是大乾更强,给袁绍的压力极大。
不知为何,在敌强我弱的强大压迫下,袁绍反而能保持清醒。
过了许久,袁绍谋臣许攸开口道:
“陛下,我们可以退守昌邑,在昌邑城外多立营寨。
而后坚守不出,利用坚城和大寨抵御乾军。
即便乾军来攻,我们依靠防御的优势,也可消耗他们的士卒和粮草。
待乾军粮尽,则不战自退。”
“嗯…”
袁绍点了点头,许攸所言,倒不失为良策。
最近这些时日一直损兵折将,袁绍也有点吃不消。
如果退避能让乾军知难而退,袁绍也愿意试一试。
谋臣郭图开口对袁绍道:
“陛下,我看乾人来攻我大燕,无非就是眼红陛下兵不血刃得了兖州。
陛下可以尝试一下,跟乾人和谈…”
袁绍沉声道:
“和谈?
怎么谈?
人家都杀到我大燕了,三言两语就能让乾人退兵吗?”
“仅凭言语,怕是不能。
可我大燕可以尝试让出些利益呀…
就比如,割让两个郡给乾军?”
“郭图,你放肆!”
袁绍还未说话,军师田丰就忍不住了,伸手指着郭图怒斥道:
“陛下乃我大燕天子,天下共主!
岂能做出如此屈辱之事?
割让城池土地给乾贼,只能让乾贼得寸进尺,更加蔑视我大燕!
此事决不可行!”
郭图将身躯往后一缩,对田丰道:
“我就只是给陛下提供一个思路,你急什么?
陛下集思广益,吾等本就可以畅所欲言啊。”
“你这奸贼,尽出些坑害陛下的歪招!
我看陛下斩了你,倒能增加我大军几分胜算!”
“好了!
都别吵了!”
袁绍被谋士们吵得头疼,大手一挥道:
“先从子远之策,撤回昌邑。
看乾军接下来如何做,再做定夺。”
确定了退守之策后,袁绍大军拔寨后撤,往昌邑而去。
袁绍将大军屯驻于昌邑城中,又在昌邑两侧立下大寨,建筑防御工事。
袁绍原本想修筑高台,让弓箭手站在高台上射击乾军。
但由于大乾霹雳车的存在,筑高台的策略最终还是被否决了。
士卒站上了高台,那就是霹雳车的活靶子。
上一篇: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