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385节
在苏玄乘坐蜃楼出海期间,嬴政就进行过一次东巡,如今,又是一次。
倒是对于群臣而言,得知嬴政即将再起东巡后的表现,则是各不相同。
盖因,东巡并非是简单的巡视天下那么简单,基本上,每次东巡,都会又很多的问题暴露出来。
以往的时候,嬴政坐镇咸阳宫,每每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之言,天下各地,尽皆风调雨顺,若真是如此也就罢了,关键,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天下各地,依旧是有不少弊端存在的。
早先一次东巡,嬴政就发现了不少问题,借机罢免了不少官员,本以为那次东巡之后,皇帝就算想要再度东巡,也得等上很长世界,结果怎么也没有想到,嬴政会这么玩,距离上次东巡,才过了两年时间野日,又起东巡,这不是在玩他们吗?
很多和地方勾结,有问题的官员纷纷惶恐不安,继而给山东六国一些地方之人写信,让他们收敛起来,最好别被皇帝陛下给撞上。
而对于李斯、冯去疾、韩非等人而言,对于嬴政东巡的事情,倒是不怎么意外。
毕竟都要封禅了,东巡,本就可以顺带而行。
国师府之中,苏玄继续时常神游天地,自嬴政先宣布封禅,又传出东巡的消息之后,这方天地的变化,他也是看在了眼中,对此,他只能说,一个国家,从建立到腐朽的速度,其实也是超乎常人预料的。
哪怕秦法严苛,但架不住财帛动人心,终究还是会滋生出很多法外狂徒。
若这些人给这个帝国所带来的影响不大的话,苏玄倒是不介意放任他们逍遥法外,反之,若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埋下莫大隐患的话,他不介意,亲自诛杀这些人。
反正死了一批人之后,很快又会滋生出一批新的人来顶替他们。
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川
第五百九十章 博浪沙
又过了一段时间,关于封禅的礼仪问题,儒家之人还没有讨论出个究竟,只能说,儒家之人,做事能力不行,现在连嘴皮子能力都不行。
倒是嬴政准备东巡的依仗队伍,已经准备完毕了。
这也是因为在两年前,蜃楼出海之后不久,在秦国征伐百越之时,为了使得天下安定,震慑那些六国余孽,嬴政就进行过一次东巡。
有了那次的经验,再度进行东巡的事,也是显得轻车熟路了起来。
此次护送嬴政东巡的,依旧是蒙恬。
两年前,那次东巡的事,护送嬴政之人,就是蒙恬,但有所不同的是,眼下之蒙恬,已经因为覆灭匈奴,立下大功,被封为了九原侯,且他麾“四四七”下的亲兵,也是经历了和匈奴之间的大战,变得更加勇武了起来。
两年前,在蒙恬的护送之下,嬴政东巡的过程一路顺遂无比,没有遭遇任何的意外,眼下这次东巡,想必也是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
当然,和上次的东巡相比,这次东巡不同之处不止如此。
这次的东巡,还多了一个人。
国师……苏玄!
早先东巡之时,苏玄因为乘坐蜃楼出海未归,所以并未参与,这次有了他的参与之后,诸多大臣本以为苏玄就算身份再尊贵,也只是坐在寻常的马车之中。
结果,嬴政的表现出乎了群臣的意料。
在嬴政的安排之下,苏玄,登上了天子才能够乘坐的“六驾马车”之中。
六驾马车,乃是天子才能够乘坐的专属车驾,为了东巡的安全考虑,秦国方面,准备了多辆六驾马车,每辆‘六驾马车’不仅外表一模一样,且窗棂都为封闭的格状,还覆有一层薄纱,里面的人可以大致看到外面的景物,外面的人却无法看清里面。且这纱也不一般,是某种特别的蚕丝,细密而透明,寻常强弩之箭都穿不破。
按照礼仪,六驾马车,为天子专用,即使空着也是不允许他人坐的,就连长公子扶苏,都只能和丞相一道,乘坐四驾马车,结果,苏玄却坐上了六驾马车,这不由让诸多大臣们想到当初嬴政册封苏玄为国师之时的那封圣旨。
“地位与帝王等同,见驾不拜吗?”
很多人不由深思了起来,越发体会到了苏玄在嬴政心目中的分量,在秦国的地位。
嗯,值得一说的是,虽说长公子扶苏若参加东巡,也只能乘坐四驾马车,但现实却是,无论是上次东巡,还是这回的东巡,嬴政都没有带上扶苏。
原因?
当然是为了监国咯!
嬴政去往山东之地巡视,咸阳方面,总不可能没有人坐镇,长公子扶苏,就是监国之人,上回东巡的时候,他在韩非的协助之下,监国之事做的很好,眼下,嬴政决定再让他进行监国,也算是通过监国一事,为他日扶苏继位,积攒一些经验。
是的,嬴政虽然仰慕长生一道,渴求成仙,乃至统一世界,成为世界之王,却不打算一直霸占着皇帝之位,扶苏乃是他的长子,又是嫡出,且素有能力,他自然不介意多给扶苏一些机会。
且在苏玄的建议之下,这次的东巡,既然扶苏没有来,他索性连其余的公子都没有带,免得扶苏误会,生出一些别的想法。
这让得知嬴政东巡,暗中做好了一切准备,意欲在途中讨取父皇欢心的胡亥一阵郁闷。
胡亥小小年纪,却因为某人的影响,心思深沉。
上回东巡的时候,嬴政就带上了他,这让他看到了一些希望。
结果没有想到,这回东巡,嬴政不再带他了,要知道,这回东巡,嬴政可是准备封禅的,比起上回东巡,更加的重要,结果却不带他?
