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地煞天罡,仙师无双! 第592节
“这?”
楚南公没有想到,自己穿过那处神秘通道,来到这里之后,居然会出现这样一处瀑布。
要知道,先前他们所处的地方,乃是地下迷宫之中。
这是,地下的瀑布?
即便知晓战神殿自成一界,很有可能藏于另一片空间之中,可来到另一片空间后,首先看到瀑布,楚南公还是有些惊讶。
他侧首,瞥了一眼苏玄,苏玄没有表露出任何的看法,也没有说任何的话,这代表眼下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于是楚南公当即没有任何犹豫,身形一跃,向着前方的瀑布飞跃而去。
苏玄紧跟随在楚南公身后,亦是穿过了瀑布。
转眼之间,两个人的身子越过瀑布。
随着他们穿过瀑布之后,一片浩荡的天地顿时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他们身在半空,下面是一个地底大湖,包藏在一个庞大之极的地底岩洞内,岩顶离湖面至少有五十至六十丈的高度,地底湖骤然看来就像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只在极远处才隐约见到岩壁。四周壁上长满了奇花异草,五色灿烂,岩壁上时有裂开大洞,地底的清泉冲奔而出,形成四五十条长长飞溅下来的瀑布,有些长达七十丈外,轰然有声,蔚为奇观,令这庞大的地底空间,充斥了声音和动感。
除此之外,更有光线洒落。
这光线,是从岩壁之上的裂缝上传出的,在岩壁的裂缝之中,有着诸多地火迸射而出,这些地火从这些空隙逃逸出来,照耀了整个巨洞。
楚南公知道这等地火温度极其可怕,可熔精锅,但此刻没有泄露而出,是全赖于冰冻的地底湖水,地下的水和岩壁上的火,形成了一种水火相济,阴阳交泰的格局,也正是因为这奇异的条件,产生了这样一个奇异世界。
这由不禁让楚南公想到了阴阳家所处的骊山。
阴阳家坐落在骊山之中的幽谷之中,位于九地之720间,九地之中,阴气森寒,但偏偏在阴阳家所处的那片区域,有一片地火存在,继而形成了阴阳共济的格局。
但阴阳家的那等格局,相较于眼下,又差上了许多。
只因为这片地下空间,太过浩荡了。
楚南公一边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身子又要蓦然下坠,只因为他们先前穿过的瀑布出口,本身就是位于地下空间的岩壁上方,所以穿过来之后,会出现在地底湖的上空,此刻,由于引力的缘故,就要落下。
楚南公意识到了这一点,正要运转功力,使自己滞留在半空之中。
不过还没有等到他做这种事,就又有云霞生在了他的身下。
毫无疑问,这是苏玄的手笔。
楚南公侧首,就看到苏玄的身下,同样出现了一朵云霞。
先前在从惊雁宫竖井一般的通道一跃而下的时候,他就感受过这等腾云驾雾的感觉,眼下再度感觉了一次,楚南公只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这样的手段,实在太过方便了。
借助天地之力,他倒是可以在一定时间之中滞留于半空之中,但却没有苏玄这么轻松随意
第九百零六章 战神殿
云霞托举着苏玄和楚南公的身子,两人居高临下,处在地底湖的上空,借助岩壁上散发而出的光线,他们得以看清整个地底世界的虚实。
当然,对于两人而言,就算没有光,也是看得清里面的一切。
“看来在那边!”
苏玄向着某个方向看了过去。
楚南公亦是望了过去,只见距离他们约莫五里左右的湖心,有着一处孤独的岩石岛,整个小岛被一座庞大之极的建筑物所覆盖,竟是另一幢雁翔殿。
楚南公的目光,也是落向了那处宫殿。
其实,除了宫殿之外,他还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下方的湖水之中,生活着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不过,比起传说之中的战神殿,这些生活在此方天地的生物,倒是有些微不足道了。
苏玄同样也是这样一种态度。
这些生物,对于苏玄而言,除了丰富一些古生物的种类,没有任何意义,整个惊雁宫之中,唯一一个叫他感兴趣的生物,大概就是魔龙了。
如果按照原著所载,那乃是真正的……龙!
