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384节
虽然以嬴政的功绩而言,也确实足以封禅。
但眼下,距离六国覆灭,可没有过去多少年。
知晓封禅的意义之后,对于六国很多遗民来说,他们的心情顿时变得很糟糕。
嬴政是在用覆灭六国一事来当做自己的功绩,来进行封禅啊!
第五百八十八章 好言难劝寻死之人!
云梦泽之中,名叫项羽的少年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封禅,就凭嬴政也配?”
随着封禅一事传开,关于封禅有什么意义,也被不少人给获悉了。
这是一种将自身功绩昭告天地神鬼的仪式,完成仪式之后,可以证明自己王者的身份,代表自己乃是天命所归的王者。
那么,嬴政算不算王者呢?
当然算!
覆灭六国,而后又东至蓬莱仙山,从仙山之中带回了诸多东西,南灭百越,将百越三国全部兼并,使之成为秦国的郡县,西方,虽然是茫茫沙漠,但秦国依旧是有所收获,覆灭了传承了两千年的楼兰古国,楼兰古国之民,全部成为了秦国之民,而北面,则更加了不得,直接覆灭匈奴,将秦国的边境线从阴山以南推至阴山以北,将匈奴的王城头曼城,当做了秦国新的边境。
可惜,有些人总是看不到这一点。
云梦泽之中的这几个人便是如此。
在他们看来,嬴政不配为王,乃是一个覆灭了他们故国的罪魁祸首,他们的父亲、兄弟,全都是因为嬴政的缘故而亡。
此刻,在得知嬴政即将进行封禅一事,他们如何能忍?
项羽发出愤怒的怒吼。
他447的身旁,项梁、项伯、还有早早就跟随着项氏一族的军师范增,全都面色阴沉。
如项羽所言那般。
封禅,嬴政也配?
若真要进行封禅一事,那也理应是由他们楚国的君王来进行此事。
同时,他们之所以抵制嬴政封禅,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不认为天命在嬴政那边,楚国人向来信奉神鬼之道,泰山封禅,代表王权神授,代表着天命,若嬴政真的进行封禅,代表其是天命加身之人,他们这些楚国人,还怎么找理由反秦,推翻嬴政的统治啊?
就在几个人为这件事而愤怒的时候,范增想到了一件事。
“封禅一事,按照礼仪,需要先禅梁父山,而后封泰山,这两座山位于齐鲁之地,乃是在东方,嬴政如果准备进行封禅,必须得离开咸阳,去往东方之地……”
“范先生的意思是?”项梁顿时听出了话中之意,看向了范增。
范增直言不讳道:“嬴政若是一直待在咸阳,我们是很难找到机会对付嬴政的,昔年最有可能杀死嬴政的是燕国策划的荆轲刺秦一事,但我们现在都知道,最终,因为荆轲的当朝叛变,这件事以失败告终。自那件事之后,基本上再也没有关于谁刺杀嬴政的事情传出。”
“这意味着咸阳宫固若金汤,想要在咸阳杀死嬴政,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但如果嬴政离开了咸阳,那就不一定了。”
“他前往泰山封禅,为了安全起见,必定会携带诸多护卫,然而,就算护卫再多,终究是有疏忽之时,这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一个机会!”
“嬴政只要还活着,我们就很难寻觅到复仇、复国的机会,但如果能够借机杀死嬴政,秦国失去了嬴政,哪怕会有新君继位,但新君之威望,终究是不如嬴政,彼时,我等振臂一呼,山东六国遗民纷纷响应,则天下,会立时陷入大乱!”
范增想得很好。
只要能够杀死嬴政,则可以让天下陷入大乱。
当然,这一切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能够杀死嬴政。
然而,对于范增身旁的项梁、项伯还有项羽而言,他们却没有去考虑过这件事的难度,他们只想着杀死嬴政,而后复国。
尤其是早些时候,蜃楼归来之后,天下之间更是谣传嬴政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一事。
若这件事是真的,嬴政真的得到了此物,正常(aiee)情况下,他们根本就无法熬死嬴政,更别说复国了。
所以,想要复国,只能够另辟蹊跷,比如,杀死嬴政。
长生不老药,最多也只能够让人的寿元变得无穷无尽,不会老死,想必,刀剑还是可以杀死的。
这次嬴政既然因为封禅,即将离开咸阳,或许就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了。
项梁当即开口道:“范先生说得不错,这或许是一个机会,我立即去联络旧部!”
楚国虽然灭亡了,但楚国还是有不少残留之人,他们散落在天下各地,项梁自忖,若他肯去联系的话,依旧是可以拉出一堆人马的。
项羽闻言,也是连忙向着叔父道:“叔父,我和你一起去!”
项梁原本想要劝阻项羽,但在看到项羽坚毅的目光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项氏一族,乃至楚国的大任,终究还是要落在羽儿的身上,提前带他去长长见识也无妨。
随着项氏一族几人,因为嬴政封禅一事,纷纷动起心思之后,他们也是向着当初收留他们的楚南公告别,离开了云梦泽。
楚南公知道他们为何离去,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幽幽叹了一口气。
终究还是好言难劝寻死之人。
他救了这几人一次,却无法一直救他们。
楚南公也没有说他们若行刺嬴政,会面对什么。
最大的危险,就是他们会直面那位国师苏玄。
恐怕,还未等到他们杀到嬴政跟前,那位国师,就会轻而易举的夺走他们的性命。
“或许,这就是事实吧!”
