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233节
“是吗?”
萧何眸光闪烁,在知道此物造价不贵之后,顿时意识到了此物的不同寻常。
“此物,或可成教化之功!”
……
在纸张被制造出来之后,又经咸阳宫中和苏玄一番交谈,意识到此物的附加价值之后,嬴政就专门成立了一个商会,嗯,也不能说成立,实际上,在少府麾下,就有很多生意。
在纸张被造出来之后,他就命诸多匠人,日夜赶制此物,而后,以官方身份售卖起了纸张。
纸张的售价不贵,但却无人可以仿制。
虽说这玩意儿的制造方法不难,但也不是寻常人可以摸索出来的。
很快,处在沛县之中的萧何,也是买到了纸张。
在纸张售卖到了原楚国之地后,此物,也是逐渐向着齐国售卖而去。
当此物传入齐国之后,顿时受到了齐国儒家学子的追捧,只因为相较于竹简、木简,此物实在太过便利了。
不过,当齐国的儒家士子得知此物出自秦国之手后,他们的心情,顿时变得异常复杂川
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下儒宗
桑海,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滨海小城。
这座城并不大,但却异常的繁荣。
原因就是在于,坐落在这座城中,最高的那座山上,有着一处闻名天下的地方——小圣贤庄!
这是儒家总部,亦是天下万千儒生心目中的圣地。
原本,它虽然地位崇高,却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地步,直到多年前,儒家的当代圣贤荀子,在辞去楚国兰陵令的职位之后,受到了当代儒首的邀请,最终来到了这小圣贤庄讲学。
在其讲学期间,教导了不少的弟子。
而当世,最为有名的两名弟子,则是李斯、韩非。
这两位俱在秦国为臣,深受嬴政信任。
当纸张这种东西,通过秦国的商旅带到齐国之后,所“二一三”引起的轰动是极为巨大的,虽然受限于生产力的缘故,眼下可供拿来售卖的纸张并不算多,但架不住嬴政准备给纸张这种东西赋予一些政治意义,齐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东西,其目的,就是为了儒生。
小圣贤庄之中。
当代儒家掌门伏念拿着一沓纸急匆匆的来到了一处竹林之中。
在竹林的深处,有着一间竹屋。
竹屋看起来颇为简陋,但就算简陋,也不影响它在儒家之人心目中的地位,只因为这是荀子的居住之所。
“荀师叔!”
伏念来此之后,轻轻的叩了叩门扉。
“进来了!”
一道苍老,却并不虚弱的声音从屋子里头传出。
伏念推开门扉,踏入其中,就看到一名身形高大,戴着高冠的老者坐在案桌之前,于竹简之上书写着文章。
在两位得意弟子李斯和韩非先后出师之后,荀子就进入了半退休状态,除了偶尔会在小圣贤庄给学子们讲上一课之外,他大多数时间都在这里治学。
“伏念,你来此有什么事吗?”
荀子一边在竹简上书写着,一边向着伏念问道。
“荀师叔,你看看这个……”
伏念将手中之物递给了荀子。
荀子一手持着笔,另一只手将东西接了过来。
“似布帛,却又非布帛!”
荀子第一时间就发现了手中之物的不同寻常。
伏念解释道:“此物名为纸,乃是秦国的商人贩卖到齐国的,是秦国制造而出的东西,它的作用乃是用来书写,看似和布帛相似,但价格却极其低廉。”
“哦?”
荀子当即生出了莫大的兴趣。
他二话不说,就将手中的纸放在了案桌之上,而后书写了起来。
短短瞬间,一张纸上就被其写满了文字。
他拿起墨水尚未干涸的纸张,评价了起来。
“虽然没有布帛坚韧,但却比竹简轻便了许多,这一张纸上所写之物,足以填满一卷竹简……”一边说着,他又看向了堆积在旁边的竹简。
一大堆竹简,看似很壮观,但实际上,其中的内容并不多。
荀子亲身体会了一番纸张,猜测自己手中这一沓纸,差不多就可以将竹简之上的东西给记载完毕。
而后,他又向伏念问出了一些问题。
知道此物的具体价格之后,心底大概有了数。
虽然比起竹简、木简要贵上一些,但比起布帛,简直之廉价之物了。
于是乎,荀子给出了评价,“此物的现世,虽然不能立即取代竹简、木简,且此物脆弱易毁,但却更加的轻便,有了这个东西,对于天下学子而言,算是多了一个新的书写载体……”
“此物,可成就教化之功!”
荀子眼光独到,当即看出了此物的价值。
竹简沉重,且一卷竹简所能够承载的文字有限,用竹简写成的书籍,不仅运输麻烦,读起来也是很困难,而达官贵人所使用的布帛之类的东西虽然轻便,但价格昂贵,也只有小部分人使用那种东西,普通人又用不起。
但纸张的出现,却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比起竹简来说,所能够书写的文字更多,更加轻便,又比布帛便宜。
只要此物同行天下,逐步取代竹简,到了那个时候,书籍,将不再是什么沉重之物了,或许很多人都看得起书,继而认识字,虽然还不能说完全教化天下,但这样东西的出现,确实可以促进教化的过程0
“荀师叔对此物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伏念有些意外。
旋即,他又提起了一事,“可是此物是出自秦国……”
秦国,在儒家心目中的形象可不是太好。
连番兴战,连灭五国。
如今,山东六国只剩下齐国幸存,而齐国,又向来是儒学盛行之地,这里的儒生极多,在只剩下齐国之后,这里的儒生,对秦国是既恐惧,又仇视。
“秦国又如何?秦国大兴刀兵,征伐天下,固然有问题,但他们创造出了此物,若是可以成就教化之功,那也是秦国的功劳!”
荀子很直白。
在他看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发起战争,固然是错误的行为,但若是能够帮助到天下人,哪怕对象是秦国,他也是不吝称赞。
说完这句话之后,荀子又叹了一口气,“山东六国,已经六去其五,儒家虽然藏于齐国,暂时无恙,但迟早也要面临选择之时了!”
伏念听到这句话,眸光也是一凝。
都说书生不闻天下事,只读圣贤书。
但伏念作为儒家的掌44门,岂能不闻天下事?
……
“韩非,你是荀子的弟子,也算是儒家的门生,寡人决定让你出使一趟儒家小圣贤庄!”
章台宫之中,嬴政看着来此的韩非,淡淡说道。
韩非听到这话,眸光凝然了起来。
最近天下之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纸张的出现,此物在天下引起了很大的风波,韩非自然也能够看出此物的意义,嬴政在这个时候让他去往小圣贤庄。
他顿时猜到了其中的用意。
秦王的目标是——儒家!
“韩非领命!”
眸光闪烁之后,韩非欣然领命。
从章台宫走出,来到门口的时候,又有一道身影悄然浮现。
“韩非,这回我们得同行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同行赴齐
见到这道身影之后,韩非神情顿时有些复杂了起来。
只因为此人是苏玄!
韩国为秦国所灭,按理来说,韩非应该痛恨秦国,痛恨秦王才是,但实际上并没有。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秦国拯救了韩国很多民众,同时,韩非所在意的那些亲朋,也是因为秦王的庇护,在秦国活得好好的。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