在秦时世界,苏玄虽然见过真龙的后裔貔貅,但貔貅本身就算是一种独特的龙属,和苏玄印象之中的五爪金龙还是有些区别的。
而惊雁宫之中的龙,则是和传统意义上的龙极其相似。
如果可以的话,苏玄甚至想要将它收为己用,收为坐骑。
昔年,他从春秋二宝之一的“随侯珠”之中汲取了一缕龙气,得以窥视了真龙的只鳞片爪,借助“九息服气”之术,苏玄从中悟出了一门独特的神通,名为“启灵之术”,启灵之术,可以点化没有灵智的生物,苏玄就尝试过用启灵之术开启扶桑神树的灵智,可惜扶桑神树力量太强,想要形成灵智太过困难,苏玄施展此法,也只是让它本身的灵性稍微强大了一些。
若是魔龙真的符合他对坐骑的要求,倒是可以对魔龙尝试一番此法。
操纵着身下的云霞,苏玄和楚南公迅速的向着湖心小岛而去,就在两人即将靠近湖心小岛的时候,下方,湖中的生物似乎感受到了外界的气息。
当即有一条人首鱼身的怪鱼从湖中腾跃而起,意欲向着半空之中的两人发起攻击。
但还没有等到它靠近两人,无形的力量席卷,顿时将它震成了肉末,而后鲜血染红了湖水,它的尸体很快又被湖中各种怪物给分食。
楚南公也注意到了这人首鱼身的怪鱼,忍不住感慨,“真是一片奇异的世界~~!”
先前他就察觉到了下方湖底之中生活着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眼下算是亲眼见到了其中之一。
苏玄也是眸光流转,看了一眼下方的湖泊。
在秦时世界之中,蓬莱仙山所处的世界虽然也堪称奇异世界,可惜的是,生机早已经断绝了,除了最后的蓬莱仙山还有一些植物存在之外,生物是一个都没有。
但眼下战神殿所处的这处世界却不然,其中生活着许多古怪的生物,虽然不是同一个世界,但依旧很有研究价值。
当然,苏玄当下的目的还是为了进入战神殿,看一看传说之中的战神图录。
等到观摩完战神图录之后,再来研究这些奇异生物也不迟。
两人继续登岛,很快,来到了湖心小岛之上。
这湖心的岩石岛,似乎只是为作这巨殿的基石而存在,方圆半里的孤岛八成为这庞大无匹的大殿所遮盖。巨型建筑比惊雁宫的雁翔殿少了重檐飞,像极了一个巨大的中空正方石,成为这地底世界的中心。
通往正门有一道长阶,层层上升,足有千级之多,使这地底巨殿高踞于上。石阶最下的几级,浸在湖水里,有一只长丈余高八尺的大石龟,伏在石阶的最底处,似是刚要离水上岸,后脚还浸在水里,昂首朝向高高在上的正门,造型雄浑有力,巧夺天工。
楚南公走近细看,只见石龟背上布满符号图形,错综复杂,尽显玄妙。
又见苏玄迈着台阶而上,楚南公也没有任何停留的意思。
他跟随着苏玄不断向上,千层石阶,在苏玄、楚南公这等层次的强者脚下转瞬即逝,很快,两人来到巨殿的进口前方,只见大门洞开,巨殿实在太大,望进去便如管中窥豹,无边无际。进口处有一石刻题匾,刻着“战神殿”三个大字,每个字均有丈许大小。
“这就是战神殿了吗?”