楚南公轻声自语道,“楚国,已经灭亡了,属于楚国的时代也早就结束了,我虽然救了他们,但终究是无法拯救整个楚国,他们这些人,从一开始,其实就应该跟随楚国一道被埋葬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想到这里,楚南公突然就豁达了,觉得没有那么难受了。
说到底,当初他会救项羽几人,是因为自己也是楚国人,想要为楚国留上一些薪火,但既然项羽几人执迷不悟,自寻死路,楚南公也管不着了。
同时,这也证明了一件事。
楚国的时代结束了,眼下,乃是秦国的时代,嬴政封禅,他或许真的是天命之人。
楚国输给了天命,也算是输得不冤!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东巡
时间倏忽,自那日在咸阳宫主殿“四海归一殿”之中,嬴政为蒙恬设宴,庆祝其凯旋而归,封其为“九原侯”,借助那个机会又宣读了第二封圣旨,意欲封禅之后,又过去了两个月之久。
这两个月时间之中,儒家和其余学派争论不休,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争论封禅的礼仪问题,虽说不少史书之中有关于封禅的记载,但距离上古时代的那些圣皇们进行封禅一事,已经过去了太多太多年了,很多对应的礼节,已经消失在了岁月之中。
不止儒家在和其余学派争辩,甚至于,儒家内部,自己都争论不休。
须知,在儒家内部,派系颇多,虽然小圣贤庄是儒家圣地,伏念乃是当之无愧的儒家掌门,但这不过是因为伏念执掌了太阿,且比较能打而已,在制定礼仪这种事情之上,哪怕是儒家之人,也不见得异常认同伏念~的意见。
一时间,诸多在秦国效力的儒家经学博士,每日争辩不休,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很多散落在天下各地的大儒,他们原本是不大愿意为秦国效力的,但又不想秦国在封禅这种大事之上不讲礼仪,遂不远千里,向着秦国方向赶来,发表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件事,嬴政-也是有所耳闻。
他也不禁有些无语。
关于封禅一事,他是因为苏玄的话,才起意的,后来了解了封禅的意义,觉得,以自己的功绩,确实是有必要封禅一番,关于封禅之事,该用何等礼仪,嬴政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对于天地神明,他本身就没有什么畏惧之意。
尤其是在苏玄口中知道了那些上古先皇所做之事。
轩辕黄帝铸人道之剑,战胜了拥有神明所铸之剑的蚩尤,颛顼帝行绝地天通,斩断神人通道,而后到了禹皇时代,更是凝聚九州结界,使得这个世界,彻底的属于凡人。
若是依照这些往事,所谓之仙神,不过是拥有强大力量的另一种人类罢了。他们仰仗着强大的力量,肆意左右着凡俗的一切。
所以,因为这等原因,嬴政实在很难对他们生出敬畏之心。
同样的,对于封禅,祭祀天地,也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
就算不进行封禅,不祭祀天地,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所谓之天命,终究是被他用强大的力量所掌控。
但架不住苏玄说了,封禅一事,会有好处,所以,嬴政最终还是决定进行一番。
关于封禅的礼仪,是他随意交代给儒家,让儒家操办的一件小事,结果,却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嬴政当即有些生气了,他准备训斥一番群儒,实在不行的话,就用秦国祭祀的礼仪来进行封禅算了。
虽说上古年间,也有不少圣皇封禅,但毕竟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事情了,相关的礼仪都已经失传了,若再讨论不出来,放弃那些古老的礼仪也可以。
不过,在嬴政即将发话之前,苏玄阻止了嬴政。
他言称,等到封禅开始之前,相关的礼仪会商讨而出的。
于是乎,嬴政也没有在意这件事了。
继而他将全部的注意力落在了另外一件事之上。
那是……东巡!
既然已经准备进行封禅了,且无论是泰山,还是梁父山,都在齐鲁之地,位于东方,与其白跑一趟东方,只为了进行封禅一事,倒不如借助这个机会,再做一件事,那就是东巡。
秦国的疆域实在太大了。
而咸阳,位于西方,对于山东六国的管理能力有限,自覆灭六国,统一天下以来,虽然秦国不断通过种种举措,加强对山东六国的管理,但在山东六国故地,依旧存留着不少反秦份子,尤其是,山东六国具体是怎么样子的,嬴政也很想亲眼目睹一番。
这回就是一个绝佳机会。
通过东巡,巡视一番天下,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天下具体模样,更可借助这个机会,彰显一番皇帝的威势,须知,他所修行的乃是气运之道,天下万民,对秦国越是忠诚,气运则是越发凝聚,他的实力也会越发强大,如果说,封禅,乃是苏玄告知于他的一种可以提升实力的方式,那么东巡,就是他切实验证过的一种增强实力的办法。
0 ········求鲜花···· ····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