所以,我不再是父皇最宠爱的幼崽了吗?
胡亥不由暗自想着。
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在哪里得罪父皇了?
难道是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曝光了?
胡亥想到了死去的赵高0
在胡亥很小的时候,赵高就暗中教导起了他,按照赵高的指点,他小小年纪,便工于心计,借此获得了父皇的宠爱。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老师赵高失去罗网之主的位置,被迫前往九原郡。
不过,虽然赵高去往了九原郡,但胡亥还是和他保持了书信往来,上回东巡过程中,他用小手段讨得父皇欢心,就是源于老师的指点。
结果没有想到,噩耗频出。
老师因为勾结匈奴一事暴露,直接就死了。
胡亥倒是生出过一些为老师报仇的心思,但眼下,这次东巡过程之中,父皇表现而出的态度,又让胡亥一阵沮丧。
“是因为他的缘故吗?”
胡亥暗自想着。
这次的东巡,最大的影响,就是多了一个苏玄,这很难不让胡亥将一切原因归结于苏玄的身上。
车辇辚辚,马蹄踏踏,旗帜飞扬、矛戟锋尖在日光下金光耀眼,精兵护卫雄姿凌凌,队列如切步伐整肃。车队浩荡逶迤里许,两边男女老少,人头重重叠叠,簇拥却并不喧嚣,仿佛人人都有带着一颗敬畏之心而来观瞻,街市上弥漫着庄重而肃穆的气息。
随着依仗队伍准备44完毕,自咸阳出发,东巡一事,也是正式开始。
自咸阳出发,穿过内史郡,抵达了山东六国所在之地后,虽然此行的究极目标乃是为了封禅,但嬴政却不急着赶往齐鲁之地,一路上,他拜访名山大川勒石刻碑,不会有人告知下一个目的地,往往到了一处,问起侍从才明白到了哪里。
直到这一日,东巡的队伍来到了一处行宫之中。
行宫的前方是一片浩荡丘陵,在丘陵的一侧有着一片密集的沼泽,其中芦苇丛生。
值得一说的是,在得知这里的名称之后,苏玄的眼中,露出了一些玩味之意,只因,此处名为——“博浪沙!”
第五百九十一章 刺秦!
如果是别的地方也就罢了。
偏偏博浪沙,这个地方有些特殊,听到他的名字,就像是三国之中庞统听到落凤坡一般,顿时让苏玄想到了一些事。
之所以会生出这么多的感慨,实在是因为,在历史上,资深反秦份子张良,正是因为博浪沙刺秦一事,而正式名动天下的。
可以说,博浪沙刺秦,乃是嬴政一生之中,所遭遇的最惊险的三次刺杀之一。
至于说,他所遭遇的三次刺杀,是哪三次?
其一,自然是荆轲刺秦,其二,是博浪沙刺秦,第三次,则是高渐离刺秦。
除了这三次历史上发生的刺杀之外,这个世界的诸如罗网刺杀嬴政之类的事情,在原本历史上是并未发生过的事,甚至于,原历史上,连罗网也没有。
但提及博浪沙,苏玄还是难免想起了原历史上的那几次刺杀之事。
荆轲刺秦,若非嬴08政展现出了绝佳的走位,行绕柱走之事,加上御医夏无且的药囊相助,那一次,嬴政非死不可。
荆轲的好兄弟,高渐离刺秦则是荆轲刺秦之后很多年才发生的事情了,因为高渐离在音乐一道上的造诣极高,嬴政不忍杀他,又担心他刺杀,所以弄瞎了他的眼睛,让其专门给自己击筑,然而就连嬴政都没有想到高渐离将铅块偷偷藏在筑的底部,等到给嬴政击筑的时候,举起筑,向着嬴政的脑袋砸去,若非早先嬴政将他弄成了瞎子,这一击若中,嬴政必死无疑。
而因为眼下之博浪沙,使得苏玄想起的博浪沙刺秦,则是大力士误中副车,使得嬴政侥幸未死。
虽说博浪沙刺秦是张良名动天下的一役,但反过来讲,嬴政的运气又何尝不好呢?
那么多次刺杀,只要稍微运气差上一点,他就会死去。
甚至于,遍观嬴政的一生,会发现他真的不容易,在长平之战后不久,于赵国出身,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之中,渡过了一个糟糕的童年,好不容易回到秦国,所遭遇的处境,也是异常艰难,即便加冠亲政,朝内,依旧有各种野心勃勃之辈。
但最终,嬴政还是一步步挣脱了牢笼,一步步覆灭六国,统一天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始皇帝,虽然最终不到五十岁就病死沙丘,但他的一生,已经是传奇。
没有谁比他更加符合千古一帝这个称号了!
虽然在历史上,还有人号称千古一帝,但论及含金量,始终是不及嬴政的。
不仅仅是因为嬴政是第一个皇帝,更是因为他所做的那些事,他的功勋伟绩,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亦是千古唯一之事。
博浪沙之地,让苏玄生出了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
行宫之中,他抬头,看着天空之上的明月,今晚的夜色真的很美。
“也不知道在这个时空,是否还会有博浪沙刺秦之事?”
苏玄轻声自语,暗自猜测了起来。
而后,又有了答案。
张良如今在秦国效力,韩非也没有死,显然是不可能再跑去策划博浪沙刺秦一事,甚至于,在原剧情之中,疑似帮助张良刺秦的大力士大铁锤,也早就死了,如今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