楚南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自己世界也有很多神话之地,诸如蓬莱仙山,可惜的是,当初苏玄出海,他并未跟随,所以不知道蓬莱仙山的真实面目。
而在这方世界的战神殿,地位就等同于自己世界的蓬莱仙山,楚南公也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异世的人,居然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的传说之地。
跟随着苏玄一道进入战神殿之中,楚南公蓦然生出了一种天地浩荡,自身渺小的感觉。
只因为他现在置身巨殿之内,就像一个小人国的小人,在一时错失之下,来到了巨人建的大殿内,巨殿前端和左右两旁的殿璧,离他至少有四十丈的距离,自己便像缕蚁那般渺小。
楚南公心下震撼,又看了一眼身旁的苏玄,只见苏玄神情平静无比。
继续前行,只见在对正入口的巨壁上,由上至下凿刻了一行大篆,从殿顶直排而下,首尾相隔最少有三十丈外,每字丈许见方,字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对于这行文字,楚南公并不陌生,因为这(赵了的)是《道德经》之中的一句话,而秦时世界的阴阳家,正是出自道家,和道家一脉相承,所以对于道家诸多典籍也是极为熟悉。
楚南公没有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这样一行字。
巨殿笼罩在柔和的青光底下,与出口透进的红光,相映成趣。楚南公又望向殿顶,离地四十丈许的殿顶中心,嵌有一块圆形的物体,两丈直径,散发出青黄的光线,彷若一个室内的太阳,使整个巨殿沐浴在万道青光底下。
以这光源为中心,殿顶昼了一个直径达二十丈的大圆,和秘道入口处的星图一样,只不过却大了几倍,将巨殿覆盖在无限的星宿底下,巨殿不见一柱,不见一物,殿心地上有一个两丈许见方的浮雕,左右两边壁上每边亦有丈许见方的浮雕图各二十四个,加上殿心的浮雕图。刚好是四十九判
第九百零七章 四十九图,无上天道!
毫无疑问,这处大殿就是传说之中的战神殿。
楚南公忍不住迈步上前,来到殿心的那处浮雕面前,只见地上的幅浮雕,雕工精美,刻着一个身穿奇怪甲胄、面上覆盖面具的天神,胯下坐著一条以龙非龙的怪物,从九片裂开了的厚云由左上角穿飞而下,直扑向右下角一个血红的大火球,每一片厚云旁边,由上而下写着九重天、八重天,直至最低的一重天。浮雕的上方有五个大字,正是“战神图录一”。
“这便是战神图录吗?”
楚南公轻声自语,在来到这方世界之后,他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共有四大奇书,四大奇书之中的三者都先后现世过,唯有最为神秘的“战神图录”向来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看来,并非是存在于传说之中,而是因为它藏在战神殿这等隐秘之所,常人难以靠近。
不过,想必古代肯定还是有人踏入过战神殿,否则的话,不可能有“战神图录”的传说流传在外。
楚南公一边想着,一边看着眼前的浮雕,除了旁边的注释之外,浮雕再无其它文字。
也就是说,“战神图录”的秘密就藏在浮雕之中,需要自720行参悟,楚南公认真凝望着,片刻之后,确实是从中悟出了几分非比寻常的神韵。
看起来,这不过是一位天神从九天而下,但其动作之中,却蕴含着独特的玄妙之处,只是因为时间尚短的缘故,楚南公并没有完全参悟出其中的秘密。
在楚南公观摩战神图录的第一幅浮雕之时,苏玄则是向着左壁走去,来到最后的一幅处,最后一幅浮雕,与其说是浮雕,倒不如说是单纯的几个字,并没有任何的图录,几个字赫然是“战神图录四十九破碎虚空”。
看着这几个字,苏玄不由想到了道心种魔大法之中关于向雨田留下的笔记,在笔记的最后,也是四个字,其为“破碎虚空”!
这岂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能够理解,只因为天道难以假他人之手而成就,所谓的最后一着,只能够靠自己去领悟,且每个人的感悟都各不相同。
只因为各自的道路不同。
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向其学习是可以的,但如果一味的模仿,那基本上一辈子都会笼罩在前人的阴影之中,是不可能超越前人的,所以,想要通过手把手的方式教导人破碎虚空,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世四大奇书,皆是如此。
他们并没有太过详尽的文字描写,更多的只是一种理念。
上一篇: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
下一篇:三国求生:开局获得百倍成长